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乡里(校对)第1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307

  就立刻答应:“如此也好。”不过他又想到:“可我并没有准备酒菜。”
  “那还不容易?”陆瞻招手喊来景旺,“着人去东兴楼订桌酒席,送到胡府来。再去寻小侯爷,请他与谢公子直接到胡府。”
  景旺立刻去了,胡俨也立刻前去唤人张罗。
  ……
  晋王妃喂完鱼,回到栖梧宫处理日常事务。
  看了两封帖子,英娘就进来了:“派去打听胡夫人的人回来了。回禀说胡夫人今日见了几位女客,然后胡公子一早亲自上宋家药所接上了宋家小公子宋濂回府,方才咱们世子也到了药所,紧接着就到了胡府。应是改了饭局地点,小侯爷与谢公子都上胡家去了。”
  晋王妃凝眉:“俨哥儿以往可不是这么细致的人。他居然亲自去接宋濂回府玩耍?”
  “侍卫有亲眼看到是他。”
  晋王妃想了下:“胡夫人想提这门亲,不可能会瞒着俨哥儿。他这只怕是受了他母亲点拨。”想了下她又问道:“你说她家里来了女客?哪些人?”
  英娘报了几个名字。
  晋王妃眉头又皱了皱:“都是些官阶不高的人家。以胡家的身份地位,她突然主动请这些人吃茶,必有猫腻。”
  英娘道::“胡夫人一向雷厉风行,昨日既有试探,必然也看出来王妃并未完全拒绝世子与宋姑娘的可能,所以只怕是在张罗议亲事宜。只是世子并不承认,咱们也不便插手胡夫人的举动。”
  宋家与胡家家世差得太多,胡家请媒人选择高官肯定不合适,所以她今日请的客都是低阶的官眷就很可疑。
  婚姻还是以父母之命为遵,胡夫人走的是名正言顺议亲的路子,如此晋王府反倒不好办了。
  一则陆瞻态度不明,二则就算是他明确了这个想法,给王府世子娶亲这样的大事,也不是三言两语能决定的,还得与晋王商议,考察女主家中,总之许多章程要走。
  关键是,他们这边还根本没与宋家通过气,就是要赐婚,也得有礼官先行联络的。
  眼下章程未明,晋王妃再想帮陆瞻,也不能直接派人去宋家阻拦。不然就成了从臣子手上直接抢儿媳妇了。这样的话传出去,也太有失体面。
  晋王妃捏着笔顿了会儿:“真不插手,他回头哭都没地方哭去了。”
  说完她提笔着墨:“你们不是都说这宋姑娘聪慧吗?去写封信,把胡夫人今日的举动都写上去,然后拿去送给她。”
  英娘眉头微扬,称了声是。
  ……
  胡夫人送客出来,正碰上胡俨遣的人往东兴楼去,问了方知他们这个局又改在府里。
  当下她也嘱咐园子里备下好茶招待,然后又派了家丁去往宋家传话,告诉她们宋濂今儿就在府里玩耍,不会出去,让她们安心。
  郑容说道:“这位胡夫人倒是很尊重咱们。”
  宋湘当然也看了出来,但是因为过于重视,她反而心里有些不大踏实。作为重臣夫人,胡夫人哪那么多空闲来招呼她这样的人?
  早上胡俨来接宋濂那事儿就不说了,都扯到针线上了,明摆着就是胡夫人的意思,那胡夫人怎么还垂顾起了宋濂呢?
  唯一能惊动她这位当家主母的事情,数来数去也只能是她心下一直防备的那件事啊……
  她擦着桌子,想起阿顺平日行事也算机灵,正打算打发他去胡家看看,这时候门外倒走进来两个面白无须的男子,到了她面前拱手:“敢问可是宋姑娘?”
  宋湘点头:“我是,二位有何贵干?”
  这两位年纪不大,但是看模样分明就是太监,她起了点戒心。
  太监自怀里拿出封信,说道:“奉家主之命,有封便笺特地呈交姑娘。”
  宋湘望着这熟悉的信封样式,心下微动,接来打开一看,立时眉头就紧皱起来了……
  ……
  萧臻山记得昨日陆瞻派人来叮嘱的话,早早地去谢家接上了谢家大公子谢晖。正往东兴楼赶去,半路却被陆瞻的人给截住传话了,于是俩人又折路前往胡府。是以陆瞻与胡俨坐了没多久他们就到了。
  谢晖二十上下,相貌堂堂,说话带点南方口音,想来因为进京时间不长,对这些权贵不甚熟悉,十分客气,但也并不拘束。
  大伙彼此行礼。
  陆瞻屁股最大,稳坐不动,等都见完他了,才招呼宋濂起身。对于宋濂在坐,谢晖并未曾表现出意外,听说还是位翰林官员的独子,甚至还恭维了几句。
  陆瞻惦记着给宋濂找先生,招手让萧臻山坐近了点。
第140章
他竟是来真的!
  前阵子街头传陆瞻和宋湘,萧臻山哪时胡不知道的,又因为与宋濂已经认识,非但没有见外,反而很热络,只不过是没忍住多看了陆瞻两眼罢了……陆瞻拥有广泛爱好他不稀奇,但带孩子这个喜好他倒是最近才发现。
  不过他更感兴趣的是为何陆瞻要给胡俨做谢家这个媒。
  酒楼那边因为是得了晋王世子的指令备酒菜,哪敢怠慢?不多时,定好的一桌酒菜就齐齐整整送了过来。
  胡俨与谢晖搭上话后,果然一见如故,桌上四人言来语往,渐渐地他们俩就谈在了一处。
  萧臻山却惦记着陆瞻要撮合胡俨与谢小姐,瞅准这当口问他:“阿俨碍着你哪儿了?连你都给他张罗起来?”
  陆瞻才不会告诉他,他给宋濂夹了块肉,然后道:“找你正好还有事,这孩子从前在村里读书,最近搬回城里来了,我琢磨着给他请个合适的老师,你给出个主意,找个妥当的人。”
  萧臻山望着瞪圆了清亮大眼睛的宋濂,愣了:“你都操心到这份上了?”
  “没办法啊。你也知道我与宋大人交情匪浅。”陆瞻深深望着他。
  萧臻山无语了:“那你记不记得自己还有两个亲外甥?”自己的亲外甥有没有这么上心过!
  陆瞻对答如流:“能一样吗?绾姐儿自有爹娘操心。”宋湘可没有父兄帮衬。
  萧臻山屏息半晌,心里好歹有了点谱,合着他对那位宋姑娘竟是来真的!
  “到底有没有?”陆瞻问道。
  他凝神想了下:“学问深的老师有很多。但他这个年纪的找老学究还太早了。依我之见,你倒不如把他送个好些的学堂,先把功底学扎实,还好过专门拜师。等他年岁大点,再捐个监生,上国子监读书去。”
  陆瞻凝眉:“京城哪里有什么招收外面子弟的学堂?都是各家族自己开办的家学,你这不等于白说?”
  他虽然可以利用人脉给宋濂找好的先生,但不表示他可以堂而皇之地将他送到别人家宗学里去读书。太过突兀的关照,对谁都不好。
  “怎么是白说?”萧臻山看了眼尚在热络说话的胡俨他们,压了压声说道:“说到这儿,我就告诉你件事吧,眼下正好有个机会。”
  陆瞻抬眉。
  “沈家出了点事。”萧臻山说道。“沈宜均的长子沈昱,你是知道的。日前有人无意间看到了沈家流出来的一张方子,有懂行的人看过,那是治疗肿疡之症的刚猛之药。
  “而恰恰又有人发现,在衙门当差的沈昱已有近半年时间未曾在外应酬。除他之外,沈家上下一应人都皆正常。”
  陆瞻执箸的手蓦然停住。
  沈昱便是沈钰的大哥,也是尚书沈宜均的长子,作为世家长孙,沈昱从小便是长辈们眼里的优秀子弟,同辈们眼里的榜样模范。他年纪轻轻便考中进士又入考中了庶吉士,简直能让人一眼看到他未来半生的风光。
  这样的子弟,接替沈宜均成为六部尚书郎是不会有问题的,但前世他刚刚迎来长子三岁的生辰,就已英年早逝。沈昱的死给沈家造成了不小的打击,但是因为沈杨两家……
  听到这儿陆瞻忽然就明白了,为何沈钰做为世家小姐,会到拂云寺去与他相看,原来是因为沈昱犯了重疾,沈家需要靠联姻来对抗沈昱去世后沈家面临的人手损失的局面。
  而沈昱的早逝,实则眼下这时候就有了端倪。
  前世晋王妃促成沈钰与杨诤这门婚事,后来沈家的确也还是安定的,但是他死之后,晋王府必然陷入了不能自保的境地,那会儿沈杨两家八成也是无法独善其身。
  他想了下:“即便是沈昱患疾,这跟送濂哥儿去沈家上学又有什么关系?”
  萧臻山抿了口酒:“沈家前阵子的寿宴,事实上也是为了掩盖沈昱染疾这件事。
  “他们宗学也搬开了,原先在沈家东边祠堂,如今搬到了西侧。沈府位置虽处在东城,但学堂位置距离桂子胡同嘛,算起来也不过三四条街的距离。
  “据我所知,附近两户官户听说之后,已经在跟沈家这边交涉,想把子弟送进去。倘若他们这两家子弟进去了,开了先例,到时候宋姑娘的弟弟进去自然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你不好直接出面,我来帮你这个忙,去沈家说说也是可以的。”
  沈家作为百年世家,祖上能人辈出,他们家的根基底蕴陆瞻当然是知道的,若宋濂能去他们家学堂读书,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不但他们的先生是经过沈宜均这样的人挑选的,而且就连同窗都是教养良好,从小就受着诗书薰陶的世家子弟,这不管是培养他的礼仪性情,还是他的应酬交际,都有好处,将来入仕之后人脉方面就更不用说了!
  想到这儿,他说道:“你把跟沈家交涉的那两家官户来历告诉我。”
  “沈家怎么了?”
  暂时结束了话题的胡俨听到了他们的话尾,终于想起自己还有几位客人,一面斟酒一面问道。
  事关宋家,陆瞻怎么可能告诉他呢?他说道:“在说沈杨两家的婚事。”
  萧臻山还奉命在身,话题到了这儿就顺溜接了下去:“上次好像见过谢二公子,不知谢兄底下还有弟妹几个?”
  谢晖回应:“还有个妹妹,待字闺中。”
  陆瞻打蛇随棍上:“萧家也有几位小姐,小侯爷来安排个时间,与两家小姐相互结识结识。”
  萧臻山立马道:“那我回头就安排。”又道:“阿俨虽然没有妹子,但你到时也匀个时间,正好又可与谢公子切磋切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3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