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校对)第4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7/1130

  话音刚落,一名青年军官就起身,走到数十米外,拿起了电话传达命令。
  没错,电话已经出现在了军队中。和很多国家一样,最先进的技术通常都是先在军队中运用,再出现在民间。
  因为战争的关系,电话也被带入了“布尔共和国”军队中。只不过出现的时间太短,只被作为短距离信息传递工具,远距离还是使用电报。
  指挥部内部的联系,现在就已经被电话取代了。原本需要传令兵跑一趟的,现在都是直接使用电话通知。
  “滴滴滴滴……”的声音过后,后勤部的电话被接通,青年军官快速传达了命令,接着又连通了工兵指挥部……
  停顿了片刻功夫后,一名陆军参谋提议道:“司令官阁下,这次开普敦攻防战不好打。为了减少损失,我建议征集尽可能多的炮灰部队。
  如果进攻遇阻,就直接用人命往上填。俄国人当年进攻君士坦丁堡的经验,我们也可以借鉴。”
  这不是最好的办法,却是最有效的办法。重炮维也纳政府早就准备好了,已经在运输的途中。
  在使用重炮攻城的同时,自然也少不了拿人命填。不要看大家顶着“布尔共和国”军队的马甲,实际上还是奥地利的部队。
  拿这些部队往上填,肯定是不可能的。况且,他们的数量也不够多。即便是到了现在,也只有四万多人。
  好在对面的英国军队也好不了多少,看起来人数众多,实际上的正规军数量也不过两三万。
  剩下的要么是临时征招起来的青壮,要么是各地的殖民部队,滥竽充数的情况非常严重。
  加上前期一路吃败仗,连续的战败让军心士气全无,才被奥地利压着打。
  没有任何犹豫,菲克尼子爵就下达了命令:“命令第三师出去征兵,征调凡是出现在他们视线范围内所有部落的青壮,违者格杀勿论。记得再征收一部分粮食,要尽可能的减轻后勤压力。”
  冷酷无情,这是一个殖民者的必备条件。菲克尼子爵不在乎这个命令会造成什么后果,只要能够赢得这场战争就够了。
  ……
  开普敦城,现在已经是人心惶惶。德尔福总督多次演讲鼓舞士气,然而在以往的战绩下,他的话没有任何说服力。
  “二十万”布尔共和国军队即将兵临城下,城内的民众怎么可能不慌,有钱人都已经乘船离开了。
  没钱的也准备拖家带口,前往好望角地区避祸。尽管两地相隔不远,开普敦失守好望角也难保。
  可是距离敌人远点儿总是好的,至少可以保证暂时安全。
  普林格一家也在避祸的人群中,由于家里穷买不起马车,只能靠人力推动着独轮车前进。
  在逃难的路上,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带着为数不多的财物,逃离开普敦前往好望角。
  “普林格,你被征调了,快点前往跟我们部队报道!”
  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普林格如坠地狱。正是这个声音,让他的三个儿子走上战场,现在生死不明。
  普林格急忙解释道:“尊敬的安布尔警长,我已经48岁了,早就过了服役的年龄,不在征招范围内。”
  儿子都进入军队服役,现在他不能够再去了,要是家中的顶梁柱都没了,三个年幼的孙子怎么办?
  这个年代,女人的薪水可要比男人低得多,靠她们是很难养活孩子的。
  安布尔警长叹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的那一丝良知,厉声呵斥道:“二十万敌军压境,开普敦危机。
  为了保卫开普敦,总督府刚刚颁布了新法令,将服役年限延长到了55岁。
  不想去服役,你就缴纳50英镑免疫钱。没钱就不用废话了,和我说也没有用。”
  这显然不是德尔福总督的命令,作为一名合格的政客,他不可能下达这么丧心病狂的命令。
  这个年代的人老得快,年龄一大到了战场上就很难发挥作用。总督府的征招命令,只是针对18~40岁的青壮,对老弱没有兴趣。
  只不过下面的官员为了敛财更改了规定,有钱人花钱逃过了兵役,这个缺额就需要有人补上。
  掏不起钱的普林格,就只能被迫入伍。这也是他运气不好,如果跑得够快,没准就躲过了一劫。
  这兵荒马乱的年代,没有普林格还有别的倒霉蛋顶上去,总之凑够人数就行了,具体服役的人是谁,这一点儿也不重要。
  “二十万”这是菲克尼子爵自称的,人口都不足二十万的布尔共和国,为什么能够凑出二十万军队来,这就不知道了。
  反正德尔福总督信誓旦旦的保证,敌人就有二十万。没错,布尔人就是靠人多势众,才击败他们的,这一点绝对不容置疑。
  给伦敦政府的电报上都这么说,在开普敦殖民地自然也不能例外。只要不想成为这次战争失败的替罪羊,他就必须要把这个数字给做实了。
  不列颠民众也不是无法容忍失败,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偶尔失败一次也是可以原谅的。
  这就要靠宣传了,德尔福总督显然是擅长自我包装的。战争失败的责任,已经推得七七八八。
  要不然伦敦政府早就换人了,没有人可以容忍一个不断失败的总督。尤其还是一个不安分,主动挑起战争的总督。
  中年军官汇报道:“总督阁下,新一轮的征兵工作已经完成了,这次共计征兵8000人。”
  德尔福总督点了点头,悲天悯人的说道:“很好,你们干的非常漂亮。只是苦了开普敦民众,这次需要他们为帝国做出牺牲了。”
  这一刻,德尔福总督看起来不像是一名奸诈的政客,反而更想是一名悲天悯人的圣母。
  一名官员立即配合道:“这也是没有办法,敌人来势汹汹,一旦开普敦失守,谁也躲不过去。
  现在民众们入伍,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免受战争之苦。
  总督阁下,不用太过伤心,民众们的牺牲都是值得的,相信大家会理解你的苦心。”
  仿若影帝附身的德尔福总督,摇了摇头说:“民众对我的看法并不重要,这都是为了帝国。
  只要能够保住开普敦,就算是现在让我立即去死,我都不会皱一下眉头。
  我已经决定了,誓与开普敦共存亡。这是我写好的遗书,如果不幸战死沙场,就劳烦诸位帮忙交给我的家人。”
  场面很是煽情,众人都被感动了。不过这只是表面上的,所有人都清楚,一旦开普敦失守,挑起这场战争的德尔福总督就完蛋了。
  活着回到伦敦,也少不了军事法庭上走一遭。下半辈子都要在监狱中度过,连同他的家族都会抬不起头。
  最好的选择就是死在战场上,那么情况瞬间发生了变化。哪怕是为了政治宣传需要,伦敦政府也会把他变成“悲情英雄”。
  这些情况,德尔福总督是一清二楚的,甚至还知道即便是保住了开普敦,他都不会有好果子吃。
  为了减轻责任,现在他必须要演这出苦情戏,把自己塑造成一名“英雄”。
第五十三章、以本伤人
  再怎么政治作秀,依然改变不了局势在不断恶化。往日里被掩盖的矛盾,也纷纷冒了出来。
  开普敦的治安迅速恶化,杀人、抢劫、强奸……各种恶性犯罪事件层出不穷,搞得人心惶惶。
  开普敦殖民政府在这方面表现的非常无力,官僚主义作风严重的警察们无所作为。也不是完全无所作为,他们集中警力在保卫权贵们的利益。
  治安恶化还算小事,无非是火拼事件多了起来。殖民地的民众也不是软柿子,就算是男丁进入了部队,女人同样可以拿枪杀人。
  经过最初的混乱后,民众们也学会了抱团取暖。反正殖民地有人人持枪的传统,大部分普通民众家中基本上都有猎枪。
  如果没有外力干涉,未来的开普敦又是一个帮会圣地。经历了这一波过后,帮会势力想不发展壮大都难。
  一名中年官员忧心忡忡的汇报道:“总督阁下,从战争爆发到现在,开普敦城内的粮食价格已经上涨了两倍,已经超过了很多普通民众的承受极限。
  不光是粮食,大部分生活物资的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部分商品甚至还出现了断货。”
  发国难财,这是一名优秀资本家的基本品质。当然这次是一个例外,物价暴涨的锅不该完全由资本家们来背。
  战争的缘故,让开普敦失去了南非出产的粮食,只能全部依赖于进口。这个成本自然就上去了,价格上涨成为了必然。
  德尔福总督脸色一变,严厉的下令道:“传令下去尽快平息物价,绝对不能够让粮价再涨下去了。
  算了,不为难你们了,我亲自出马。明天晚上我要在总督府设宴,邀请这帮混蛋,谁要是不配合政府稳定物价,就拿谁来祭旗。”
  这么极端的事情,正常情况下德尔福总督是干不出来的。不过现在不是非正常状况么?
  他在伦敦政府的后台已经表明了态度,如果输了这场战争,德尔福总督就只有死路一条。区别在于怎么死,自己战死沙场、或者是被人给弄死。
  命都快要没了,德尔福总督自然是不怕得罪人了。反正就算是打赢了这场战争,他这位战争挑起者,也要回家养老,根本就不怕他们报复。
  伦敦政府中政治斗争还是有底线的,很少出现斩尽杀绝的情况。有后台的德尔福总督,想要脱身不难。
  一名身着军装的中年男子,开口说道:“总督阁下,我们的军需储备严重不足。由于事先的准备不足,我们只是储备了两万人三个月的作战物资。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物资最多也就支撑一个月。目前新入伍的士兵,我们只能给他们配发退役的步枪,凑合着使用。”
  因为战争的缘故,英属南非殖民地的民众,除了土著部落外,大部分都集中在了开普敦、好望角一带,老老少少加起来足有四五十万。
  这么多人的吃喝拉撒,可不能够不管。即便是海运可以满足物资需求,这个压力依然很大。
  在奥地利抵达前,开普敦殖民政府没有考虑到来自内陆的威胁,皇家海军又是世界霸主,足以保证海路畅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7/11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