神圣罗马帝国(校对)第6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4/1130

  显然,他动心了。不要看普鲁士王国已经恢复了生产,可这个产能真的很感人,生产效率普遍下降了百分之十五,次品率也居高不下。
  这样的企业,除非关起门自己玩,一旦加入国际竞争中,那就注定要完蛋。
  现在市面上的平静,那是靠政府信誉支撑起来的。柏林政府及时采取行动,保障了物资供应和就业,大家相信政府的执行力。
  陆军大臣冯·罗斯华尔德提议道:“陛下,这么多工厂一起抛出去,就算有人买,恐怕也卖不上价。
  与其如此,不如直接将工厂分给退役官兵,抵扣他们的遣散费,或者是抚恤金。
  不但政府可以减少一笔开销,连就业安置问题,也可以顺便解决了。”
  卖不上价是真的,普鲁士王国有购买力的人,大都还在监狱里关着。
  剩下的资本家,就算是兜里有钱,这个时候也被吓得不轻,根本就不敢轻易冒头。
  受马克贬值的影响,原本的遣散费、抚恤金标准,显然是不合时宜了。
  资本家的钱,柏林政府敢赖掉,士兵们的卖命钱,他们可不敢打折扣。
  尽管柏林政府一再提高标准,可是架不住通货膨胀的厉害,一直加下去政府也受不了。
  腓特烈三世有些怀疑的问道:“士兵们能够接受么?要知道这些小工厂的效益都很一般。如果经营能力不够,很容易出现亏本的。”
  “亏本”不是在资本家手中亏本,而是最近一段时间,根据柏林政府管理的情况来看的。
  陆军大臣冯·罗斯华尔德不确定道:“应该能接受吧,我们可以把工厂价格定便宜一些,让他们自己决定要工厂股份,还是要现金。
  至于管理的问题,我觉得生产环节问题不大,都是自己的工厂,肯定不会乱来的。
  麻烦的是销售,不过政府可以帮忙解决。我们和英国人有协议,可以用实物支付债务,就拿这些工厂的产品去抵扣好了。”
  腓特烈三世陷入了沉思中,价格问题他关心,反正都是白来的。
  如果能够用这些小工厂,安抚军方的情绪,让军方同意政府的整编计划,威廉一世不介意白送。
  “那就试试吧,记得做好协调工作。一家工厂出现几十个股东,如果不安排好,很容易出问题。”
  冯·罗斯华尔德原本欣喜的表情不翼而飞,他已经可以想象到,自己接下来的工作量会有多大。
  工厂价格再怎么往下压,也不是一个士兵就能够拿下来的,除非是一家战死十几个,要不然多名股东是必然的。
  涉及到了利益,大家还能够那么和谐么?这些问题,都需要他去解决。
  ……
第三百零五章、挤兑法郎
  柏林政府的骚操作,整个欧洲世界都被惊呆了。
  对资产阶级来来说,更是当头一棒。普鲁士可以这么玩儿,别的国家自然也可以效仿,这简直就是悬在大家头上的利剑。
  舆论是抨击声一片,不过这都没有任何作用。既然敢掀翻桌子,柏林政府自然不会怕挨骂。
  普鲁士的做法,不光是国内的资本家损失惨重,海外的投资客们也是哀嚎声一片。
  自从消息传开后,法兰克福想要跳楼的人,又增加了很多。
  包括小有名气的弗洛雷斯,因为信息上的错误,不小心接了盘,正在犹豫要不要上天台。
  幸好,普俄战争结束后,凡是普鲁士的公司股票都跌到了底,本身就处于套牢状态。
  只要没有傻乎乎的跑去做多,接盘也是低位接盘,亏的不算太严重。
  柏林政府只是没收犯罪分子的股份,理论上来说,海外投资者手中持有的股份,还是有效的。
  这也是列强没有干涉的主要原因,柏林政府的手段虽然过激了一点儿,毕竟还是在处理内部事务。
  最关键的是已经造成了既定事实,干涉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麻烦,增加大家的损失。
  只要企业还在运转,股票就存在着价值。无非是大股东换成了柏林政府,让投资前景变得扑朔迷离。
  ……
  维也纳宫
  “陛下,情况有变。普鲁士的做法,很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如果法国人效仿的话,我们的计划很难成功。”财政大臣卡尔忧心忡忡道
  突如其来的变故,对英奥两国密谋的做空法郎计划,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普鲁士可以掀翻桌子,法国人同样可以做到。或许巴黎政府不敢全学,只要来一个金融管制,就够大家受的了。
  弗朗茨摇了摇头:“这不一样,柏林政府是被逼的没办法了,无路可退只能放手一搏。
  法兰西的体量在哪里放着,我们最多也就打压一下法郎的币值,顺带赚上一笔,要不了他们的命,巴黎政府不会那么极端。
  如果巴黎政府真要是进行金融管制,反倒是帮了我们的大忙。普鲁士就是现成的例子,马克币值已经完全崩溃。
  或许这次投机我们会亏,但法郎退出国际市场,这部分份额就足以弥补我们的损失了。”
  为了货币霸权,英法奥三国争斗了好些年。尽管法兰西已经出局,但法郎仍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重要份额。
  金本位时代,经济体量越大,对黄金的需求量就越大。
  法兰西的经济体量很大,黄金产量却又非常有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发行法郎的储备金一直都不足,金融市场上存在着安全隐患。
  最近这些年,国际游资就时常光顾。只是规模都不怎么大,就算是有所斩获,也撼动不了法郎的地位。
  利益动人心,投机者尝到了甜头后,自然想要赚去更大的利益。
  这次英奥资本联手,看似是弗朗茨在暗中推动,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引子。就算是没有这个引子,还是早晚会发生。
  当然,这个引子还是很重要的,没有政府的参合,资本家们就算是行动,也不会有这么大的规模。
  本质上来说,法国人遭到英奥打压,还是因为动了两国的奶酪。
  巴黎政府的非洲开发计划太招人恨。最近这些年法兰西的纺织业发展迅速,已经抢占了英国人的不少市场。
  本来就让英国人肉疼了,非洲开发计划中又把棉花种植放在了第一位,这让约翰牛如何能忍?
  在种植棉花的同时,法国人的非洲开发计划中,还准备在北非地区推广新农业技术,扩大农产品种植面积,这又动了奥地利的奶酪。
  这种背景下,要是不遭到英奥两国的打压,才有问题。
  相比之下,争夺法郎的国际市场份额,还算是次要的,主要是金融界人士感兴趣。
  停顿了刹那功夫后,弗朗茨又补充道:“计划进展到现在这一步,已经不是想退出就能够退出的了。
  金融上的事情,我不怎么懂,就交给转业的人去负责。
  眼下还是按照计划,加大对法兰西的倾销力度,尽可能消耗他们的外汇储备。”
  ……
  该来的还是会来,受柏林政府特殊政策的影响,1881年11月11日,柏林证券交易所刚开盘就一泻千里。
  腰斩算是表现好的,很多股票都只剩下两三折,部分股票的市值,甚至还不到原来的百分之十。
  某些企业的净资产,都比市值高几倍,典型的市值倒挂。
  这都是正常现象,资产不等于现金。股灾期间,资产缩水是必然的。为了筹集资金度过难关,挥泪大甩卖的不要太多。
  随着自由贸易的展开,各国经济联系的越来越紧密。普鲁士爆发股灾,别的国家也不要想独善其身。
  最先受到冲击的自然是法兰克福和伦敦。前者坚守不到三天,就全线崩溃;后者也就支持不到五天,就步了后尘。
  潘多拉魔盒被打开了,股灾很快就蔓延到整个欧洲大陆,各国的股市都是哀嚎声一片。
  不到一个星期,维也纳的股市大盘就下跌百分之十,创下了五年来的最低。
  英奥两国都爆发了股灾,法国自然也不能例外。
  巴黎,愤怒的股民们直接点燃了证券交易所,幸好工作人员及时赶到,扑灭了大火。
  凡尔赛宫,拿破仑四世还没有从股灾中缓过来,经济大臣艾尔莎就匆匆的跑了进来。
  “陛下,大事不好。包括巴黎银行、法兰西银行、帝国银行在内的上百家银行同时遭到了挤兑,形势非常危机。
  很多人拿着存单,指定要求兑换英镑、神盾,我们的外汇储备正在急剧减少。
  可以确定,有人要做空法郎。挤兑这只是开始,后面敌人还会发起进攻。”
  听到了这个坏消息,拿破仑四世脑海中瞬间浮现了一个词——“金融风暴”,停顿了一下急忙问道:“知道是谁在操纵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4/11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