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校对)第5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1/1130

  强大的时候,无论怎么重视都可以。衰落的时候,就该注意方式方法了,该让步就必须要让步。
  遗憾的是沙皇政府没有那么做,上一次普俄战争俄国人战败,实际上就是败在了外交上。
  如果沙皇政府收拢一下野心,别的不说至少中亚和远东不会出问题。要不是战前沙皇政府的扩张,把人家惹火了,普鲁士也拉不到盟友。
  按理来说,受到了一次社会毒打,沙皇政府应该醒悟过来,主动修好邻国关系。有什么问题,等打垮了普鲁士后再慢慢处理。
  遗憾的是沙皇政府并没有转变过来思路,把邻国收回故土当成是敌人入侵,认为自家才是受害者。
  没得说,这么玩儿肯定不会有朋友。弗朗茨非常怀疑下一次普俄战争,俄国人也是被人围攻的命。
  因为俄奥同盟的关系,搞得奥地利和这些国家关系也不好。当然,奥地利实力足够强大,即便是关系不好,列强待遇还是有的,没有影响和各国的贸易往来。
  费利克斯首相提醒道:“陛下,不如先通知沙皇政府,给他们留下缓冲时间。”
  俄奥同盟还没结束,坑队友的事情还不能做得太明显。近东战争能够打出目前的局面,主要是奥地利在提供战略物资。
  要是奥地利退出了战争,沙皇政府可负担不起这笔开销。同样的战略物资,对不同国家来说成本也不一样。
  相对而言,自身具备生产能力的工业强国,战略物资的成本要低一些,而需要进口的农业国承担的费用则高得多。
  以武器弹药为例,俄国人需要付出的成本要比奥地利高三分一,这还是平常时期的成本,要是到了战争时期就算是高出一半都有可能。
  这里面涉及到的因素很多,比如说:生产成本、运输成本、采购成本,以及官僚系统的廉洁性。
  要是现在维也纳政府摆俄国人一道,或许奥斯曼帝国什么都不需要付出,沙皇政府也只能撤军。
  俄国人的主要敌人是普鲁士王国,沙皇政府不可能倾国之力和奥斯曼帝国打下去。
  战争进行到现在,沙皇政府削弱奥斯曼帝国的战略目标已经完成。就算是奥斯曼帝国浴火重生,二十年内也无法威胁到俄罗斯帝国。
  提醒一下俄国人,又不需要付出代价,弗朗茨自然是从善如流。
  “外交部知会俄国人一声,把英法靠拢的消息传递给他们,想必沙皇政府会理解的。”
  不理解也不行,没有奥地利出钱出物资,沙皇政府根本就没有继续战争的财力。
  ……
  唐宁街首相办公室,格尔斯顿首相现在的心情非常不爽,语气冰冷的说:“劳尔,召集内阁成员过来开会”。
  弗朗茨认为英国人为了保住奥斯曼帝国,在西班牙王位问题上做出了让步,实际上站在伦敦政府并没有这么快做出决定。
  奥地利是威胁,法兰西同样也会威胁,无论放任哪一家做大,都会威胁不列颠的利益。
  除非是没有办法,要不然的话伦敦政府是不会向法国人妥协的。
  原时空英国人倒向协约国,还是德二帝国扩张海军,让他们感受到威胁之后,在此之前他们一直都在摇摆。
  现在奥地利可没有大肆扩张海军,海军规模一直处于法国人之下,总吨位排名世界第三。
  站在英国人的立场,法奥两国都是巨大的威胁。偏偏这两个威胁都有共同的弱点,必须要同时发展陆权,在欧洲大陆上两国又互相牵制,伦敦政府的压力并不大。
  ……
  格尔斯顿首相质问道:“侯爵阁下,你不是告诉我法国人正忙着内斗,无心参与国际事务么?
  现在这是怎么回事,我们替他们牵制住了奥地利,法国人直接出兵干涉西班牙王位之争。
  我实在不敢想象,这个消息要是传了出去,会造成多大的轰动。”
  麦克林侯爵也是欲哭无泪,他实在是没有想到内斗中的法国人会突然来这一招。
  不得不说,法国人选的时间好。英奥两国因为奥斯曼问题发生矛盾,两国互相牵制没有功夫插手西班牙王位之争。
  “首相阁下,这是我们判断失误,低估了法国人的野心。事已至此,现在我们必须要想办法善后,要不然我们就创造了本世纪最大的笑话。
  以目前的情况,我们只能二选一。要么和法国人联手,保住奥斯曼帝国;要么和奥地利联手,逼迫法国人放弃干涉西班牙王位继承。
  我个人建议还是先保住奥斯曼帝国,西班牙的问题来日方长。政治上没有永远的盟友,今天西班牙政府能够亲法,明天他们也可以亲英。
  奥斯曼帝国要是灭亡了,想要再复活就难了。没有了奥斯曼帝国的牵制,到时候奥地利就可以全力向中欧地区扩张,欧洲平衡很可能被打破。”
  还有一个原因麦克林侯爵没有说,那就是干涉近东战争已经开始了。要是现在罢手,等于干涉行动失败,会被在野党抨击。
第一百五十二章、惊呆了的数字
  毫无疑问,伦敦政府最后还是选择了和法国人妥协,这是利益决定的。
  法国人选的时间点太好,要是伦敦政府不妥协,没准巴黎政府转头就和奥地利交易了。
  尽管法国人也担心奥地利吞并奥斯曼帝国后做大,和维也纳政府做交易的可能性非常小,伦敦政府还是不敢赌。
  万一真的发生了,也意味着法奥两国在战略上达成了谅解,这对英国人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在妥协的同时,伦敦政府也提高了对法国人的警惕。内斗中的巴黎政府尚且可以摆他们一道,要是结束了内斗,那还得了?
  ……
  伦敦和会上,面对英法联合施压,胡梅尔公使也有些疲于应付。
  “为了世界和平,我们可以结束这场战争,但是奥斯曼帝国必须要归还占领我们的土地,并且为这场战争负责。”
  奥地利让步了,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真要是硬顶下去,事情就难办了。武力干涉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麻烦了。
  让欧洲各国摇旗呐喊可以,要让他们为了奥斯曼帝国去战斗,那还是算了吧!有时候唾沫星子也是能杀人的,政客们为了自己的声誉也必须要三思而后行。
  脸色阴沉的胡梅尔公使,也暗自松了一口气,这场戏终于要落幕了。为了不露出破绽,他天天都要把神经紧绷着,这种日子可不好过。
  不等奥斯曼帝国代表开口,麦克林侯爵就先替他们做主了:“感谢阁下为世界和平做出的努力,历史会铭记这一切的。
  战争是残酷的,每时每刻都有小伙子们倒下。为了他们的安全,我提议先签订停战合约,让战争先停下来。剩余的问题,我们后面再谈。”
  站在英国人的立场上,保住奥斯曼帝国就够了。至于归还领土、追究战争责任的问题,那都是小问题。
  战败者承担战争责任,这是欧洲惯例。尽管归还领土要求有些扯淡,也不是没法商量,谁让奥斯曼帝国输了呢?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年代,弱小就是原罪。与其纠结这些问题,还是早点儿结束这场战争,对奥斯曼帝国更加有利。
  胡梅尔公使点了点头:“没有问题,不过停战条约我们只签半个月时间。如果半个月内,没有达成一致那么这场战争还会继续。”
  至始至终,他都没有问俄国代表的意见。不是胡梅尔专权,也不是两国关系恶化。主要是战争爆发前两国就有协议,奥地利负责出面解决外交问题。
  俄国人要参与进来,那也是停战条约签订过后,涉及到了利益分配的时候。在此之前,两国在近东问题上外交必须要保持一致。
  麦克林侯爵争取道:“半个月时间太短了,这场战争涉及到的问题太多,不如先停战半年吧!”
  胡梅尔公使摇了摇头,给半个月期限就是为了施加压力,逼迫奥斯曼帝国做出更大的让步。
  “大臣阁下,不要忘了战争是有成本的,每拖上一天都要付出海量的金钱。
  按照目前联军33.6万兵力计算,就算是不发动进攻,我们每天也要支出58.6万神盾。
  这笔费用需要奥斯曼帝国承担,如果奥斯曼政府觉得拖得起,我们也可以慢慢谈。”
  毫无疑问,兵力数量大致没错,开销就是胡梅尔公使随口说出来的。如果不进攻每天都要开销58.6万神盾,军需官早就被立案调查了。
  奥地利虽然不穷,也没有土豪到这份儿上。在不进攻的情况下,主要开销就是士兵的生活成本和军饷。
  维也纳政府承诺给俄军提供物资补给,却没有说过要给他们发军饷。中东地区的奥地利军队,也不是人人都要拿军饷的,炮灰部队的军饷只是战利品。
  真正拿军饷的就那么几万正规军,其中还包括只需要支付少量作战津贴的义务兵,折算到天上也不过两三万神盾。
  生活成本更容易计算,三十多万部队每天最多也就消耗两百多吨粮食,加上一部分蔬菜、肉制品,五百吨物资足够了,就算是加了运费也贵不到哪里去。
  别人可以看热闹,奥斯曼外交大臣阿尔比亚奇可不行,要是按照这个数字计算,足以让奥斯曼帝国赔掉裤衩。
  “公使阁下,这个数字太夸张了,就算是所有士兵天天吃牛排,也花不了这么多钱。”
  刚刚说完,阿尔比亚奇就意识到不好,被带偏了。谈判中最忌被对手牵着鼻子走,这会陷入被动状态。
  胡梅尔微微一笑,信口胡诌道:“这不是担心士兵水土不服么,所有的物资包括饮用水,都是从士兵们家乡运的,所以成本自然高了一点点。”
  众人纷纷翻白眼,物资都从士兵家乡运。不要说士兵了,就算是军官也没有这待遇。
  况且,以这个年代的交通,就算是有人真的去运,在半路上蔬菜、水果也都烂掉了。
  英国外交大臣麦克林侯爵眉头一皱,把话题拉了回来:“公使阁下,贵国海军封锁了东地中海,现在大家同奥斯曼帝国的贸易已经停滞,停战期间能否先恢复商路?
  奥斯曼国内的情况非常糟糕,尤其是粮食问题迫在眉睫,每天都有人间惨剧在不断上演。”
  “解除封锁”才是问题的核心,至于军费开销的问题,等停战过后慢慢扯皮好了。随便奥地利人怎么漫天要价,反正奥斯曼帝国都没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1/11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