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乡里(校对)第1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2/307

  不用说,又是一顿揍……
  接下来整个下晌没有陆瞻的消息,宋湘猜想也不会有那么快,但心思却闲不下来。
  陆瞻来这一趟,话说得匆匆忙忙的,临走前关于张如坤请奏立储这事她都没来得及细问。
  关于皇帝有意向立晋王为太子的传言这两日仍在官户之间传播,但听陆瞻的意思,晋王一则没有与张如坤通气,二则张如坤如此,晋王也没有着急,虽说印象中的晋王的确稳重,总归这份从容还是有点过了火。
  要不然就是他有动作,但瞒着陆瞻。可陆瞻是他的亲儿子,是他的继承人,他瞒着作甚?
  宋湘只觉得跟王妃这么一番接触下来,对晋王府已经完全不能以从前那般散漫的态度去看待了。
  陆瞻坠马一事目前仍然有两个可能,一个就是他确实事出意外,但当晋王妃也有了怀疑的时候,那这可能性就很小了。
  已经排除的秦王汉王和陆曜陆昀,都是最有可能办成这件事的,陆昀既然已被排除,那么陆曜的嫌疑就很大了。不然的话,还能有谁具备这些条件呢?陆瞻当时并未入朝,是不可能会有仇家故意针对他的。
  说到这里,先前她竟忘了问陆瞻,晋王对此事态度如何?按理说王妃都在怀疑,不可能晋王不怀疑。
  而就算晋王没顾上怀疑,王妃必然也该提醒他才是。那不管怎么说,晋王都应该把此事严查一番才是正理,可是自始自终,晋王似乎都没有太把这事放在心上?
  “发什么愣呢?”郑容收拾完宋濂进来洗手,出声打断了她。
  宋湘一肚子话不知道从何说起。
  她想到晋王妃在与她交谈时充满了对陆瞻的担心,没有理由她不会把这个告诉陆瞻的亲爹。
  而晋王没有反应,那便要么是王妃压根没说,要么是说过了晋王没放在心上。可是不管哪种,晋王的表现都不像是个父亲该有的反应。
  果然陆瞻说的没错,晋王有些奇怪。
  仔细想想,前世的晋王的动作的确要出挑很多,至少若不是他,她和陆瞻是走不到赐婚那地步的。
  但至今为止,陆瞻与自己往来这么久,他似乎都无动于衷,他是突然不记得与她父亲曾有交情了?
  “还在愣呢?”
  洗完手的郑容走回来又戳了她一下。
  宋湘攥手道:“您说,这世上的父母亲,可有冲着自己亲生儿女下手的?”
  说出这话来,她是不太有底气的。
  晋王屡屡表现异常,再加上王妃那句从身边人查起,这便使她不自觉地也想到了晋王这个爹。
  要说在陆瞻的马上做手脚,晋王是完全有条件的。首先他在宫中几乎出入自由,且乾清宫不少人都很卖他的面子,再加上他身为王府的一家之主,要想从陆瞻身边人处套到点消息可谓不用费什么力气,那么他遣人去暗算陆瞻没什么做不到的。
  但他再怎么有条件,他也不能够这么做啊!
  陆瞻可是他的亲儿子,他妨碍了他什么?怎么就到了要暗中冲自己儿子下手的地步呢?
  “虎毒不食子,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怎么舍得下手?又不是疯了!”
  郑容也像看疯子似的目光看向宋湘,“你想想我,会突然之间想冲你们下手吗?”
  宋湘的猜疑一下子就被击垮了。
  她自是万万,也是绝对不会相信母亲会害她的。
  同理,晋王又怎么会害陆瞻呢?他们宗室之中,对子嗣是犹为重视的。晋王得多想不开,得去害死自己的儿子?尤其这个儿子还是皇帝重视栽培过,他自己的王妃也视如亲生,倘若要杀他,当初又何必花那么多精力栽培他?
  “别瞎想了。”郑容道,“不过要像濂哥儿这么着的,那我在被他气死之前先剐了他的皮也是有可能的!”
  说完她掀帘出门。
  宋湘目光追随着她直到出去,才收回目光。
  ……
  一旦心里有了猜疑的种子,万事万物落在眼里都有了变化。
  傍晚陆昀来寻陆瞻练武,陆瞻陪他走了几招,看到一副想提防他,却又还是要亲近他的陆昀,他蓦然也觉得没那么可憎起来。
  倘若在马上做手脚的人是他的父亲,那么陆昀这个异母哥哥下巴豆粉陷害他,这种事又算得了什么呢?
  苏慕把对替换掉的那批侍卫的审查结果拿回来后,他逐一看完,目光又黯了几分。
  所查的十来个侍卫经过复查,还是没有与坠马一案相关的痕迹,这么一来,嫌疑岂非只指向一个人了么?
  他手心又开始潮湿,窗外夜色深沉,像一块巨大的磐石压在他心头。
  重华去了已有大半日,他知道不会有这么快传消息回来,但这半日的时间却变得无比漫长。
  一阵风刮过窗楞,窗门拍打在窗台上,又弹开两下,案上琉璃展中的烛光也跳跃了起来。
  四面空气也变得一片死寂,像极了前世杀手露面之前的山垭。
  “你先出去。”
  他忽而挥挥手。
  等苏慕一走,他沉沉吸了口气进胸膛,站起来,走到后窗之下,然后翻窗越了出去。
第184章
父亲
  时值月中,入夜的王府笼罩在一片月光之下,花木的影子落在地上十分清晰。
  陆瞻遁着墙脚轻移,不多时就立在了承运殿侧墙下。
  远处梆子声已经打过两更,承运殿这边却还亮着灯火,偌大殿堂内,晋王依旧衣冠齐整,负着手在殿中踱步。
  幕僚庞昭与杜仲春立在帘下,手上还捧着几本卷册。四面烛光摇曳,如晋王的脚步一样停不下来。
  “这么说,皇上是的确在打算立储的事了。”
  声音响起的当口,晋王也终于停在帘栊下,缓慢的声音透过半个殿宇传过来。
  “看模样是的。”留着长须的庞昭道,“昨日下晌,皇上已经着礼部拟旨,要宣汉王八月回京替俞妃贺寿了。此外也还过问了秦王,虽然没有明确传他回京,但却也说到了秦王马上功夫不错,前番那回秋狩所获甚多。
  “在下以为,张如坤张大人的请奏,不但不是捋虎须,反而像是中了皇上下怀,说到皇上心坎里去了。或许,皇上确实是已经有了立储的心思。”
  晋王在帘下回头:“可若皇上有此念头,他又为何非得等到秋狩?难道他是还要在围场逐鹿一番,凭我们兄弟各人本事定储位么?”
  杜仲春凝眉:“皇上英武神勇,年轻时便以骁勇著称,看重皇子们的文治武功并不稀奇。
  “只是如此一来,王爷这边便要吃些亏了。这些年王爷因为韬光养晦,并未曾精于习武,而将精力绝大部分放置于政务与修心养性之上,到时去了围场,恐怕还需好生筹谋一番才成。”
  “此言差矣。”庞昭望着他,“王爷虽然疏于习武,但咱们世子却勤勉上进,绝不会输秦王汉王。皇上原本就器重世子,还曾亲自替世子选老师,有个出色的皇孙,对于争夺储位可是相当有力的。
  “到时候王爷不能上阵,让世子代替上场也是十拿九稳!”
  “但世子虽然勤勉聪慧,却从未上过围场,没有经验,又何来十拿九稳一说?再者,真有那么十拿九稳,皇上又怎会想到召秦王汉王入京呢?”
  “杜兄莫非是对王爷没有信心?”
  “当然不是,在下只是未雨绸缪。不愿事到临头而功亏一篑。”
  杜仲春反驳了回去。
  庞昭见晋王双眉紧拧,便也不再言语。
  晋王道:“秦王汉王近况如何?”
  杜仲春道:“秦王这边尚能知道些消息,譬如秦王妃又怀孕了,秦王隔三差五会在外搜罗新奇玩意儿取悦秦王妃,包括秦王的两个小郡主也时常在城中露面,据说长得很是可爱。
  “汉王这边却不知为何,一点有用的消息都打听不到,汉王府防卫越来越森严,除去汉王主动透露的消息,府内情况外间竟是无人得知。”
  “是么。”晋王眉头又皱了皱。
  庞昭道:“汉王年纪不过十九,不想心计却如此深沉。”
  “倒也不见得是心计深沉。”杜仲春沉吟,“汉王离京不过两年,离京之前还是个成日与世子在一处玩耍取乐的少年,他不可能突然之间就变得深沉。
  “如果是装的,那除非是从他出生起就开始装成这样。所以在下猜想,汉王应该是有目的地在提防着什么。”
  烛光那头的晋王目光微闪,幽声道:“若是提防本王,可真是冤枉了。”
  庞杜二人转脸过来:“俞家如今还未翻身,俞妃也降了妃位,汉王谨慎,倒也情有可原。”
  晋王唇角微勾,坐下来,然后道:“多关注关注沈杨两家,沈家近来可不太平。”
  二人称是,便在他挥手之下退了出去。
  暗处墙头上的陆瞻看着大开的窗户里,优雅端茶的晋王,咽下的喉头仿佛裹着一团麻。
  王府里防卫最森严的是府墙下,前院虽然也布满了不少侍卫,但承运殿因为连接着后院,侍卫反而少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2/3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