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乡里(校对)第1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4/307

  虽然这个答案委实让人震惊,但倘若这是事实,一切不解之处反而就顺理成章了!
  她又蓦然想到自己或许不应该留在这场合,深揖之下就要出去。晋王妃却一手搭在她肩膀上:“你留下。”
  宋湘看着陆瞻,一时说不上什么心情。被自己信任尊敬的父亲下毒手,已经让常人难以接受了。
  结果这个父亲居然还不是生父,那十几年的父子天伦居然都成了假的,这让人怎么受得了?
  她深吸气,最后还是留在了原地。
  “我不相信!”陆瞻睚眦欲裂,“从我记事起,他对我比陆曜陆昀他们都要好!他二话不说把我立为世子,我的功课他也时有关注!
  “他也许没有时间对我嘘寒问暖,也许后来也对我做了些让人无法理解的事,可那些年他能力之内能为我做的都已经做了,他怎么可能不是我父亲?!”
第199章
那是一场阴谋
  宋湘忍不住跑到院子里,只见人都不在,猜想英娘早已经把人带远了,这才放心回到屋里,对陆瞻道:“你冷静些,听王妃说清楚原委!”
  晋王妃伸手将陆瞻抱在怀里:“母亲知道,你知道我说的是真的,你只是不愿意相信罢了!我一直不敢告诉你,就是害怕看到你难过。
  “你没有错,为什么错误却要你来承担呢?可是,既然这是事实,你也终究需要面对它。”
  陆瞻绷直着身子,怔然地看着地下,垂在身侧地双手被他攥得跟铁铸一样紧。
  宋湘别开目光,压住心下的骇浪。
  在一步步确认晋王就是害陆瞻坠马的人之后,她也曾疑心过各种可能。但实在是不敢想这一着。因为要在皇室之中完成这一步风险太大了。事后不但王妃要待罪,就连杨家上下逃不了。
  但王妃偏偏做到了晋王这个父亲不知情,外人也没有瞧出端倪,可见,晋王妃委实做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
  看到屋外廊角温在炉子上的水壶,她走过去,翻开临时搁在架上的茶具,沏出两杯茶,端回了屋里。
  陆瞻把晋王妃推开:“既然母亲说晋王并非我父亲,那么您的意思,莫非指我生母不贞?”
  “非也。”王妃坐下来,“你的生母非但贞洁,而且出身人品都十分高贵,王府难产而亡的那名姬妾,他并不是你的生母。”
  陆瞻喉头滚动,这次他紧盯着晋王妃没有出声。
  宋湘听到这里,说道:“王妃这话的意思,可是兰馨夫人难产的时候,王妃主张让世子代替了那个孩子?”
  她对王府的事是知道很多的,要想不动声色把陆瞻带进府当成晋王亲生子,也就只有那个机会了吧?
  “没错!”晋王妃点头,“瞻儿出生的时间与兰馨生产之时仅差五日,她产下死婴之后我便将瞻儿代替那孩子抱了出去。”
  “那么敢问世子的生母何在?他的生父又是谁?”
  晋王妃抬头:“你们知道宁王吗?”
  宋湘静默了下,点点头。“传说宁王是皇上皇后最为疼爱的幺子,却因为受到太多骄宠,而性子浮躁——”
  “错了,”晋王妃沉声,“世人说他浮躁,都不过是有心人造就的舆论罢了。他贵为皇子,之国之前绝大多数时间都呆在宫中,之国之后又远离京城,在京露面的机会屈指可数,世人见过他几回?世人怎么就知道他浮躁轻狂了?
  “他若是浮躁,有些事情就不可能到如今还掩盖着了。”
  宋湘默语。但晋王妃把话说到这里,她心里就蓦然有了个猜想……
  “母亲的意思是,我宁王叔才是我的父亲?”
  没等她把话说出口,陆瞻已抢在她前头把话说了。
  “是,”王妃望着他,“你就是宁王的遗腹子。你的母亲为了保住你,诈死逃生将你生了下来。
  “她的扈从辗转找到我,正好没多久太医诊出兰馨腹中胎儿会面临难产,我就想到了这个主意,让你代替那孩子成为了晋王府的皇孙!”
  陆瞻怔然坐在椅子上,没有了反应。
  既然他是宁王的遗腹子,那妙心的身份就呼之欲出了!
  那副她们特意给宋湘看的上标着洛阳的舆图,看来果然也是和皇帝这边有关系!而晋王要害他,除去被欺骗之外,只怕也还有宁王的影响在吧?
  否则,他又怎么会对一个自己付出了十几年感情的孩子下出这样的毒手?
  他翕了翕唇,说道:“宁王的案子,与晋王是否有关系?”
  晋王妃望着他,赞赏地颔了颔首:“没错。”随后她脸色又变得凝重:“宁王受过帝后悉心栽培,怎么可能会是无知狂妄之辈?就是再狂妄,身家安危他也必须晓得,皇上皇后不可能把他教得连自保能力都没有。
  “他的死,是一场阴谋!”
  这种可能陆瞻也有预料,不过是因为年代久远便无谓深究。他说道:“还请母亲告知原委!”
  晋王妃道:“你父亲他不会自尽的,他还有目标在身,还有凶手没有被抓出来,他怎么可能会自尽?并且还是以那样让人无语的方式自尽?
  “是有人不想他活着,因为他要是活着,不久之后朝中一定会掀起轩然大波!”
  陆瞻听得心凛:“这个人,看来多半就是晋王了。”
  晋王妃默然,抬手支住了额角。
  “不知宁王的目标是什么?晋王为何要残害手足?”
  “是因为太子。”
  晋王妃不胜心情起伏,再开口时声音已经微哑。“宁王查到太子的死与他有关,查证的过程中被他知晓而灭口了。”
  屋里陡现一片静默。
  在这片静默里,晋王妃幽沉的声音又响起来。
  “太子还在的时候,皇后娘娘也还健在,那时候可真是朝中大好的时光。嫡出的三位皇子兄友弟恭,和睦融洽。
  “其中太子与宁王关系最亲近,这倒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太子体弱,总觉得自己将来无后,他比宁王大了很多岁,又因为身为皇长子而十分老成,每每看到他的聪明可爱的三弟,便总忍不住把他当成孩子一般爱护着。
  “宁王也很喜欢大哥,小小年纪,就经常粘着他,讨好他,因为闯祸的时候大哥替他出面讨保最有用了,父皇虽然最宠幺子,但却最尊重自己的长子,只要他出面,就没有能落下来的戒尺。
  “他太机灵了,一切能给他讨保的人他都抓住,甚至包括常常被皇后召进宫的我。
  “处处受宠,便使得他有恃无恐,后来太子果然没有诞下子嗣,宁王替他忧心,便偷偷远去云南为他寻求灵药。
  “当然后来药没求到,宁王反被狠狠责罚了一顿,两个哥哥齐齐跪下来替他求情,这一关才算过去。
  “经此一事,兄弟俩情分更深厚了。
  “太子薨逝之前,惦记的是他的三弟,薨逝之后,灵堂上最为悲痛的也是快马加鞭不眠不休赶往京中奔丧的宁王。”
  她望着夜色,仿佛透过空气看向了十八年前的往昔。
第200章
半块玉佩
  “太子当时本不该薨逝么?”
  陆瞻的声音隔空传来。
  “事实上也不是,”晋王妃收回目光,攥紧手道:“他原本体弱,那年也确实病了有三四个月,他自己都在上表请皇帝另择储君了,他的离开,应该说是大家意料之中的事。
  “就算没有任何人干预,他寿命几何,确实也不好说。但是,一个人的寿数如何,是老天爷决定的,不该是任何一个人人为改之,不是吗?”
  陆瞻默语。随后道:“既然确实病入膏肓,那又为何说与晋王有关?”
  “太子落葬那日,宁王给我看了样东西。那是半块玉佩。是他在太子病榻的夹缝里发现的。可巧,我认出来那块玉与晋王腰间垂着的一块玉刚好很相似。”
  宋湘凝眉:“按时间算,那时候晋王一府还在原来的封地,宗亲无召不得进京,晋王的玉佩残片,为何会落在太子床榻上?”
  “你说的很对!我们奉旨进京的时候已经是太子停灵第七日,宁王离得近,他又日夜不休赶路,比我们早些。按理说我们都没有理由去往太子寝宫才是。
  “可那玉偏偏就是晋王的无假,我认得!之后回王府仔细翻查,我也确实没再见过那玉。”
  陆瞻道:“他是私下进过京吗?如果是这样,为何太子还会传他进宫,并且也不曾告知外人?”
  宋湘也道:“那玉原本应该好端端地悬在晋王身上,却留下一半在太子床榻,这只能说明发生过什么事情,玉才会碎。
  “而碎玉落进了床榻缝隙一直没有人发觉,当场就拾回去,这说明持玉的人也很大意,当时应是无暇来顾及这种‘小事’。
  “所以,这持玉的人要么是晋王,要么,便是这玉早已落在了别人手上。晋王进京往返少说得十天半月,王妃只要记得起有没有这段长时间出门的记录就好了。”
  “偏偏就是有,不但有,还有好几次。”晋王妃望着他们,“那时候我接连生下敏嘉和旸儿,大部分心力都在孩子身上,而他身为男人,终究也有他的事情要忙,有时候还要奉旨配合官府管管封地之内的民生,时常不归家是没什么好奇怪的。
  “直到宁王把玉给我看,我捋出了你们所说的这些可能,才惊觉很可能他在那些不着家的日子里,已经暗中进过京,并且进过宫——要知道,倘若太子允见,那么神不知鬼不觉地带个人进宫,还是很容易的。”
  “那这个‘允见’就让人疑惑了,明明应该光明正大地见,太子为何要同意晋王私下进宫见面呢?”
  晋王妃默然片刻:“我也不知道,这桩事宁王也没有查出结果。但是这么一捋,事情就很明显了。不管太子的死跟他有没有直接关系,最起码这当中还有秘密。他请我留意陆——留意晋王,以便查出事实真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4/3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