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校对)第3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5/1130

  经过了报社编辑们的艺术加工,最后已经变成几万法军在墨西哥遭遇大败、伤亡惨重。
  实际上,参战的法军都不到一万。真要是有几万法军,墨西哥叛军也不可能打赢了。
  绝对的实力差距,不是靠一些小算计能够改变的。马西米连诺一世的命令只是对墨西哥政府军有效,法军可不会在乎墨西哥皇帝的命令。
  见势头不对,巴黎政府急忙出来辟谣。不过没有什么用,法军战败总是事实,理由这不是法国民众关心的。
  总之,法国人民怒了。没有任何意外,巴黎人民又开始了他们的日常活动——游行。
  高兴了可以游行,生气了可以游行,空虚寂寞了可以去游行,对政府不满的时候还是可以游行,在法国没有什么问题是不能游行的。
  现在是经济危机时期,很多人都闲着没事干,这让游行的规模又大了很多,从巴黎开始然而向全国蔓延。
  事情越闹越大,法军在墨西哥吃了败仗的消息,经过报纸添油加醋,迅速传遍了欧洲。
  这个时候已经由不得巴黎政府退缩了,如果不赶快报复回去,墨西哥叛军就要踩着他们的肩膀成名了。
  现在法军可没有击败俄国人建立起来的威名,输给墨西哥叛军,大家可不会认为是意外情况,各国只会推波助澜说法军战斗力不行。
  这对法国政府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各国不承认他们的实力,意味着在国际利益争夺中,他们将会处于不利地位。
  俄罗斯帝国衰落后,法国人急匆匆的给自己带上世界第一陆军强国的帽子,难道他们不知道树大招风么?
  显然,拿破仑三世不会这么肤浅,仅仅只是一个虚名,还不值得他们这么没有吃相。
  在虚名的背后还有大量的利益,这才是法国人急着抢班夺权的原因,他们想要接过俄国人留下的欧陆霸主之位。
  蛋糕就这么大,欧洲各国划分蛋糕的时候,靠得就是实力,实力越强拿到份额越大。
  弱国在旁边看着就行了,这和他们没有关系。要是运气不好,还会变成桌子上的蛋糕。
  包括现在西班牙王位之争,法国可以否决那么多候选人,靠得就是自身强悍的实力。
  要是这个时候,让外界认为他们实力不行,那么没准西班牙又要出一个反法的国王了。
  至少英奥两国都想要扶持一个反法的国王,一旦法国的实力镇不住场子,这种情况就会发生。
  要证明自身实力,最有说服力的办法就是战争。在哪里跌倒的,就要在哪里爬起来。
  法兰西未来后方的稳定与否,就要看他们接下来的表演了。现在法兰西的面子可是价值连城,还不只是一座城市。
第十一章、不夜城
  1868年圣诞夜,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夜拉开了人类新的时代。
  奥古斯特是一名普通的维也纳市民,这些年维也纳的变化,另他应接不暇,仿若在梦中一般。
  带着家中的孩子,望着明亮的路灯,这就是圣诞节最好的礼物。
  “父亲这是电灯么,为什么这么亮呢?”
  听到了儿子的问话,奥古斯特不知道从何说起。这个年代没有互联网,知识传播全靠书本。
  尽管奥古斯特学历不低,可是专业不对口。作为一名医生,他是不需要研究电灯的,自然回答不上来这个问题。
  不光是他,整个维也纳都没有多少人知道为什么。维也纳不是一座工业城市,有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工作室,却没有生产这类产品的工厂。
  维也纳是内陆城市,又是首都,集合了政治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科研中心、教育中心于一体。
  这么多的头衔加身,实在是不能再增加一个工业中心了。不然暴涨的人口,能够把这座美丽的城市挤崩溃。
  从弗朗茨继位到现在,仅仅二十年时间,维也纳的人口就增长了两倍,目前仍然在以8%速度高速增长。
  这显然不是自然增长,如果人口自然增长速度有这么快,那么统一全世界都不是梦。
  即便是关闭了工厂,作为两个帝国的首都,维也纳每年还是有大量的人口涌入。
  人口增长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时至今日,维也纳已经是全世界最繁华、美丽的城市,没有之一。
  人均收入跃居世界榜首,巴黎和伦敦都比不了,尽管他们的经济也很发达,但是大量的工人拉低了平均数。
  这也是维也纳能够率先成为不夜城的原因。维也纳民众们的收入已经能够负担得起照明费用,而其它城市还承担不起。
  这个年代电费可不便宜,只要中产阶级和富人能够享受的起。一名普通工人一年的收入,还不够电力公司开户的钱。
  自从1866年大型发电机技术突破后,奥地利的电力公司就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如果哪一座城市没有电力公司,那么这一定是一座小城市。
  现在奥地利每一座超过人口超过十万人的城市,都有电力公司安家落户,至少也有一个分部。
  作为新能源产业,维也纳政府一直都在扶持,现在是电力公司跑马圈地的黄金时期。
  可惜成本还是居高不下,没有能够实现全民普及。阻碍电力普及的最大障碍不是发电成本,而是电线成本,或者说是铜和橡胶。
  就算是利用率再低,一千克煤怎么也能发一度电,奥地利的煤不值钱,发电又不挑食,什么煤都可以用。
  单纯的发电成本每千瓦时不超过5格罗申,不过输送到居民家中的时候,一度电的价格就变成了8先令,整整增长了159倍。
  (1盾=100先令=10000格罗申)
  没办法,用户数量不多,电线成本又高,加上摊销费用自然就上去了。
  新能源发展最直接好处就是:在经济危机一片萧条下,奥地利的炼铜产业和橡胶产业逆市增长。
  相关产业链上众多企业因此受益,至少被带动5亿神盾的市场,为奥地利的经济复苏贡献出了力量。
  摸了摸儿子的小脑袋,奥古斯特慈爱的说道:“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需要我的小科学家亲自去研究。”
  维也纳的学术氛围还是很浓的,科学家在奥地利的社会地位非常高,尤其是出了弗朗茨这位热衷于给科学家授爵的皇帝后,更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追捧。
  当然爵位不是那么好拿的,每年都不一定有一个名额。弗朗茨是现实主义者,没有看到成果之前,就算是吹得天花烂坠,他也不会理会。
  这也无伤大雅,仍然无法阻止民众们的热情。奥古斯特也不例外,总是把儿子的兴趣爱好往科研上引。
  显然,小家伙不是那么买账,摇晃了一下脑袋说道:“不,实验室太枯燥了。怎么比得上纵马驰骋天下,我的志向是要成为一名伟大的军人。”
  看着手舞足蹈的儿子,奥古斯特只能无奈的接受这个现实。不是学霸,想要成为科学家太难了,成为一名军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德意志地区的传统是强大的,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才是大部分人的目标。
  不要看奥古斯特是一名医生,实际上他也曾是一名军人,只不过已经退役了。
  在全民兵役制度,基本上每一个成年男性,都会进入部队服役。没有服过兵役男性,在社会上容易受到歧视。
  现在奥地利的服役率仍然高达95%,剩下的那百分之五自然就是残次品了。普通人就算无法进入正规军,也会进入预备役。
  这不仅仅只是一项义务,还是大家的一项权利,法律上的定义是:每个公民都有保卫国家的权利和义务,服兵役权也是公民权利之一。
  这不是弗朗茨的锅,而是奥地利的宪法核心决定的:权利与义务对等。
  没有服过兵役,也意味着没有履行保卫国家的权利和义务,自然也就丧失了政治上的权利,包括一系列的社会福利。
  现在的社会福利还不多,还看不出来有多少影响,未来就不一样了。
  现在失业救助和养老金的问题,已经被提上了日程。拿破仑三世开了先河,弗朗茨也不得不跟风。
  就如同当年奥地利最先制定劳工保护法,现在就是欧洲各国的标配,包括俄罗斯帝国都有劳工保护法。
  从这方面来说,欧洲的无产阶级战斗力还是非常强悍的。在为自身争取权益上,大家都很积极。
  迟迟还没有通,主要是企业的负担问题。要增加这两项支出,自然少不了要加税,不然没钱拿什么发?
  拿破仑三世会丢掉皇位也不奇怪了,后世扣在他头上的帽子,大部分都是虚的,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资本家苦拿破仑三世久已。
  社会主义皇帝也是有代价的,绝对不是历史书上轻描淡写的一笔。无论是改建巴黎,还是提高工人阶级福利,这些都需要钱。
  经济发展固然能够增加税收,可是相伴随的支出也增加了。拿破仑三世继位时,法国的财政赤字高达10亿法郎。
  到了现在不但抹平了开销,还能够有余力给工人发福利,这些钱可不是直接印票子就可以的。
  从他登基前后的税收变化,就可以看出问题来。奥尔良王朝时期大资本家们承担的交税,不足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一,现在已经超过了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三十。
  无论是失业救助金,还是退休养老金,这些钱都是从资本家们口袋里掏出来的。
  只看他成立法国两大中央银行“土地信贷银行”及“动产信贷银行”,以及在巴黎和各省成立土地银行,就知道割了金融资本家多少肉。
  前车之鉴不敢忘,弗朗茨也在干同样的事情,甚至还要更进一步。只不过奥地利资本家们的战斗力不行,政治上被贵族们压制死死的。
  为了降压,弗朗茨可是不定期在收编大资本家。甭管权利有多少,这些人变成了统治阶级的一员,阶级立场就变了。
  想要他们把幸幸苦苦获得的权利,拿出来和原来的资产阶级同伴共享,那是不可能的。
  资本家和资本家之间天然相互对立,竞争让这个群体四分五裂,只要不让垄断财团出现,这个集团就没有对抗政府的实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5/11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