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校对)第1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5/1130

  如果不是大家顾及列强的面子,或许现在谈判都结束了。
  收到了巴黎会议的最终决议,弗朗茨深深的松了一口气,当然他的欣喜,没有表露出来。
  再外界看来,弗朗茨大帝现在正是怒气冲天。为了抗议巴黎会议的不公待遇,他还非常装逼的写下了一篇散文《昏暗的日子》。
  “今天是我人生中最昏暗的日子,德意志地区被一帮无耻的强盗和一个国贼给强行分裂了。
  上帝都皱起了眉头,太阳光射到地面上,也只剩下了那稀薄的几缕柔弱的光。
  狂风呼啸而至,暴风雨就要来临了,伟大的德意志准备好了么?
  准备好迎接这风和雨,迎接这昏暗的时刻。
  这是一个强者的世界,我的子民们啊,你们一定要坚强。狂风吹不倒我们,暴雨压不跨我们。
  能够击倒我们的永远只有我们自己!只有坚强起来,勇敢的面对这一切,昏暗的日子总会过去,风雨之后总是能见彩虹。
  ……”
  人还没有返回维也纳,弗朗茨的文章先传递到了德意志地区,那怕这个年代的电报费是一个天价,他也未吝啬。
  舆论宣传自然要抢占先机了,这方面弗朗茨可是很有经验的。这个时候德意志地区的民众,估计就没有几个心情好受的,弗朗茨自然要和民众站在一起了。
  为了未来打算,这个时候他还必须要号召大家坚持住,绝对不能够向现实屈服,分裂只是暂时的,德意志地区统一只是时间问题。
  忽悠一个算一个,只要统一的旗帜不倒,就相当于为未来奥地利的扩张开了一个后门。
  受弗朗茨的影响,维也纳政府也取消了原本准备的庆典活动,政府上下仿佛都在为德意志地区的分裂而悲伤。
第一百一十三章、喜剧帝国诞生记
  巴黎会议结束了,弗朗茨就向尼古拉一世告辞离开了。纸醉金迷的生活,总是容易让人沉沦的,弗朗茨不想考验自己的意志力。
  观一叶而知秋,从沙皇政府高层的腐败生活来看,弗朗茨就知道俄罗斯帝国已经病了。
  很多人都沉迷于往日的辉煌中无法自拔,即便是近东战争的恶劣局势,也没有能够把他们打醒。
  “皮癣之患,不足为患。”
  既然沙皇政府这么认为,弗朗茨自然没有义务给提醒他们。一个沉迷于往日辉煌的盟友,才是一个好盟友。
  返程的路上,弗朗茨已经化身为文艺青年,开起了文学创作之路。未来影响深远的《皇帝诗篇》、《皇帝散文集》,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创作的。
  这方面弗朗茨还是很有节操的,至少没有找人带笔。所以这个产量自然不高,从圣彼得堡到维也纳一共就诞生了两首打油诗,实在是不好意思拿出来见人。
  ……
  国家不幸,诗家幸。
  受巴黎会议强制分裂德意志的影响,这一时期德意志地区文学创作呈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一大批的文人墨客都在这个时期崭露头角,如:亚瑟·叔本华、盖贝尔、保尔·海泽、弗赖利格拉特、黑尔韦格、韦尔特、冯塔纳、F.格里尔帕策、弗兰茨格里尔帕策、阿达尔贝特史蒂夫特……
  可以说,在1853年下半年短短的几个月内,德意志地区涌现出的文学作品,超过了过去五年的总和。
  批判主义成为了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主流,新生的德意志联邦帝国就喷的狗血淋头,当然普鲁士政府也逃不过文人的笔墨,就连奥地利政府都不能幸免。
  事实证明作秀是很有作用的,对比前面两家,奥地利政府挨的喷要少的多,毕竟是德意志统一的希望之地,大家还是笔下留情了。
  新生的德意志联邦帝国,就悲剧了,大家都不承认这是一个帝国,冠名为帝国的主要原因是下面的邦国里面都有王国了。
  中央政府不能和地方政府平级,就被巴黎会议人为的升级为了帝国,显然这个“需要帝国”是不受欢迎的。
  ……
  不来梅
  一名中年子愤怒的说:“科尔贝斯,看看报纸吧,全世界最大喜剧帝国就要诞生了,而我们马上就是这个喜剧帝国中的一员。
  上帝,我们什么时候同意加入这个帝国的,我怎么不知道?这简直就是太糟糕了!
  我不敢想象以后别人问我是哪个国家的人,然后我告诉他:我是喜剧帝国的,这个后果太可怕了!”
  德意志联邦帝国的诞生本来就是一场闹剧,被韦尔特讥讽为“喜剧帝国”,然后大家都这么称呼了。
  一个人口不足千万,领土面积不超过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帝国”,能不是一场喜剧么?
  喜剧帝国虽然喜剧,实际上综合国力并不弱,仅在欧洲几大列强之下,经济实力和普鲁士王国不相上下。
  可这并不足以令他成为一个真正的帝国,如果变成德意志联邦王国的话,估计就没人提出异议了。
  络腮胡子的中年男子,接过了报纸扫视了一遍,然后不慌不忙的说:“菲特拉,就这么点儿屁事,也值得你大惊小怪?
  巴黎会议,欧洲各国一致决定的事情,难道你还指望政府敢拒绝么?
  笑话怕什么?即便是德意志地区一分为三,我们还有两个帝国、一个王国呢,这是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比不了的!”
  看的出来,科尔贝斯的神情已经出卖了内心,他并没有嘴上说的那么放松,只不过有意压制住了愤怒,不让爆发出来。
  从综合国力上来说,统一的德意志地区就是世界第一,即便是英国人也比不了。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欧洲各国都不是傻子,谁能容忍一个中欧巨无霸出来?
  巴黎会议的结果出来后,德意志地区的民族主义者就沉寂了,现实给他们带来的打击,是难以想象的。
  尽管大家知道欧洲各国会反对德意志地区统一,可是这么多国家联合在一起施压,还是超过了他们的估计。
  哀莫大于心死,很多人都绝望,对政治变得漠不关心,科尔贝斯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这种漠不关心只是表象,当得知德意志联邦帝国真的建立时,他还是忍不住嘲讽几句。
  菲特拉狠狠瞪了科尔贝斯一眼,然后冷笑着说:“够了,你个懦夫住嘴。只要德意志人还没有死光,德意志地区总有一天还是会统一的。”
  两人都已经过了中二的年纪,在德意志地区被强制分裂过后,并没有和青年学生一样,跑到大街上去游行示威。
  正如报纸上说的,那怕是德意志地区的全体民众一起出来游行示威,敌人也看不到,只能在窝里横。
  哦,这可能是资本家们说的,毕竟影响到了他们做生意。
  自从各国联合干预德意志统一进程的时候,工商界就是哀嚎一片。南德意志地区还好,奥地利的市场不小,还有意大利地区和俄国两块市场。
  北边的资本家们就深深的感受到了恶意,在丧失了南德意志地区市场过后,未来还要面临英国商品的竞争,这简直就是把他们往绝路上逼。
  同样有这种感受的还有普鲁士工商界,自从奥地利加快工业化进程后,他们的市场就被抢去了一大块,大家的日子就不怎么好过。
  现在更狠,北边的市场要受到英国商品的冲击,南边的市场有贸易壁垒。
  受市场影响,从1848年普鲁士王国进行改革后,一直到现在普鲁士王国的经济并没有明显好转,反而有继续恶化的迹象。
  这不是资本家们不努力,而是现实给逼出来的。历史上普鲁士王国进行改革的同时,还压缩了军费开支,将军费开销压制在了25%以内,将这笔资金投入到国家建设上。
  现在,受国际局势的影响,要防备俄奥两国,普鲁士的军费开销不降反升。这种背景下,不要说投资国内建设,政府不横征暴敛就谢天谢地了。
  面对日益严峻的经济形势,腓特烈-威廉四世头疼不已,可惜他就不是发展经济的料,如果是发展军备或许他更加有发言权。
  看着清一色的军人内阁,要发展经济——难。“改革”再次出现在了腓特烈-威廉四世的脑海中。
  ……
  维也纳
  刚刚回国的弗朗茨,就要面临三个难题。
  其一、巴伐利亚王室的安置问题;
  其二、国名的问题;
  其三、新增领土的治理问题。
  自从他返回维也纳宫,母亲苏菲皇太后就时常在他面前晃荡,还不时提起婚事的问题。
  尽管没有直接说巴伐利亚王室的事情,可是那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不管怎么说,总得给一个交代啊?
  现在这样软禁这他们像什么话,这让皇太后的面子往哪里搁?
  就连两个小萝莉也时常过来缠着他,一副你不给个说法,我们就哭给你看的样子。
  好吧,这件事情是弗朗茨做的不道义,说好的给他们换个王位,一直拖到了现在,都没有把这个问题落实下来。
  ……
  为了摆脱被骚扰的日子,在国事会议上,弗朗茨无奈的说:“诸位,别的问题都可以先放放,先给巴伐利亚王室找个好去处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5/11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