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宋(校对)第2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6/438

  “相公,宣抚使以军法斩武将时候,可曾管过朝廷律法?既然可以斩武将,那为何就不能斩文官?”
  王跃说道。
  张叔夜一时无言以对。
  的确,宣抚使本来就是可以斩武将的,甚至包括统制级别,原本历史上靖康之变期间,文官别说是宣抚使级别的,就是知府,张灏这样的廉访使之类,都有军法斩统制级别武将的例子。既然他们可以斩武将,那凭什么不能斩文官,他们斩武将连尚方宝剑都不用,当然,大宋朝也没有什么尚方宝剑,但现在可以有了,然后以尚方宝剑斩文官和刁民,比如说那些士绅什么的。
  然后再让种师道这些人兼经制使掌控各道财政。
  这样就可以了。
  至于他们愿意怎么搞那就不关王跃的事了。
  反正朝廷现在没钱给他们。
  他们想解决军需,那权力已经给他们了,尚方宝剑递给他们,他们可以用尚方宝剑架在那些士绅头上交钱,他们就是不想拷掠士绅,那手下将领恐怕也不答应,而且还可以把这边的收获通过那些南下的西军向他们渲染一下,这样想来骄兵悍将们是无论如何都控制不住的。
  剩下……
  剩下就是骄兵悍将们自己的事情了。
  “只是就这三人怕有些不妥吧?”
  刘锡突然说道。
  “啊,的确有些不妥,毕竟像陕西这样地方太大了,干脆一分为二,姚古以陕西宣抚使统领永兴军路,鄜延路,邠宁路,环庆路。而泾原路,秦凤路,熙河路单独设宣抚使,只是这个宣抚使不好选,西军如姚种这般有威望的也就还有你们家,但令尊偏偏又故世了。”
  王跃说道。
  “还有辛家兄弟。”
  刘锡提醒他。
  “对,对,那就辛兴宗好了,不过他就不用给尚方宝剑了,官家,您觉得如此可好?”
  王跃问道。
  辛兴宗兄弟也行,他们家也是陕西土豪,他爹辛叔献,叔叔辛叔詹都是与刘仲武同级别的西军大将,跟着童贯经略河湟。
  而辛兴宗之前也是熙河路主要大将。
  他们一家子兄弟五个,文的武的都有,至少打仗应该没什么问题,要不然童太师也不会把他们当宝,上次白沟之战时候他们在范村和萧干打的也算有来有往,只不过是得知白沟战败慌乱撤退,才被萧干追击打了个溃败,陇右这时候已经没有太大压力,原本历史上西夏的确在靖康时候趁机偷袭,但最后也被曲端给堵住了。
  这样辛兴宗应该足够镇压。
  至于赵桓……
  “甚好,甚好!”
  皇帝陛下微笑着说道。
  旁边张叔夜长叹一声……
  “官家,老臣年迈体弱,近来时常感觉精力不支,老臣请官家准许老臣辞官回籍养病!”
  他上前行礼说道。
  “呃?”
  正兴致勃勃的王跃愕然看着他。
  “甚好,甚好!”
  皇帝陛下仿佛复读机一样继续保持着微笑说道。
  张叔夜再次向他行礼,然后缓缓退出了大殿,就在他走出去转过身离开的时候,里面响起王跃的喊声……
  “徐处仁可为太宰,还有那个许翰可为少宰,官家放心,咱们大宋朝就不缺宰相,我大宋养士两百年,难道危难之际就没有为国分忧的?他们不愿意当宰相,后面有的是人排队等着做,徐处仁就行,他家是应天的不会有贰心,许翰家拱州的,又与蔡京一系有旧怨,他也不会有贰心,就让徐处仁做太宰,许翰做少宰。”
  很显然王跃又在最短时间里给官家把宰相选好了。
  “甚好,甚好!”
  官家说道。
  张叔夜再次长叹一声,仰起头看着灰暗的天空,目光里充满了忧国忧民的迷惘……
第236章
全线战争
  张叔夜和刘韐两人的愤然离开,也算是让各地那些文官和士绅对赵桓彻底的绝望了……
  当然,反抗是不能反抗的。
  尤其是淮河以北那些官员们,全都默默接受了现实,毕竟他们前面没有一道淮河天堑保护。
  而淮河以南的则迅速与赵桓划清界限。
  甚至因为王跃的放水,让更多的地方官员生出幻想,以为他们真能够凭借淮河玩偏安,于是更多地方官员加入大画家旗帜下,在杨再兴那帮人都开始向京西北路拷掠士绅助饷的时候,荆湖南北两路,广南东西路,福建路,全部向大画家家效忠。
  然后是四川各路。
  大画家以跟随他南逃的左谏议大夫冯澥为川峡四路宣抚使,乘船到达夔州并受到夔州路官员欢迎,然后开始宣抚四川各路,实际上就等于四川同样选择了向大画家效忠,而四川以北的利州路,荆湖以北的京西南路,虽然没有公然宣布向大画家效忠,但也已经开始加入声讨王跃的行列……
  其实也不只是这两路。
  这时候所有还没有公然向大画家效忠的地方官,上到各路安抚使,下到那些知县,全都在恍如疯狗般声讨王跃。
  知中山府詹度更是上奏,坚决反对朝廷把河间及中山各府划归燕山府路。
  甚至他还声称若王跃强行接管,他就率领中山府军民誓死抵抗,而知河间府蔡靖同样附和。
  当然,主要是他们知道王跃暂时回不去。
  上奏并不会有危险。
  但这种上奏就和张叔夜的辞职一样,是一种态度,一种不会和这些奸臣逆贼同流合污的态度,他们的确依然忠于官家,不会向太上皇效忠,再说想效忠也够不到,但他们也绝对不会坐视王跃祸乱大宋。所以他们都正义凛然地上奏表明自己的态度,至于皇帝如何选择那就是皇帝的事了,他们已经问心无愧,不用担心自己在天下正义人士中的名声了。
  至于起兵响应太上皇……
  荒唐,大家都是忠臣,如今皇帝陛下还在京城,起兵响应太上皇岂不是成了背叛皇帝陛下?
  忠臣是不会做这种事情的。
  而就在这些文官疯狗一样声讨王跃的同时,姚古等人却快快乐乐地收下了他们的尚方宝剑,只有种师道扭捏了一下,但最终也在手下将领们一致的催促下收下了这个很不符合他价值观的东西。
  而辛兴宗则带着天上掉馅饼一样的狂喜接过陇右宣抚使的任命。
  他原本是在河东,之前跟着张孝纯,童太师倒台后一直惶惑无助,处于狗狗丢了主人的茫然状态。
  而且折可求和张孝纯明争暗斗,争夺河东路实际控制权,他正夹在中间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下子彻底摆脱了困境,紧接着他带着一帮兄弟,还有两千部下精锐撤离河东返回陇右。而获得尚方宝剑的折可求,则彻底压倒了张孝纯,真正接过河东路控制权,然后他趁着小斛禄正与天祚联合抵抗女真的机会,迅速从麟府丰三州调出折杨两家全部精锐,连同韩世忠部反攻忻代。
  此时女真留守主力都已经调往云内追杀天祚,留守的耿守忠本来就是一帮乌合之众,在宋军两路夹击下,不得不弃忻代逃回雁门关外。
  折可求收复忻代。
  大宋朝的河东防线重新回到雁门关。
  韩世忠部甚至出关追击,夺取朔州并继续向前,出偏关然后将女真占领的旧辽宁边州扫荡一空,连人口都抓走,转头南下在丰州返回。
  他此行虽然纯属扫荡,实际上没有控制关外任何一城,但却是大宋军队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出雁门关,意义还是很不一般的,不过韩世忠撤回丰州后,紧接着银术可率领的女真军和郭企忠率领的汉军就从丰州南下。
  女真的丰州。
  也就是呼和浩特一带。
  而郭企忠据说是郭子仪之后……
  好吧,这个有点讽刺,这个郭子仪之后应该是正牌的,他家在辽国就是世袭的天德军节度使,女真打到之后他随即投降女真,之后跟着女真灭北宋,可以说是劳苦功高。
  银术可和郭企忠随即报复性进攻丰州。
  杨宗闵与韩世忠部坚守,而就在银术可进攻受挫的时候,天祚帝恍如不死小强般带着据说两万大军杀出,此时不但银术可和郭企忠在丰州,娄室率领的女真军主力也刚刚收复朔州和武州,和折可求在雁门关对峙,女真在西京的最高统帅斜也被搞得措手不及。
  天祚帝一度逼近大同。
  银术可和郭企忠只好放弃进攻返回救援。
  好在天祚终究是天祚,他在女真面前是没有胜利的,紧接着他就被银术可击败。
  但银术可也没抓住他。
  天祚依然带着他的部下阴魂不散般流窜在夹山一带。
  这场辽金宋三方的小规模混战,正式拉开了今年冬天女真新一轮大规模进攻的序幕,紧接着粘罕率领的女真军到达奉圣州,开始正面进攻居庸关,而斡离不同样率军进攻古北口。实际上还有蒲鲁虎在攻嵖岈山,这一次是女真几乎倾尽全力的进攻,完全凭借实力碾压,以此报阿骨打之死的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6/4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