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校对)第10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57/1130

  前者对方啥也没出,出了问题直接甩手走人;后者大家的利益就捆绑在了一起,真正意义上的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刘如松难以置信道:“王老,确定是按出资比例分配股份,没有其它额外条件?”
  没办法,这样的合作条件,莫说是晋商了,全国的商帮都没一个能拒绝的。
  虽然是各取所需,但是远东帝国“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先天上就让他们矮了不只一头。
  望着震惊的众人,王会长淡定说道:“放心,我亲自确认过了。据路易爵士所言,这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家规。
  禁止子弟利用身份牟利,所有对外商业合作,都必须要公正公平,以免败坏家族声誉。”
  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王会长同样不敢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嫌钱太多,送上门的钱都不要。
  但是发电报找留学欧洲的儿子询问后,发现哈布斯堡王朝确实有这条家规,并且在欧洲世界还有很高的知名度。
  “公正公平”纯粹是喊出来玩的,人脉关系网放在那里,先天上就占据了优势,但是拿干股确实是弗朗茨明令禁止的。
  一方面确实是为了家族声誉;另一方面则是真的不缺钱。
  类似的家规还有很多,大部分都是针对纨绔子弟的。一旦触犯了,轻则收回爵位、姓氏,重则皇室监狱伺候。
  未来能不能百分之百执行不知道,反正弗朗茨在位这么多年,还没有人去尝试。
  在来远东帝国之前,要路易拿出足够的本金,明显有些为难人,皇室津贴显然是不够的。
  不过到了远东帝国后,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一路走来,那是收礼收到手软。
  尤其到了京城,几场宴会下来,更是收益爆棚。虽然也要进行礼节性回赠,可毕竟还是赚得多。
  路易不是国家公职人员,这次出来又是皇室之间的交流,互赠礼品纯属正常行为。
  也就是在远东帝国土豪多,在欧洲这样的交流活动,能够保本就不错了,想要大赚一笔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通俗的惯例,这些礼品都归个人所有。无论是政府,还是皇室,都不会插手。
  要不是赶时间,估摸着路易非得把远东帝国的皇亲国戚,全部宴请一遍不可。
  没有办法,这些人太客气了。凡是受到邀请的,甭管人来不来,礼肯定是要到的,就没有一个空手来的。
  作为神罗皇室代表,别人这么给面子,路易同样也不能失礼。回礼必须要备上,不能让人家觉得没面子。
  事先准备的赠品数量不足,也是路易迅速出来公干的原因之一。估摸着等从国内订购的礼品到达,宴会交流还会继续。
  礼品虽然不是现金,但是同样可以折现。在这方面晋商是专业的,远东帝国三分之一官僚的礼品都是由他们包销的。
  听了王会长的解释,一时间众人士气大涨。能够遇上这么讲规矩的合作伙伴,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这样的机会自然不容放过,至于得罪了日本人,那根本就不算什么。
  ……
  不知道已经轻松搞定的路易爵士,此刻还在为筹集物资的事情发愁。没办法,几十万俄军的吃喝拉撒,沙皇政府居然就委托给他了。
  听起来很儿戏,但是俄国人确实把筹集物资的重任委托给了维也纳政府,然后弗朗茨大帝又授权他全权处理。
  原因非常简单,神罗皇室在亚洲地区的成员本来就不多,会中文的就更少了。
  偏偏这项任务又需要一位身份高的来沟通,要不然震慑不住那帮官僚,皇室成员最适合。
  为了完成这一政治任务,从奥属南洋来到远东帝国后,路易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广交朋友。
  效果也非常明显,凭借神罗皇室的招牌,加上他的交际天赋,很快就认识了很多“新朋友”。
  甭管这份交情多么不靠谱,但是打听点儿消息还是能行的。若不是担心参与的人多了容易坏事,估摸着路易还会拉着一帮权贵进去发财。
  当然,也幸好没有这么干,要不然他就要领教一下什么叫做:“干啥,啥不行,捣乱第一名”。
  原本路易对筹集物资还是很有信心的,可是在见识到远东帝国的道路后,他就彻底绝望了。
  这样糟糕的交通,要解决几十万军队的后勤,在他看来简直就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要不是朋友向他推荐了晋商,并且列举了两百年前运粮出关解决数十万人口粮的壮举,路易都不敢相信有人能够做到。
  既然有人能够做到,那么没得说,自然要合作了。
  要知道从接到命令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接下来的进度要是不快点儿,前线的俄军就要凉凉了。
  俄国人的死活,路易可以不在乎,但是自己的任务可不能失败。
  见路易心情不佳,同行的翻译安慰道:“爵士,你完全不需要担心。晋商都是聪明人,知道该怎么选择的。”
  会中文也需要配翻译?
  没有办法,这年头可没有统一的普通话,各地都是方言一大堆。包括路易学的,都是闽南方言。
  停顿了一下,路易摇了摇头:“李,你不懂军事。现代化军队对物资的消耗,和古代军队是完全不同的。
  从俄国人提供的资料来看,五十万俄军平均每天都要消耗五千多吨物资,就算是俄国人自己能够解决一半,那也有两千五百吨的缺口,一个月下来就是七点五万吨的缺口。
  如果是在国内,这点儿物资根本就不值得一提,无非是每天十几火车皮的事情。
  可这里是远东帝国,全靠人力和畜力,每天要运送两千五百吨物资到前线,那简直是不可想象。
  现在我都不奢求,满足俄军的全部后勤所需,仅仅只是解决他们吃饭问题和武器弹药供给,那就足够了。”
  翻译李:“爵士,其实问题没有那么复杂。只要俄国人有钱,这一切都不是问题。
  要是粮食运输赶不上,完全可以就近从草原上收购一批牲口,直接驱赶过去就行了。
  现在只需要把武器弹药弄过去,实在是不行,还可以卖一批运输飞艇给俄国人。
  我记得贵国在欧陆战争时期,曾经创下过一天空投五千吨炸弹的记录。靠运输飞艇临时应急,应该问题不大。”
  看得出来,这位翻译确实不懂军事。一天空投五千吨弹药不假,但这背后付出的代价却是随后几天里,神罗的飞艇部队集体歇菜休整。
  没别的原因,极限飞行之后,飞艇必须要全面检修,要不然就有变成烟花的风险。
  当然,那是十几年前的飞艇,现在飞艇技术进步了,大型运输飞艇甚至能一次性运输上百吨物资。
  理论上来说,只要搞几十艘巨无霸,就能够短时间解决俄军的后勤问题。
  前提条件是不要遇到敌人的飞机,要不然就是大型烟火表演会,爆炸声一响就啥也没了。
  实际上的限制条件还会更多,比如说运行成本高,后勤维护麻烦,需要专业的技术团队等等。
  略加思索过后,路易肯定道:“好主意,我马上就给国内发电,这又是一笔大生意。”
  显然,飞艇的弱点路易是一清二楚的。就算是搞出了飞艇运输,最多也就前期发挥作用,等日本人反应过来就报废了。
  受欧陆战争的影响,飞机可是提前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日俄战争中很少使用,主要还是日俄两国穷,养不起空军。
  尽管这年头的飞机价格不高,但那也是相对而言的。尤其是后勤维护麻烦,每一次飞行任务过后,都必须要对机组进行检修。
  空军养的不光是飞机,还有后面的机组人员。折算下来,一架飞机连同配套设施下来,成本远高于一个步兵营。
  除了神罗和不列颠两个土豪,敢大规模装备外,其他国家纵使想要跟风,财力也不允许。
  知道归知道,但这不妨碍路易增加一笔订单。要知道神罗每年都要退役大量的飞艇,正愁找不到下家接手。
  正好卖给俄国人,临时应急。只要数量不是太多,相信沙皇政府还是能够凑出机组人员的。
第一百一十六章、英奥战争??
  馊主意也是主意,甭管性价比有多低,只要关键时刻能够救命,沙皇政府就只能接着。
  原时空1904年底,西伯利亚铁路已经通车,虽然无法正常运营,可平均下来每天好歹也能发上几火车皮。
  别小看这不起眼的几火车皮,在关键时刻,这些物资甚至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
  缺口总是要补上的,寄希望于走私贸易,沙皇政府实际上也是病急乱投医。
  欧陆战争结束后,各国空军默契的选择了淘汰飞艇,除了少量运输飞艇外,天空基本上都被飞机抢占了。
  俄罗斯帝国同样也有飞艇部队,只不过因为性价比的缘故,规模一直非常小。
  日俄战争爆发后,没有把飞艇部队调往远东,一方面是因为性价比,另一方面则是军方高层知道自家的飞艇部队已经废了。
  没有办法,飞艇的使用寿命是有些的,十几二十年不更换装备,日常训练都不敢轻易升空。
  莫说是完成作战任务,怎么运到远东都是一个问题,反正俄军装备的老掉牙飞艇自己是飞不到目的地的。
  相比之下,神罗的飞艇部队就不一样了。尽管退出了战斗序列,但是后勤部队还保留完整的编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57/11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