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乡里(校对)第1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9/307

  周云飞被提拔升职的消息令周侧妃心花怒放,早前被打过的脸仿佛根本就不疼了,这两日花枝招展在王府里行走,溜尖的声音传遍了各个院落。
  毕竟晋王这番作为真是给她长了脸,在王府这么多年,这还是头一次被捧得这么高呢,怪不得个个都想占据高位,这得宠的风光就是舒服。
  “去让膳房好好炖锅鸡汤,我要等王爷晚上回来吃。”
  打发了人出去,她摇摇摆摆地进了里间补眠。
  延昭宫还没设小灶,宋湘要做饭就得到膳房。厨子头儿听说她要亲自动手,连忙腾出个灶来给她。
  众人觉得王府里的女眷居然还亲自下厨,都觉得很惊奇,手下忙乎着自己的事,一双眼睛却不住地瞥过来。
  宋湘从容得如同站在自家厨房里,切菜备菜,游刃有余。
  燕吾轩的下人到了膳房,一看宋湘竟站在灶台边忙乎,也不由惊呆,随后立刻缩在旁侧,仔细地打量起来。
  周侧妃才刚躺下,脑子里还没消停下来,就被珠帘声闹得睁开了眼。
  “侧妃。”
  “跟膳房的人说了吗?”
  “说了。”下人到了跟前,迟疑道:“方才在膳房,奴婢看到世子妃在亲手下厨。”
  “她亲自下厨?”周侧妃凝眉,“为什么?”
  “据说是给世子做饭食。”
  周侧妃听闻,冷哼道:“那他们俩情份还挺好。”
第265章
贵夫人
  说完她静默了下,又说道:“膳房可不是什么随便能沾的地方,这府里头可住着这么多人呢,谁碗里不干净可都说不清楚。
  “她这冒冒失失地去了,可见果然是个没见识的,不过是装出来的世故老道罢了,——让她去!最好是多去!”
  下人看到她眼里算计的毒光,心领神会地退下了。
  宋湘就着现成的食材做了两荤两素,让太监们抬着食篮出来后,转身跟花景旺道:“方才我碰过的所有东西,都让厨子头儿找出来,你拿个箱笼锁住,然后让他画个押。他要是问起,你就说是我不喜欢用过的东西给别人用,别的不要多说。”
  景旺称是,倒转回头了。
  周侧妃这边鸡汤熬好送去已是傍晚,晋王歪在承运殿榻上听太监回话。
  景泰道:“周大人升职之后,奴才确知消息已经传开了,但王妃与世子这边都没有什么动静,周侧妃这两日在王府十分高调,王妃也没搭理她。”
  晋王皱眉望着地下,片刻后坐起来:“她也没问问周云飞的事?”
  “没有。”
  “那她这几日在做什么?”
  “……便与平常一样,待客出访,往来应酬,闲暇时传世子妃与郡主她们去吃茶说话。听说王妃还筹备这两日要请几位贵眷到王府来作客呢。”
  晋王脸色更加阴郁。
  门外又有人进来:“燕吾轩那边来人,说侧妃请王爷过去喝汤。”
  晋王眼底浮出丝冷光:“吃饱了,喝不下。”
  来人默声退下。
  晋王望着景泰,一会儿站起来,停步道:“柳家那边怎么样?”
  “没有进展。沈楠回来后也没再有柳家那边消息传出来。不过——”
  晋王看向半道停下的他。
  景泰走上前:“打从沈杨两家这婚事结成之后,沈家与杨家关系便密切起来,沈尚书有好几次被人撞见在杨家留饭。而且沈家子弟与杨家的交往也比从前密切多了。
  “此外,宋家小公子与沈家往来也很频繁,在沈楠沈公子带领下,宋小公子还曾与沈家几位小爷前往杨家作客。”
  “宋濂?”
  作为儿媳妇的亲弟弟,晋王不可能不知道那小孩儿。“沈家倒是会拍马,把宋濂也给拍上了。”
  景泰看了眼他:“似乎又不全是沈家跟王府套近乎的缘故,濂公子在沈家求学这几个月,已经得到沈尚书亲自赞赏,这小——这濂公子年纪虽小,但似乎特别有人缘。”
  晋王默了下:“小孩子不重要。”
  景泰颌首。
  晋王又道:“还是紧盯柳家,务必找到那些东西。”
  景泰再颌首。
  ……
  周侧妃没等到晋王,咬着牙在窗前反复踱到夜深才让人熄灯。
  不管是在皇帝威慑之下也好,还是晋王自己有着让人看不透的考虑也好,总归目前而言,王府是平静的。即便有人暗中跳脚,那也还没抓到什么机会。
  再度为夫妻的生活仍在按部就班地前进,秋狝就渐渐提到了日程上。
  日期定在十月十五,位置不远,就在承德。
  秦王来信车驾距京已只剩百余里。汉王信中也说初十之前必然会到。这几日京中便热闹起来。
  皇帝登基三十余年,青年时的骁勇自不必说,到如今这年岁还能在猎场一展雄风,这是国运昌隆,社稷安稳的体现,故而从上至下都是乐见的。
  宋湘作为在京的世子妃,自然也在钦命随行的女眷行列之中。
  接到旨意的这日下午,她与晋王妃一道进宫谢恩,并顺道前往淑妃与俞妃处看看到时有何出力之处。
  俞妃自贵妃位上下来之后,后宫便由安淑妃掌着,由于近年来的秋狩游玩的性质大于捕猎,随行的官眷也有不少,而这方面事务便当仁不让由她总揽。
  安淑妃身段丰腴,近五十岁的人,脸上连皱纹也不见多少,见人便笑呵呵地。早几日宋湘已与陆瞻进宫来拜见过宫中长辈,相互见过面,也就省去了那套虚礼,在她的景和宫坐着吃起了茶。
  一开口自然是拉着晋王妃一道来掌事,晋王妃推辞不掉,就转口说到了秦王:“一晃又出京多年了,虽说每两年总能见上一面,但又总觉得日久天长似的。我们尚且如此觉得,想必娘娘心中更是期盼了。”
  安淑妃轻叹:“当娘的自然是盼着多见几面,但国有国法,又岂能不遵循?京中有晋王伴着皇上便够了,外头也要有人。他在封地为皇上看守着民生经济,也算是发挥了一点用处。他们兄弟各司其职,我倒是颇为欣慰。”
  话说的可进可退,但也不过是场面话而已,没必要深究。
  如此几句,太监就报俞妃和南平侯夫人及东安侯夫人来了。
  安淑妃道着“快迎”,这边厢已经着人把凳子椅子搬了过来。
  “淑妃娘娘贵体安好?”
  人才进来,便有声音仿似十分熟络似的迫不及待地道起安来。
  宋湘只当自己是个陪坐的,听到这声音,就不由得扭头看去一眼。
  说话的是东安侯夫人。
  东安侯夫人是个瘦削身材,巴掌宽的脸上堆着笑,随在南平侯夫人身后,不像个贵眷,倒像个来倒贴的。她倒本来也不是什么大户出身,东安侯年轻时放浪不羁,原是许了个大家闺秀,但他婚前房里就收了人,且在婚期临近的时候还生出个庶长子来,这未婚妻就不能忍了,拼着名声不要也跟东安侯府退了婚,后来东安候经这一闹,哪里还能许得着什么好女子?那会儿他们老太太就托京外的老亲戚许了个当地屯营里姓张的千户长的女儿,娶回来成了婚,便是这东安侯夫人。
  宋湘与他们家原是井水不犯河水,可巧,这张氏的儿媳妇,娶的就是佟彩月的干娘的娘家侄女,佟彩月当初百般在京城里嚼她宋湘的舌根,其中一圈人里就有这张氏。
  当然,如今回归原位的宋湘不可能揪着这么点过往还跟她过不去的,但这东安侯府,确实就是一府歪瓜咧枣,让人不能明白她为何会与南平侯夫人一起,更让人疑惑起她此行随着俞妃到淑妃宫里来的用意。
第266章
针锋相对
  “兵部侍郎何桢的夫人求见!”
  这边厢还没有行完礼的当口,门外又有小太监躬着身子进来了。
  官眷觐见需要通过层层通报,安淑妃正要发话,俞妃忙说道:“何夫人方才去我宫中,是与我一道来的,方才落后了点。”
  安淑妃恍然,让人引进来。
  宋湘还是在何琅被刺的当日,在医馆里见到伤心欲绝的何夫人的。听到她也来了,就不免想起何家那宗草草收场了的案子。
  陆瞻这些日子在大理寺案卷中得到的结果,与从苏倡那里听来的一模一样。但这事儿旁人看不出蹊跷,她和陆瞻又如何能不觉得奇怪呢?
  陆瞻前两日也去何家探望了何琅,带回来的消息是说,何家对案子闭口不谈,就是话题绕到了这上面,他们也认同大理寺卷宗中的真相。这就越发让人怀疑何桢是为了息事宁人而故意掩盖真相了。他们掩盖的真相,却恰恰是陆瞻和宋湘想要知道的。
  “看来都是接到圣旨了。”安淑妃笑道,“都是老熟人了,到时候可要好好唠唠磕。”
  宋湘瞄了眼桌上的官眷名单,果然见在座几位都在其中。再看了眼淡然若素的晋王妃,以及眼观鼻鼻观心的俞妃,她也保持了安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9/3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