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宋(校对)第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438

  这是他的赏赐,也不能说是赏赐,实际上是方七佛的悬赏,他的悬赏原本是三千贯,但开封府认为这也不是王跃一个人的功劳,开封府上上下下都有份,而且还有刘錡这些人,总之最后给他分了一千贯。
  这也不少。
  两吨多呢!
  这还是因为北宋七百七十文一贯,崇宁通宝一文三点几克,不得不说这年头花钱也不方便,交子虽然已经出现,但这种专门坑人的东西,当然不会在自己的都城流通。实际上这时候叫钱引,主要流通于四川和陕西等外地,说白了就是大宋皇帝太精明,已经开始学习现代美帝国主义那套,用滥发纸币来搜刮外面财富供养自己的手段了。
  宋徽宗最多一次一年就印了一千万贯。
  真疯狂。
  “一贯一石米,有些出入但不大!”
  马扩说道。
  王跃点了点头,看着眼前这堆铜钱。
  “若是我想把一些铜钱融了,然后铸造一件兵器,那么应该找谁?”
  他问道。
  “找个铜匠即可。”
  马扩说道。
  “你想铸何种兵器,如今兵器哪有用铜的?”
  刘錡说道。
  “我这个兵器有些麻烦,它需要把里面做成管子,且这个管子还有点长,我还是示范一下吧。”
  王跃说道。
  说完他拔出刘錡的手刀,走到外面把人家附庸风雅的竹子给砍了好几根,又迅速截出差不多粗细的六根,其中一根是加长的,大概两米左右,剩下五根短约一米,然后把这五根绕着长的那根捆扎起来……
  我大明神兵利器的模型就这样诞生了。
  “这算何种武器?杵?”
  马扩茫然地问道。
  “对,不过此物并非寻常杵,王某称之为六根清净杵。”
  王跃颇为得意地看着自己的神兵利器。
  话说大宋朝又不是没有火药,虽然质量差点但也足够,造大炮火绳枪的确困难了点……
  大炮其实也没什么难度。
  生铁铸炮,或者熟铁膛生铁炮都有难度,这个真需要些技术,可单纯铸造一尊青铜炮,这个就没什么难度了,但问题在于玩不起,因为大宋朝钱币缺乏到都使用纸币和铁钱了,可见铜的缺乏。而且这些铜钱含铜量很低,能超过百分之六十就不错了,还得重新精炼,估计这一千贯也就能铸造一尊,加上人工等方面的成本,一尊真正具备攻城能力的大炮,造价得两千贯以上。
  也不算太多。
  毕竟我大宋宰相一年俸禄都能买好几尊。
  但问题是就宋军这水平,给他们造红夷大炮最后结果只能便宜女真。
  真的,就冲着大宋禁军黄河岸边一通战鼓吓跑十几万的水平,别说是给他们红夷大炮了,就是给他们一堆褐贝斯,最后也一样是扔给敌人,反而给了女真人攻城利器,就像明末把红夷大炮便宜建奴一样。
  总之大炮暂时不要想了。
  但可以把三眼铳之类造出来,这个技术上没有难度,随随便便就能造出,铁的也不值钱,至少对上骑兵可以吓唬人。
  真的。
  这东西威力肯定不用想。
  这时候都是重甲,就那连棉甲都不一定能射穿的威力完全白给。
  但宋军最怕的是骑兵,而战马最怕的就是这个,两军阵前一片三眼铳齐射的火光和巨响,战马会害怕而掉头,铁浮屠这种重骑兵几乎可以说有进无退,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立刻陷入自相践踏的混乱。
  更何况这东西对于无甲或者轻甲的弓骑兵还是有一定杀伤力的。
  先造一个适合他专用的,到河北战场上亮个相,让童贯看看威力,然后再怂恿他在宋军大量装备三眼铳,这样到靖康时候也就成一定规模了,那时候再看看金军面对这东西会是什么表现。不指望能克敌制胜,但至少也能给金军造成一定的麻烦,而是守城时候同样也是很好用的,总之……
  就这样给大宋开个金手指吧!
  “南无加特林菩萨,六根清净贫铀弹,一息三千六百转,大慈大悲渡世人!”
  这座幽静的小院里,响起王跃那庄严地吟哦声。
  说话间还抚摸着他手中的那捆竹竿,就仿佛在抚摸一门火神炮。
第18章
我还会回来的
  刘錡也对这件武器充满期待。
  杵棒其实并不稀罕,就算军中猛将也多有使用的,比如王禀他爷爷王珪就以擅使杵棒著称,可杵棒做成这样还是有些夸张了。
  紧接着他就找了几个铜匠,这些人看过模型,再听王跃解释一番之后,倒也确定可以做出来,说到底就是个铸件而已,大宋朝铜器什么奇形怪状的没有,几根铜管子而已,无非是掏钱够不够。
  不过也有些问题。
  一则中间的柄,用木头很难承受重量,所以这个必须改成铁的,中间那根铜管截短半米,后面用一根实心锻铁的一米半长柄,前端与铜管丝接,然后再把接口焊死。然后周围环绕五根一米的长管,这些管子都用精炼的青铜,内径不用太大了,有十五毫米就差不多,壁厚尽量厚一些。
  这东西主要用途不是当火枪,而是抡起来砸人。
  薄了容易变形。
  再说王跃对这时候的铸造技术也不是很放心。
  所以不但要厚壁,而且还要在外面箍上一道道锻铁。
  不过这就很有分量了,好在王都头天生神力,上次他说五十斤铁锥枪还是过于谦虚了,实际上这年头考武举,都得抡百斤大刀的,他这个五十斤完全属于弱鸡。总之以他目前的力气,就是扛着一尊小弗朗机,和某神剧一样大炮上肩头也是可以做到的。
  所以分量就不用在意了。
  再重还能比武举的百斤大刀更重?
  然后就是铜管之间预留出的点火孔,为了避免多次点火的麻烦,只需要一个点火孔,剩下的几个铜管之间互相连接,中间那根因为靠前,所以在一根长管中间再留一个孔,这样开火时候的火焰会引燃里面火药,不过这样的话往点火孔里装引火药就很费力了……
  这个不值一提。
  王跃用这东西临阵也就打一轮,他也没想过战场上还搞再装填。
  再说只要中间的孔相连,也应该不需要什么引火药,黑火药在膛内自己就会向里面喷火的。
  至于火药也不值一提,大宋朝就不缺这个,军队里面火箭之类早就使用,就连投石机扔火球都会,只不过配比不对,硝太少而已,找刘錡按照新配比去火药作坊定制就可以。
  弹丸更不值一提。
  总之……
  总之养伤的王都头,就这样开始了在刘錡家的折腾。
  “你这算不算是恶客啊!”
  刘錡忧伤地看着自己一片狼藉的花园。
  可怜那些新春里含苞欲放的花朵,正在熊熊烈火炙烤和煤烟毒害下憔悴,甚至还有些干脆被忙碌的工匠踩在脚下。
  王跃得亲自指导。
  但作为一个重伤的勇士,他也不可能出门,所以只能让这些铜匠把工地设在刘錡家的花园了,至于此刻的王都头,正斜卧在一张短榻上,一边吃着切好的哈密瓜一边指指点点。
  “你就不要抱怨了,跟着我这几天你吃过亏吗?官都升了!”
  王跃说道。
  刘錡因为捉拿钦犯有功,的确已经升官了。
  但是……
  “我升了官得跟你们去河北啊!”
  刘錡加大音量说道。
  “呃,你为国建功的机会到了。”
  王跃说道。
  刘錡的确升官了,而且连升两级,由从八品閤门袛候升到从七品武翼郎,实际上这也是他这种二代们日常操作,在大内以閤门袛候之类镀金一段时间,找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升官。刘家背后也是有靠山的,不过他家的靠山不是童贯,虽然和童贯关系也还行,但实际上刘家在朝廷真正的靠山是高俅,不过高俅和水浒中的角色不一样。
  他是殿前都指挥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4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