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宋(校对)第3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4/438

  但即便是这样,要前往沙州的宋军也属于孤军远征绝域,他们不但得面对地方复杂的情况,还有四个方向上可能的敌人。
  包括西夏。
  这得是一个真正的勇士。
  说他们像班超还不够,这得是去为大宋做耿恭啊!
  “把李孝忠叫来,左右他现在过的也无趣!”
  王跃说道。
  李孝忠或者说李彦仙,目前过的的确很无趣。
  因为种师道兄弟俩已经告老了。
  话说这时候种师道已经七十五了,种师中也六十七了,如今大宋内部情况如此诡异,这俩老头才没兴趣继续掺和,不过作为西军系统内部瓜分的结果,他侄子种洌被任命为泾原路置制使,也算是西军系统这些小军阀的一份子。
  但问题是种家手下的大将太多,狼多肉少,一个泾原路明显是不够的,要知道张俊,吴玠,李孝忠这些都在种家手下,之前打仗时候都好说,现在不打仗了,内部立刻就开始不和了,而李孝忠明显不是张俊这种善于拍马屁的,也不是吴玠这种狡猾狡猾的。
  他就是个耿直的武将。
  所以……
  他被排挤回家了。
  实际上随着西北战争结束和军阀化,在西军各家内部都或多或少出现了内斗。
  比如姚古明显控制不住实力最强的鄜延路韩世忠。
  而曲端也已经架空了环庆路置制使。
  姚古因为年纪大了,虽然有姚平仲和姚友仲兄弟,但这俩才能明显无法和韩世忠,曲端这些比,只能依靠宣抚使和尚方宝剑维持,或者说依靠王跃给他的权威来维持,但说话也不是很管用了,像鄜延路和环庆路已经事实上成了他这个大军阀下面的小军阀。
  尤其是韩世忠那也是和王跃关系密切的。
  辛兴宗那里也一样。
  他倒是兄弟多,手下也还有一支能打的嫡系,控制力稍微强些。
  但也没什么用。
  比如目前的秦凤路,就已经事实上被老将郭成控制,后者本人才能倒不是出类拔萃,关键是他有个儿子叫郭浩。
  辛兴宗可压不住郭浩。
  吴玠都做不到啊!
  总之这时候的西军因为王跃的放纵已经真正开始骄兵悍将化,这也是种师道兄弟告老的原因,他们俩的年纪太大,实在没兴趣跟这些家伙纠缠了。他们一帮老家伙如今都有点力不从心,真的压不住这些年轻人了,再不急流勇退哪天晚节不保就不好了。
  包括折可求那里也一样。
  他虽然有折家军在手控制力最强,但也只能控制太原为核心的晋中平原,泽路一带真正说了算的是王禀。
  王禀手中可是还有最精锐的胜捷军,这支军团依靠着泽路士绅的支持,目前已经扩充到两万,他们事实上已经形成了单独的势力,反正折可求管不了,不过王禀不能说是军阀,因为他更听朝廷的话,他是朝中大臣们在外面主要的地方支持者。
  反正就是个心理安慰。
  朝中大臣们也知道,王禀根本不可能真正做什么,但在泽路有这样的军队终究能让他们感觉不孤单。
  总之这就是目前的大宋。
  王跃真正控制河北,燕山,京东东路,朝廷名义上控制京东西路,京畿路,京西东西二路,还有王禀在泽路听他们的,但实际上只要王跃发话他们还是得老老实实听。然后剩下除了南宋控制区,其他都是类似于军阀割据,西北各置制使连军政官员都不需要朝廷任命了,都是自己内部解决然后报朝廷批准。
  这也是王跃要的结果。
  他就是要西北军阀割据化,那里真正的危险已经没有了,西夏被暴打过一次之后损失惨重,这时候也就是咽不下这口气而已。
  但真放开手打,韩世忠都能揍他们。
  事实上鄜延路的马匪们,现在依然经常流窜到他们那里,时不时攻破个村寨把人口掳走,然后跑到大宋这边,西夏人追击就得面对鄜延路的精锐,至于马匪掳走的人口最后去了那里……
  当然是延安人才交流市场啦!
  韩世忠那里穷,不搞人才交流如何发财?
  说到底西夏无非就是个过去的定难军节度使,保大军节度使难道打不过定难军节度使吗?
  既然西北的安全问题已经不是问题,那王跃就无需在意了,他们军阀割据又能怎样?他要抡起大棒了,这些人难道敢反抗?包括他们内部的骄兵悍将化也是他鼓励的,这样可以让他们内部继续分,最后他动手清理时候就更没胆量跟他对抗了。然后不妨来个杯酒释兵权什么的,一家给些工商业利益,比如说分他们家一座矿山,分他们部分股票,确保他们的子孙后代富贵,让他们老老实实地交出权力。
  不肯交出的就弄死。
  一个完成现代军事体系和进入工业时代的国家,还解决不了这种小军阀那就真得扯淡了。
  至于李孝忠只是这个军阀割据化的一个倒霉出局者而已。
  他目前在家赋闲。
  他是种师中亲信,但和种洌关系不太和睦,后者听张俊的,然后惹不起吴玠,而张俊和吴玠都不喜欢耿直的李孝忠,最终大家合伙把他排挤出去了。
  这样倒是可以让李孝忠去沙州开创一番事业。
  他能力肯定足够。
  人品没问题,和王跃又是好兄弟,而且还是陇西人。
  就索性挑选三千骑兵,给他一人配上两匹马,再带着一头驮运补给的骆驼,然后去远征或者说援助沙州一带汉人,迅速控制沙瓜肃三州,以后的发展肯定没有问题,因为他会控制西域的商业。而作为王跃专门派出的,辛兴宗会尽力保障他的后勤,虽然实际上也不可能有后勤,辛兴宗能够给他运输的军需肯定少的可怜,跨越一千里的高原无人区啊!
  这样的后勤供应就是说说而已。
  但西北这些军阀们肯定会支持他的,因为这样就可以控制西域的贸易,所有向西域的贸易,不论选择哪条线,可都是要走这一带,而且不只是西域,甚至从沙州南下还有绕开吐蕃各部直接通到印度的贸易线。只要李孝忠真正控制了这一带,那么西北各军阀全都可以借助他的保护,展开到西域的贸易,彻底避开西夏这个中间商。
  打通河湟之后,大宋的确可以绕开河西走廊,但瓜沙二州控制在西夏人手中的情况下,绝大多数贸易还得走这一带,唯一真正绕开的是从青海走大屯城,然后继续向于阗。但这条路是真正数千里无人区,从西宁启程得在青藏高原的无人区穿行三千里到若羌,这条路线再向南就是可可西里了,这样的贸易线真的聊胜于无而已。
  但得到瓜沙二州就不一样了。
  而且一旦这个计划完成,西夏的财源也就断了,他们已经得不到岁币,而且还被抢掠很多,再失去西域的贸易补血,用不了多久就得内乱。
  那时候就可以趁机下手,他们那里可是好地方,种棉花的好地方。
  “然后再传令给西北各宣抚使,制置使,他们得凑三千精锐骑兵,六千匹战马,三千头骆驼,并且在西宁集合,所有人必须携带至少可以维持一个月的补给和必须的作战物资,今年六月底之前必须到达西宁,这种好事可不能朝廷给他们掏钱,得他们自己负责。”
  王跃说道。
第325章
我对各民族兄弟都是真心的
  这种好事的确得让他们自己来掏钱。
  实际上现在西军的军费都是自己来解决,而朝廷这边已经不再给西军各家支付军饷和粮食,但也同样不再要他们的税收,总之一切都是他们自己解决,最多就是王跃在各地的银行必要时候给他们提供贷款,但他们到期也得还款,就是利息比别人优惠些……
  尤其是在对外的扩张这种有风险的投资上,并没有额外加风险利息,甚至会减少利息,实际上就是鼓励他们向外抢掠。
  主要是人才交易。
  王跃因为沿海渔业的扩大,对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西军现在重要收入就是给他搜罗人才,都已经开始向高原发展。
  这也是为什么要减少利息。
  人才交易才是最重要的,根本就不指望贷款赚钱。
  不过因为完全放权给他们,所以各家都过的很不错……
  虽然他们也哭穷。
  比如打着支持皇帝的旗号,从可怜的赵桓和朝廷哄一些,后者为了西军集团能够和他们共同进退,还是经常从牙缝里挤出些钱给他们,毕竟这是一支能够真正抗衡王跃的力量,在那些天真的文官看来,王跃还没篡位,也就是还有西军这些大宋忠义们。
  甚至这些混蛋有时候连南方那些人都骗。
  后者还更好骗。
  这些家伙偷偷对着他们的使者骂王跃几句,四川的官员们就会很开心地掏钱,然后幻想着王跃进攻四川时候,这些家伙会举起讨逆的旗帜。
  但实际上这些家伙没有一个真正穷的。
  姚古,折可求这些不用说,坐拥真正的富饶之地,韩世忠在鄜延路主要靠人才贸易,另外还卖石油,这是他的重要财源,曲端,种洌因为是关中安全的主要屏障,所以姚古和关中百姓得养着他们。而辛兴宗兄弟主要就是靠丝绸之路的贸易,无论最后是不是走西夏这个中间商,他们那里终究是主要交易通道,而且还有湟中的主要马场和吐蕃的贸易,郭浩则是控制和四川的贸易。
  而且西北也不是不能自给自足。
  这个时代还没到明末程度,关键就是关中的水利设施没有崩溃。
  尤其是丰利渠。
  这个灌溉系统在这时候可以灌溉三万五千顷。
  三百五十万亩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4/4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