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莽龙蛇传(精校)第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49


话虽如此,上官瑾终觉懊悔。他狂生之气顿敛,默默上前对姜翼贤遗体行了大礼。
姜老头子死讯传出,碱泉子回民们都齐集致哀。死者不能复生,回民们把他葬在荒漠,立了坟墓,书上“义士姜翼贤之墓”,纪念他为碱泉子回民拼死力战,纪念回汉人民的一段友谊……
姜翼贤万里投荒,客死异地,但丧事却备极荣哀,有家人老友扶灵,有回族新交执绋。丧事过后,上官瑾对柳剑吟说出来意,请他们都回河北通州去。
原来李来中到了河北后,果然如愿以偿,继承了朱红灯的地位。这时义和团的拳民,已从四面八方涌来,集中河北。势力扩展很快,只涿州一地,就有二、三万人,通州更不必说了。河北境内,不论通都大邑或僻壤穷村,到处都是头裹黄巾、腰缠红带、手擎戈矛的拳民,甚至在京师之内,也已是神坛遍设、拳厂纷开,御林军也不敢奈何!
义和团这样浩大的势力,在河北压倒了官军,直隶总督裕禄初时还发兵去剿“拳匪”,却不料“拳匪”越剿越多,甚至连西太后的“龙车”也在丰台车站给拳民烧掉。裕禄的一个副将在涞水县和拳民开战,给活活击杀;任邱城的知府、统带等文武官员,也都受伤甚重。于是不单裕禄发了慌,连西太后也主张“安抚”了。
于是裕禄派人去召李来中和张德成入天津,李来中没说什么,张德成却拍案大骂:“我们不是满清的官吏,你总督搭什么架子!”裕禄自承错误,派人再请,愿“以礼相见”,以平等地位接待。李来中再三考虑之后,愿意接受。并宣佈继承朱红灯以前的政策,仍然是“扶清灭洋”。
上官瑾约略谈了最近的形势后,说道:“现在大局动荡,洋人有派兵前来之说,清廷虽说承认我们‘合法’,却是不大可靠。你们应该快赶回去!”
卓不凡拍案而起,大声问道:
“红灯战死,拳民被袭,情势如斯,还扶什么清?”
上官瑾苦笑道:
“这是我们总头目的决策,我不便插言。不过如果说他完全错误,也不见得。朱红灯在山东和袁世凯全面冲突时,还曾对我说过:满清我们要反,洋人我们要赶;但当现在外人侵犯,列强瓜分之声高唱入云的时候,反洋人就比反满清更要紧了。如果满清被我们逼得也不能不抵抗西方列强时,那就更好。所以朱红灯虽然和袁世凯开战,却也没有宣布取消‘扶清灭洋’的政策。”
柳剑吟想了半晌,慨然说道:
“朱红灯有他的道理。但如今形势,已甚分明。满清政府已是列强的共同奴才,想逼它和我们站在一条线上,也不可能了。而且纵是要和它联合,也应是‘以我为主’,而不是受它利用。
“不过话说回来。情势既然如此,我们一时也改变不了李来中的政策。我知道义和团之中分有‘反清’、‘保清’、‘扶清’三派,扶清派最多,保清、反清两派都少。我以为我们回去,大可扩大反清灭洋派的力量,使得李来中跟我们走;若我们置身事外,大局恐怕更糟。所以我主张听上官兄之言,立刻回去。”
柳剑吟之意已决,众人也都愿跟随。当日卓不凡便和马堡主道别。回民们这时已重建村堡,规模虽不及从前,但有了从前的建设经验,假以时日,恢复起来也便不难。
回民们和卓不凡相处多年,自是依依不舍,当日直送出十余里外,才珍重道别。
物换星移,沧桑历劫,一行人等,谁都经过大风大浪了。卓不凡、柳剑吟的心情是苍凉中带着悲壮。丁晓和姜凤琼的心情则是在悲痛中燃着热情与希望的火花。他们又要在生命史上揭开新的一页,勇往直前,只是瞻望未来,并不回顾过去。至于上官谨表面看来,虽仍是潇洒脱俗,游戏风尘,对一切满不在乎的狂生故态,然而心湖也是波涛汹涌,拼将热血洒人间!
一行五人,穿过荒漠流沙,翻过崇山峻岭,不消几日便到了陕北安边堡。卓不凡带领众人去拜访回族老英雄马寿山,顺便歇宿一宵。
马寿山和他的堂侄都在家中,一齐来见,挑灯话旧,薄酒迎宾。马寿山见今夜来人,都是武林豪杰,尤其柳剑吟和上官瑾二人更是他平生仰慕,却未曾谋面的人物,今番竟一同来访,他心中自是欢喜非常,频频请益。
酒过三巡,菜添两道,马寿山举杯笑道:“今日大幸,你们不知,我们几乎遭逢兵灾,无物奉客呢!”
卓不凡问道:“有什么意外之事?是不是官军经过你们的村子?”
马寿山愤然说道:“虽不是官军,但也和官军差不多!今早有十余二十辆大骡车,离此西去,有几十匹马护送,听说是保定一个大绅士,逃到陕北避难的。”
柳剑吟急问道:“你可知道这大绅士姓什么吗?”
马寿山道:“他的家丁护卫,到处要茶水,要食物,稍不如意就骂说:‘我们的索员外是替皇帝老子来开道的,你们敢不拿出东西来!’那大约是姓索的了。他们吃了东西,值十个钱的只给一个钱,幸好只有百来个人,要是大队官兵,我们的穷村也给洗劫了,哪还有东西款待朋友。”
柳剑吟须眉皆张,眼腾怒焰,把酒杯重重一顿道:
“这一定是索善余那个老杀材!马老英雄,多谢你给我这个消息。此人和我们有深仇大恨!我的师弟给他害死,姜老英雄当日被迫流亡,他也有份儿!”
原来义和团势力在河北十分浩大,连京师都要慑于他们,何况保定?河北的大小士绅,非常害怕“拳匪”,纷纷逃避,小士绅逃往南京,大士绅逃往西安,索家则要逃往陕北定边府。由于清廷锐意经营西北以为退路,西北的义和团主力又都已撤至河北,所以陕西倒是官军天下。索善余的儿子是直隶总督的亲信,定边府的守将是索家亲戚,又是直隶总督的人,所以他们这次西来,一为逃难,二来是为直隶总督“打前站”。直隶总督裕禄是满洲皇族,所以索家家丁便拿“皇帝老子”来唬人了!
索家和柳、丁、姜三家的仇恨,卓不凡和上官瑾等都知道得很清楚。如今听说索家今早经过此地,估量他们有辎重,有眷属,虽然多走一天,最多也不过行百里路,快马追赶,定能追上。他们都赞同即刻去追。
卓不凡道:“按说像索家这样阴险狠毒,替清廷做事,暗中残害武林英杰的豪绅,早就该把他们结果。柳兄能忍到如今,已是不易。如今哪还能将他们放过!”
柳剑吟道:“索家深仇,我何尝不时刻铭记。但一来他们以前处在保定,护卫森严,官军势大,不易动手;二来穷追本源,罪魁祸首乃是满清朝廷,暴政之下,受害之人又岂止武林朋友?所以对索家之事,我从来不看做是私仇。清廷的统治如同大树,索家等不过是枝叶……”
柳剑吟未说完,上官瑾已插嘴说道:
“大树若能连根拔掉固妙,如若一时不能,剪除它的枝叶,也可削弱树身!”
柳剑吟道:“上官兄之说甚是。我所说的意思,不过是想表明我们行事,不是如匕首会之用暗杀,有机会剪除枝叶当然该剪除,没机会时就无须逞血气之勇,急急图谋,而应像朱红灯那样大处落墨。以后像这类的事,定还会有。因此我想说出我的看法:反清灭洋为主,报仇雪恨为次。
“第二,俗语说得好:冤有头债有主,我们此去,只是对付索家父子和助他作恶的武师卫士,对索家眷属孩子,我们都不要动他们!”
主意已定,大家便待动身。马寿山庄主却突然起立说道:
“各位老英雄,请暂停片刻如何?索家有数十匹马护送,诸位武艺精湛,要获胜自然不难。可是他们人多,你们只得五位,若万一堵截不住,给他逃脱,岂不是功亏一篑?要追赶不迟在这片刻,不如待我挑选三、五十名骑术好的精壮少年,和你们一同去,你们去对付那些武师,我们对付那些家丁,同时拦截他们的骡车。”
柳剑吟等想想,也认为如此计划方才周密,也便不再客气,请马庄主即定人选。
马寿山这个回民村庄,比碱泉子的回民村堡要大许多,马寿山的武艺也是回族中顶尖儿的人物,所以村民多会一些武艺,至于骑术,那更是比内地汉人为精。几十名精壮少年,很快便选出来了。
一番闹腾,已是子夜。柳剑吟等报仇心切,完全忘了疲倦,丁晓更是磨拳擦掌要手刃敌人。他们一行连马寿山在内一共六人,率领数十骑少年,深夜动身,第二日黄昏以前,已跑了二百多里;卓不凡伏地听声,察出前面约五里之地,有大众车马走动。当下便分配柳剑吟、丁晓、姜凤琼三人,快马先飞驰上去;卓不凡、上官瑾、马庄主则率回民两翼包抄,务使敌人不致漏网。
清角吹寒,胡笳声起;陕北定边府外有百数十骑人马,护着二十多辆骡车,蜿蜒前进。这彪人马,正是保定大豪绅索府的护院、武师、家丁、卫士。其时已是炊烟缭绕,朔风扬沙,天渐黄昏的时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