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周开始(校对)第1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5/467

  原本这一次北镇抚司外派出京,赴西北,北地,以及蜀地建立卫所,卫允是想将袁文绍也给派出去的,毕竟袁文绍的能力着实不错,有他统领大局,倒是可以省不少心。
  可又顾虑到袁文绍刚刚定亲,今年十月,便要和盛紘的大女儿盛华兰成婚了,若是当真被外派出京,那还不一定什么时候能够回来,若是耽误了袁文绍的婚事,那卫允岂不就做了恶人。
  卫允可做不出这种棒打鸳鸯的事情,索性便将袁文绍先留在汴京,坐镇北镇抚司总部的同时,给张千钧做副手,处理锦衣卫的扩招还有训练的问题。
  待他成婚之后,再由他自己决定,是继续留在汴京,还是选择离开汴京,帮卫允完成北镇抚司的布局。
  机会卫允已经给了他,至于到底如何选择,能否抓得住机会,还是得看袁文绍自己。
  至于张千钧,除了这些之外,卫允也将自元祐帝手中接过来,自己又专门整合扩大了之后的罗网交给了他。
  没办法,卫允头上虽然还兼着锦衣卫指挥使的头衔,可人却离开了汴京,罗网又是元祐帝的耳朵和眼睛,自然不能随着卫允一道离京,只能让张千钧管着了。
  而卫允自己,自即日开始,便只总领北镇抚司以及丁健所在的运转司。
  汴京和洛阳之间,相隔数百里,而且行船西去乃是逆流而上,速度自然要比顺溜而下更加缓慢。
  花了六日的时间,卫允才赶至洛阳。
  这一次外派出京的北镇抚司,便在洛阳新建的有一个百户所!
  卫允之所以要先入洛阳,也是为了视察一番北镇抚司的工作!
  结果还算满意。
  锦衣卫虽然直属于元祐帝,但本质上,还是隶属于军方,是以此次北镇抚司的行动,自然也和吏部兵部报备过了。
  还有兵部专程出具的文书,各地的官员自然配合的很是积极!
  而且这次北镇抚司建立各个卫所的主要地点,都是在和西夏以及辽国交界的边疆重镇,似洛阳、长安这些稍微远离边疆的地方,之所以也建立卫所,只是为了方便专递消息,充当连接、过度的节点,顺带收集情报,处理一些当地衙门觉得棘手的事情,因此人手也不多。
  将遍布西境,西北以及北境的北镇抚司各个卫所彻底联系起来,形成一张覆盖住大周大半个疆域的网络。
  这是一局大棋,一局前所未有的大棋。
  为了这局棋,卫允布置了将近一年,自锦衣卫成立之初开始,便已经开始准备了。
  为何要专程从军中挑选精锐的士卒?而且大多都是斥候出身?
  为何还要对他们进行特殊的训练,从里到外,从精神到肉体进行全方位的提升,加强他们的各种技能。
  为的不就是今时今日,为的便是这盘大棋!
  元祐帝身为帝王,在位三十余年,亲政也有二十多年了,如今大周虽然承平已久,经济空前繁荣,百姓安居乐业。
  可卧榻之侧,又岂容他人酣睡。这局棋,明面上是卫允再下,可实际上,却是元祐帝借着卫允的手在下!
  西北有西夏虎视眈眈,北方有大辽雄踞一方,西有四分五裂吐蕃,西南还有大理、交织的等诸多小国盘踞。
  天下大势,各方势力错综复杂,盘根错节。
  大周占据九州最富饶的土地,在他人的眼中,就是一只不断下金蛋的金鸡。
  谁人不眼红?
  只怕是各国的探子早已深入大周腹地了。
  边军每年都需要至少数百万两的庞大军费支出,这还只是如今承平时候的花费,若是战事一起,这个数字将会以几何性的跳跃,只怕是连翻数倍都不止。
  可为何明知这是一个无底洞,元祐帝乃至满朝诸公,却依旧还要往里跳?
  元祐帝是十二岁的时候继承帝位的,彼时朝政还是由由先太后刘氏把持,直至缘由八年,元祐帝加冠之后,才开始亲政。
  如今已然是元祐三十五年,元祐帝已经四十七岁了,若是算虚岁的话,已然四十八了,距离天命之年,仅仅只剩下两年。
  而且元祐帝膝下无子,只能从宗室之中,过继一位为皇储,日后继承大统。
  如今元祐帝还在,各国之间还算平稳,纵使有些小摩擦,也无伤大雅。
  可若是元祐帝不在了呢?彼时新帝继位,不论是西夏,还是辽国,只怕都不会坐视,若是这两国联合起来,同时举兵入侵。
  到时候新帝刚刚即位,屁股都还没坐稳,自身的威信还没树立,就要接手这么一个烂摊子么?
  元祐帝是一个好皇帝,这一点毋庸置疑的。
  除了如今在立储上面犹豫不决,有了那么一点点的污点之外,其余不论在任何地方,都是个十足的好皇帝,不论是文武百官,勋贵世家,还是平民百姓,对于这个仁善的皇帝都十分的爱戴。
  如此一位受世人爱戴的好皇帝,又怎么会明明看到了这些问题,却又置之不理呢!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在元祐帝的心中,虽然他的几个儿子都不幸夭折,可作为天子,天下万民,皆是他的子民,日后不论是选择兖王还是邕王,亦或者别的宗室子作为皇储,他都要提他们好好的谋划一番。
  将一些已然预见的危机,尽量的扼杀在摇篮之中,就算是不能,也要尽可能的留下后手,以免新帝继位,事件突发之后,陷入被动之中,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这也是为何元祐帝要把英国公和郑老将军这两位老将一个放在西北,一个放在北地的缘故。

120章
布政使司
  汴京,卫家!
  丁健成天成天的往外跑,忙着运转司的事情,如今雪花精盐的生意越做越大,锦衣卫大营后面的制盐作坊也愈发的忙碌,从早到晚,升腾的炊烟就从未停歇过。
  汴京城里的市场算是基本饱和了,可汴京之外,开封府之外,大周十五路,那些个世家大族,士绅巨富又有多少。
  可若是仅仅只凭运转司如今的实力,想要把精盐送至大周各地的话,还力有未逮。
  丁健想出了个办法。
  说起来,这个办法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受到了卫家肥皂生意经营模式的启发。
  昔日,卫家何其弱小,就连想把肥皂生意做至扬州府全境,尚且有些困难,更别说将生意做到如今这个规模,遍布大周全境。
  既然肥皂生意可以和柳家合作,借助柳家的势力,那么为什么运转司的精盐生意不能和别人合作。
  运转司自己虽然没有渠道,但却有世上独一无二的雪花精盐,这便是运转司最大的本钱。
  丁健很清楚,只有将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够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如今雪花精盐在汴京城的名气,一时无两,银子跟天上掉下来的似的,不断落入运转司的口袋里。
  眼红的人多了去了,可因着锦衣卫的关系,却又不敢乱来!
  而丁健要做的,就是待价而沽!
  与人合作做生意,看的不仅仅对方提供的价钱高低,还看对方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这是卫允曾经说过的话,丁健深以为然,一直铭记在心。
  丁健很忙碌,小卫氏同样也没有闲着,虽然铺子和庄子不需要她亲自打理,可旭哥儿小子衿兄妹俩,却一直是小卫氏在亲自照顾。
  尤其是现在元祐帝刚刚下旨,替卫允和英国公张家的姑娘赐婚,小卫氏当即便开始张罗起聘礼来。
  女方可是英国公独女,英国公府乃是整个大周除了皇室之外,最最顶尖的勋贵世家,聘礼若是太薄了,岂不显得卫家不重视这门亲事。
  只是卫家的底蕴终究还是太浅了些,这世上真正的好东西,都在那些世家大族的私库里头藏着,寻常人便是有钱,也没地方买。
  小卫氏正为这事儿发愁,不成想那日颁旨的李内官又带着一群小内侍,抬着几个箱笼,登上了卫家的大门。
  似乎知道小卫氏正在为这事儿发愁一样,元祐帝直接命贴身的赵內官从内库里头,挑了三箱子比较贵重的物件赐给卫家,充入送给英国公府的聘礼之中。
  小卫氏哪里经历过这种待遇,当即激动的差点晕了过去,遥遥朝着皇宫的方向跪拜,对元祐帝这位“圣明”的天子千恩万谢。
  压箱底的东西有了,小卫氏的心也就放了下去,不过为了慎重起见,还是特意提着厚礼去了秦府,拜访秦大爷的大娘子孙氏,托孙氏帮着搜罗一些其他的珍贵物件。
  前前后后,一共忙活了三个多月,统共花出去三万多两银子,才将给英国公家的聘礼准备妥当。
  然后又是挑选良辰吉日,又是和八字的,一直拖到了十月份,也就是袁文绍和明兰的大姐姐华兰快要成亲的时候,才将下聘定亲的日子定了下来。
  ——时——间——线
  却说另一边,卫允带着白杨还有两个贴身侍女,在洛阳呆了两天,便置办了两辆马车,两匹骏马,出发继续西行,从陆路走官道往陕西路的长安府而去。
  途中,先是去了函谷关瞻仰了一下这个昔日战国时期,发生过无数次大战,为秦国扫清六国,建立大一统政权奠定了基础的雄关。
  而后顺着黄河一路西去,途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潼关,不过在潼关却没有停留,而是直接入了华阴地界,过华山,经渭南,然后才入了长安府。
  陕西路的布政使司便坐落在长安城之中。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一提大周区域划分和行政制度了。
  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大周朝的行政等级划分为了三级;汴京就是中央第一级;然后将全国按区域划分为十五路,差不多相当于现代的省,也就是第二级;最后就是第三级的府、州以及县,等同于现代的县市一级。
  区域划分虽然类似于历史上的宋朝,但行政等级划分,却和明朝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5/4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