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校对)第3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7/1130

  那怕明知道前任是对的,也必须要干,不然怎么给选民交代?或者说是给幕后的支持者交代。
  ……
  维也纳宫,收到了俄国海军几乎全军覆没的消息后,弗朗茨只是一笑而过。
  明知道和英国人的关系这么恶劣,还要跑到美洲去给人家添堵,这不是自己找死么?
  “海盗”伏击?
  谁不知道英国海军的祖宗就是海盗?只不过他们是合法海盗。不要看最近十几年,英国海军洗白上岸了,可是偶尔串客一把老本行还是少不了的。
  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起,都有英国海军串客海盗的传闻,尽管英国人没有承认过。
  替俄国人默哀了一秒钟,弗朗茨就开始幸灾乐祸了。
  俄国海军的笑话,他已经听过很多了,可是亲身体会又不一样。
  这都是小问题,反正沙皇政府从来都是靠陆军吃饭的,海军什么时候强大过?
  俄国海军的规模不小,总吨位仅此于英法奥西双美之后。从17世纪就开始起步,至今已有两百年。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俄国海军就强大了。恰恰相反,现在的俄国海军已经远远落后于欧洲各国。
  各大海军强国都在造铁甲舰,只有俄国海军死撑着风帆战舰。没有其他原因,只是单纯的因为没钱。
  先是近东战争,接着又是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现在又在打普俄战争,沙皇政府哪里有财力发展海军?
  从这方面来说,尼古拉一世当初任命缅什科夫主管海军,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
  海战能力没练出来,可是陆战能力提高了啊?总算是有一技之长,没有让军费白白投入。
  弗朗茨都在考虑要不要给亚历山大二世出注意,派海军去偷袭普鲁士沿海地区。
  海战中拿不出战绩来,可以在陆战中补出来。精锐的俄国海军,打打普鲁士王国临时征招的民壮,完全没有任何压力。
  犹豫了一下,弗朗茨果断的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想法。现在不是时候,这个时候提出来,亚历山大二世的面子上会非常难看。
  这又不着急,晚一点儿也可以。不要看沙皇海军战斗力不行,但是在海战中欺负普鲁士海军没压力。
  即便是普鲁士王国建造了铁甲舰,可是他们技术能力有限,造出来的是伪铁甲舰,不用担心火炮威力不够打不沉。
  陆战中就不一定了,他们都是这个年代海军陆战能力的巅峰。在没有打过之前,谁也不知道他们俩谁更胜一筹。
  圣彼得堡,收到远东舰队主力在访问美国的时候几近全军覆没,亚历山大二世气炸了。
  丢人丢到美洲去了,尽管他怀疑这背后有英国人的黑手,可是没有证据啊?
  这方面英国海军是专业的,脱下了军装,把军舰改装一下就是海盗。就连作为地头蛇的美国人,都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现在已经是铁甲舰时代了,淘汰风帆战舰是必然的。现在打劫俄国海军的海盗船,仍然盘踞在美国海峡群岛。
  人走了船还在。
  显然,英国人把这些即将淘汰的军舰卖给了海盗,和这次偷袭俄国舰队做了彻底的切割。
  “我的海军大臣,你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么?什么时候,俄罗斯帝国的海军连海盗都打不赢了?”
  现任海军大臣的劳伦斯洛夫斯基忐忑的回答道:“陛下,这帮海盗手中有不少军舰,不能当做普通海盗对待。
  根据美国人提供的资料,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这是英国人搞得鬼,船上火炮都是英制的。甚至有可能是英国海军冒充海盗伏击了我们。
  不过你放心,海军部已经准备派出一支舰队前往太平洋,将这些海盗摸去,洗刷掉我们身上的耻辱。”
  亚历山大二世怒骂道:“蠢货,知道是英国人搞得鬼,你还要派军舰过去,嫌损失不够大么!”
  报复,亚历山大二世当然想了,可是实力不允许。如果敌人是英国人,无论他们派出多少军舰,都是一个结果。
  他可不敢高估英国人的节操,皇家海军冒充起海盗来,可没有几个国家兜得住。
  外交大臣克拉伦斯提议道:“帝国的威严不容亵渎,这些海盗必须要剿灭掉。
  不过从本土派出舰队就算了,现在普俄战争要紧。剿灭海盗,可以采用外交手段解决。
  无论是让美国人出兵剿灭,还是求助于奥地利人都可以。英国人为了自己的声誉,不会替这些海盗出头的。”
  这是必然的,约翰牛就算是再不要脸,也不会在明面上勾结海盗。从一开始,这帮海盗都是弃子。
  英国人只是想打击一下俄国人,并没有真的就要和俄国人翻脸,现在的俄罗斯帝国也不好惹,逼急了又要打一场印度保卫战。
  现在留下了一帮海盗,就是给俄国人出气的。免得沙皇政府没有台阶下,跑去找他们的麻烦。
  沙皇政府没钱?这没错,可是不等于俄国贵族也没钱。逼急了亚历山大二世拿印度做许诺,向国内贵族筹款,凑齐一场战争的经费还是问题不大的。
  现在俄国人可是傲气十足,自认为陆军天下第一,一路横推过去不在话下。
  又或者是从海外筹款,只要利益给够了,就不怕借不到钱。
  奥地利金融界不敢放款给沙皇政府,主要是担心他们的还款能力。如果亚历山大二世肯拿出令弗朗茨动心的抵押品,这些问题都不存在了。
  家大业大的俄罗斯帝国,手中有的是本钱。只要亚历山大二世舍得卖国,不要说奥地利,就算是从法国人手中获得贷款都不难。
  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的事情,在俄罗斯帝国就不一定了。
  彼得三世当年的神操作,还在历史书上清楚的记录着,谁能够保证亚历山大二世就不敢赌一把?
  就如同当年尼古拉一世一般,赌赢了就是俄罗斯最伟大的沙皇,赌输了大不了提前见上帝。
  犹豫了一下过后,亚历山大二世做出了决定:“还是让美国人出手吧,这次的事情本来就是因他们而起的,善后工作自然要他们来做。”
  这是最明智的选择,俄美关系的战略价值本来就不高,没有必要投入太多的本钱。
  以这件事情为借口,让两国关系画上一个句号,对大家都有好处。
  联邦政府还不是后世的美帝国联邦,没有办法在欧洲问题上给他们帮助,甚至连一笔贷款援助都拿不出来。
  同样,他们也无法给美国人想要的帮助。这次海军的悲惨遭遇,就是英国人在警告他们,不要参合美洲事务。
  原本还准备在南北谈判中争取一个席位的亚历山大二世,彻底被打醒了。
  俄罗斯帝国确实很强大,这仅仅只是陆地上。在欧洲、中亚、远东地区他们都有很大的话语权,而在大洋阻隔的美洲,就没有人买他们的账了。
  参加这次调停的英法奥西四国,哪一个不是海军强国?哪一个在美洲地区,没有一支舰队?不能调集数万军队?
  实力才是话语权,没见和他们交好的联邦政府,现在都没有邀请他们参加么?
第六十五章、一体化进程
  南北双方谈判还没有结束,可美国内战实际上已经结束。无论是欧洲列强,还是美国民众都不想这场战争继续下去了。
  这不是个人的意志能够扭转的,剩下的无非是谈条件扯皮。
  为了展示诚意,南北双方都停止了军事行动,包括正在进行的军事动员也终止了。
  从战略上来说,削弱美国的目标基本上实现。现在就差最后的一纸条约,让美国分裂了。
  这并不仅仅是好事,同样也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奥地利的棉花和棉纺业都要受到冲击。
  利用美国内战期间,棉花减产国际市场上棉花供应紧张的机会,拥有充足棉花供应的奥地利棉纺业异军突起,在欧洲地区大肆抢占英国人的市场。
  现在东欧、南欧、中欧地区,英国人的棉纺产品逐渐被挤出了市场。
  之前,因为棉花供应量不足,棉纺产品一度出现供不应求,被奥地利抢了市场英国人也无能为力。
  现在不一样了,随着内战的结束,美国的棉花产量很快就会恢复过来。在原材料供应充足的情况下,英国资本家们自然要卷土重来。
  市场是每一个工业国的命脉,作为最先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英国人积攒了足够的优势,工业实力一度超过全球的一半。
  随着法奥两国工业化的完成,英国工业在全球工业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不过依然稳居世界第一。
  然而一个令人尴尬的事情,却是世界工厂大英帝国长期处于入超状态。
  1864年,英国人对外出口总额高达2.15亿英镑,而进口总额则高达2.75亿英镑,贸易逆差高达6000万英镑。
  同一时期,法国对外出口总额高达29.63亿法郎,从外界进口总额为25.23亿法郎,贸易顺差高达4.4亿法郎。(约合1760万英镑)
  而奥地利对外出口总额为2.85亿神盾,对外进口总额为2.26亿神盾,贸易顺差为5900
万神盾。(约合2950万英镑)
  不光是法奥两国处于出超状态,就连俄国人同样处于出超地位,1864年俄国人对外出口总额为1.87亿卢布,进口总额为1.75亿卢布,贸易顺差1200万卢布。
  这个年代国际贸易额较小,俄国人的粮食出口就超过了出口总额的一半,凭借这一项优势就实现了贸易顺差。
  奥地利能够有这么大的顺差,农产品出口也占据了重要地位,毕竟人总是要吃饭的,英国人就是欧洲最主要的粮食进口国之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7/11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