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校对)第6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5/1130

  看着手中的调查报告,亚历山德罗维奇的表现非常古怪,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
  上千人人头落地,看似很厉害,实际上真正牵扯到有分量的人很少,绝大部分都是普通人。
  很多牵扯不是太深的,大都被亚历山德罗维奇皇储下令免职、或者是流放,真正被杀只是真参与到了弑君案中的。
  如果是普通刺杀案,这个处理结果明显很重,可遇到了“弑君案”,亚历山德罗维奇的处理未免太轻了。
  欧洲虽然没有诛九族的说法,但是参与到了弑君案,杀全家绝对不算过分。
  受亲戚朋友牵连、或是无意中为刺杀提供帮助的,就算是不被砍掉脑袋,怎么也要拿掉贵族头衔。
  都没有发生,被处决的一百多名贵族,大都是亲自策划或者是和人密谋过并付出行动的,以及帮忙灭口阻碍调查进行的家伙。
  真要是咔擦掉的贵族数量,还没有维也纳大革命时期,弗朗茨干掉的十分之一。
  当然,这不是一个概念。借刀杀人和自己亲自杀人,造成的影响肯定不一样。
  不过对比沙皇遇刺身亡来说,还是太轻了。如同原时空一样,亚历山德罗维奇皇储只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并没有来一次全国性的大清洗。
  放下了手中的资料,亚历山德罗维奇淡淡的说:“到此为止吧,对外宣布是民意党人所谓,接下来秘密调查就行了。”
  ……
第两百九十五章、倒霉蛋
  随着普俄战争的结束,腓特烈的婚事也提上了日程,对奥地利来说这也是一件大事。
  汉诺威迟迟无法掌握德意志联邦帝国,巴登公国是居功甚伟的,没有他们带着一帮小邦国在帝国议会中和中央政府对着干,德意志联邦帝国也不会分化的这么厉害。
  当然,这里面奥地利也是出了大力的。没有维也纳政府的支持,巴登公国还没有能力拉那么多盟友。
  这个时候联姻,实际上也是弗朗茨在给巴登公国打气,让他们不要怂,继续和汉诺威对着干,出了事有奥地利撑着。
  在英国人捣鼓北德意志帝国的当下,这种支持显得尤为重要。要不然汉诺威和普鲁士组成二元制王国后,那一帮小邦国还真顶不住。
  实际上,弗朗茨现在也很矛盾。
  一方面,他不想看到北德意志帝国被整合起来,这会增加统一的难度;另一方面,他又想要借乔治一世的手清理这一堆小邦国,免得给未来留下麻烦。
  扶持巴登公国也是迫不得已,德意志地区邦国数量虽然多,但基本上都是一群小豆丁,实力一个比一个弱,大都是镇长级别的,甚至连村长级别的都有。
  巴登公国也是从矮个子里面挑出来的高个子,综合实力差不多有汉诺威的一半,依靠奥地利的支持,勉强可以抗衡一二。
  甭管人家多小,拥有独立邦国的地位,进入了帝国议会至少有一票。
  这要是不开会也就罢了,真要遇到了事情,需要召开会议人多了就是麻烦事。
  从管理上来说,减少邦国数量无疑是一件好事。这种拉仇恨的事情,弗朗茨是不会亲去干的,要不然也不会有列支敦斯登公国存在。
  现在支持巴登公国,未尝没有故意激怒乔治一世的意思,引诱他采取暴力手段解决问题。
  不知道乔治一世是精明,还是胆子不够大,总之就是不上当。
  中央政府不够强势,小邦国们自然就不买账。
  刚开始大家对汉诺威的实力还有所忌惮,见乔治一世无所作为后,大家的胆子越来越大,干脆用帝国议会把中央政府给架空了。
  这也是德意志联邦帝国无法整合起来的根本原因,小邦国统治者们自由惯了,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利。
  哈布斯堡王朝是要面子的,皇储的婚事,肯定不能马虎,场面自然小不了。
  具体的准备工作,不需要弗朗茨过问,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他只需要作为长辈和巴登王室沟通一下,顺便确定一下日子。
  坦率的说,如果不是为了表示重视,弗朗茨连这都不会亲自过问。
  没办法,最近的工作实在是太多,他这个咸鱼皇帝都感受到了忙碌。
  普俄谈判需要关注,又在捣鼓新的维也纳体系,还要关注难民安置问题,以及沙皇政府进行的大清洗……
  和之前相比,最近一段时间弗朗茨天天都在加班,每天的工作时间都超过了八小时,一连五天都没有休假了。
  这么勤政下去,弗朗茨非常怀疑自己会郁郁而终。如果不是儿子们太过稚嫩,他绝对抓壮丁顶上去。
  刚刚和巴登大公通了电话,敲定了腓特烈的婚事,还没有来得及休息,事情又找上门了。
  ……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陛下,驻圣彼得堡使馆刚刚传来消息,亚历山德罗维奇皇储叫停了大清洗。
  沙皇政府将亚历山大二世遇刺身亡的罪名扣在了民意党人身上,亚历山德罗维奇以皇储身份宣布了对刺客的处决令。
  被沙皇政府逮捕的嫌疑犯,除了已经被确定有问题的,其他人已经陆续被放了出来。”
  罪名扣在了民意党身上,意味着大清洗要结束了。革命党本来就是被通缉的对象,通常来说债多了不压身。
  当然,这次可能是个例外。弑君这一条罪名,让民意党声名远播的同时,也将他们推向了地狱。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残余的民意党人,肯定会换个招牌,继续进行未完成的革命事业。
  要是继续顶着这块牌子,到国际上连赞助都拉不到,君主制国家是不会赞助“弑君”者的。
  这是政治正确,在君主制强势的年代,政客们是不会犯这么明显的错误。
  弗朗茨点了点头:“看来沙皇政府内部即将迎来重新洗牌,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俄国人的改革之路要止步了。
  亚历山德罗维奇不是父亲亚历山大二世,没有改革下去的决心,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俄国人既然给了盖棺定论,那就把我们抓捕的民意党人都移交给沙皇政府吧,我们没必要越俎代庖。”
  俄罗斯国内的局势非常明显,随着亚历山大二世的不断深化改革,触及到的利益集团越来越多,反对派的力量也在与日俱增。
  能够将改革推行下去,那是沙皇掌握了军队。亚历山大二世自上而下的改革,完全是靠实力硬推下去的。
  如果亚历山德罗维奇想要继续深化改革,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把“弑君案”扩大化,进行大肆株连,借机打压反对改革的保守派。
  亚历山大二世解放了农奴,又给了大家土地,民间声誉非常不错。
  利用“弑君案”这个借口动手,保守派们就算是要反弹,也无法获得民众的支持。
  单独几个贵族、资本家,实际上也就那么回事。杀掉几个领头的,剩下的人都会做出正确选择。
  亚历山德罗维奇只是干掉了几个跳得最活跃的,就停止了大清洗,无疑是放弃了手中最大的底牌。
  当然,也不能说他的决策错误。反对派的实力不弱,真要是大清洗扩大化,肯定闹出的乱子肯定不会小。
  亚历山德罗维奇没有父亲的威望,更没有父亲的雄才大略,真要是深化改革,还不一定能够镇住场子,选择妥协也不奇怪。
  经过了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俄罗斯帝国的矛盾已经趋于缓和,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想要做个太平皇帝并不难。
  不准备继续深化改革,那么继续打压反对派就没有意义了。敲打一下过后,就立即收手,足以证明亚历山德罗维奇的政治手腕。
  对弗朗茨来说,虚弱的俄罗斯帝国才是最好的俄罗斯,真要是沙皇政府完成了内部改革,那就是奥地利真正的心腹大患。
  亚历山德罗维奇愿意收手正好,要不然弗朗茨还要想办法给他们搞破坏,到时候俄奥关系就完蛋了。
  大清洗结束,作为亚历山大二世之死的具体执行者,民意党人自然要付出血的代价。
  不光是奥地利抓到的民意党人要倒霉,被其他国家抓到的民意党成员,估计也难逃绞刑架上走一遭。
  流窜到敌对的普鲁士都没有用,为了避嫌柏林政府只会更加卖力,拿着他们充当给俄国人的见面礼。
  赦免是不可能的,如果刺杀未遂,还机会争取宽大处理,亚历山大二世都挂掉了,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
  不仅仅是沙皇政府不愿意放过他们,下面的俄罗斯民众也不肯放过他们。
  不管怎么样,在底层民众心目中亚历山大二世是英雄。
  尽管第一次普俄战争失败,让他的光辉形象受损,但是后面知耻而后勇,又赢了回来,污点也就抹掉了。
  “是,陛下!”警务大臣回答道
  民意党的倒霉蛋不值得大家怜悯,自己做下的事情,需要自己去负责。
  同为君主制国家,在打击“弑君犯”的问题上,大家的立场是一致的。
  幸好民意党只是革命党中的一个小组织,要是成员众多的大组织,那就要血流成河了。
  事实再一次证明了,乌合之众成不了气候。几个中二少年的一次莽夫行动,就断送了俄罗斯人民意志党的未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5/11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