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校对)第3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1/1130

  “哼!告诉费兹罗伊将军,我不管他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必须要尽快把战火烧到普鲁士王国境内。
  如果大部队无法突破敌人的防线,就派小股部队进去捣乱,尽可能的削弱敌人战争潜力。
  普鲁士人获得了英法支持,想要把战争拖延下去,我们不能给他们这个机会。”
  穷人的战争,只能速战速决。只要战争拖延下去,对沙皇政府来说就是失败。
  因为这场战争,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暂停下一步的改革计划,竭尽全力为这场战争筹集资金。
  俄军前期的失利,很大程度上也是缺钱造成的。在华沙地区和敌人作战,在运输途中物资损失太大,超过了沙皇政府的承受能力。
  费兹罗伊顶着压力放弃华沙地区,就是因为后勤补给问题。政府缺钱,准备的战略物资有限,一旦在运输途中损失了,下一批就很难及时到位。
  在政府各部门的暗示下,费兹罗伊不得不做出这个决定。这些事情亚历山大二世是一清二楚的,只是知道归知道,他却不能够阻止。
  现在沙皇政府筹集到的资金,还不足近东战争前筹集到的一半,要让战争持续下去非常的困难。
第五十七章、卖队友进行时
  威尼斯,匈牙利独立组织高层齐聚一堂,为起义做最后的准备。不对,确切的说是为跑路做最后的准备。
  做戏做全套,人生在世名利二字总是躲不过去的。
  “利”斯蒂芬等人已经捞得差不多了,足以令他们舒服的度过下半生,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保住名声。
  别人可以做叛徒,他们这些独立组织高层是万万做不得的,或者说不能让人知道他们当了叛徒。
  不然出钱出力的美国人,怎么可能放过他们呢?现在他们的家业都在美国,跑得了传教士跑不了教堂。
  斯蒂芬开口说道:“船已经安排订好了。一旦起义失败我们就立即前往阿尔巴尼亚,然后从陆路进入希腊,再借道奥斯曼帝国从波斯湾前往亚洲,转道日本乘船去旧金山。”
  索姆拉疑惑的问:“斯蒂芬先生,为什么要绕这么大一个圈子?奥地利人已经承诺他们只会象征式追捕,我们完全可以直接乘船前往美国。”
  斯蒂芬解释道:“没错,奥地利人是承诺放我们离开,可是如果发生意外呢?
  放我们离开的事情处于高度保密状态,地中海区域到处都是奥地利海军的活动范围,万一我们运气不好被逮住了怎么办?
  为了降低风险,我们不得不绕道。从威尼斯乘坐没人注意的渔船进入巴尔干半岛,从奥地利势力覆盖不到的地区离开,才是最佳的选择。”
  为了演的更加逼真一点儿,斯蒂芬也是拼了。不能小弟都倒霉了,这些老大一点儿事情也没有,只少也要表现出仓皇而逃的样子。
  保罗附和道:“斯蒂芬先生说的不错,这个时候必须要谨慎。尽快返回美国也不一定是好事,现在南北战争即将进入尾声。
  如果联邦政府赢了也就罢了,要是他们输掉了战争,需要各国干预才能够保住政权。
  在那种情况下,为了寻求各国帮助,林肯政府多半会把我们这些革命组织都交出去。
  为了安全起见,最好还是在等事情结束过后再返回美国。”
  众人脸色大变,美国人真要是向欧洲各国服软,交出国内所有的革命组织成员,他们在美国的家业就全没了。
  看出来了大家的担心,斯蒂芬安慰道:“不要担心,只要我们还在通缉令待着,就没有人敢动大家的产业。”
  亡命之徒的钱,没有人敢抢。这意味着有命拿,而没命花。
  ……
  奥特科,匈牙利独立组织的后起之秀。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参加过南北战争,担任过营长职务。
  在战场上,以敢打敢杀而声名鹊起。匈牙利独立组织的大佬们都是不慕荣利的道德高尚人士,指挥这次威尼斯起义的重任,就落到他头上。
  看着手下的几千大兵,奥特科是意气风发。唯一可惜的是缺乏武器,按斯蒂芬先生的说法是为了安全起见。
  毕竟是在奥地利人的地盘上,要是出现几千武装人员,当地驻军早就杀过来了。
  奥特科觉得非常有道理,奥地利的制度本来就非常严格。虽然没有全面禁止枪支,民间也存在着大量的枪支,可那大都是猎枪。
  正儿八经的步枪,还是需要在警察局备案、申请持枪许可证的。
  这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拿到许可证的,至少他们这帮人就没有一个符合条件的。
  在奥地利买枪非常的容易,威尼斯就有不下十家枪械店,火炮都有得卖。殖民帝国嘛,没有武器装备海外殖民团队怎么混?
  不过武器好买,弹药就不好办了。
  如果是海外殖民用,那么没关系要多少有多少;要是在本土使用,就只能拿着持枪许可证,在当地警察局申请子弹。
  政府严厉打击一切私造武器弹药、走私军火的存在,在地下黑市交易军火的,警察有权击毙所有参与者。
  时间长了大家也就习惯了,想要玩儿武器,直接去狩猎场、或者是俱乐部,只要有钱大炮都有得玩。
  完全没有必要提着脑袋去黑市,万一被当成军火贩子毙了,可没地方说理去。
  没有市场,就没有买卖。
  要购买几千人使用的武器弹药,那是万万不可能的。所以奥特科这个起义军总司令,手中只有十支枪,包括八支猎枪和两支老式左轮手枪。
  这都是当地倾向于革命的意大利人赞助的,想要更多就没有办法了,只能等起义爆发后从敌人手中夺取。
  1865年2月1日,起义军总指挥部中,几名意气风发的少年正在制定作战计划。
  不要看他们年轻就可以轻视了,这些人都是匈牙利独立组织中为数不多的军事人才,大都参加过南北战争。
  如果不是局势危急,联邦陆军都不会放人,谁都知道美国人现在有多缺军官。
  奥特科打开了一份草图说道:“这是安姆科先生提供的资料,奥地利虽然允许持枪,但是对弹药管制的非常严格。
  所有的武器装备店,都没有弹药。只有狩猎场、枪械俱乐部、警察局、以及当地驻军手中才有足够的弹药。
  驻军不用考虑,就我们手中这几条枪,估计还摸不到他们的大门,就被镇压下去了。
  狩猎场远离城市,我们不可能奔袭到几十里外夺取武器,然后再赶回来发动起义。
  枪械俱乐部中的弹药储备量应该不多,他们的弹药也是来自于警察局,基本上两三天就会补充一次,这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
  想要起义成功,我们必须要先拿下警察局,夺取足够的弹药。”
  说道了这里,奥特科就非常的郁闷。威尼斯的弹药库居然在海军基地隔壁,根本就没有可能夺下来。
  或者说就算是夺取了也没有什么用,在海军火炮的覆盖范围之内,不等他们搬走弹药,就先完蛋了。
  “威尼斯不适合发动起义,出门就要坐船,这些小船根本就没有办法发挥出我们的人力优势。
  就凭我们手中这几条枪,要夺下警察局几乎不可能。就算是人数最少的城北分局,也不是我们可以夺下来的。
  况且,这些意大利雇佣兵并不可靠,一旦发生变故,他们很可能会四散而逃。”
  提出反对意见的青年名叫塔夫特,同样参加过南北战争,有一定的军事常识。
  只不过为人太过耿直,在革命组织中一直被边缘化。如果不是这次起义太过重要,他又拥有军事能力,指挥部中可没有他的位置。
  奥特科耐心的解释道:“从军事上来说,威尼斯确实不适合发起起义。就算是占领了这里,这座水上之城,还是在奥地利海军的威胁之下。
  可是政治上我们必须要这么做,军事要为政治服务。要取得震撼人心的效果,组织才决定在米兰和威尼斯同时发动起义。
  一旦在这两座城市革命成功,那么伦巴第和威尼西亚地区就会震动,整个奥属意大利地区都会响应我们。
  利用意大利地区的独立,吸引维也纳政府的注意力,为组织在匈牙利地区的起义提供掩护。
  奥地利人不可能在起义第一时间,就炮轰威尼斯,这就是我们的机会。只要利用这个时间差,整合一支革命军出来,就可以把战火烧到内陆地区。
  在意大利地区制造的声势越大,我们在匈牙利地区的起义成功率就越高。所以从一开始,这次起义就没有战略目标。
  我们只需要制造出更大的声势来,搅乱威尼西亚地区,把更多的人挟裹到起义军中,胜败反而不重要。就算是起义失败,死的也都是意大利人。”
  这个解释众人还是很满意的,从小都在美国长大,大家自然也受到了影响,认为政治高于军事。
  殊不知,在夺取政权之前,这个顺序正好颠倒了过来。只有军事上先取得了胜利,才有政治上发挥的空间。
  最后那一句起义失败,死的都是意大利人,直接让塔夫特无话可说了。
  斯蒂芬可没有命令他们要血战到底,从一开始就告诉他们:在意大利地区搞事情只是为了声东击西,为匈牙利起义提供掩护。
  只要声势造起来了,吸引了敌人的目光,起义的最终结果并在组织的考虑范围内。
  几乎明晃晃的在告诉他们,起义失败就跑路,这支意大利雇佣兵可以当弃子用。
  不然的话,奥特科也不可能有这么放松。指望一帮乌合之众推翻奥地利在当地的统治,那不是脑袋进水了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1/11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