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校对)第1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9/1130

  加富尔首相不慌不忙的解释道:“陛下,我和俄国人没有任何恩怨,就算是我看他们不爽,也绝对上升不到仇恨的高度。
  现在英法奥斯曼三国都在和俄国人开战,我们想要寻求英法的帮助,这就是机会。
  加入这场战争,寻求一个和英法结盟的机会。利用这场战争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让我们走出困境。”
  维托里奥·艾曼努尔二世认真的思考了起来,加富尔首相这个提议虽然是天马行空,可是对撒丁王国来说未必就不行。
  撒丁王国距离俄罗斯甚远,不用担心俄国人的军事威胁,就算是得罪了俄国人,也不怕他们进行报复。
  维托里奥·艾曼努尔二世摇了摇头说:“这还不够,仅仅只是获得和英法结盟的机会,对我们来说并没有价值。
  现在的我们手中没有和英法谈判的筹码,近东地区的利益,我们没有插手的资格。
  利用战争摆脱经济危机,我的首相现在的撒丁王国要凑齐一个步兵师的装备都难。
  你难道让英法给我们提供武器装备,拿了他们的武器装备,那就是把小伙子们送到战场上当炮灰。”
  现实就是这么的残酷,撒丁王国的实力太弱了。奥撒战争过后,连军队都给解散了。这不是奥地利逼迫的,而是被财政给逼出来的。
  英国人不是做慈善的,贷款、利息都是一分钱不能少,必须要按时归还,撒丁王国就没钱发展军队了。
  反正国防上有英国人提供保护,他们只需要一支能够稳定国内的武装,警察部队就够了。现在撒丁王国唯一的军队,就是国王的卫队。
  加富尔首相激情澎湃的说道:“陛下,我知道英法的武器装备不好拿,我也不愿意让小伙子们到战场上做炮灰,可是现在国家需要啊!
  如果不能获得英法的支持,撒丁王国就不会拥有发展壮大的机会。奥撒战争的血还没有干,就凭我们自己的力量,永远都不可能向奥地利人复仇。
  他们留给……”
  维托里奥·艾曼努尔二世不满的说:“停!加富尔首相,我不想听你的长篇大论。
  整天宣传着向奥地利复仇,你是担心奥地利人忘记了我们,要提醒他们警惕,在意大利地区还有一个敌人存在么?
  在奥撒战争中,撒丁王国战死了十一万英勇的士兵,牺牲了八万平民,还有十余万伤员,经济损失更是无法估计,整个撒丁王国都在哭泣。
  战争伤亡加上经济形势恶化,从1848年到现在,撒丁王国的总人口下降了67万。
  你觉得我们还有多余的人力可供消耗么?就算是获得了英法的支持,我们就拥有向奥地利复仇的能力了?”
  复仇?维托里奥·艾曼努尔二世也想,可是现实不允许。撒丁王国只是一个领土七万平方公里,人口五百多万的弹丸小国。
  受过一次打击后,这个时候不光是维托里奥·艾曼努尔二世没有信心,整个撒丁王国上下都丧失了信心。
  加富尔首相宣扬向奥地利复仇的主要目的,还是想要通过仇恨的力量,激发大家的斗志,为统一意大利而努力。
  加富尔继续解释道:“陛下,国际形势千变万化,现在英法两国靠在了一起,俄奥两国又站在了一起,我们站队是早晚的问题。
  与其到时候被迫站队,不如现在主动加入进去,两年前的奥撒战争就决定了我们没得选择。
  现在向俄国人宣战只是一个态度,我们的实力有限,英法是不会要求我们出多少力的。
  现在黑山和希腊站在了俄国人一边,英法也需要有人帮忙在国际上吆喝,以撒丁王国的实力做这个正好合适。”
  听了这个解释,维托里奥·艾曼努尔二世的神色稍缓。
  不需要投入大量的兵力,那就还可以商量。上一次战争失败后损失太大,他父亲就从英雄变成了狗熊,最后被迫退位,他可不想再来一次。
  维托里奥·艾曼努尔二世非常冷静的说:“我们还要考虑奥地利的态度,俄国人奈何不了我们,可是他们就在我们身边。维也纳政府一道命令,不用一个星期我们又要流亡了。”
  面对恐奥症患者,加富尔也无能为力。这不光是维托里奥·艾曼努尔二世有,奥撒战争过后很多人都有,就连他自己都不例外,只不过他的自制力很强,没有表现出来。
  这种情绪,在民间尤为严重。亲身经历了一次战争,很多人都知道了战争的可怕,对于奥地利的恐惧也更加严重。
  这是过度宣传的后遗症了,查理-阿尔伯特时期大肆宣传奥地利的腐朽,夸大撒丁王国的实力,培养起来了撒丁人民的自信心。
  可惜这种自信心在奥撒战争中打没了,然后反作用力爆发,经历过这次战争的人,都成为了恐奥症患者。
  当年天不怕地不怕的民族主义者、中二少年,现在都不闹腾了,国内是安定了,不过意大利统一计划也夭折了。
  犹豫了一下,加富尔开口说道:“陛下,奥地利的问题我会想办法搞定,如果他们坚决反对的话,我们就放弃这次机会!”
  这个问题是绕不开的,如果奥地利做出军事威胁的动作,加富尔自己也怂。现在的撒丁王国根本就没有一战之力,参加这次近东战争,实际上他们也只能摇旗呐喊。
  听了加富尔的回答,维托里奥·艾曼努尔二世满意的点了点头,表示了默认。
第七十二章、不能挖埋自己的坑
  美泉宫
  温迪施格雷茨亲王在地图上标注了奥斯曼军队的撤退路线,然后奥地利政府一大帮子人,就望着地图发呆。
  没错就是在发呆,而且是被惊呆了。任谁了解到了详细情况,对奥斯曼帝国现在的做法都会感到吃惊。
  收缩防线是非常正常的,可是奥斯曼人这次的做法,明显是收缩过头了。
  放弃塞尔维亚的北部平原这可以理解,一马平川挡不住奥地利军队一次攻击,可是南部山区、科索沃地区、波黑地区,这些地区干嘛一股脑儿也给放弃了呢?
  那怕只是留下少量的部队,组织一帮民兵,利用地形优势,也可以拖住奥地利的进军速度。
  势头不对还可以上山落草,袭击奥地利的后勤线,可以说这是最基本的军事常识。
  别的地区不敢说,至少在波黑、塞尔维亚地区奥斯曼帝国还是有大批的拥护者,就这么白白的放弃了,简直就是神操作。
  放弃就放弃吧,干嘛把中间的贝尔格莱德留下呢?就算是这座城市再重要,把四面八方都给放弃了,一座孤城还能够守住不成?
  反正弗朗茨是看不懂奥斯曼人葫芦里面买的什么药,无论是军事上,还是政治上都不应该这么操作。
  这就和那个啥,放弃……差不多。
  自认为智商不够,弗朗茨开口问道:“谁能告诉我,奥斯曼人这是想要干什么?”
  梅特涅猜测道:“陛下,可能是保加利亚会战失败后,奥斯曼政府慌了,想要集中兵力对付俄国人,匆忙之下做出来的决定。
  留守贝尔格莱德的那个倒霉蛋,多半都是奥斯曼帝国权利斗争中的失败者,被政治对手给坑了。
  甚至现在贝尔格莱德可能也没有两万军队,搞不好就是一群歪瓜裂枣,故意放在那里送死的。”
  这些事情发生奥斯曼这个神奇的国度并不奇怪。苏丹政府的表现还算不错,至少他们没有丢下首都跑路,还在组织军队和俄国人作战,放弃的只是“化外蛮荒之地”。
  众人纷纷点头,正常的逻辑说不通,那就只能是苏丹政府出问题了。貌似在大家的印象中,他们也就这水平。
  只能说苏丹政府蠢事干多了,再增加一件,也不是那么让人难以接受。作为世界上两大奇葩帝国之一,要是不干点儿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出来,那才有问题。
  弗朗茨摆摆手说:“姑且算是奥斯曼政府脑子进水了,现在我们该怎么办?是派兵跟在奥斯曼军队的后面收复故土,还是找个借口按兵不动?”
  不要问为什么变成了收复故土,只要看看弗朗茨那一长串头衔就知道了,仔细找找总是能够找到法理依据的。
  牵强了一点儿也没关系,这玩意儿本来就是拿出来当遮羞布用的,证明奥地利没有发动侵略战争,而是在收复故土。
  哈布斯堡家族太古老了,联姻的天赋又太强了一点儿,然后留下了一堆头衔。
  这些地方,就算是没有被哈布斯堡王朝统治过,那也被曾经联姻的家族统治过,只要需要总是可以考据出来的。
  弗朗茨没有指望欧洲各国承认,只要能够忽悠住一部分当地人就行了,或者说是给想要投靠奥地利人,提供一个投靠的借口。
  这个世界上矫情的人很多,大家都是要面子的,拨乱反正恢复正统,就是一个不错的理由。
  目前在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两个公国就推进的就很不错,愿意投靠奥地利的人,都承认了弗朗茨的正统地位。
  不愿意投靠奥地利的人,自然是奥斯曼帝国的余孽,属于被打击的对象,在带路党的帮助下已经镇压的差不多了。
  成功的统治经验是可以复制的,既然可以利用奥化的罗马尼亚人统治罗马尼亚,同样也可以利用奥化的塞尔维亚人统治塞尔维亚。
  似乎想到了什么,弗朗茨又补充了一句:“事先声明,塞尔维亚地区和波黑地区,不在我们这次的目标范围之内。
  奥地利没有这么好的胃口,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我们这次都不会吞并这些地区!”
  费利克斯首相开口说道:“陛下,都到了这一步了,做戏就要做全套。
  武装一批预备役部队,先把奥斯曼人放弃的地盘接管起来再说。就算未来要放弃,也可以在谈判桌上为我们争取利益。”
  为了不分散主力部队,这个时候能够动用的就是预备役了。奥地利的预备役数量庞大,抽调个几万人出来还是很轻松的。
  这些部队的战斗力有限,对上英法联军可能会吃亏,但是遇到了奥斯曼军队还是不怂的。
  弗朗茨可以自傲的说,奥地利的预备役部队训练情况,都比奥斯曼人的正规军要强。
  财政大臣卡尔摇了摇头说:“没有那么简单,奥斯曼人是有所准备的。
  根据我们收到的情报,这些地区的道路桥梁都被奥斯曼人毁掉了,他们还破坏了农田,烧毁了带不走粮食和物资,最后还强征了大批的青壮离开。
  我们占领了这些地区,在当地无法获得任何补充,就连维修道路的劳工都很难找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9/11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