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乡里(校对)第2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6/307

  陆瞻连日奔走乾清宫与大理寺之间,萧臻山和胡俨等人看他忙碌,纷纷过来陪伴,从旁待命打打下手。
  长公主日夜期盼萧祺留京的事情能落定,没想到先等来的却是秦王犯事的消息,她也十分关注案情,每日萧臻山回府,她都要传他过来问问。
  到了要出京的时候,皇帝还没有传旨给萧祺留京,萧祺大约也为此而紧张,每日萧臻山向长公主禀报的时候,他也在侧,关注着皇帝对此事的态度。
  是日才从外面回来,听说萧臻山在长公主房里,披风未除,即刻赶了过去,问他:“听说皇上还要替宁王翻案,宁王的事不是过去十八九年了么,怎么突然掀起这事来?”
  “也不是突然吧。”萧臻山沉吟,“可能一直就没有个定论。”
  虽然已经猜到跟鼓动秦王妃犯事的那个姓楼的有关,但关于给宁王翻案的事陆瞻还没有跟他提起,此事牵动朝野,他就不妄加言论了。
  “宁王之事早年确实仓促了些,皇上当年那么疼他,有生之年想重新审理此案,也是情理之中。”长公主更关心萧祺的前途,“看来只能等这案子过后,或者是皇上下旨让回京的时候才好去提起了。”
  萧臻山听到这儿,就说道:“世子早前已经跟皇上提过了,皇上应该会考虑。”
  萧祺蓦地抬头:“说过了?皇上怎么说?”
  “还没有决议,不过少寰已经私下跟我透露了,想必是很有机会。不过此事咱们暂勿外传,免得节外生枝。”
  萧祺看向长公主,长公主欣喜道:“那敢情好!这须重谢少寰才是!”
第403章
朕要见见她
  萧臻山笑道:“眼下说谢也为时过早,还是等圣旨下来再谢不迟。”
  “说的是。”长公主轻颔首,又与萧祺道:“少寰比他父亲强些,皇上恩宠他也不是没有道理。如今安淑妃一系全倒台,汉王本就不如嫡出的晋王受重视,如今俞妃还不知是何结果,可见我们的猜测是不错的,最终还是得晋王府来继承这个储位。”
  “母亲高瞻远瞩,非常人能及。从小到大,儿子就深深为母亲的智慧而折服。”
  长公主因为心愿有了达成的眉目,心情也松快起来,爽朗笑道:“你也强过你哥哥,你们这几兄弟,就数你最会说话!”
  萧祺笑道:“只要母亲平安康健,儿子情愿彩衣娱亲。”
  看得萧臻山也笑了起来。
  “顽笑归顽笑,既然储位方向明了,咱们又承了少寰这个情,日后大可与王府亲近些,便是明里支持,也不妨事了。”
  长公主收敛笑容后又开始叮嘱。
  萧祺颌首领命:“两家原本就亲近,日后更可光明正大往来。”
  “正是。”长公主叹道,“虽说这等攀附之事不算光明,但等山儿他们都出息了,咱们才有底气去当清流啊。”
  一番话说得萧臻山又低下头来。
  ……
  翌日早上,萧臻山除去上衙,就比以往更早地去了陆瞻处,开始发奋图强不提。
  秦王妃的案子审了四五日,有了结果,秦王妃对罪行供认不讳,圣旨赐了白绫,由宗人府即日监刑。其娘家兄长立刻收押进京待审。秦王被贬为庶人,安淑妃贬为才人,打入冷宫。楼参未招,自然也还未死,为宁王翻案,以及挖出元凶,他还有大用。余者如梁嬷嬷及侍卫等,都有处罚。
  前朝事情多,反倒且顾不上俞妃了。
  外面的事陆瞻在应付,宋湘这些日子就协助晋王妃处理应酬事务。
  宋濂经过围场这几日,与大批官家子弟打成了一片,甚至在皇帝跟前都留了名,宋湘进宫请安的时候,皇帝还问了两回他的功课……这可不得了,在从前用功的基础上,宋湘不得不又给他施加了两分压力,总不能连累了沈家学堂的名声不是?
  钟氏打趣:“照你这么逼下去,别回头逼出个状元来!”
  去围场之前小产的她,休养了将近一个月,已经恢复好,近来气色也回到出事之前模样了。陆昀在媳妇儿身上付出的心思似乎不少,知道她喝茶惯喝什么口味,花胶熬到什么样才算够了火候,连挑胭脂都有了心得。虽然看上去像个完全不知上进的二世祖,但是比起从前,莫名顺眼了很多。
  皇帝还没有下旨如何安排陆瞻出府的事,兴许是没顾得上。宋湘他们也不好去催请,一来显得没眼力劲儿,二来跟为宁王翻案相比,何时出府已不是最要紧的事情,再者,他们内心里也希望能跟晋王妃再多相处些时日。
  这日下晌,皇帝传陆瞻和宋湘到乾清宫,说道:“你们母亲怎么样?朕想去见见他。”
  陆瞻与宋湘对视了一眼,道:“不敢劳皇上移步,孙儿可去接母亲进宫。”
  “他为我们陆家的男人吃了这么多苦,朕理应去见她,才合礼数。”
  陆瞻抿唇不言语了。皇帝的这番话,何尝不是他的心情?宁王妃实在太不容易了,她应该受到尊重。
  宋湘就说道:“不知皇上想几时去?孙媳也好提前知会母妃,也好有个准备。”
  “明日下了朝,瞻儿来接我。你在寺里等着。”
  皇帝道。
  宋湘领旨。
  出宫后她就立刻安排人去拂云寺,正好,自围场回来之后,他们也该把发生的事报一报宁王妃了。
  抓捕楼参的时候,曾经从他住处拿到过几封信件,除了与秦王妃的,还有几封没有署名,信纸也普普通通,毫无特征。但是当中却曾提到了陆瞻,以及宁王和宁王妃,由于内容不连贯,因此不知道是不是对方有怀疑陆瞻的身世,但是提到宁王妃时却是问及她的下落,可见,他们是知道宁王妃未死,以及确实也还不曾知道她的下落的。
  尚不知下落这一点,又与早前宋湘他们猜测元凶就在京师的结论相悖,因为如果元凶已什么都掌握到,而且就在京城,是不可能发现不了在世的宁王妃的下落。不在京城,又是如何对宫闱局势知悉甚详的呢?
  不过抛开这点疑问不提,这跟晋王找去的暴毙的仵作所说宁王妃死因有疑之事却又相符了。
  派去拂云寺的人很快回来,告知宁王妃收到传话,已知悉,并将静候皇帝的到来。
  宋湘问晋王妃:“母妃明日一道前去吧。”
  晋王妃道:“我是要去,我得去做个见证的。等他们见了面,日后出面声讨元凶的人,就该是你们的母亲了。这个头,由她来出再恰当不过,也不能缺了她。”
  宋湘点头:“那明日一早,我便以进香的名义,与母亲同去。”
  晋王妃问她:“这几日你汉王叔怎样?”
  宋湘回道:“也在为搜集证据而奔走。只与萧大将军喝过两次酒。”
  “臻山知道阿楠身世了吗?”
  “还不知道。没有机会说这个。”
  晋王妃点点头:“到如今,身世之秘也到了该揭开的时候了,皇上既然已经把这事告诉了汉王,那么明日过后,有适当的机会也可以跟身边人说了。譬如胡家,沈家,萧家,——杨家倒是一直知道的。”
  宋湘想到沈家那边还干系着追查柳家秘密一事,说道:“回头也是该去沈家拜访拜访了。父亲留下的两份证据,将会成为最关键的证物,而柳纯如虽死,骆容却很可能还活着,骆容也是与案最要紧的人证。”
  其实只要能抓到元凶,一切就都水落石出了。
  但问题是目前只有楼层一个关键人物,而楼参明摆着不肯招,目前破获案子就得做好努力的准备,只能一边审问,一边先继续走老路追查了。
第404章
儿臣
  拂云寺这边,宁王妃自从上回见过陆瞻之后,心知离与皇帝见面的日子不远,因此近日反倒安宁起来。
  昨日接到宋湘传话,这一宿辗转反侧,天未亮就起床了,恰巧以进香为名而进寺的宋湘和晋王妃也到来,彼此说起离别之事,免不了有一番唏嘘。
  陆瞻等下了朝,遂前往乾清宫接驾。临出门时晋王唤住他:“你上哪里去?”
  这还是父子“反目”后第一次正儿八经说话,陆瞻想了下,拱手道:“皇上要去拂云寺,命我接驾。”
  宁王妃身在拂云寺早就当着皇帝的面说过,近日皇帝行事也并不避开晋王,此刻也不必刻意瞒着了。
  而近日事故频出,晋王知悉当年内情甚多,所思也甚多,早已有心想与陆瞻碰个面,无奈他连日忙碌,难以找到合适机会。方才正在庑廊下漫步,见陆瞻并不很赶路的样子,便就走了过来搭讪。
  此时听他这么说,知道话又说不成了,便哦了一声。
  再一想,他就说道:“我与你一道去吧。”
  见陆瞻没吭声,他立时又道:“我也陪皇上去见见你母亲。”
  陆瞻低头默吟了一下,点了点头。
  皇帝微服出行,在承天门下看到了与陆瞻同路的晋王,没说什么,爷孙三个上了马车,便直行前往拂云寺。
  一路上皇帝眉头轻蹙,眼望着车窗外,似心头凝结着万千愁思。晋王也双手扶膝默然不语。
  陆瞻没有打扰他们,直到入了寺门,才先行下车,在车下躬身。
  在此等候的侍卫与宫人早已进内通报,陆瞻引着皇帝来到禅院门下,便见两位王妃与宋湘都已等候在此。
  “儿臣,拜见父皇!”
  宁王妃提袍跪下,声音颤抖。
  随后跪下来的宋湘没有忽略这声“儿臣”,在皇帝面前,以儿媳的身份自称儿臣,这可是连晋王妃都没有的殊荣。皇帝当年对宁王的疼爱,也就可见一斑了。
  “起来。”皇帝弯腰虚扶,眼眶也已经泛了红。
  宁王妃站起来,躬身迎了他们进禅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6/3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