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校对)第6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9/1130

  从战略上来说,俄军眼下最重要的是发起南线攻势,不给普军留下准备时间。
  如果为了救援第四军,放弃南线攻势,决定这场战争胜负的关键就到了华沙战场,这恰恰是毛奇最想看到的。”
  停顿了一下,拿起指挥棒在地图上一点:“陛下,你看这里是华沙,正好处于战场上的中心位置。
  在此之前,俄国人没有准备在这里决战,事先没有在华沙周边囤积物资,一旦俄军主力汇聚,后勤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弗朗茨点了点头,华沙处于战场的中心战略意义重大,普波联邦早就把这里经营成了要塞城市。
  防御完善也就罢了,关键是俄国人的后勤线变长了。北边走波罗的海,南边有奥地利,补给都很容易,唯独华沙地区要走陆地运输。
  平常时期也就罢了,关键是冬天马上就要来了,俄国人再怎么抢运物资,也不可能支撑上百万军队的消耗。
  没办法,第四军被围维斯瓦河已经落入了普军手中,唯一的水上通道指望不上了。
  就算是夺回来都不行,破坏总比建设容易,随便在河道里搞点儿破坏,让船舶无法通行太简单了。
  阿尔布雷希特:“除了战略上的需求外,普军还有可能用第四军做诱饵,引诱周边的俄军过来,进行围点打援。
  伊万诺夫用兵非常谨慎,一贯都喜欢稳扎稳打,这种高风险的仗一直都是他刻意回避的。
  现在看似放弃第四军,实际上他已经开始救援了,只不过是迂回进行的。
  俄军从东、北两个方向出兵进攻华沙,势必会牵制了大量的普军,短时间内毛奇没有更多的兵力用来围歼第四军。
  在维系包围网的同时,普军真正能够投入前线作战的兵力,并不比第四军多出多少。
  只要第四军的指挥官们不蠢,稳定了军心,一时半会儿还没有覆灭的危险。
  昨天沙皇政府刚从我们这里租借了一百艘运输飞艇,应该是为了给第四军提供补给的。
  如果这些飞艇全部给第四军用,每天大约能够投放百余吨物资,加上他们自身携带的物资,运气好的话,能够支撑到援兵抵达。”
  在“军心士气”的问题上,不得不佩服俄国人。被围困根本就不是事,只要能够保证物资充足,毛熊就拥有战斗力。
  或许受俄罗斯特殊的文化影响,又或许是士兵们神经大条,俄国人在这方面的表现,完全配得上“战斗民族”的称号。
  即便是如此,阿尔布雷希特仍然不看好第四军。原因不言而喻,一切都是理论上的,普军不可能看着俄国人运输无动于衷。
  在敌人的阻击下,最后能够投放多少物资,就是一个未知数了。
  当然,被阻击也不可怕。这年头防空火力威力有限,飞艇只要不作死玩儿低空飞行,就没那么容易被击落。
  最好的办法是飞艇对付飞艇,然而飞艇启动是需要时间的,除非是正好撞上了,要不然等你起飞人家早就跑路了。
  在这种背景下,“运气”就成为了决定第四军命运的关键。不过,将希望寄托在运气上,本身就是一种不靠谱的表现。
  “伊万诺夫已经出招了,那么毛奇这个时候又在想什么呢?总不会只为了一个第四军,就这么大动干戈吧?”弗朗茨疑惑的问
  阿尔布雷希特摆了摆手,有些为难的回答道:“陛下,你太高看毛奇了。不管他的能力有多强,他都只是一个普通人。
  不管他布局多么厉害,也要俄国人肯上当才行。伊万诺夫用兵非常稳,无论他放出多少诱饵都无动于衷。
  阴谋诡计发挥不了作用,最后决定战争胜负的就是实力。接下来只要俄国人不作妖,赢得战争几乎是必然的。
  毛奇想要翻盘,只有在战场上迅速赢得华沙会战,然后迅速出兵切断俄国人南方面军的后路,再次进行围歼战。
  恕我直言,军事上这几乎没有实施的可能的。俄国人又不是傻子,华沙战场根本就不需要决战,拖延时间等南线攻略取得突破就行了。”
  弗朗茨不确定的问:“有么?”
  阿尔布雷希特非常确定的点了点头。这个问题算是穿越者的通病了,对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都会多几分忌惮。
  原时空毛奇被捧上了神坛,弗朗茨听的太多了,以至于留下了“不可战胜”的印象。
  尽管穿越后,名人见得多了,这个印象淡化了不少,心底的忌惮依然没有散去。
  这些事情,阿尔布雷希特自然是不知道。对弗朗茨的过分关注,他完全不能够理解。
  想了想后,弗朗茨敷衍道:“我知道了。可能是普波联邦的报纸看多了,他们吹捧的太厉害,受了影响。”
  ……
  作为旁观者来看普俄战争,处处都是漏洞,普俄双方的问题都是层出不穷,犯下的错误更是多不胜数。
  不过,这都是外行人的看法。实际上这场战争中,还是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
  对欧洲影响最大的就是对军事人才的培养,普俄战争也是军事人才培养的分水岭。
  在此之前,欧洲各国培养军事人才的时候,除了基层军官外,都是奔着培养名将方向去的。
  然而,“名将”这玩意儿是可遇而不可求,侥幸的成分太大。最麻烦的在没有经历战火检验前,谁也不知道是什么货色。
  普俄战争告诉了世界,在热武器时代,“名将光环”正在褪去,实力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名将”确实能够提高胜算,但战争规模上升到百万级后,个人的力量在战场上的作用实在是太小了。
  尤其是对奥地利这样的大国来说,与其去赌出现“毛奇式天才”的概率,还不如培养千千万万伊万诺夫这种稳健型将领。
  质量不行数量来凑,提升整体军官的军事素养,远比培养一两个“名将”有价值。
第两百七十章、困兽犹斗
  自从得知沦为弃子后,奥波多整个人都不好了。在心里面问候了伊万诺夫全家一遍又一遍,面上却不得不做出胸有成竹的样子,安抚军心。
  事已至此,不管心里再怎么不甘,奥波多也只能硬着头皮和敌人玩儿命。
  投降是不可能的,他的根基全部都在俄罗斯,妻儿老小还等着他风风光光回去团聚。
  不光是他没得选择,所有第四军高层都一样。要么挡住敌人的进攻,拖到援兵抵达;要么战死沙场,用献血掩盖过失。
  人在强烈求生的欲望之下,总是能够爆发超能力的。
  第四军高层现在就开始爆发了,为了稳定军心往日里高高在上的军官,一个个都下部队嘘寒问暖,不时还亲近前线鼓舞士气。
  为了节省食物,奥波多更是下令取消了军官食堂,所有军官和士兵一起用餐。礼仪尊卑,在生存面前都不算事儿。
  军官们想不理解都不行,现在空投过来的物资都是统一标准,全是士兵们的高热量食物,根本就没有军官套餐。
  大家都知道这次私自行动把伊万诺夫元帅得罪狠了,谁也不敢这个时候打报告上去触霉头。
  由于飞艇运力有限,还要运送武器弹药。为了节省运力,运送过来的食物,除了压缩饼干,其余的都是肉。
  这回俄军的军需标准向英国陆军靠拢了,牛肉干和饼干为主,还有少量的鱼肉罐头,仿佛一夜之间肉突然不值钱了。
  擦拭了嘴角的血迹,艰难的撕咬着牛肉干,奥波多发誓他从来都没有吃过这么垃圾的食物。
  实在是吃不下去,奥波多打开了鱼肉罐头,看标签上的文字就知道又是奥地利生产。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最廉价的淡水鱼。
  这是欧洲的特色,受工业发展的影响,河流污染严重,很多人都不吃淡水鱼。食用者少了,自然也就不值钱了。
  这种廉价的原材料,成为了资本家们的最爱。只要加工成了罐头,谁知道这些鱼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水被污染,鱼有问题”。只要没有立即食物中毒,潜伏性的危害根本不算啥。
  尤其是出口给俄军的,质量更没有保障,很多无良商都在里面参杂着廉价的土豆粉,鱼肉只是一小部分。
  这么多缺点仍然倍受沙皇政府采购部门青睐,原因只有一个——廉价。
  不光是鱼肉罐头,俄国人采购的牛肉干、压缩饼干,都是最便宜的产品。
  便宜没好货,既然是最廉价的商品,质量自然不会有保障。
  强忍着不适,奥波多吃下了鱼肉罐头,至于牛肉干还是留给牙齿更好的人吧,他是无福消受了。
  尽管鱼肉罐头味道不怎么样,但有一点还是值得表扬的。加工成罐头的鱼肉受过特殊处理,鱼刺和骨头都可以直接食用。
  战场上时间不等人,慢慢剔除鱼刺肯定不合时宜。本着顾客就是上帝的原则,资本家们自然要满足这一合理要求。
  化工处理一下,骨头和刺都可以吃了。后遗症无所谓,只要人吃了短时间内不出问题就行。
  刚想休息一会儿,一名青年军官闯进了指挥部,走近前来汇报道:“将军,敌人又发起进攻了,第四十一师请求火力支援。”
  看了看作战地图,奥波多皱着眉头问:“不是已经给他们派去一个炮兵团么,怎么又要火力支援?”
  青年军官解释道:“敌人的火力太猛了,我们的炮兵被全面压制,所以……”
  不待他说完,奥波多就挥手制止:“行啦,告诉四十一师自己想办法,我现在没有炮兵给他们增援。
  敌人的火力太猛,那就先躲一躲。现在是非常时期,晚上也不要闲着,可以分出一部分士兵挖防炮洞。
  敌人冲上来了,就和他们拼刺刀。现在我们被围困了,火力上肯定比不过敌人,可我们能够比他们不怕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9/11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