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宋(校对)第3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4/438

  “但女真人若灭了高丽,咱们的海上商道就危险了,更何况若不救他们,则高丽必然投降女真,高丽手中可是有水军的,女真还可以利用他们的水军袭扰我们的沿海,尤其是阻断登州向辽东的运输。”
  萧普贤女说道。
  “这倒是需要注意的。”
  王跃沉吟了一下,他的确忽略了高丽人的水军问题。
  但是……
  “不用管这些,商道而已,去高丽沿海抢几个小岛就能解决,再说大不了改成走登州,这种小事不值一提,不过你可以先答应他们,让他们坚定一下坚守的信念,毕竟他们真要是直接投降了,那咱们就看不成热闹了。你就告诉他们,就说我会迅速调集大军前往辽东,然后向保州进攻,另外我们的水师也会向鸭绿江口一带进攻,总之他们等着就行,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王跃说道。
  救个屁啊,这种女真和高丽互相减丁的好戏当然要看热闹了。
  至于女真获得高丽水军,那个完全不值一提,他们就算真得到高丽水军并袭扰沿海那也得多年后。
  这时候完全不需要在意。
  “另外还有一件事,白鞑靼归顺了合不勒。”
  萧普贤女说道。
  这个其实是必然的结果。
  白鞑靼其实就是后来的汪古部,他们在上次被粘罕打的惨败之后,一直指责王跃坑他们……
  当然,真正的原因是损失太惨,迫切需要得到补充,而他们又被粘罕打怕了不敢招惹女真,那么剩下能够供他们抢掠的,也就只有宣大一带了,但宣大是杨宗闵和郭企忠的,而这两人是王跃的盟友,那么就需要一个理由,而这个理由就是王跃坑他们。
  合不勒在斜也扶持下,开始一统草原各部,但他向东肯定不行,按照他和斜也的划分,斡难河,胪朐河也就是克鲁伦沿岸都是他的,但之前就归顺女真的乌古部,黑车子室韦这些大兴安岭部落归斜也。他征服敌烈部,荼札剌部,然后进攻依然臣服辽国的各部,但他很明显也知道进攻耶律大石是不明智的,后者的三万骑兵也不是好惹的,所以只能向南进攻白鞑靼等部。
  这本来就是斜也计划的,而且这样还可以南下抢掠,对合不勒来说也是最划算的。
  那么白鞑靼必须做出选择。
  要么与合不勒拼命,要么合伙组团南下抢劫。
  很明显后者是最符合他们审美的选择。
  这是必然的。
  反正合不勒也不可能真的管他们,也就是一个联盟,他们尊称一声大汗而已。
  也就是说接下来宣大就得面对蒙兀王国的入侵了。
  不过现在还不会,因为合不勒不敢倾巢南下,毕竟他旁边还有耶律大石。
  后者在可敦城养精蓄锐多年,虽然理论上依然臣服大辽皇帝,但实际上完全自己说了算,依靠着镇防维招四州之地和三万游牧骑兵,大量汉人工匠,事实上成为西蒙古草原的主宰,乃蛮部这些依然臣服辽国的部落都在他的统治下。而且与高昌回鹘关系密切,另外与黑汗,西夏都有往来,合不勒不可能在他威胁侧翼的情况下,真正倾尽全力南下抢掠。
  最多也就是出少量骑兵,与白鞑靼这些合伙,在宣大一带进行马匪式的袭扰。
  所以杨宗闵和郭企忠应该能够应付。
  不得不说这时候的北方,真的都已经打成一锅粥了,所有能卷入的势力几乎全都卷入了,契丹,女真,渤海,奚人,鞑靼,高丽统统一个没幸免,全都卷入了这场实际上已经持续多年的漫长战争,也不知道最后能有多少这些乱七八糟民族的人口幸存下来。
  这是一场所有塞外民族的浩劫。
  不过……
  作为一个看热闹者,这时候的感觉无疑也是真欢乐啊!
第288章
赵九妹的哀羞
  塞外的血战就这样继续吧……
  不过这样看来铁木真他曾祖父的崛起,似乎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女真人没有兴趣向草原扩张,毕竟那里又没什么值钱的东西,而且他们是渔猎民族又不是游牧民族。
  那里与他们的属性不符。
  与合不勒合伙拿下河董城的,也不是女真军,而是耶律余睹的契丹军。
  这个辽奸做的很尽职。
  不过主要是耶律大石没空管那里,那里大致上相当于现代的乔巴山,本来就不在耶律大石防御范围,就是少量原本乌古敌烈统军司的契丹驻军和原本耶律雅里的残部。耶律大石真正的目标是西域,他这些年不断根据王跃给他的地图向西域进行侦查,然后越侦查越上头,那里简直就像有毒一样,毕竟可敦城真不是什么好地方啊!
  能去河中和天山南北这种地方,谁还会留恋乌兰巴托啊!
  零下四十度啊!
  他只不过是需要点时间来进行侦查而已。
  包括他部下那三万骑兵,也已经开始更向往西域了,毕竟目前的大辽皇帝是个什么情况大家都明白,耶律大石和他那些精英们,还不至于真正效忠一个王跃的傀儡,他们去西域自己当主人多好。
  所以他们对蒙古高原的控制根本没有太大兴趣。
  就是在等机会而已。
  一旦机会到来,他们就会立刻杀向西域,蒙古高原这种又穷又冷的地方谁爱争夺谁争夺去吧!
  所以合不勒有很大机会一统各部,提前实现他曾孙实现的一统草原,只可惜那时候他需要面对的,就不是一个被儒家和大师们合伙搞成废物的金国,而是已经完成所有改革,拎着火枪架着大炮,堪称武装到牙齿等着他们的最强汉人军团了,他曾孙的辉煌他是注定享受不到,倒是他无数代后人林丹巴图尔的结局在等着他。
  至于接下来的王跃……
  他依然没去进攻济南,仿佛已经忘记了自己冲冠一怒为红颜的金句。
  真的,这句话已经在大宋大肆流传,中山王冲冠一怒为红颜,因为得不到李清照才悍然攻打济南。
  甚至都快尽人皆知了。
  从北到南,从西到东,大宋的万里疆域上,无不传扬这个故事,甚至他都根本没进攻过济南,就已经在江南传播出无数惨烈的战斗,为了保卫他们身后的这个老女人,济南的军民们浴血奋战,一次次击败王跃的进攻。无数勇士为了保卫女人和尊严,与这个跋扈的逆臣殊死搏斗,他们的鲜血染红济南,他们的伟大事迹万古流传,鼓励着更多勇士投身抵抗王跃的伟大事业。
  李清照更是被民间传说成了超越当年小周后的美女,各种关于她美貌的传说和她的词作一起流传。
  美貌的确是人编的。
  可她的词作那真不是编的啊!
  看过她的词作,再听着她美貌的传说,不是真的也是真的了。
  总之现在的李清照,在民间传说中已经是天下第一美女,天下第一才女,她的词集已经被炒到了一贯钱一本,开封公社的奸商们还给这些词集专门配上了据说她本人的封面,甚至还有精装版的,里面单独夹着一幅她本人的肖像,这样的甚至炒到了五贯钱一本,更令人发指的是,已经有那些不要脸的书商,专门雇人绘制据说是她的某种图册……
  图文并茂呦!
  还有人编故事说她和中山王早就认识。
  这完全是有可能的,她家是章丘的,中山王是在泰山修道的,几十里路而已,李清照少女时候某次在泰山游玩,无意中和中山王相遇,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从此中山王再也没能忘掉她的容颜。
  就是不知道李清照本人听没听过这些故事。
  但王跃真的仿佛忘记了他的金句,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亲自带着卫队骑着驼鹿在整个河北转悠,亲自指导各地的基层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尤其是接下来即将开始的春播。这时候他的那条渠道已经挖好,数万移民持续一年的奋战,一条渠道从高阳连接滹沱河和南易河,又一直通到了被他截断的黄河故道上,这条渠道分走部分河水的同时,在沿线灌溉出大量的良田。
  而且使得边吴泊,白洋淀,文安洼等沿途湿地大幅萎缩。
  而退水后的湿地同样也会变成良田,原本那些负责挖掘渠道的移民,就地留下来垦荒种田,这些已经离开河北近两百年的河北人,重新回到他们的故土安居乐业。
  接下来还有一条新的渠道。
  还是大致上同样走向,但这条更加靠北一些,总之接下来王跃要组织起各地民兵,在这片广袤平原上不停地挖渠道,这样的平原不利用起来,那简直就是暴殄天物了,不停挖渠道,不停开荒,不停鼓励生孩子,让这片土地上人口以这个时代能达到的最高速度增长。
  等到新作物引入后,这些人口就会像洪流般,席卷周围原本不适合农耕的土地。
  还有沿海的渔业,水产加工业,盐业,尤其是盐业,原本的煎盐在他指导下开始向晒盐改革。
  这个本来就有。
  最早的晒盐就是北宋搞出来的,但目前只有福建晒盐。
  其他各地都是煎盐,实际上是用各种方式取卤,主要是淋灰,然后用铁盘煎盐。
  这个利于官府管理。
  但王跃因为大量的水产加工,需要更多廉价海盐,所以很干脆地直接引入晒盐技术,而他的控制区本来就是长芦盐场,所以盐业生产很重要。
  而就在王跃四处巡视的时候,他与大画家的战争,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正式打响了。
  唐岛。
  南宋水师驻地。
  这段时间大画家一直没有停止向京东东路增兵和运输军需,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向这里海运了五万军队,都是以义军的旗号,另外还向这里海运了超过一百万石粮食和一百万贯铜钱。这时候的权邦彦等人可以说要兵有兵,要钱有钱,要粮有粮,甚至京东西路,京畿等地官员士绅,都在悄悄为他们提供支援,从开封公社,大名公社这些商业城市购买军火,然后运到他们的手中。
  可以说他们现在就是大宋官员士绅们的希望之光。
  这些绝大多数都是海运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4/4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