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乡里(校对)第2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7/307

  “进宫之前,我哥哥有位同窗与我们很熟,经常来我家,我跟他也很熟,连他的字迹笔迹都认得。那日我在皇后案头翻看的奏疏,却就有一本是他写的!”
  “他写什么了?”
  “蜀地有人私挖铁矿的状子!”
  “蜀地铁矿?”
  皇帝蓦地挺直了腰背,与此同时窗外也传来了一点异样的声音。
  皇帝目光紧盯她:“说下去!状子怎么写的?”
  俞妃道:“状子里写着蜀地被发现多处铁矿被偷偷私采,官府派人调查,但对方总是先收到消息掩饰起来。几次交手,最后发现挖铁矿的人来头不小,他们不光是在当地官府里有人,在朝中也有人。时任同知的他便写了这么一封奏疏,借着知府夫人给皇后娘娘递请安折子的机会,瞒住所有人夹带了进宫!”
  说到这里她见皇帝似完全被震住,便停了下来。
  皇帝无意识地抬脚走了两步,蓦地停住,后又倏地转身:“那封状子呢?你给皇后看了吗?!”
  “没有。”俞妃摇头,“那折子正好就落在了我手里,我看到是他的名字落款,又看到竟然是份状子……我想到他与哥哥的情谊,那时候哥哥虽未进京却已经科举入仕了,而他也去了蜀地任职,十分欣慰,也十分担心,怕这折子直接落的是他的本名会留下后患,就去了封信给他,问了些情况,又提醒他行事应谨慎些。
  “后来他回信给我,果然就重新写了封状子。看完状子臣妾是打算呈给皇后的,但当臣妾看完信中他回复给臣妾的案子相关内情时,臣妾却觉得呈不出去了!那信里说,说——”
  “说什么?!”
  俞妃深吸气:“那信里说,私挖铁矿的幕后主谋,是来自楚王府的人!”
  楚王府三字落地,便是有一张网,将殿里殿外所有的声音都给按压住了,耳边安静得似乎只能听得见耳膜内血液的流动声,彼此的心跳声!
  “何以见得?”
  皇帝声音极轻,却又极稳。
  “因为他们有查到,铁矿的流向,其中有一小部分曾流向了楚王府所在的汉阳府!”
  “汉阳府?”皇帝又默念了下,缓缓颔首:“好巧,也在两湖地界。”
  片刻,他再道:“再后来呢?这状子你是怎么处置的?”
  “臣妾虽然进宫不久,也只是个低阶的内命妇,但是楚王府三字意味着什么,臣妾还是知道的。臣妾出身小户,生来胆小,怕他这状子引火烧身,最终引来皇上皇后大肆彻查,而导致他被报复,于是,于是……”
  “于是怎样?!”
  “于是,臣妾就将它夹带在送往东宫的贡品里,转呈给了太子殿下!”
第375章
不过是私心
  殿里烛光摇曳,将投在地下的皇帝的影子扯得稀碎。
  隔墙的宋湘屏气凝神地听倾着。
  先前在门内等候他们的王池直接将他们带到了侧殿,一墙而已,那边的对话声俱已入耳。
  俞妃交代到这里,昔年那状子的来历总算有了眉目——既然主动提到了这张状子,那么状子经过她手,这件事应该无假,但她为何要自作主张替告状的人拿主意呢?
  “既然杨淳状子里线索有提到楚王府,那为何直到宁王出事,也没有人提及过这一点?”
  “正是因为楚王府牵连太大,他也没有实证可呈交,臣妾让他隐去的便是这点线索!”
  “递状子的这个人,他叫什么名字?”
  皇帝的声音又传了过来。
  “他姓杨,叫杨淳。”
  “他比你哥哥年岁相差多少?”
  “……比家兄小一岁。”
  “他比俞歆还小一岁,也就是说与你年岁相差不大,一个兄长的同窗而已,你却对他字迹笔迹全都熟悉,以至于进宫许久之后还能认出来?”
  俞妃被指中要害,垂下脸庞,避开了他的目光。
  皇帝再道:“你截下他的状子,再去信提点,更在了解到蜀地情况之后擅自将状子隐瞒转给了太子,这绝不是一个时任才人的你该有胆子做下的,你这么做,绝不止是基于他是你兄长同窗的身份,而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你内心在意的人,是吗?”
  他面前俞妃的脸逐渐青白。
  “是不是?”皇帝再问。
  俞妃淌着眼泪点了点头,伏地道:“杨淳曾得家父教导启蒙,自幼在俞家出入。臣妾确实,确实曾心仪于他,但此事他并不知情,且我进宫时他还在备考翌年的春闱,从进宫后,我也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也割断了这份念想!否则的话,我根本不至于在看到那奏章时才与他联络!”
  “那朕又怎么知道,你在那之前有没有与他联络过呢?”皇帝伸手钳住她下颌!
  俞妃痛得眼泪绽出来:“身为御妻,与外臣私通信件,光凭这点,当时被发现臣妾就要被处死了!臣妾侥幸得逞一回已经难得,如何能做到频繁通信?
  “臣妾也只不过是个凡夫俗子,少年时的故人染上了这样大的案子,臣妾看在昔年相识的份上斗胆加以提醒,臣妾的初心并非蓄意想乱政啊皇上!”
  “可是你的‘并非蓄意’,却害死了朕的儿子!”
  怒斥声从皇帝齿缝间挤出来,瞬间将俞妃给震住了。“朕先不管你与告状人之间有何瓜葛,光凭你自作聪明,自私自利地将状子匿名转给太子,引出了后来这么多事,朕就该将你碎尸万段方为解恨!”
  “臣妾知罪!”俞妃淌着眼泪道:“一开始臣妾并未想到会引发这么严重的后果,之所以递给太子殿下,是因为相信殿下的仁慈和睿智,他能从递状子的方式照顾到告状人的处境,我赌他不会向皇上举报,立刻大张旗鼓地纠查!后来那封状子果然没有引起什么风波,直到宁王出事……”
  “就因为朕的太子仁慈,所以你就让他来背负这一切?因为惧怕皇后与朕雷厉风行,伤到了杨淳,所以你就隐瞒下来,直到宁王府出事也不站出来吭一声?!”
  皇帝手下用力:“所以你一直都知道朕的儿子是被冤枉的,是不是!而你明知他是冤枉的,却还隐瞒不说,任由朕就这么失去了他!”
  “宁王出事时,臣妾已有鹏儿了,臣妾背不起这么严重的后果,这个罪,臣妾也认不起啊!”
  俞妃哭道:“宁王是皇上的儿子,可是鹏儿也是臣妾的孩子,宁王已经死了,臣妾要是说了,臣妾就一定没命了,那鹏儿,鹏儿也绝不会有好下场的!”
  “你无耻!”皇帝怒吼,猛地松手,站直身望着摔倒在地的她:“你是因为谁才一步步走上贵妃之位的?是皇后!
  “朕或许对你们算不上尽心,但皇后对你无论如何算是仁至义尽,是她体恤你,提携你,甚至相信你!也是她让你有了生下汉王的机会,你这的一切不是朕给的,是皇后!
  “太子和宁王一个是她的长子,一个是她的幼子,你可知道因为你的自私,太子临终之前面临过什么?宁王又是怎么死的?还有晋王这几十年——皇后善待你,结果你却把她三个皇子都伤害至深!你对得起她吗?
  “太子和宁王死后的日日夜夜,你心里安宁吗?每次路过坤宁宫,你不觉得亏心吗?!你为了保住你自己的儿子,就可以对有恩于你的皇后的亲生骨肉视而不见!你跟皇后差在哪里?差在胸襟,差在他气魄,差在她有而你没有的这份仁德!
  “你毫不费功夫,就害惨了她的亲儿子!简直是死上千遍万遍都不够!”
  怒吼声透墙过来,墙这边的宋湘也感受到了身旁陆瞻的愤怒。
  的确,俞妃隐瞒过错为的是自己的儿子也说得通,但宋湘却无法体谅她!
  杨淳作为官员,举报地方案件是他的职责,也说明他是个称职的官员,但俞妃却仗着身在宫中而胡乱干扰了杨淳的作法!
  如果俞妃不是这么自作聪明,又不曾冒险替杨淳着想而从中来上这么一出,那么状子会被皇后重视,接而呈给皇帝。皇帝必然会派遣钦差严查此案,挖矿的幕后主谋都绝不会有机会将挑拨宁王晋王,毕竟状纸上已经明白说出了铁矿的流向!
  不管凶手是否真是楚王府的人,有这点线索都足以证明此事有楚王府的猫腻在内。而俞妃隐瞒下这一点,也给敌人争取到了时间和从中作梗的机会,使得他们既害死了宁王,也在晋王与王妃之间、以及与宁王妃之间永远地埋下了一根刺!
  所以俞妃一句不是蓄意,就能够说明她的无辜吗?
  即便举刀杀人的那个不是她,她也算得上要负一半罪的帮凶!
  她所做的这些事,不是出于大局考虑,而是为了自己的私心,她何曾值得原谅?
第376章
你没有资格再见她!
  “这个杨淳,去哪儿了?”
  殿里这边皇帝负起攥到关节发白的拳头,已继续问下来。
  “臣妾不知!”俞妃收住哭声,“臣妾当真不知!自那之后臣妾再也未曾与他联系过,多年后从家兄处听说他也不在蜀地任职了。臣妾只知他当时是铁矿所在地,龙山州知州府的同知!”
  “朕要怎么相信你的话?!”
  俞妃爬起来:“当年臣妾在坤宁宫发现的那份奏章,臣妾还收着!待回宫之后,臣妾可呈交给皇上!”
  “放在什么地方?!”
  “在,在臣妾梳妆的那面铜镜的夹层里!”
  皇帝沉声:“瞻儿进来!”
  宋湘蓦地一顿,扭头向陆瞻。
  陆瞻身子如同绷紧的一根弦,听到这里,蓦然松了松,也看了她一眼,随后与王池走了出去。
  身为宁王遗腹子,又作为被晋王猜疑伤害过的王府养子,陆瞻是这桩阴谋里的直接受害者,俞妃所说的一切,进一步让这件时隔近二十年的案子暴露出了轮廓,皇帝质问俞妃的每一声每一句,都算得上是敲在了陆瞻的心上!
  陆瞻进了门,见俞妃这情形,到底是天子御妻,他不曾多看,垂首来朝皇帝行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7/3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