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宋(校对)第3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9/438

  而且这份急报是十天前从燕山府送出的。
  女真军以斡离不率领东路军沿辽河以东南下,牵制性进攻明国,马扩已经和他交战,因为这个季节到处封冻,就连辽阳周围也再次坚壁清野,甚至因为保州女真军的袭扰,辽南各地所有民兵全部动员起来守卫运输线。而粘罕率领西路军从临潢南下,同样也是兵分两路,他率领主力攻锦州,娄室率领偏师从中京南下牵制萧干。
  锦州已经开始交战。
  而且女真军得到了配重投石机……
  这个王跃早就知道,因为大画家给他们的礼物里面就有这个。
  不过这东西对韩庆民没什么威胁,因为他的防御核心并不是锦州城,而是旁边的山城,配重投石机是扔不到他头上的,相反他在山城可以用同样的武器砸下面的进攻者。锦州的防御是类似宋蒙战争时候的四川山城,锦州只是和平时候居住的,战时全撤到山城,唯一的缺陷是山城缺水。
  但好在这是冬天。
  几乎不化的积雪是天然的蓄水池。
  另外蒙兀军以三万骑兵再加上白鞑靼的一万,从草原南下进攻大同,杨宗闵试图野外迎战,但却失败,不得不固守大同,第一次和这些比女真更蛮族化的骑兵交战,而且战术还截然不同,打惯了西夏军的杨宗闵很不适应。
  本身他也打不过人家。
  实际上原本历史上金兀术就曾经试图扫荡草原,但他也一样失败,杨宗闵部下战斗力的确大幅提升,但也没到金兀术的水平。
  野战失败很正常。
  蒙兀军正在宣大四处侵扰,不过好在宣大本来人口稀少。
  折可求已经集结河东军准备出雁门关,但西夏军同样陈兵北部边境,虽然没有进攻,但却牵制了郭企忠部,使得后者无法救援大同,而且这样连姚古等人也不敢动了。
  也就是说整个北方战场已经全面开战。
  而且萧普贤女还给了王跃一个特殊消息,就是赵构也率领一支金军南下,而且还是在粘罕部下。
  王跃笑着递给大画家……
  “这个逆子,都是他和那秦桧搞出的,我真不知道他们与女真的密谋,就是派他们去联络一下,谁知道他们竟然搞出这种引寇的逆行!”
  大画家义正言辞地说道。
  “也就是说都是康王和秦桧主谋引寇入侵?”
  王跃说道。
  “对,都是他们干的!”
  大画家毫不犹豫地说道。
  “我就说嘛,太上皇岂会如此?不过太上皇您私下里联络女真,这的确是不对的,毕竟女真乃我大宋之敌。”
  王跃说道。
  “我也是一时糊涂了,被那逆子和秦桧,蔡攸这些人蛊惑了,如今思之也是追悔莫及,总之大错已铸成,一切听从四民大会处置吧!”
  大画家说道。
  他当然明白王跃的意思,要想不被绞死就得把引寇的主要罪责推给赵构和秦桧二人,要不然四民大会也没有理由宽大处理,至于后者信不信不重要,反正最后说了算的还是王跃,就是给一个台阶下而已。这样就咬死了一切都是赵构和秦桧搞出来的,是他们欺骗了他,借着只是正常出使联络的机会,故意和女真合谋引寇入侵。
  他是不知道的。
  这两人故意隐瞒了引寇的事。
  总之所有责任都推给这些奸臣就行了。
  “如此臣就明白了,岳队长,你明白了吗?”
  王跃说道。
  “岳某只负责逮捕,至于究竟是何人引寇入侵,这个需四民大会审讯再说。”
  岳飞没好气地说道。
  很显然他被这俩混蛋的无耻搞得心情很恶劣。
  当然,主要是大画家的无耻,王跃的无耻他早就习惯。
  原本从小就是尽忠报国教育出来的岳飞,估计在见到大画家之前,还只是为了尽自己职责,对这个前任皇帝依然还是尊敬的,但自从见到大画家后,后者品行之卑劣已经让他的世界观彻底崩塌了。必须得明白一点,尽管他已经是四民代表,但从小忠君思想的教育,让他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他反而不如那些不识字的代表,后者可以迅速改变世界观。
  由原来的相信赵家天下改成相信天下人之天下。
  这两者意味着截然不同的世界观,那些不识字的往往相信权威,相信他们心目中的好人,王跃说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他们立刻就会相信了。
  他们不需要思考太多。
  但岳飞这样文武双全的很难立刻就相信这些。
  这与他从小受到的教育,学到的知识发生严重冲突,这让他很迷茫,他得需要很长时间来改变,至少半年是远远不够的,当然,这样的人一旦改变过来就是彻底的改变,而大画家明显是加速了他的改变。
  真的。
  这个统治了他二十年的皇帝真的毁三观啊!
第320章
一家哭何如一路哭
  王跃没有再继续逗留,紧接着就准备启程返回……
  这次他本来就没准备完成一统。
  时间根本不够。
  他又不是不知道女真随时都有可能南下,留给他在南方的时间也就顶多两个月而已,这点时间别说是解决两广四川这些地方了,他就连拿下江西的时间都没有。他就是来抓大画家回去受审而已,现在这个已经完成,那当然要赶紧回去迎战女真,至于接下来南方的战斗……
  那是手下的事情。
  实际上也不需要太着急,他准备暂缓一下,维持目前的局势一段时间,因为从目前情况看南方还没到瓜熟蒂落。
  或者说宣传还不够。
  从陈遘部下士兵还能跟着他在战场上真正顽强抵抗,就可以看出这时候的南方百姓,绝大多数并不清楚王跃在北方做的那些,否则的话陈遘个人能力再强也没什么用,毕竟他就是一个文弱老头。他的确表现很让人意外,但关键还是那些士兵并不视常胜军为解放者,否则的话别说陈遘了,就是换成岳飞也挡不住士兵的倒戈。
  这其实也很正常。
  这种信息传递很原始的时代,指望在到目前为止,总共也就才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让南方百姓知道北方的改变,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别说是在这样一个时代了,就是八百年后,已经有了初级的传媒体系,那也得经过二十年时间,还有长征这样的宣传队,才真正形成摧枯拉朽。
  实际上二十年都不够,解放战争时候一样有大量不知道的。
  他还需要继续宣传。
  像这种内部的战争,真正的武力血战永远是最后选项。
  最理想的方式就是宣传,宣传,再宣传,直到让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政策,然后再轻轻推一下。
  那么自然会倒下。
  这样的方式才是附带损伤最小的,对于王跃来说,一统天下已经是毫无悬念的了,估计就是他的敌人都清楚,但如何才能在尽可能避免死亡的情况下一统天下才是最重要的。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口都是宝贵的,大规模战争的确可以在两三年内解决问题,但这个过程会造成大量死亡,而这个死亡并不单纯就是指杀戮造成的。
  战争破坏农业造成的饥荒,死人多了产生的瘟疫,秩序崩溃后对灾害应对能力的缺失,都会让人口在这个过程中锐减。
  这可不是在辽东。
  这场战争中无论哪一方的死亡都很可惜。
  他既然已经拥有绝对优势,那么为何不采取损失更小的方式,多花几年时间,通过一些更温和,附带损失最小的方式呢?
  反正也不怕对手翻身。
  他们根本已经没有能力翻身,现在就是咬着牙撑下去而已。
  所以……
  “陆提刑。”
  王跃看着面前的文官。
  后者坐在那里默默看着他身后悬挂的明王平贼图,大画家御笔的五个银钩铁划般大字是那么醒目。
  这是两浙提刑陆宰。
  杭州就是两浙路的路制,而朱勔兼着两浙安抚使,他被活捉并在城内公审处决后,逃到钱塘江南岸的两浙官员就是陆宰为首,并且以越州为核心组织防线准备抵抗他的南下。
  不过王跃并没有南下,反而以大画家的手诏命令他过来。
  陆宰很痛快地来了。
  估计他也知道王跃不会杀了他的。
  “我听说陆提刑幼子才两岁,就不怕你死了剩下孤儿寡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9/4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