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宋(校对)第3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0/438

  折可求说道。
  “可,两百万贯,二分利,每月简单点算四万贯利息。”
  王跃说道。
  “可!”
  折可求很干脆地说道。
  陕西各路加上河东路的赋税其实勉强就够了,毕竟他们那里还有盐池这个堪称金山的,只是有些紧张而已,维持二十万大军对西夏作战,后面还得至少同样数量的民夫运输。而这些民夫只能雇佣,毕竟他们没资格强征,一旦因此闹到民变就麻烦了,所以这笔钱也得算上,而且这时候也不是过去,拖欠军饷这种事情早就不敢玩了。
  敢拖欠军饷那些士兵会造反的,那些早就心怀不满的文官会非常乐意推动这些的。
  只能老老实实给钱。
  再加上两百万就可以了。
  “要铜钱不要铁钱!”
  杨宗闵补充道。
  “这不是废话吗?你是瞧不起我吗?我是那种拿铁钱糊弄兄弟们的?我会把银行开到长安,太原这些地方,甚至开到延安,渭州,秦州这些地方,从京城向这些地方的转运不需要你们管,你们就是到这些地方的银行取用,我会在这里给你们开支票,你们拿着支票在任何地方的银行都能取。”
  王跃说道。
  至于他们如何使用这些钱就不关他的事了。
  实际上只要有钱,那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军队战斗力不足,那个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砍一个人头当面给五十贯铜钱,陕西人民能把西夏人头都砍完,粮食供应不够,告诉商人们把粮食运到前线去,在长安一贯钱一石的直接给五贯铜钱一石,那些商人都能给他们把粮食运到前线。
  更何况西北的粮商都是从更廉价的四川运粮北上,真要五贯一石,估计他们有十倍的利润,这样的暴利面前别说运到西夏战场上,就是运到玉门关估计他们也能做到。
  只要给钱没有解决不了的。
  “种公,您看呢?”
  王跃笑着对种师道说道。
  “老朽已经六十多了,这事情还是让年轻人去吧!”
  种师道说道。
  他当然明白这是干什么,现在整个河北剑拔弩张,就差打起来了,他要是一走就等于把河北卖给了王跃,哪怕他也知道不能和王跃打起来,但他的七万大军在真定终究是一种威慑,对于河北士绅来说也是一种依靠。
  他的确是武将,但他也是个饱读圣贤书的儒将啊!
  他们种家说到底也是儒家弟子,他曾祖可是真正的大儒,而他本人也是关中儒学宗师张载的弟子,后者可是和二程同级别的,那是真正的宋儒宗师,他要是走了那就是儒家的叛徒了。如果不走,哪怕不参战,只是在一旁保持威慑也能保住自己的名节,毕竟他作为朝廷军队,皇帝不下旨是肯定不能参战,这属于儒家的忠。
  帮士绅是义,不帮士绅也是忠。
  但跑路那就是懦夫,逃兵,儒家的叛徒了。
  “种公,这可是咱们西北禁军共同的职责,咱们不就是为大宋对付西夏?您是咱们西北禁军里面的长者,又是身份最高的,这统帅全局非您莫属,您可别让兄弟们失望啊!”
  折可求说道。
  “种公,这对西夏战事可就得您主持。”
  王跃笑着说道。
  “种公,您要是推辞,可就对不起兄弟们了。”
  杨宗闵说道。
  然后三个人一起盯着种师道。
  种师道……
  他还能怎样?
  “若官家下旨,老朽自然不能抗旨。”
  他很是无可奈何地说道。
  “这种事情官家当然会下旨的,咱们就是预先商议而已,更何况还得去问问姚公和辛兴宗的意见。”
  王跃说道。
第267章
反贼们也登场了
  就这样对西夏的惩戒计划确定。
  至于官衔是新设立的,就叫总督军务,总督永兴军,河东,鄜延等九路军务……
  大宋在陕西共七路。
  永兴军路,鄜延路,环庆路,邠宁路,秦凤路,泾原路,剩下还有一个熙河路,再加上河东路,和新设立的宣大路,总共九个路全部归种师道统辖。下面四个宣抚使,宣大路宣抚使杨宗闵,河东路宣抚使折可求,陕西五路宣抚使姚古,陇右宣抚使辛兴宗,后者实际上就统辖秦凤路和熙河路这两个路。
  各路还有经略使。
  原本这些经略使基本上都是文官担任的,但王跃瓜分地盘后,这些经略使由宣抚使推荐或自兼。
  他们当然不会再用文官来恶心自己了。
  这时候都是武将。
  而永兴军路没有经略使,毕竟那里也不是前线,以京兆府为核心的永兴军路实际上是各军总后勤基地,不过因为辖区问题,这时候实际上主要供应陕西五路。
  陇右的辛兴宗主要是自己解决。
  他那里有丝绸之路的贸易,而且还可以敲诈四川,日子过的还是很愉快的,别的不说每年光往四川卖马就能捞一大笔,但他那里实力弱,而且连尚方宝剑都没有,所以在对王跃的巴结上也最不遗余力,毕竟辛兴宗兄弟也算是童太师门下。
  和中山王是一家人!
  至于河东路,宣大路,这两处地军需供应是河东路负责。
  折杨两家一体。
  杨宗闵在宣大虽然看似穷得让人落泪,但实际上一样很快活,一则是通往草原的贸易线,二则他那里同样也是马场。现在王跃那里反而牧场数量持续减少,毕竟他那里开荒规模越来越大,所以手中战马来源也逐渐转向了宣大和平州路。包括河北,河南等地马匹,也是从宣大购买,也不光是马匹,还有耕牛也一样,蒙古牛只是不适合水田,旱田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这就是王跃的藩镇化。
  但凡对朝廷不太忠心的,这时候都过上了做军阀的好日子。
  至少也是半军阀。
  但对朝廷忠心的种师道,反而至今没有自己的地盘,这次让他去陕西当统帅,能不能从别人手中抢一块地盘就看他自己了。
  他抢不出就只能被别人把部下都拉拢过去。
  然后种家彻底退场。
  倒是做个富家翁还是可以,毕竟种家在京兆有大量土地,从他曾祖种放开始,就在京兆府做大地主,这个富家翁是没问题的,姚古等人对他还是要保持尊重的。
  六十多了!
  也该回家养老了!
  这样就把种师道清出河北。
  至于他部下七万大军当然不能全都带去,他带走四万就行,剩下三万调往淮北,对面还有太上皇的号称五十万大军呢!虽然这个数字纯属吹牛而已,但二十万的确有,因为王跃的倒行逆施,尤其是衍圣公,秦桧这些人四处巡回控诉,导致江南士绅同样齐心协力起来。
  话说王跃的一系列恶行,对于江南士绅的冲击比北方更大。
  毕竟这里的地主更快乐。
  北方的地主至少离着皇帝近,有什么搜刮立刻就摊上了,但江南士绅天高皇帝远,只要哄好了地方官,那是真的为所欲为啊,无非一年那六百万石,另外还有几百万商税,只要交上了就完全不用在乎别的了。
  这要是王跃真把魔爪伸向江南,大家可就全都倒霉了。
  话说养不活小孩生下来溺死的传统,就是从大宋朝的江南开始的,这要是那些贫民等来了王跃……
  不敢想啊!
  既然这样当然要全力支持大画家。
  哪怕大画家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之前还因为花石纲搞得浙江大乱,但至少他是尊重士绅的啊!
  就这样他们有钱出钱有粮出粮,支持着大画家迅速扩军至二十万,不过代价是地方势力抬头,比如说广西士绅已经借着大画家将驻防广西的系将兵调走,以防备交趾为理由组建民团。四川因为地方太远,大画家实在保护不到,同样也由四川宣抚使冯澥出头,在四川各路都开始组建地方军。
  左右他们都有人有钱。
  过去只是朝廷有很多限制,但现在大画家得哄着地方士绅,只要不太过分他都得忍了。
  当然,这样的结果就是江南再次开始出现造反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0/4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