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校对)第10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7/1130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俄国人最后还是要向我们借钱,现在炒高物价,只会令俄国人提前破产。”
  倒不是腓特烈的节操有多高,主要是俄罗斯帝国太穷了,战争爆发后很大一部分经费都要由维也纳政府买单。
  物价越高,维也纳政府借出去的钱就越多。以沙皇政府的财政状况,还款可以说是遥遥无期。
  至于俄国人拿出的抵押品,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真要是进行实物抵偿了,估摸着俄奥同盟的关系也到头了。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沙皇政府被逼到了绝路上,只能甩卖资产度日。
  具体可以参考,原时空解体后的苏联。只要能够换到钱,那是有什么卖什么。没有卖出去,那一定是给的钱不够多。
  只要钱给足了,核弹都能卖。要不是操作过程中走漏了风声,人类历史上的首例核弹交易就完成了。
  想要把俄罗斯帝国逼上绝路,显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神罗不能亲自动手的情况下,仅凭日本人根本就做不到。
  在这种背景下,对维也纳政府来说,现在借给俄国人的钱越多,最后亏得就越多。
  炒高战略物资价格,便宜的也是资本家,尽管神罗有多企业是政府和皇室控股。
  弗朗茨摇了摇头语重心长的说道:“腓特烈记住一条:’欲要取之,必先与之’。
  不多借点儿钱出去,俄国人如何会放心?”
  “欠钱的是大爷”,这一理论在20世纪初同样适用。借出去的钱多了,债权人也会被债务人给绑架了。
  原时空美国人就是因为借出去的钱太多,为了保证借出去的钱不打水漂,在俄国投降后,不得不亲自下场帮协约国。
  这算是正面的了,还有反面教材英法。因为毛熊这个债务人完蛋,导致债务血本无归,直接影响到了战后国内经济恢复速度。
  现在维也纳政府面临的情况也一样,如果俄罗斯帝国完蛋,神罗的金融体系同样会受到冲击。
  冲击的大小,最终由债务的多少决定。可以说借出去的钱越多,俄奥两国间的经济就绑定的越紧。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自然不是弗朗茨乐于助人,最主要的还是为了让沙皇政府安心。
  几亿神盾的债务绑架不了神罗,但是十几亿、几十亿的债务,那就真的是松都松不开了。
  “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为了诱使沙皇政府上当,弗朗茨也准备下血本了。
  不就是“钱”么,只要能够成为最终的赢家,多印一点儿也没有关系。
  纵使引发经济金融危机,那也是大半个世界跟着一起分担损失,弗朗茨损失得起。
第一百零一章、忙于内斗的沙皇政府
  圣彼得堡,日本政府突然宣布断交的消息传来,沙皇政府上下都懵逼了,全然一副——日本人怎么敢……
  不管是为什么敢,反正事情都发生了。除了生气之外,沙皇政府也只有面对现实。
  就在沙皇政府走出懵逼状态,叫嚣着要给日本人点儿颜色的时候,更令沙皇政府无法忍受的事情发生了。
  1904年2月8日,日本人直接不宣而战,向远东地区的俄军发起了进攻。
  好了,日本政府帮沙皇政府做出了选择。到了这一步,也没什么好争论的,不管愿不愿意都只能战了。
  当然,暂时性战略收缩放弃远东,等待西伯利亚铁路通车后再和日本人清算,或许是更理性的选择,但是沙皇政府做不到。
  没有哪个大国能够容忍国土沦丧不宣战,沙皇政府真要是选择隐忍,估计国内的民众就要造反了。
  战斗民族的傲气可不是盖的,什么都能够容忍,就是不能够容忍沙皇政府怂。
  从这方面来看,原时空将日俄战争的锅扣在尼古拉二世头上,那纯粹是在冤枉人。
  日本人都打过来了,沙皇政府总不能光挨打不还手吧?
  当然,尼古拉二世也不是没有责任。最大的问题在于战略判断失误,一厢情愿的认为日本人不敢发起进攻,没有提前做战争准备。
  现在的情况和历史上也差不多,蝴蝶效应影响虽然大,可还是没有能够改变沙皇政府的主观判断。
  若不是前线发了战报,沙皇政府都不敢相信,日本人居然敢对俄罗斯帝国不宣而战。
  只能说日本政府选错了进攻时间,要是在愚人节当天或者是前一天发起进攻,沙皇政府多半会将前线的战报当屁给放了。
  ……
  倒底是做了几年皇帝,尼古拉二世的养气功夫进步了很多,已经能够勉强克制住自己的情绪。
  “战争爆发了,政府有什么计划?”
  了解尼古拉二世的人都知道,这种情况越是平静,那就意味着沙皇越生气。
  尽管这次战略误判是大家共同做出来的,但是这口锅政府必须要主动背起来。
  首相谢尔盖·维特上前一步说道:“陛下,以帝国在远东的力量,很难击败日本人,短期内我们只能采取守势。
  当务之急是集中兵力,固守几个战略要地。等西伯利亚铁路通车后,再派出大部队增援。
  接下来就是争取获得维也纳政府的支持。虽然有俄奥同盟在,但那只是和奥地利签订的,并不能代表神圣罗马帝国。
  以弗朗茨大帝的作风,支持肯定会有的,但是具体的力度大小,那就要看我们接下来的外交手段了。
  不过日本人这次不宣而战,不仅违反了国际惯例,同样也是对维也纳体系挑衅,估计维也纳政府现在对日本人也非常不满。
  要是能够获得维也纳政府的全力支持,那么接下来争取国际社会支持,也要容易得多了。
  不管怎么说,我们毕竟也是欧洲国家,没有哪个欧洲国家希望看到欧洲输给日本土著。
  前面的菲律宾战争,就是一个例子。为了白人世界的颜面,先天上欧洲各国应该会更倾向于我们。
  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是拉上西班牙。菲律宾战争刚过去不到十年,要是有机会,西班牙人是绝对不会介意痛打落水狗的。
  有了西班牙相助,登陆问题也不再是困难。有神罗牵制着英国人,帝国海军和西班牙海军联手,击败日本海军还是不难的。”
  总体上没有错,细节上却处处是漏洞。
  固守战略要地,也就说起来轻松,真要是做起来就要面临的问题就多得去了。
  首先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物资”。俄军虽然在远东囤积了一部分物资,但明显不足以支撑到西伯利亚铁路通车。
  原时空很多键盘侠喷俄军指挥失误,殊不知很多“失误”都是不得不为之。
  再大的战略也没有肚子重要,指挥官首先要做的不是赢得战争,而是要想办法填饱士兵的肚子,满足战略物资供应。
  兵力分散的时候,还可以就地补给一部分物资,一旦兵力集中了起来,那就要考验后勤了。
  争取国际社会支持,那就更玄妙了。西班牙是西班牙、俄罗斯是俄罗斯,在欧洲世界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欧洲世界确实不希望看到白人败给土著,但这只是民间的想法,并代表各国政府的立场。
  各国政府当初愿意支持西班牙,那是因为没落的西班牙对大家没有威胁,又有神罗领头寻日本人的晦气,大家自然乐得做个顺水人情。
  换成俄罗斯帝国就不同了,就连神罗都对俄国忌惮三分,剩下的国家就更不用说了。
  扯上“欧洲”的大旗也没用,关于俄罗斯帝国究竟算欧洲国家,还是算亚洲国家的争论,后世都没有搞明白,现在就更不用说了。
  加上沙皇政府以往的霸道作风,更是得罪了不少人。现在想要看到俄罗斯帝国战败的人,绝对比希望他们获胜的人多。
  在这种背景下,大家不从背后落井下石,都已经非常给面子了,还想要支援做梦吧!
  如果不是日本政府的做法同样令人讨厌,估计舆论早就一边倒了。大势如此,不是个人的力量能够扭转的。
  唯一可行的大概是拉拢西班牙了,可惜沙皇政府选错了时候。
  要是在菲律宾战争时期,西班牙政府肯定会和他们结盟,现在么还是算了吧!
  自家的内部矛盾一大堆,已经令西班牙政府疲于奔命,谁还顾得上报复日本人啊?
  当然,实际报复行动没有,在精神上进行支持还是没有问题的。
  估计都不用去拉拢,西班牙政府就会自发帮忙摇旗呐喊,但也仅限于摇旗呐喊。
  这些问题,作为首相的谢尔盖·维特自然不会看不到,就算是自己一时没有发现,智囊团也会提醒。
  现在揣着明白装糊涂,自然是有原因的。不能灭自己威风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政治需要。
  战略误判是需要有人负责的,作为首相肯定是难辞其咎。不想灰溜溜的滚蛋,那就必须要想办法补救。
  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还是实力,没有办法逆转远东地区的实力对比,自然也翻不了盘。
  可是沙皇都已经问了,谢尔盖·维特也不能当作没听见,更不能说没有办法。
  政治嘛,就是先得应付着。至于接下来战场上该怎么打,那是军方的事情,作为首相负责搞搞后勤就行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7/11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