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乡里(校对)第2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1/307

  云帏称是起身。
  陆瞻看着她出去,又看着她把门扣上,才接着往下说道:“我打算找个机会跟皇爷爷把话说了。”
  “说吧。”宋湘一面翻着册簿一面道,“但是秦王汉王都在,你能找得到机会吗?”
  “看吧。”陆瞻沉吟着,“我今儿看四婶那模样,都有些来者不善的意味了。”
  说到这个,宋湘也停了手:“王爷今儿倒是十分维护母妃。”
  在外人面前,晋王向来是温恭谦逊的,而今儿他话里锋芒毕露,真真是犀利。而且也不像是为了晋王妃刻意强出头的样子。
  陆瞻看她一眼:“不管怎么说他们还是夫妻,明显秦王妃想挑拨离间,还打击母妃,他坐在旁边要是不吭声,是不是也太窝囊了?”他的结论是:“这并不能说明什么。”
  宋湘笑了下,没再往下说。
  秦王住处距离安淑妃的院落不远,秦王妃受了气,知道皇帝如今常年独居,宴罢后也到了淑妃宫里。
  淑妃在梳头,看她来了便招呼她坐,再一看她神色讪讪,便又招呼她到近前:“怎么拉着个脸?”
  “儿媳今日怕是闯祸了。”
  “闯什么祸?”
  秦王妃眼圈儿一红,说道:“儿媳把二哥二嫂给得罪了。”
  扯到了晋王府,安淑妃头也不梳了,转过来:“怎么回事?”
  秦王妃便把晋王夫妇如何轮番针对她的事说了一遍。末了淌着眼泪道:“我原本只是跟二嫂凑个趣儿罢了,岂料她竟听不得玩笑,拿排行来压我,我年轻气盛,一时没压住,这才拿了孩子的事来回她。
  “结果二哥竟咒我早死,还说王爷将来得弦续,想我为宗室添儿生女,为的也不过是王爷,他们咒我倒不要紧,只鸿哥儿是皇孙,是王爷的嫡子,我若有个好歹,鸿哥儿可如何是好?”
  安淑妃听得脸色阴沉:“竟有这样的事?他们这是仗着长兄长嫂的身份欺负人不成?”
  秦王妃收收眼泪:“母亲倒也不必气恼,想来王爷与二哥本来并非一个母亲所生,总不如同胞兄弟来得亲热。再者,二哥二嫂排行在前,便是训戒我们几句也是训得。我不过是担心着是否把二哥二嫂得罪狠了罢了。
  “我们在封地,夹着尾巴做人也就罢。母妃在宫中,却是大意不得,儿媳也只是前来给母妃提个醒,万望母妃当心。”
  “好孩子。”安淑妃执起她手来,“你都被人欺到这份上了,还在为我着想。王爷要是不善待你,我都不答应!你我早就是割不开的一家人了,我自然会万般小心。”
  秦王妃拭着泪,叹气道:“只可惜我们远在荆州,隔着也过远了些。平日书信往来,路上都得走个一二十日才能到手。若像二哥这般,能在京中就好了。彼此相互照应,也不至于回来一趟,谁也不熟,连澜姐儿都能被人欺负。”
  安淑妃听到这里把手收了回去:“这怎么能比?本朝惯例,皇子成年须得之国,晋王这是情况特殊,当年太子与皇后先后故去,再接着又是宁王出事,传晋王归京,一是为抚慰皇上心伤,二则也是防止晋王在外也有什么意外。你们不能比。”
  有帝后深厚的夫妻情份在先,又有晋王唯一皇嫡子的身份在后,庶出的皇子也来争这个殊荣,那不是现成的靶子了么?
  “儿媳倒不是要比的意思,”秦王妃忙道,“只是觉得,若封地近些,离母妃更近,心里也踏实些。京里有什么风吹草动,我们也不至于蒙在鼓里太久。母妃有什么吩咐,我们也能及时遵从执行。”
  安淑妃垂眉不语。
  秦王妃觑着她神色,继而道:“放在从前,是俞妃娘娘主事,儿媳倒也不敢说这样的话,可如今后宫掌权的是母妃您了,您在宫中,是真真正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我听说前些日子二哥也惹恼了父皇,把差事也给夺了。
  “皇上久未立储,也许就是因为对二哥也有不甚合意之处呢?母妃掌了大权,我想只是给咱们求换个封地,应也不为过。”
  安淑妃道:“这是你的主意,还是敞儿的主意?”
  秦王妃忙垂首:“此事只是儿媳一时生起的念头,并未与王爷说。不过——不过王爷时常感慨母妃养育之恩,儿媳见了也十分动容。”
  安淑妃凝神片刻,把茶放下:“你说的我不是没想过。不过,皇上虽然撸了俞歆的官职,俞家子弟却还在朝中任职,而且皇上也没有要削掉俞家的意思,我便是暂且掌了权,也没到能左右皇上意愿的地步。
  “眼下绝不宜轻举妄动,一旦失手,那不是更加让晋王府有了拔除咱们这颗眼中钉的机会吗?”
  秦王妃恭身称是。
  安淑妃再道:“改封地这样的举动,看起来是有益,实际上却是跟自己过不去。都不用担心成事之后会如何了,光是这消息透出去,就有咱们够受的。
  “且打消掉这个念头。你们难得回来一趟,还是想着怎么讨你们父皇的欢心为重。
  “瞧瞧瞻哥儿,他和你二嫂就是会哄皇上开心,如今带契着宋湘也被抬举起来了!
  “这说明一个道理,只要皇上心思在你们身上,你还怕捞不着好处?哪怕得不着储位和权力,捞点家产在手也是好的。”
第336章
你们怎么什么都知道?
  秦王妃颌首称是。
  “天色不早,先回去吧。”
  安淑妃端起了茶来,让身边宫女送客出门。
  秦王妃背影消失在门口,安淑妃的目光也变得深邃起来。
  婆媳这里说着话的时候,秦王在房里等了会儿,想到先前晋王那般毫不留情,也索性出院子去往仁寿宫。想着这会子天色还早,皇帝多年不传妃嫔侍寝,正好可去宫中尽尽孝。
  刚出甬道就遇见前方也来了人,太监提着灯笼打头,随后是个穿着月白常服的青年男子,秦王一看便停下步道:“老五?”
  汉王也停住步伐:“四哥。”
  “你去哪儿了?”秦王上前,打量他上下。
  “刚去母妃那儿喝了碗汤出来。五哥这是去哪儿?”
  秦王自不好说要去仁寿宫见皇帝,便笑了下:“先前喝了点酒,随便逛逛。”
  汉王点头:“小弟出来时忘了添衣,就不多留了。”
  说完便退开两步,越过秦王回房去了。
  身边太监道:“汉王殿下今日有些奇怪。像是有心事似的。”
  秦王望着汉王远去背影,收回目光道:“不管他。”说完继续往前。
  翌日天初亮,各宫各院就早早地行动起来了。
  陆瞻赶在宋湘之前起床,利落地换上一身戎装,极少穿盔甲的他立刻引起满殿人的惊艳赞叹。宋濂竟也麻溜过来了,看着窗下擦拭着弓箭的陆瞻道:“姐夫,我也想去围场。”
  “你去干嘛?”陆瞻手未停地睨着他,“你去了那些猎物可不得倒大霉?”
  “瞧您说的,”宋濂翻了个白眼,“我还能生吃了它们不成?”
  “那可没准儿。”陆瞻道,“反正苏慕现在老想着辞工不干了,去街头摆小摊儿!祸祸了我多好一个侍卫了你都!”
  宋湘抱着他的箭囊走出来:“还唠什么呢?快走吧!”
  ……围场在山下七八里路的地方,出发前所有人都在山下木栏处集合。
  宋湘他们到时已经来了不少人,汉王也到了。看到陆瞻二人,他走过来打了声招呼,又夸起陆瞻的银甲。
  一会儿永安侯父子和萧祺父子也来了,按说文官是不下场的,但头一日也得陪着皇帝去遛遛,看看场地,也算是走过场。
  于是乎浩浩荡荡,人去时马蹄下尘土飞扬,将才探出头的日光都遮去了一半!
  宋濂手搭凉棚,望着群马远去,叹起了长气:“我好后悔。”
  牵着他的宋湘低头看他:“后悔什么?”
  “早知道我也能跟着来围场,就应该好好跟外祖父学骑射才是!”
  宋湘哂道:“得了吧,就你这小屁孩儿,就是学了骑射也不会让你下场的。就是将门家的子弟,也至少得满了十二岁才能下场。”
  宋濂仰脸:“姐姐,姐夫这次得拼个第一吧?”
  “这话怎么说?”宋湘走上回山的石阶。
  宋濂绕到她前面:“总不能再让别人有机会踩王妃的脸吧?”
  宋湘顿住,看来昨夜宴席上这小子全都瞧进眼里了呢。
  她道:“当然不能。你姐夫有分寸的。”
  “濂哥儿!”
  刚说到这儿,侧前方便有只小汤团子奶声奶气地朝这边呼喊起来,接着小汤团子也挪到跟前来了,先跟宋湘躬身道“世子妃姐姐好”,然后问宋濂:“濂哥儿,后山有好多鸟,我们去抓鸟吧。”
  宋濂一脸嫌弃摆在了脸上:“谁要抓鸟?我才不去呢!”
  “可是上次你不是要跟我六哥去相国寺抓鸟吗?”
  “上次是上次!”
  “濂哥儿!”宋湘正色,“不许这样跟姑娘家说话。”
  宋濂老实了些。
  沈钿沉默片刻,又说道:“那你想做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1/3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