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宋(校对)第4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9/438

  就像权邦彦一样。
  当然,他们这些人说是隐遁山林从此追寻诗和远方,但实际上就是找那些风景如画的幽静地方,寻个旧友亲朋什么的继续琴棋书画。
  他们都是名人。
  都是正经考出的进士。
  他们有的是旧友可巡,而且还都是饱学宿儒,抗王英雄,无论到哪里都有那些遗老们追捧,哪怕遗老们仅仅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傲骨,也会把他们重新捧起来恶心王跃,实际上权邦彦的下落很快就被查出来。
  他原本想去四川,但在九江被一帮儒生截住,然后请到白鹿洞书院教书去了。
  当然,他改名了。
  李纲估计也是一样结局,因为据王跃所知,岳麓书院早就已经把山长的位置给他留出了。虽然这座以教授儒学为核心的书院,以后肯定不会再得到官府的拨款,但就算是为了恶心王跃,那些遗老们也会支持李纲把它延续下去。这是属于他们的傲骨,或者说他们未来的心灵皈依,他们的确不得不向王跃屈服,但王跃能征服他们的身体却不能征服他们的心灵,他们会让儒学的光辉,永远在这片土地上延续下去……
  当然,王跃不要他们的心,只要他们的身体屈服就行。
  他们尽管傲娇吧!
  再傲娇还不是得老老实实躺下任凭他摆布?
  而在同时陆宰也率领两浙军在越州向方七佛部缴械,两浙也放弃了抵抗,不过陆宰倒是没有飘然离去,他家大业大,也不可能飘然离去,所以王跃也就继续以他为两浙安抚使。
  方七佛肯定不能干这个职位的。
  而杨再兴所部也迅速完成了对苏锡常的缴械,韩常也南下徽州,这期间各路军队都没有遭遇抵抗,实际上镇江朝廷的投降,就已经让这些地方失去了抵抗的斗志。他们在失去土地和失去一切之间,是不会做出错误选择的,毕竟王跃这时候已经没有了任何牵制,愿意的话他就是调三十万大军下江南也只是一句话而已。
  打是打不过的。
  既然这样就都老老实实认命吧!
  好在王跃的表现也不像是真准备搞什么大狱的,甚至绝大多数地方官员都留任,而且免除了各地今年的所有夏税。
  就这样吧!
  他们这些年也有些心力交瘁了!
  最终一个月后,王跃离开江宁前往洪州的时候,韩常率领的大军已经到达衢州,并且开始向西进军,而江南西路安抚使,常州人郭三益同样选择了到湖口迎接,紧接着王跃的船队转入鄱阳湖到达洪州。这里的官员士绅们继续傲娇地躺平了任由他摆布,至于此前起兵的义民王念经等人,也得到了中山王的表扬,不但部下都得到大笔赏赐然后改编为民兵,而且这些首领都被委以重任……
  民兵将领。
  民兵体系就是乡村民兵营,再加上上级现役军官。
  这些起兵的义军首领正好适合这个职务。
  以后年轻的定期组织到军校学习,年纪大的就让他们的子孙去,最后也就完成他们的改造了,实际上他们对王跃很有用,他们都是架在士绅脖子上的刀,王跃终究不能始终在这里看着,所以就用这些人代替他看着。
  有士绅想搞事情?
  这些人立刻召集民兵过去砍死。
  这就是朱元璋那些遍布天下的卫所的作用,他们可以让朱元璋想对士绅下刀时候,后者只有选择什么姿势挨刀的自由。
  至于民兵体系如何避免重蹈卫所体系的后辙……
  这个王跃暂时还没考虑,毕竟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卫所还是好好的,同样只要他还活着,这个问题就不是问题,问题只是在他死了以后,但对于他的年龄来说考虑这个真的还太早,他不说长命百岁,再活半个世纪是没问题的。半个世纪时间足够他解决这个了,实际上民兵体系和卫所体系也不一样,后者终究只是夹在士绅体系中的钉子。
  相对于庞大的士绅体系,卫所体系也像颗钉子一样小。
  但王跃的民兵体系是全面的,相反士绅体系却是注定消亡的,取而代之的是新兴资本家体系,但新兴资本家体系天然具有扩张性,他们需要民兵体系下源源不断的炮灰们,所以他们可以和民兵体系并存。现在还没完成彻底转型的他们的确仇恨王跃和他带来的一切,但当他们完成转型后,他们会喜欢的,现在由士绅被迫转型的北方新兴资本家们对王跃的仇恨就已经没有那么深了。
  比如朝廷的那些文官们。
  在之前的股灾中,他们明显就已经开始同流合污。
  说到底就是个利益,只要改变能够带来比以前更多的利益,他们最多也就是剩下傲娇了,但拒绝这场变革带来的利益是不可能的。
  张叔夜那些遗老们的确傲娇地关上他们私人园林的大门,号称他们不会再出来闻王跃身上的恶臭,但张家却利用多多的特殊身份,成为依附于王家的主要新兴资本家,这场股灾他们家同样获利匪浅。
  嘴上说不要,身体却都很诚实。
  王跃在洪州逗留的时间略微长一些,一直到两个月后,才离开洪州启程前往福建,范汝为率领部下迎候于杉关,在视察完范汝为控制区的民兵化之后,王跃很干脆地任命这个前私盐贩子为福建路公田法推行总管。这个私盐贩子抄杭州的作业抄的很好,虽然细节上有瑕疵,但总体上达到王跃的要求,而且因为出身问题他对工商业还更加重视。
  既然这样福建的公田法就交给他了。
  王跃继续南下到达福州,但在福州只是略作停留,因为他到福建的真正目的根本不是公田法。
  而是……
  抄家。
第367章
尖叫吧,肥羊们!
  泉州。
  蕃坊。
  “快,围起来!”
  已经升为营长的王贵,骑在马上喝道。
  在他身后全副武装的士兵汹涌向前,在一片鸡飞狗跳中,将面前那些身上穿着异国服装,脸上到处挂环的女人驱赶回去,后者惊恐的尖叫着,几个跟随她们的黑奴赶紧上前保护,然后被那些如狼似虎的士兵一顿狂殴,一个个吓得像公公一样尖叫着赶紧又缩回去……
  他们其实都是阉奴。
  这就是阿拉伯人同样黑奴贸易繁荣,但却没留下任何隐患的原因。
  王贵满意地看着这一幕,然后从身旁士兵手中拿过一支三眼铳,直接对着天空开火,巨大的声响吓得那些混乱中的蕃客立刻一片寂静。
  “肃静!”
  他紧接着大吼一声。
  几个从附近寺庙走出的长老,赶紧堆着笑脸迎上前。
  实际上他们认识这个明显嚣张的军官,这是中山王到达泉州的第三天,这个恶名昭彰的恶魔,带着一万多士兵到达泉州,泉州蕃坊的几个长老都和市舶司还有泉州的官员们去迎接了他。而且作为必不可少的项目,泉州蕃客们还凑了整整五十万贯孝敬他,这都是惯例,其实不只是他,这座城市所有来的高级官员,他们都或多或少的得孝敬一番。
  泉州蕃客可没有咱大清的治外法权。
  这里的蕃客犯法一样是归泉州的地方官员们管的。
  当然,他们也都很懂事,他们都是遵纪守法的合法商人,他们都是遵纪守法的良民……
  至少和本地的良民一样遵纪守法。
  而收了五十万贯的王跃,立刻就对他们笑脸相迎,不但勉励他们以后继续扩大贸易,还告诉他们,以后地方官员若有刁难他们的,尽管到京城去找他,他会为他们主持公道。大宋欢迎所有国家的商人前来贸易,来的都是客,他和皇帝陛下会让所有客人都宾至如归的,总之让这些蕃客们都彻底放了心,很显然这位传说中的恶魔还是很讲道理的。
  然而这才两天啊!
  他的士兵就已经包围蕃坊了!
  “大宋天下兵马副元帅,总督公田法推行事务大臣,江南,荆湖,两浙,福建,两广及川峡四路巡阅使,赐尚方宝剑,中山郡王钧旨,泉州蕃坊地处泉州城内,汉蕃杂居,多有不便。且蕃客所携之昆仑奴,形象可怖,状如恶鬼,居城内惊扰百姓,更闻有越蕃坊界线与汉民杂居乃至通婚者,简直骇人听闻,汉蕃有别如黑白不同,岂容混淆?
  故此着令诸蕃客皆移居霞洲。
  并于霞洲筑城监管,以后未得允许,蕃客不得踏出霞洲,且不得在霞洲以外过夜,违者格杀勿论,蕃客不得于大宋购置任何产业,无论房屋,商铺皆需租用,所有嫁蕃客之汉女皆发还其家,此后汉蕃禁止通婚,有违者一律严惩。”
  王贵大声读着王跃的命令。
  那些蕃客们一片怒色,后面几个年轻的立刻用他们的语言咒骂,不过却被一个明显是首领的阻止了。
  “将军,小的不敢违抗大王钧旨,只是小的各家皆人口众多,求将军禀报大王,且容小的三两天,小的加紧搬迁。”
  那人走到王贵身旁说道。
  说话间他悄然把一个钱袋递过去。
  “你这是想干什么?贿赂我吗?我告诉你,我们常胜军都是纪律严明,绝不受任何贿赂的,再敢如此小心你的脑袋,至于你们搬家之事,大王早已经替你们考虑周全,你们此刻直接到霞洲就行。大王已经买下霞洲林氏所有产业,以后你们就算是租借大王的房产居住,先挤一挤,不够大王再给你们建新的,至于你们留在城内的货物,这个由我们暂时替你们看着。”
  王贵喝道。
  “看,看着?”
  长老茫然了一下。
  “对,你们可以放心,有我们给你们看着,不会丢任何东西的,你们难道还信不过我们?话说大王对你们真是无微不至啊!”
  王贵感慨地说道。
  我信你个鬼啊!
  长老差点一口唾沫喷他脸上,你们能给我们剩下点渣子就是奇迹了。
  这是什么意思?过来直接抢啊?五十万贯还不够,还要抢走所有的,话说身后这片蕃坊的一座座宅院里,有他们所有的财富,无数的金币银币铜钱,无数的珍珠宝石象牙,还有在大宋收购,因为还没到秋季没有装船的货物。他们被赶到霞洲了,这些全被王跃手下的军队控制,然后这些混蛋可以尽情拿,反正也不需要跟他们对账,最后给他们剩下多少看心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9/4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