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校对)第1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6/1130

  专业问题,还要专业解答。
  弗朗茨自认为还是有一定军事水平的,这个水平主要体现在战略上。如果具体到了战术上,指挥团级以下的战斗估计没有问题。
  现在这种动则数十万大军的战斗,还是总参谋长拉德斯基元帅更有发言权,他和巅峰时期的法国军队交过手,有亲身体会。
  拉德斯基元帅想了想后回答道:“陛下,现在的法国军队已经不是拿破仑时代那么战无不胜了,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消磨,早已没有了那种天下无敌的气势。
  兵力相当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和法国人进行决战。
  如果等巴伐利亚王国把铁路修通过后,再采取军事行动,那么一个星期之内,我们就能够打到巴登,将法国人挡在国门之外。”
  自从看到奥地利政府的铁路网战略过后,拉德斯基元帅就发现了铁路在军事上的巨大用途。
  既然铁路可以用来运货,自然也可以用来运兵,同时还能够有效提供后勤保障。
  南德意志地区不是龙潭虎穴,奥地利在这些地区经营了很多年。出兵几乎就是横扫,有民族主义者当带路党,这些小邦国想要抵抗都难。
  只要速度够快,不给这些小邦国勾结法国人的机会,就不会出现大的变故。
  甚至不需要太长时间,只需要两三个月时间,政治上摆平了各国领导层后,这些德意志邦国的军队还可以摇身一变,和奥地利军队一起抵抗法国侵略者。
  获得当地民众的支持后,奥地利就立于了不败之地。现在的法兰西,已经不是拿破仑时代了,可以一路横推过去。
  陆军大臣温迪施格雷茨亲王开口说道:“不光是南德意志地区,如果法国人出兵干预,也有可能和撒丁王国一起在伦巴第地区动手,使我们两线作战。”
  拉德斯基元帅摇了摇头说:“没有关系,他们打他们的,我们打我们的。
  如果法国敢把主力派去意大利地区,大不了拼着意大利地区不要,我们直接打到巴黎去。
  从距离上来说,我们还更占便宜。能不能攻占巴黎我不知道,但是我们可以和法国政府赌。
  我们赌输了大不了就是一个伦巴第,要是赌赢了,法国人要付出的代价就大了。”
  看着两人的争议,大家默契的没有参与。这正是弗朗茨想要的效果,陆军部和总参谋部要是一点儿矛盾都没有,他就要换人了。
  和信任无关,这是帝王平衡之术的本能。
  要是让手下人串通一气,那么他们就要欺上瞒下了,历史上被架空的皇帝可不是一个两个。
  同样也不能让手下人斗得不可开交,大家都忙着内斗,谁去做事啊?
  温迪施格雷茨亲王想了想后,反驳道:“法国人又不是纸糊的,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攻克呢?
  一旦无法攻克巴黎,战争陷入了僵局,法国人在本土作战的优势就体现了出来,他们很快就可以动员数十万炮灰出来。
  这些炮灰部队没有经过训练,但是在保家卫国的时候,还可以靠士气弥补训练的不足。
  到时候受制于后勤补给,我们依然要徒劳无功的退出去,而丢掉的意大利想要收回来就难了。”
  拉德斯基元帅不甘示弱的说道:“就算是攻克不了巴黎,我们也可以让法国人元气大伤。
  他们人可以集中兵力保卫巴黎,其它的地区他们就没有守卫了,如果他们不肯妥协,我们就一路烧杀抢掠,毁掉他们的东北部地区的工商业体系。
  别的不敢说,制造几百万无家可归的流民出来,鼓动这些人去抢、去掠夺,将混乱扩散到整个法国去。
  他们国内都自顾不暇了,还能够不从意大利地区撤军么?就一个撒丁王国还有能力阻拦我们收复意大利地区?”
  果然老家伙都是狠角色,真要是这么干了,估计法国人估计十几年都恢复不了元气,而奥法之间又变成了死敌,未来的国际矛盾主流就是奥法矛盾了。
  如果让弗朗茨选择会怎么办?当然是干了,反正都成了敌人,做五十和做一百有什么区别?
  结仇就结仇,谁怕谁啊?大不了对英国人装孙子,不挑战海权就行了,奥地利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来自海上威胁几乎为零。
  干趴下了法国人一次,军魂就打出来了。统一南德意志地区过后的奥地利帝国,完全就是脱胎换骨。
  梅特涅当起了和事佬,笑呵呵的说道:“两位不要这么大火气,只要我们选对了时机,造成了既定事实,法国人很很可能会默认。
  他们又不是傻子,如果我在南德意志地区投入三四十万军队,他们没有同等的兵力,怎么可能冒险出兵呢?
  况且,法国人想要干预我们,最佳的出兵路线就是从莱茵兰过来,普鲁士王国敢借道给他们么?
  我们动手的时候,普鲁士王国多半也会跟进,法国人反对我们统一南德意志地区,难道就愿意看着普鲁士王国统一北德意志地区了?
  他们对德意志联邦在莱茵河以西的土地可是虎视眈眈,一个强大的普鲁士王国可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未来,在对付法国人的问题上,我们和普鲁士依然盟友。”
  听了梅特涅的解释,众人面色一喜。柿子找软的捏,欺软怕硬是这个时代的主题。
  法国人想要的东西又不在奥地利手中,就算是他们干预德意志地区统一,本质上也是为了利益。
  反而是普鲁士王国想要保住莱茵河以西的领土,不得不和法国人死磕。想要妥协?国内的民族主义分子答应么?
  弗朗茨慢吞吞的开口说道:“好了,法国人问题就此结束。现在的问题是欧洲各国的军备竞赛,我们的好邻居普鲁士王国已经撑不住了。
  看来这场普丹战争没有白打,短期内普鲁士王国难以走出困境,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俄国人发动战争的时间应该在1851年,最迟不会超过1852年,我们要不要把军备竞赛升级?”
  毫无疑问,欧洲大陆上陆军能够威胁到奥地利的国家,就只有俄法普三国。现在普鲁士王国陷入了财政危机跟不上了,这个时候升级军备竞赛就是俄法奥三国。
  费利克斯首相咬了咬牙说:“陛下,我们可以赌俄国人挑起战争过后,英法会出兵干预,统一南德意志地区的战机会出现。
  现在升级军备竞赛,先淘汰掉普鲁士王国再说,少一个竞争对手,我们就多一份成功的可能性。
  赌输了,大不了先实施巴尔干战略,怎么也不会亏!”
  怎么可能不亏呢?在费利克斯首相看来,不去西进德意志,跑去瓜分巴尔干半岛本来就是一项亏本的买卖。
  可是为了获得巴尔干派的支持,他也豁出去了。战机出现就统一南德意志地区,没有出现那就只能搂草打兔子,去巴尔干半岛弥补损失了。
  拉德斯基元帅激动的说道:“陛下,这个险值得冒,输了大不了就是几千万盾,赢了就是南德意志!”
  确实输了,大不了也就几千万盾的军费开支。这也不算完全浪费,好歹增加了军事实力。
  奥地利政府又不是铁头,要硬着头皮往上冲。
  要是国际形势不利,无法西进,还可以去南边欺负奥斯曼帝国,弥补一下损失。就算是俄国真跑去远东吃冰块,奥地利单干也不怂。
  想到了这里,弗朗茨心中已经做出了决定。
第四十八章、大家都在准备
  做出这个决定,弗朗茨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奥地利军队刚刚镇压了国内叛乱,又打垮了撒丁王国,顺便还干涉了一次教皇国。
  现在他手中有几十万见过血的老兵,有点儿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拥有丰富战斗经验的老兵有多珍贵。
  这意味奥地利陆军的战斗力正处于巅峰状态,不比这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差。
  要是错过了这个时间,等见过血的老兵们都退役了,那么奥地利军队的战斗力也会慢慢下滑。
  无论训练如何严格,都不如让士兵们到战场上走一遭来的有效。几次胜仗打下来,就成为骄兵悍将了。
  这么大的优势,弗朗茨怎么可能放弃呢?况且,奥地利军方的老将已经老了,再不打他们就连发挥余热的机会都没有了。
  比如说拉德斯基元帅都八十好几的人了,就算是他老当益壮,弗朗茨也不放心让他上前线带兵了。
  这个时候,他们这帮老家伙还可以在参谋部调度指挥,要是再过上十年八年,弗朗茨就不得不接受奥地利名将凋零的现实。
  这是一个轮回,任何一个国家也不可能永远保持巅峰。如果不在这个时候完成布局,未来再干的话风险就大大增加了。
  并不是说奥地利军队中就没有后继者,问题是名将都是战场上打出来的。没有在战场上证明过自己的将军,谁知道他是真有能力,还是在纸上谈兵?
  在不确定将领实力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打呆仗,利用国力延压过去,不给敌人可趁之机。
  这一点世界大战的时候就证明了,德国人拥有全世界最出色的将领,拥有最多的名将,可最后他们还是输了,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如此。
  在消化掉南德意志地区前,奥地利显然是不可能具备那种优势的。靠国力或许可以压垮普鲁士,但是想要压垮法国人,还是不要做梦了。
  最后的结果是,1851年奥地利的军费预算再次增加了,从原定的7395.72万盾,上涨到了1.12亿盾。
  这样的开支,如果不打仗的话,最多坚持三五年,奥地利政府就不得不放弃了。
  这些增加的军费都是陆军的,海军是不要指望了,无论是西进德意志地区,还是南进巴尔干半岛,都没有他们表演的机会。
  军费增长的直接后果,就是奥地利的现役部队被扩编到了51.2万,同时民间也开始组建训练预备役,这次的目标不是年增加20万,1851年预备役要增加35万人。
  如果加上已有的58.6万预备役部队,理论上就拥有93.6万预备役部队。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预备役部队每年都有两三万人年龄够了从里面退出。
  这些预备役部队,不是一年就可以训练出来的。根据以往的经验,预备役部队经过了三年以上的训练,才可以和入伍一年的新兵媲美。
  当然,这里面肯定要有退伍老兵带,不然这个时间还要大大延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6/11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