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校对)第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1130

第七十九章、最黑的国会
  法兰克福筹备委员会,5委员们脸色都非常的难看,奥地利代表团以奥地利帝国是一个整体为由,提出了强烈抗议。
  法兰克福会议代表是按照人口进行分配议员席位的,理论上是从五万人中选举出一名代表来,要是不把非德意志地区踢出去,这次会议就是奥地利的专场了。
  这个时期,石勒苏益格与荷尔斯泰因两个邦国还属于丹麦,奥地利还控制着部分意大利地区,在人口上,奥地利超过了小德意志地区的总和。
  抗议也就算了,反正匈牙利等一系列地区确实不属于德意志地区,他们也不怕扯皮。
  可是没有想到,奥地利代表居然非常光棍的把事情捅给了记者,还公然揭开了会议的黑幕。
  因为关税同盟的关系,德意志邦国工业最发达的普鲁士,在资本家中的影响最大,这次会议确实有明显的倾向性。
  到了现在,大家都清楚奥地利代表团就是来砸场子的了,不让奥地利人参加会议?
  这还能够算是德意志的预备国会么?估计奥地利人会非常高兴的离开,本来就没有多少合法性的国会,缺了一角过后,就要变成笑柄了。
  “众位,我们必须要采取行动,最近的舆论对我们非常的不利,要是继续下去,敌人的阴谋就要得逞了!”梅林严肃的说道
  媒体揭露他们的黑历史,并没有引起他们的警惕,天下资本家都是一丘之貉,谁没有黑历史啊?
  现在他们最担心的反而是奥地利代表团搞事情,作为德意志地区第一大邦国,奥地利往往充当着带头大哥的角色。
  不管他们愿不愿意,奥地利在德意志邦国中的影响力,都是巨大的,没有奥地利参与的国会,是不可能得到民众认可的。
  “要不我们干脆改名,就叫小德意志国会,让奥地利人滚蛋算了!”一名普鲁士人代表提议道
  “不可能!温斯托尔,你这是在分裂伟大的德意志帝国,如果只是小德意志国会,那么我们也退出了!”巴伐利亚的代表反对道
  搞这次国会,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扩大资产阶级的政治影响力,统一德意志地区其实是第二位,法兰克福会议并没有历史书上所描述的那么重要。
  要不然最后,也不至于连普鲁士王国都不承认这次会议,实在是大会太过理想化,无限度的扩大了资本家的权益,没有半点儿可行性。
  资本家的利益也不是相同的,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资本家,往往利益也是各不相同的。
  建立小德意志帝国,符合北德意志地区资本家们的利益,他们可以避免来自奥地利资本家们的竞争。
  但是对南德意志地区很多资本家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巴伐利亚王国,当地的经济和奥地利联系的非常紧密,一旦割裂开来,对他们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因为奥地利代表团的抗议,现在大会还没有开始,自然不存在用投票解决问题了,要是再失去南德地区代表的支持,那么这次会议就不用开了。
  ……
  资产阶级天然具备妥协性,争执一周过后,大家就达成了妥协,允许波西米亚、匈牙利地区代表参加会议,但是限制了他们的名额。
  直接设置了一个邦国代表人数上限,任何邦国代表均不得超过200,参加会议的只有奥地利和普鲁士代表有那么多。
  毫无疑问,接下来又是扯皮,奥地利和普鲁士的地位问题,作为德意志第一大邦国,必然要拥有等同的地位。
  以安德森为首的奥地利代表团,本来就是来搞事情的,怎么可能放弃呢?
  一口咬定,奥地利必须要拥有最多的代表席位。反正现在奥地利人口是最多的,这个年代又没有专业的统计,谁知道奥地利地区具体有多少德意志人啊?
  想要和奥地利获得同等的地位的普鲁士人,自然就不答应了,要知道这次会议就是普鲁士内部利益集团策划的,目的就是为了排斥奥地利。
  普奥代表团开起了拉锯战,很快就蔓延了开来,变成了南北德意志的地域矛盾,所有的代表都被牵扯了进去。
  这次争议持有到了六月份,奥地利代表团渐渐处于了下风。不过没有关系,这个时候丑闻频出的法兰克福会议,已经变成了一个笑话。
  维也纳日报就用“资本家的盛宴”来形容这次会议,还配上了一副图片,一群肥头大耳的资本家,拿着刀叉在宰割一头牛。
  新莱茵报上也刊登恩格斯的文章,强烈的抨击法兰克福会议,法兰克福会议被讥讽为“一群资本家们的利益分配大会”。
  慕尼黑邮报更是做了一个法兰克福会议的系列报道,详细介绍了参加会议的所有议员资料。毫无疑问,重点介绍的全是黑历史。
  最后还用“史上最肮脏国会”来形容这次会议,这个还没有办法进行洗白,参加会议的代表全是黑的。
  包括参加会议的学者、公务员、社会人士也没例外,选举舞弊就是最大的黑历史。
  比如说:某个代表以3万票当选,参加投票的人却不足一百;又比如某个地区选举,就只有一个候选人,默认全票当选……
  总结起来,就是选举造假。这场选举从开始到结束都不到一个星期时间,很多地方可能连传递信息都来不及,想不受病后都不行。
  专家学者们纷纷组团开喷,从技术上抨击这场选举,例如:报纸上今天刊登了在哪里举行选举,第二天就开始选举了,时间上根本就来不及。
  无数的问卷调查,显示百分之九十的德国人都不知道有过这次选举,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没有参加过这次选举。
  到了这一步,已经不需要弗朗茨继续出手了,参加会议的代表从头到脚都被黑了一遍,不少人受不了舆论压力,主动退出了这次会议。
  大会坚持到了7月份,由于政治局势发生了变化,在内忧外患之下,这次资产阶级自发组织的会议土崩瓦解。
第八十章、风云变幻
  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欧洲的局势并没有发生好转,反而更加恶化了。
  刚刚翻身做主人的资本家,还没有坐稳江山,就暴露了贪婪的本质。
  新建立的资产阶级政府,不但没有兑现之前的承诺,反而加剧了对底层民众的压榨。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工农运动开始蓬勃发展。
  伦巴第,拉德基斯元帅撤离前就征收了大量的粮食,撒丁王国占领该地区后,米兰城缺粮为了筹集粮食,又向当地民众借了一部分粮食应急。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可惜撒丁王国仿佛忘了向民间借粮的事情,引发了当地民众的不满。
  这也就罢了,反正被借粮的只是少数人。接下来为了筹集战争经费,撒丁王国又开始征收战争税。
  经过了官僚们层层加码过后,战争税的数额早就超过了底层民众的承受能力。
  1848年4月21日,无力承担高额税收的布里安察农民反了,起义很快蔓延到了萨列诺、卡拉布里亚等地区。
  起义军占领了贵族庄园,夺取了粮仓,将粮食分给了普通民众,烧毁了借据、文书,有的地方甚至还把土地给分了。
  农民起义军的做法,吓坏了资本家和贵族。伦巴第政府第一时间派兵进行了武力镇压,这场农民阶级自发组织的起义,不到一个星期就被扑灭了。
  农民起义只是一个开始,撒丁王国占领米兰城后,物价就开始狂飙。以面包为例,从三月份到五月初,价格就暴涨了百分之七十四。
  资本家们利用这个机会大发国难财,底层民众饥寒交迫、难以为继,这令很多支持撒丁王国的民众很受伤。
  4月25日,在工人互助社的组织下,米兰5000多名工人走上街头,向撒丁王国任命的临时政府请愿,要求政府平息物价,保障工人权益。
  这个年代没有完善的工人保护法,最好的也就是维也纳政府出台的《劳工保护法》,及其附属法案。
  米兰的工人识字的人都不多,更不要说考虑政治影响了,工人代表直接抄录了一部分奥地利的《劳工保护法》,又添加了一些他们自认为合理的条款,就把请愿书递交了上去。
  撒丁王国为了拉拢当地资本家、贵族,临时政府中自然少不了资本家的人,他们第一时间利用了这个漏洞,以奥地利间谍的罪名逮捕工人代表,并且派兵镇压了游行对伍。
  4月28日,米兰城爆发了罢工运动,数万名工人走上街头为自己争取权益,临时政府下令国民自卫军向“扰乱社会秩序的人群射击”,当场打死了三百多人,逮捕了五百余人。
  白色恐怖充斥着米兰城,在资产阶级自由派政府的镇压下,米兰工人运动陷入了低潮。
  ……
  镇压工农运动的远远不只是撒丁王国,意大利南部邦国,资产阶级自由派政府也纷纷镇压工农运动。
  在那不勒斯国民自卫军射杀了罢工的印刷厂工人;在罗马国民自卫军在面包房前,屠杀了要求面包的民众;在巴勒摩,国民自卫军将屠刀砍到了一月革命中的同僚身上……
  资产阶级政府的倒行逆施,为封建势力的复辟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无论他们如何吹嘘,资本家主义比封建主义如何进步,但是底层民众却发现,资本主义政权比封建贵族更加可恶。
  君主贵族集团也抓住了这个机会,趁机发起了反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以弗朗茨为首的奥地利反革命集团,已经镇压了奥地利国内的大部分革命。
  意大利地区,罗马庇护九世,担心意大利统一会丧失自己的王位,又担心同奥地利战争,会失去天主教徒的支持。
  在奥地利外交部的努力下,1848年4月29日,庇护九世发布了《宣言》,掀开了反击的号角。
  5月15日,那不勒斯国王斐迪南二世要求议员们向宪法宣誓效忠,遭到了资产阶级的议员的反对。
  当晚,斐迪南二世调兵入城,对资产阶级议会举起了屠刀。
  普鲁士王国,不甘心失败的容克贵族,正在蓄谋反击,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依然在和资产阶级政府虚与蛇尾。
  法国
  作为欧洲革命的源头,自然是最热闹的地方。
  4月23日法国举行宪政选举,资产阶级共和派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工人阶级被排斥在权利核心之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11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