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宋(校对)第4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1/438

  那长老战战兢兢说道。
  “说,跟我不要客气。”
  王跃说道。
  “小的们以后朝拜神灵……”
  长老欲言又止。
  “我明白了,我之前说了,我尊重任何民族的信仰和文化,我会在霞洲单独给你们建一座寺庙,这种小事不值一提,不过那里产业属于我,你们以后得掏钱租用,这个属于原则不能改的,至于租去之后你们干什么与我无关。”
  王跃说道。
  无非就是糊弄几年而已。
  没必要在细节上计较太多,而且可以正好趁机再捞一笔。
  “小的们愿意掏钱!”
  长老赶紧说道。
  他们已经掏了五百万贯,才不在乎再掏这点小钱,问这个问题的目的不是这个问题本身,而是试探王跃对他们的真正态度,只要这个都允许,那就意味着王跃是真能容他们。对他们来说别的其实都不重要,只要能容他们在这里居住贸易就行,就连被榨出来的那五百万贯都没什么大不了,这些大蕃客家财几百万的有的是。
  他们做的完全是无本买卖。
  从大宋收购丝绸瓷器之类,运输到南海及印度洋沿岸销售,从中赚取巨额的差价,然后回来在南洋收购廉价的香料和各种珠宝来大宋出售,再赚取同样也是巨额差价。
  再购买丝绸瓷器之类。
  就这样周而复始一遍遍往返,每一次都获利巨大。
  他们不存在赔钱。
  从这里把一船货物运到亚喀巴,利润至少也得是几十倍,单纯商业赔钱这种事情是根本不存在的,唯一的问题就是大海的变幻莫测还有海盗,所以翻船损失相对较高,出海就是脑袋别裤腰带上。
  但是,不死就是一趟暴富。
  一趟这样的往返,一条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利润都是正常,而这些大的蕃客往往手中都有几十甚至上百艘船,五百万贯的确看着惊人,但却并没有超出他们承受的范围。实际上他们在这座港口,每年光给市舶司上交的官方税收就得两百万贯,加上给那些官员和朝中达官显贵的,每年就得拿出五百万级别,王跃顶多是多要了两三年的市舶司官方税收而已。
  逼他们搬到霞洲也没什么。
  无非就是和泉州城一河之隔,中间还有浮桥,他们本来就住在城南的蕃坊自己一个街区。
  做生意并不受影响。
  当然,损失还是很大的,主要是蕃坊里面他们修建的那些私人园林全成了王跃的。
  禁止通婚也可以忍受。
  不准他们拥有固定资产也可以忍受。
  当然,不忍也得忍,大炮就架在城墙上,他们就在炮口下,连外面的船都被常胜军控制起来,他们难道还有什么别的选择?花钱买平安吧,这种搞海上贸易的头脑都很冷静,逼急了他们的确会拼命,但还没逼到他们无法忍受之前都是很懂事的。
  “这样多好,说清楚就没事了,你们也是太不冷静,这样吧,对死了的那三百人,由我上奏官家,就说他们是为了抵御海盗,保护大宋捐躯的,让官家下旨给他们个海外义民的封号,你们拿去给他们的家人,这也算是很光荣。以后你们就安心在这里做生意,只要奉公守法,我会保护你们的,有谁敢敲诈勒索你们直接去找我,我给你们做主。”
  王跃说道。
  当然,他敲诈勒索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房租肯定要高高的,都圈在霞洲这税收也好控制,那以后这税率也要适当增加了,他们离开霞洲到泉州城内贸易,这个也得有专门的人陪伴,还得驻守的军官批准,这样额外的贿赂也得交。总之以后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得给王跃或者他派来的驻军交钱,而且还可以逼着他们把钱存入银行,不存那就是不给房东的面子了。
  房东可是惹不起的存在。
  当然,这些事情不需要王跃操心,他这种级别的不会管这些琐事,这样泉州的事情算是结束,紧接着后续赶到的一个步兵军接管泉州,王跃率领他的扈从军继续向前,下一站是广州,不过这时候广州的行动实际上已经开始了。王跃当然不可能给泉州蕃客留下向广州同胞通风报信的时间,实际上在此之前他的水师就已经前往广州,不出意外这时候已经封锁蕃坊,就等着他去拎出来放血了。
第369章
走,我带你们去犁庭扫穴
  王跃搜刮广州蕃客的手段与泉州如出一辙……
  实际上还更简单些,因为他到达时候,广州的蕃客们已经被围困在蕃坊整整两个月了。
  两个月里不许进也不许出,日常所需由守军代买,虽然蕃客及广州官员士绅都对此无比愤慨,但却只能敢怒不敢言,毕竟两万水师再加上海运的一个步兵军就驻扎在广州。虽然广州的确蕃客数万,但真要说打还是不够的,而且这些军队也没说围困他们的目的,就是等待中山王到达而已。
  后来广州的地方官倒是知道了目的。
  但是……
  他们没必要为此引火烧身。
  王跃搜刮蕃客的确对他们都有影响,他们和蕃客勾结都很深,后者的损失难免引起他们的损失,但为了这点损失引火烧身,这个就明显不理智了,这些蕃客最后无论怎样,终究还是跑不出他们手心,他们只要还在广州做生意,就不能少了地方官员士绅的份子。
  没必要替他们出头。
  然后等到王跃率领的扈从军到达,剩下真就是拎出来放血了。
  广州蕃客们的确进行了反抗,说到底这样有些让他们无法接受,但被一顿杀了五百多之后,也就立刻全都清醒了。
  然后老老实实交钱。
  然后被强制性迁移到附近一个沙洲上,同样那里也变成王跃的私人产业,以后他们就是王跃的租客,从此在王跃的保护下安心贸易,而他们在广州蕃坊的一切产业都被王跃接管成为军营。
  广州和泉州不一样,泉州需要的只是少量驻军,但广州是要作为海防重镇经营的,所以王跃将在广州驻扎一个步兵军和专门设立的水师,这个水师同样也是以蜈蚣船为主,近海防御目前来讲这是最好的战舰。最多再造大些,一直进化到加莱赛战舰,反正就是珠江口这片海域作战,主要对手也就是些海盗,大宋朝沿海始终有海盗袭扰,甚至还有吕宋海盗过来。
  蜈蚣船就足够对付他们。
  至于下西洋当然不这样的战舰,这就是近海防御的。
  下西洋的战舰和前往美洲的战舰都是真正的风帆战舰,虽然大型软帆战列舰还用不着,但红单船级别的硬帆战舰,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已经没有难度,甚至这时候在登州和芦台的船场,第一批已经建造完成。而且建造速度极快,所以王跃才说要明年年底到达三佛齐,明年春天他就能拥有至少一百艘这样的战舰,而且他从江宁南下的时候,明州这个主要造船基地,也已经开始建造这种战舰……
  也不是太大。
  就是五千料到三千料级别的。
  按照排水量来算差不多五百到三百吨。
  这时候的大海上用不着万料战舰,那个真的过于夸张了,而且吃水太深并不适合以登陆为主的未来海上作战,五百吨级战舰携带红夷大炮级别的舰炮,或者略微放大到二十四磅级别,那就已经是海上碾压一切的存在了。
  以这种为核心。
  再加上大量三百吨级别的,横扫印度洋没什么问题。
  这时候作为假想敌的朱罗海军,实际上也是硬帆战舰,有说法明朝造舰技术有部分朱罗船的,海上互相借鉴不可避免,而阿拉伯人的战舰更不值一提,无非就是大三角帆而已。这些战舰主要作战方式就是靠帮,撞击,还有少量可能拥有希腊火的喷火装置,但这些在舰炮面前全都渣渣。
  对付这些还需要胜利号和三十二磅炮真的就是抬举它们了。
  王跃在广州逗留一个月,实际上一直到初冬,看着南下返航的蕃客船队离开他才带着扈从军离开。
  然后他继续前往下一站。
  而就在他率领大军乘船沿着西江逆流而上的时候,江浙一些速度快的地方已经完成清丈,并且开始真正实施公田法。
  大宋朝正式进入全面公田法的时代。
  除了陕西与河东,其他各路全部行公田法。
  包括还没正式投降的川峡四路,也一样在公田法的范围,总之法律上已经明确,剩下就是王跃走到哪里推行到哪里。
  不过王大王一向喜欢节外生枝。
  邕州。
  “这岭南气候可还适应?”
  王跃看着行礼的韩常。
  后者率领一个骑兵军在这半年里长驱四千里,从长江岸边一直推进到了广西。
  其实也就是一路行军而已。
  而且不是孤军,在他后面还有杨惟忠部两个步兵军,后者是从襄阳南下,在鄂州接受了李纲部的投降,然后继续沿着洞庭湖南下,和钟相部义军会和,一路南下最终走灵渠进入广西。而韩常是从江西南下,原本是一个骑兵军再加上一个步兵军,但在韶州分兵,那个步兵军水路南下广州,与海运的步兵和水师一起解决广东,他则率领骑兵向西走龙虎关进入广西。
  原本广西的地方官是想联合土司们玩割据的,但韩常的速度太快,而且广西军主力都在严关,根本没想到他会突然出现在龙虎关。
  结果他们还在严关阻挡杨惟忠呢!
  韩常的骑兵到平乐了。
  腹背受敌的广西军又没有退守桂林血战一场的勇气,所以很干脆地投降了。
  “回大王,末将进广西的时候已经是秋天,最热的时候已经过去,虽说疾疫损失了两百多兄弟,但不影响作战。”
  韩常说道。
  他其实在淮南已经驻扎一年多,本来对南方气候已经适应,而且避开了最热的夏天到广西,单纯这个季节,以常胜军的医疗卫生水平,还不至于造成太大的损失。但要是夏天就不是死两百人了,就这些以河北人为主的骑兵,死两千估计是少不了的,这个时代南方作战这是主要麻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1/4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