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周开始(校对)第191部分在线阅读
“皇帝,哀家心里尚有一个疑问,想请教皇帝!”
永安帝微笑着说道:“不知大娘娘有何疑问,朕知无不言!”
曹太后沉声说道:“若要调遣十万大军赴蜀地救援,不知皇帝意欲以何人为将?吐蕃大军能够连破我蜀地边境数城,若没有一个能征善战,有勇有谋的将领统率大军,哀家只怕,蜀地之危难解矣!”
不得不说,曹太后虽然有些不太地道,但这话说的很有道理的,原本江南府军的战力便不如吐蕃大军,永安帝和众臣也是打算依靠着人数和地利的优势,来挽回颓势。
正如太后所说,若没有一个能征善战的将领统率大军的话,什么救援蜀地,击退吐蕃大军,皆是空谈。
“陛下,臣以为太后大娘娘所言极是,常言道:千金易得,良将难求,如今朝中善于领兵征战的将领不是在西北就是在北地,况且十万大军并非等闲,非常人所能驾驭!请陛下三思!”
一群饿狼,若是被一头温顺的绵羊带领,那这群饿狼和绵羊基本上没什么区别,可是一群绵羊若是被一头凶恶的狼带领,却足以媲美狼群。
千金易得,良将难求这话可不是随便说的!
永安帝亦皱着眉头,问道:“众爱卿可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推荐?”
这时,秦尚书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英国公世子张千重,跟随英国公老将军驻边十余年,若是由他领兵,定能一举解救蜀地危局!”
“不错,世子张千重一身兵法武艺深得英国公真传,定能解救蜀地与水火!”
卫允师伯这话一出来,五军都督府的一位武官立马就站出来附议,随即零星的几个武官也纷纷表示附议。
英国公府在武官武将堆里头,在满汴京城的勋贵里头,论起带兵打仗,行军作战,若是敢称第二的话,那就没人敢称第一了。
当然了,自从新帝临朝之后,朝中确实涌现出了许多能征善战的青年将领。
如今的京卫指挥使,南路大军的先锋顾廷烨,皇后的亲弟,威北侯沈从兴,黑甲军的将领袁文绍之类的,也都展现出了极强的军事才能。
可这些年轻的后起之秀们,如今已然悉数去了西北,如今朝廷里头剩下的,老的老,弱的弱,无能的无能。
秦尚书的想法是好的,但现实却异常残酷。
兵部尚书率先站出来反对:“陛下,大娘娘,臣以为秦尚书此言不妥,张千重将军身系守护汴京的重责,统领大军,拱卫皇城,守护的是陛下和太后大娘娘的安危,岂能轻动!”
这话一出来,就站在了大义的角度上,将卫允师伯的提议给否了,相较于西蜀一路的安危而言,永安帝和曹太后的安危显然更加重要。
在这个皇权之上的封建皇朝之中,除了皇帝和太后自己之外,谁敢说他们的安危不及西蜀的安危重要。
兵部尚书一说话,一大干文臣当即就纷纷站出来附议,反对让张千重领军出征。
只是个中的缘由,是否真如兵部尚书说的那么简单,那就见仁见智了。
如今老英国公领着二十万大军,英国公的次子张千均,亦领着八万多的黑甲军在庆州附近,加起来,便是将近三十万的大军了。
若是再让英国公世子张千重当了这十万大军的统帅,那英国公府满门,便等同于掌握了大周将近半数的军队,而且还是领兵在外。
虽说如今英国公府的家眷悉数都在汴京,可若是英国公父子三人当真丧心病狂到枉顾家人的安危,拥兵自重,如以前的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那般,自立为帝的话,那么如今风雨飘摇的大周,将会遭受到最为沉重的打击。
就算英国公一家子对大周都是忠心耿耿的,可若是英国公一家手握那么多的兵马,谁能放心的下,休说满朝文武了,只怕就连如今坐在龙椅之上的永安帝,还有曹太后,估计都得寝食难安。
结果自然是一边倒的局面,殿中所有的人,除了最开始发声的那几个,其余众臣尽皆反对。
“除了张千重将军之外,不知诸位爱卿可还有其他合适的人选?”永安帝沉声问道。
兵部左侍郎站出来说道:“陛下,不知锦衣卫指挥佥事段将军,可否为领兵之人选?”
小段?
永安帝摇了摇头,说道:“小段将军勇武有余,但智谋不足,不足以为十万大军的统帅!”
小段是跟着永安帝从禹州一起出来的,虽然对永安帝忠心耿耿,且悍不畏死,武艺亦不弱。
但小段的性子太直,又没什么心机,用来当个冲锋陷阵的猛将倒是可以,但一军主帅的这个位置,还真不适合他。
这是,又有人提了一嘴:“上次平定荆襄之乱的谢秉德谢将军如何?”
永安帝微微蹙眉,问道:“谢秉德将军?”语气之中,颇有几分惊讶和不敢置信。
“回陛下,正是谢秉德将军!”
永安帝的眉心的川字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却皱的更深了,当初便顾廷烨便是拿着他的举荐书信去的谢秉德帐下听命。
谢秉德是个什么德行,永安帝是再清楚不过了,一个素来只会逢迎上官,投机取巧,尽走歪门邪道的无赖。
当初若不是有顾廷烨出手的话,只怕现如今他谢秉德还平定不了荆襄之地的叛乱呢!哪还有后来的什么立功和嘉奖。
让谢秉德带兵领十万大军去解救蜀地之危,只怕这一去,就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了。
可谢秉德又是先帝亲自下旨褒奖提拔的有功之臣,这些话,永安帝自然不能当着众臣的面明说,打先帝的脸面。
一旁的曹太后也微微动容,朗声说道:“谢秉德将军倒是个不错的人选,哀家还记得,当初荆襄之地的叛乱,谢秉德将军带领五万大军,连出奇谋,破了叛军主力,这才有了之后的荆襄大捷!
若是由这位谢秉德将军领着十万大军去支援西蜀的话······”
“太后!”曹太后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永安帝给打断了:“太后,谢秉德将军朕已经做了安排,此时若是轻易调动的话,只怕北地的布局,就会出现漏洞,倒时若是辽国乘机南下,北地危矣!”
“如此倒是可惜了!”曹太后一脸的惋惜,倒是没有多想,抬眼看着殿中众臣,说道:“不知众位爱卿可还有合适的人选?”
见曹太后松口,永安帝立马松了口气,目光确实微微一凝,变得微冷,扫过方才出声提起谢秉德的那个官员,暗记下了他。
卫允也差点没被曹太后给吓一跳,若是当真让谢秉德去救蜀地,只怕不仅解不了蜀地的危局,就连好不容易从南方六路调拨的十万大军,也要被那家伙葬送在蜀地。
没看出来,永安帝还挺机智的,至少刚才的那番应变就很不错,也幸亏是曹太后没有仔细追究,不然的话,不知永安帝又会编出怎样的幌子还糊弄曹太后!卫允心中如是想到。
可曹太后的话音刚落,殿中的朝廷大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都没有人说话。
“难不成我泱泱大周,竟然连一个统兵的将领都没有嘛?”曹太后亦皱着眉头,厉声高喝道,显然,曹太后的已然有几分怒意。
“兵部尚书,你来说说!”兵部尚书直接被曹太后点名。
兵部尚书冲着永安帝和曹太后拱手礼道:“回陛下,回大娘娘,如今朝中能征善战的将领不是在北地就是在西北,朝中有统军之才,又能征善战的,着实·····着实······”
说着说着,兵部尚书也不禁老脸一红,再也说不下去。
永安帝眉心的印痕越来越深,深邃的目光扫过殿中的诸位朝廷要员们,可众臣却一个个都低下了头,不敢去看永安帝的目光,直到,永安帝的目光来到卫允身上的时候。
“不知卫爱卿可有合适的人选?”永安帝亦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问一问卫允。
黑甲军的实力如何,作为亲自平定兖王之乱的主角,永安帝可是亲眼见证过的,八百黑甲军,便拦住了将近三千的禁军足足大半日的时间。
还有进攻皇城之时,黑甲军结成阵型之后所造成的破坏力,令人惊叹。
原本顾廷烨还没有那么快能够攻破皇城,杀至养心殿外,全赖黑甲军的火字营无间隔的持续输出,压得皇城城楼之上的禁军不敢冒头,还有山字营的重甲步兵,简直就是一个移动的收割机。
能够组建起这么一支强悍军队的卫允,说不定能够给出什么让人惊喜的建议呢!
第
204章
毛遂自荐
卫允?为什么会是卫允,一个小小的户部侍郎,永安帝为什么会问卫允,难道是在预示什么?
殿中众臣之中,有过半的人心中忽然一凛。
先帝在位时,便极为宠信卫允,如今新帝继位,难道这份荣宠还能长盛不衰的延续下去不成?这是此刻,殿中超过半数的大臣们心中共同的疑惑!
卫允自人群之中站了出来,冲着永安帝的曹皇后分别行了个礼,说道:“陛下,臣也想不出此时该让那位将军去,值此危急关头,陛下若是实在不知该让那位将军领军去救援蜀地的话,微臣倒是愿替陛下效死!”
永安帝有些失望:“卫卿也没有合适的人选吗?难道锦衣卫之中就没有能够领军的人选?”
卫允道:“回陛下,锦衣卫之中,唯有黑甲军的几个将领有些许统兵之才,然而此刻,黑甲军全员,已悉数在庆州张千均将军账下,微臣实在想不出,如今锦衣卫之中还有哪一位同僚,能够统领十万大军!”
永安帝的脸上闪过一丝失望,几许无奈。
这时,永安帝身旁的曹太后却忽然抬手高声说道:“等等!”
所有人的目光悉数朝着曹太后看了过去。
只见曹太后看着卫允,面带些许不解,问道:“方才卫卿之言是何意?”
“太后,卫卿不是说了吗,锦衣卫之中能够带兵的如今都在庆州,在锦衣卫同知张千均的帐下听命,与英国公老将军一道······”
永安帝正说着,忽然才回过味来,有些诧异的看着卫允,亦问道:“卫卿方才所言何意?”
和曹太后一模一样的问题,一模一样的语气。
卫允躬身拱手,恭敬的朗声说道:“回陛下,回大娘娘,微臣,锦衣卫指挥使,兼户部侍郎卫允,愿为陛下效死,愿为大娘娘效死,愿为大周效死。
如今蜀地之危,已然到了十万火急的地步,若当真朝中无适合的武将可用的话,微臣向陛下和大娘娘毛遂自荐,领军救援蜀地!”
秦国尚未统一六国,自李冰风秦王之命修建了都江堰之后,蜀地便是天下闻名的粮仓,天府之国的名号,更是传遍天下。
汉高祖刘邦以区区汉中之地,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夺了天下,立下了大汉数百年的基业,凭借的除了手底下的一干子文臣武将之外,和作为汉军粮仓的巴蜀之地为汉高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粮草,亦离不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