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校对)第2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6/1130

  这也可以看成是权利斗争的延伸,取得了优势的资本家们,趁贵族集团虚弱的时候,断了他们的力量来源。
  作为资本集团推出来的执行者,自然也收回了丰厚的回报,在历史上获得了高度赞誉,成为了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
  格兰维尔首相无奈的点了点头,他还不想灰溜溜的下台,那么妥协就不可避免了。
  ……
  英国爆发危机的时候,弗朗茨的大婚也开始了。没有标新立异,完全遵照哈布斯堡王朝的传统进行。
  盛大、奢侈、上档次,至于电影中浪漫婚礼,弗朗茨非常肯定的说,那都是不存在的,完全是导演瞎编的。
  按照惯例,婚礼地点还是在圣斯蒂芬大教堂,这里还有数十位皇室成员的心脏,在这里长眠。
  想想弗朗茨就觉得寒颤,他完全不能理解死后为什么要把心脏挖出来放在这座教堂中。
  这可能是他的信仰不够虔诚,不管怎么说到了他这里就算是终止了,反正弗朗茨是不准备效仿先祖了。
  婚礼上弗朗茨就像演员一般,按照事先排练好的仪式,走上了一遍程序,然后接受了上帝的祝福,他就结婚了。
  虽然繁琐了一些,不过弗朗茨还是满意的。一生就一次,麻烦一点儿也可以算是美好的回忆。
  可能是老天爷给面子,又或者是上帝保佑,总之3月12日这一天是风和日丽,没有出什么幺蛾子。
  参加婚礼的宾客太多,宴会直接在露天广场上举行。
  欧洲凡是排得上号的大贵族,基本上都派代表赶过来了。十三位国王亲自参加婚礼,王子王孙加起来直接突破了三位数。
  弗朗茨诧异的发现,亲自参加婚礼的这么多国王,居然都是没出五服亲戚,尽管欧洲没有五服的说法,这也充分证明了哈布斯堡家族联姻能力的强悍。
  不过这种君主制的辉煌,能够延续多长时间就是一个未知数了,毕竟德意志地区别的不多,就是国王多。
  现在这些邦国王室一个都没有被废除,从这方面来说,弗朗茨的吃相比历史上普鲁士王国好看的多了。
  直接带来的福利,就让他的婚礼更加上档次了。这么国王齐聚一堂,都可以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了。
  唯一遗憾的是皇帝一个都没有来,不然规格还可以再高一些,让后人望尘莫及。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为了把这些国王请过来,新神圣罗马帝国外交部就没有少下功夫。
  如果不是关系特别好,这个时候根本就不会过来壮这个声势。说白了,这也是哈布斯堡王朝向外界展示软实力的舞台。
  欧洲各国王室派出什么档次的宾客,也说明了大家关系的重视程度,对小国来说这也相当于一次政治站队,只不过这次不用担心站错了有麻烦。
  在这种背景下,欧洲的几位皇帝自然要自持身份了,派出皇室人员出来走一趟就算给面子了。
  亲自出马,除非是大家私交非常好,不然是不可能的。非常遗憾的是弗朗茨和他们没有多少交情,现在他们自然不会跑过来撑场子了。
第六章、神盾
  婚礼庆典结束,弗朗茨变得更忙了,这么多宾客过来,作为主人怎么能不好好招待呢?
  宴会、宴会、还是宴会,这些日子弗朗茨欢迎宴会参加的想吐了。没有办法,礼节不能少。
  几个弟弟、哈布斯堡家族的一帮大公,都成为了苦力,不过这些人貌似乐在其中,令弗朗茨无话可说。
  在弗朗茨大婚的好消息冲击下,维也纳政府收购黄金遇阻的消息都被掩盖住了。在普通民众心目中还是皇帝大婚更加值得关注,收购黄金遇阻,只有专业人士在关注。
  一连忙活了一个多月,才送走了所有的宾客,期间做出了多少许诺和保证,弗朗茨自己都不记得了。不过没有关系,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记录。
  这些国王来亲自参加婚礼,肯定不可能是单纯的走亲戚,不然这个年代交通不便、贵族的亲戚又多,一年到头都有亲戚结婚,他们还不忙死了?
  弗朗茨没有准备在欧洲大陆搞风雨,自然要和大家搞好关系了。
  不要看这些小国实力不怎么样,也没有多少话语权,可正因为是这样大家才可以放心做朋友啊!
  作为推崇一位和平主义的皇帝,弗朗茨最喜欢的还是大家好好做朋友,打打杀杀什么的能不干,还是不干的好。
  欧洲太平了,世界却不太平,闲下来的英法,又开始在世界上搞事情了。
  1852年,东印度公司代理司令官兰伯特就盯上缅甸,以缅甸白古的行政长官没有接待他为由,向缅甸国王勒索10万英镑,并且发出战争通牒。
  这么憋足的借口也想的出来,弗朗茨都无话可说了。人家愿不愿意接待,那是人家的自由。恶客临门,不想接待那是正常的。
  不过这个年代英国人在东方奉行的就是霸道,甚至英国外交官大贺胥还公然宣称:“在东方任何地方,我们都不能被拒之门外。”
  缅甸王的运气不错,近东战争突然爆发了,伦敦政府的精力被集中到了欧洲大陆,海外殖民开扩活动不可避免的进行了收缩。
  赔了一笔钱,缅甸政府就度过了一场危机。
  可惜近东战争没有持续下去,腐朽的缅甸政府也没有把握住这个机会,进行富国强兵。
  现在闲下来的英国人又找上门了,这一次没有什么事情吸引伦敦政府的注意力了,所以毫无悬念的战争爆发了。
  战争还在继续,英国外交官大贺胥已经公然宣布:缅甸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了。
  这种蛮横的做法,直接刷新了弗朗茨的三观,让他重新认识了一遍什么是殖民主义。
  太平洋地区,英法两国也展开了激烈争夺。总的来说还是英国人占到了便宜,法国人也有所收获。
  看着英法两国跑马圈地,弗朗茨只有羡慕的份儿,殖民太平洋地区对奥地利还是很有挑战性的。
  公理总是在大炮的射程范围之内,奥地利的大炮射不到那么远,跑过去很容易被教做人的。
  这方面荷兰、葡萄牙就是例子,作为殖民运动的先驱,这个时候面对英法的竞争,他们不得不小心谨慎。
  当然,虎口夺食也是少不了的。荷兰人就在英法荷三国竞争中,拿下了富烁的印尼地区。
  这固然有国际政治的关系,更多的还是在印尼地区荷兰人占据了先手优势,经营的时间更长,对比英法在当地的殖民势力有优势。
  荷兰人如果在当地没有实力,无论外交上如何操作,英法都不可能放弃富饶的印尼地区,无论是香料、还是各种矿产,都不是大家能够放弃的。
  现在是瓜分殖民地的高潮,世界上的无主之地还很多,大家的竞争虽然激烈,但是还没有到19世纪末期那么残酷。
  奥地利没有加入到这次瓜分浪潮中,政府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币值改革上,最多就是非洲殖民地在开始向外缓慢扩张。
  这都是小问题,各国的目光都在海外,毒虫猛兽遍地都是的非洲大陆还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奥地利的小动作自然没人注意了。
  维也纳宫
  财政大臣卡尔愤怒的说:“陛下,黄金价格突然下跌,伦敦股市引发剧烈动荡,英国财团开始收割,我们算是被殃及了池鱼。”
  从谁获利谁就是主谋的逻辑推断,维也纳政府自然认为这次的主谋就是英国财团了。
  至于伦敦政府的小动作?很明显不是被人耍了,就是真的经济白痴。
  现在的结果很明显,维也纳政府要付出更多的钱买黄金。但是这个损失再怎么大,也没有英国自身付出的代价大。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术有人敢用,杀敌一千自损八千的战术,就只有真正的军事小白敢用了。
  一场股市动荡下来,伦敦的股市大盘下跌了百分之七,数千万英镑的财富被蒸发一空。破产企业增加若干,失业人口增加十余万。
  付出了这么大代价,唯一的获利者就是英国财团。不但捞了一大笔,还加强在行业的垄断地位。
  经过大数据分析,卡尔自然认为奥地利是被殃及池鱼了。黄金收购数额低于了预期,政府的币值改革工作受到了影响,付出的损失主要是在时间上。
  弗朗茨想了想说:“不用管他们,只要黄金价格恢复正常,我们就开始买入,一旦金银兑换价格上涨超过百分之五,就立即收手。
  能收多少算多少,经过这么一番折腾,我们必须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金价下跌我们就收购,上涨幅度过大我们就抛售。
  既然英国人敢搅乱黄金市场,那么就让这个市场继续乱下去,看看最后谁的损失更大。”
  别人不知道币值盲目上涨的危害,弗朗茨还能够不知道么?黄金价格上去了,英镑币值自然也上去了,英国工商业产品成本随之上涨。
  不要看这几个点似乎不起眼,实际上这意味着英国出口贸易的利润下滑。资本家们的利润降低,那么减少投资,加大对工人阶级的压榨也是免不了的。
  一天两天还可以,时间长了社会矛盾也就积累了起来。纵使英国人家大业大撑得住,经济发展速度减慢,却没有办法解决。
  这个问题也好解决,要么等维也纳政府完成了金本位改革,那么为了自己的利益,自然要为维护黄金市场的稳定了。
  要么就是让维也纳政府收购到足够的黄金,数量够了自然就不需要继续买下去了。
  “是,陛下!”卡尔回答道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陛下,新神圣罗马帝国的货币已经设计出来了,这是样品请过目。”
  接过新版的莱茵盾,正面是哈布斯堡王朝的标志和他这位皇帝的头像,背面是万里山河,可以看成是新神圣罗马帝国的艺术版地图。
  美观不美观,弗朗茨懒得关心,最重要的还是政治寓意。只要寓意到了,就算是丑一点儿也没有关系,反正大家都会喜欢的。
  仔细观察了一遍后,弗朗茨问道:“新版莱茵盾的币值怎么确定的?”
  发行货币的时候,币值高低往往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币值太低了不行,那意味着要增加面值;太高了也不行,兑换起来会非常的不方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6/11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