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校对)第1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1/1130

  跑路?
  马克西米利安二世还是有点儿政治头脑的,现在要是跑路,未来还能够回来么?
  就算是有列强的支持,要是遭到了民众的抵制,他这个国王又怎么坐的稳?
  如果要是巴伐利亚王国被奥地利吞并了,他跑不跑路都是一样的结局。反正奥地利人也不会拿他这个国王怎么样,还必须要好吃好喝的给供着。
  首相奥古斯特继续劝说道:“陛下,事情或许还没有那么糟糕,就算是丢失了慕尼黑,我们也可以前往西部地区立足。
  东部被奥地利人的渗透太严重了,才造成了现在的局面。
  只要我们守住了西部地区,等待各国援兵抵达,局势就会发生改变,他们是不会看着奥地利吞并巴伐利亚的。”
  不待马克西米利安二世做出决定,一个侍从匆匆跑了进来,慌张的说:“陛下,大事不好。刚刚慕尼黑市政府议会做出了决定,宣布在这次战争中保持中立,城内的局势恐怕要发生变化。”
  中立也是会传染的,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谁愿意打下去?
  慕尼黑议会表示,他们早就想要中立了,如果不是因为中央政府就在城内,他们用的着等到现在么?
  这个时候,奥地利人已经兵临城下了。城内早就人心惶惶了,万一打了起来,轻则损失惨重,重则一命呜呼。
  这个时候,无论是资本家,还是贵族都不想打这场注定没有希望的战争。
  直接劝国王投降,这个风险太大了,没有人想当出头鸟。这个时候议会就给发挥作用了,由议会代表民意,告诉国王战争打不下去了。
  反正中立的地方那么多,小半个巴伐利亚都宣布中立了,他们也算是顺应潮流,绝对没有出卖国王的意思。
  这些人还算是文明的了,充分说明了巴伐利亚政府日常工作做的还行,不然现在城内的这些人就要造反了。
  马克西米利安二世读懂了内在的含义,大家不想打这场战争的心情,他可以理解,他本人也不想打这一场没有未来的战争。
  列强的干预确实出现了,英法俄西等欧洲各国,都谴责了奥地利的野蛮行为,责令他们停止战争。
  结果奥地利军队还是出现在了慕尼黑城下,各国的联合干预还没有来得及组织起来,巴伐利亚王国就要完蛋了。
  这意味着奥地利可以无视列强的威胁,背后包含的东西就多得去了。如果到了这个时候,马克西米利安二世还猜不到原因,就是真的是傻子了。
  维也纳政府不可能顶着所有列强的压力采取军事行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无视列强的集体意志。
  唯一的解释就是,列强被分化了。以奥地利的实力,只要有一家列强支持或者是默认,就可以无视这种的威胁。
第一百章、虚张声势
  战争爆发开始,弗朗茨的神经就紧绷了起来,不光是他整个奥地利政府高层,就没有一个人敢放松。
  尽管前线推进的速度非常快,比计划中还要顺利,可是奥地利政府依然在进行全国动员。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这有些小题大做,打一个巴伐利亚王国就出动四十万军队,国内还动员起来了百万预备役部队。
  作为当事人,弗朗茨可以非常明确的说,这不是什么小题大做,而是战略需要。
  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就是现在奥地利的状态,如果只是对付一个巴伐利亚,或许出兵三五万都可以完成任务。
  反正慕尼黑近在咫尺,发动偷袭三五万军队足够了。完全没有必要小题大做,搞这么大阵仗。
  这只是军事上,但政治上决定了这场战争,不能用常理对待。
  就比如说现在巴伐利亚很多地方政府、军队宣布中立,这就是靠四十万大军的威势,和政治攻势相结合的成果。
  如果只有三五万军队,巴伐利亚的地方实力派会轻易妥协?没有这些人配合,和实力上的绝对优势,奥地利能够让巴伐利亚的守军中立?
  真实情况,不是弗朗茨天命所归,也不是哈布斯堡王朝有多么得人心,而是实力带来了民心。
  巴伐利亚民众见识到了奥地利的实力,地方上的统治阶级被吓倒了,这个时候说客上阵,他们自然做出了最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
  无论是资本家,还是贵族,他们都不会做螳臂挡车的事情,依附强者是他们的生存之道。
  这些人也是要脸的,“中立”恰巧就是一块遮羞布,而民意又是掩盖他们跳反本质的最佳利器。
  奥地利政府也需要他们帮忙塑造一个众望所归的氛围出来,以便收拢巴伐利亚王国的民心,为这场战争进行背书。
  现在的结果非常不错,大家默契的引导舆论,以德意志统一为借口,将奥地利发起的这次战争进行了定位。
  他们也以“自己不能背叛效忠的君主,又不能破坏国家统一”为由,给自己戴上了一个爱国者的帽子,然后光荣的宣布中立了。
  谎话说多了,他们自己都不得不信了,因为现在奥地利是真的众望所归了。
  底层民众想不到那么多,吹嘘了几次,他们就认为奥地利发起的统一战争是正义的。凡是自认为是爱国的人,这个时候肯定不能阻碍国家统一。
  可以说弗朗茨编造了历史上最大的套路,所有当事人都被套路了进去,并且还走不出来。
  身边的人都把“德意志统一”挂在嘴边,为了合群你也不由自主跟着说了,殊不知身边的人和你一样,对这个观念的认同度并没有嘴上说的那么高。
  真正支持德意志统一的,还是民族主义分子,这些人才是真正的支持者。普通人只是受大环境影响,被带了节奏先入为主,潜意识里认为自己也是德意志统一的拥护者。
  现在洗脑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至少有上百万巴伐利亚民众被套路了进去,而完成这一计划的恰恰是巴伐利亚地方上的名流。
  他们自己也身在局中,一旦陷进去就出不来了。可以说这次战争,让德意志统一的观念在巴伐利亚王国深入了人心。
  这种事情,弗朗茨自己知道就行了,他是不会说出去的。外界的所有人,只是看到了巴伐利亚民众为了拥护德意志统一,支持奥地利推翻巴伐利亚政府。
  包括在慕尼黑的马克西米利安二世,都认为自己被民众抛弃了,不然无法解释奥地利军队没有遇到任何阻挡,就出现在了城外。
  维也纳
  费利克斯首相乐观的说:“陛下,第一步战略稳了,在德意志统一的大旗下,巴伐利亚民众根本就没有抵抗的意思,看来我们的计划还是太保守了。
  德意志地区的民众基础,比我们预想中要好的多,或许我们的步子可以再放大一些,干脆……”
  弗朗茨摇了摇头,巴伐利亚地区的人心所向是奥地利多年经营,加上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出来,德意志其它地区根本就没有办法比。
  要是继续玩儿下去,就要穿帮了。现在还是见好就收,让大家都认为德意志地区的民众都支持统一,诱使他们做出错误的判断。
  “首相,贪婪是这个世界的原罪,越是紧要关头,我们就越要控制住欲望。奥地利需要的是稳,而不是弄险!”
  被惊醒的费利克斯首相冷汗直冒,果然成功容易使人迷失,变得狂妄自大。
  外交大臣梅特涅开口说道:“没错,就算是德意志地区的民众基础再好,现在我们也不具备统一德意志的能力。
  奥地利不能够站在所有强国的对立面,现在需要做的是落袋为安,把这些战利品消化掉,转化为国力。”
  弗朗茨点了点头,然后吩咐道:“梅特涅先生,柏林那边就由你亲自走一趟了,普鲁士政府应该是被吓着了,现在需要把他们稳住。
  首相,你也辛苦一趟,再次出访德意志邦国,这次从萨克森开始,尽量用政治手段说服他们。”
  统一战争必须要打仗么?弗朗茨表示,历史可以借鉴,普鲁士人能够用政治手段收复这些邦国,奥地利同样可以。
  在对内的时候,军事手段还是能不用就不用的好。要是杀个血流成河,当时是爽快了,未来治理地方的时候就准备哭吧!
  这些小邦国政府能够一直存在下去,自然有其存身之道。历史上的德二帝国为什么要留下这些邦国,还不是为了稳定。
  历史上,德二帝国中央政府就靠怀柔手段下,把各个邦国政府的权利一点一点给蚕食掉了。
  现在奥地利想要做到这一点更加容易,毕竟南德最大的邦国巴伐利亚王国已经被打掉了,剩下的几个小邦国力量都不值得一提。
  只要君臣名份定了下来,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中央政府既有实力,又有大义在手,想要打压地方政府太容易了。
  实在是不行,历史上不是还有一种转封的说法么?
  逼急了,弗朗茨还可以不要脸,只要抓住了把柄,就把这些所谓的国王、大公们的地盘儿给换了。
  在他们经营就数十年,乃至于数百年的老巢,没有办法对付,换了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还怕他们不老实?
  甚至弗朗茨还可以更无耻一些给个虚衔,比如说拿耶路撒冷国王的头衔,和某个倒霉蛋换换王位。
  这个神圣王位地位非同一般,可惜地盘在奥斯曼人的势力范围内,什么时候能复国就不知道了。
  ……
  慕尼黑王宫中,马克西米利安二世不得不接受最残酷的现实,或许他连跑路都做不到了。
  慕尼黑城防军居然宣布中立了,现在忠于国王的除了宫廷卫队外,就只有刚刚动员起来,准备保卫慕尼黑的一个新编步兵师。
  可是这支部队又可靠么?答案是否定的,民意不可违,既然巴伐利亚民众已经做出了选择,他们自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
  现在之所以没有宣布中立,完全是上层军官还忠于国王,不像城防军那样被贵族、资本家给渗透了。
  6月10日,这是奥地利围城的第二天,奥地利劝降的代表已经进入了慕尼黑王宫中。
  战败过后谈条件,在欧洲大陆是常有的事情。在巴伐利亚王国的历史上,这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1/11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