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宋(校对)第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38

  王禀一挥手。
  刘錡给王跃使了个眼色,后者赶紧收起消防斧,跟着两个负责押解的士兵走向关押他的地方,刘錡随即上前跟王禀说话,估计是解释之前发生的,对此王跃倒也没什么在意的,他折腾到现在也很想休息一下。他就这样一直跟着那俩士兵到了一处应该算牢房,然后被推了进去,的确连他的斧子也没收,就是里面的待遇差了些,连张床都没有。
  他随即卸下身上那一堆,把护腰抱肚披风之类铺在地上,抱着他心爱的消防斧四仰八叉躺在那里闭目养神。
  这一天发生的事情有点多。
  和张家的事情倒没什么大不了,左右他有童贯护着,张家无非张叔夜和张克戬兄弟,和童贯根本没法比,开封府能做到这一步,已经给了张家面子,可为张家面子打童贯面子这种事情,开封府还不至于蠢到这种地步。实际上现在他某种意义上说也在被保护中,只要他一直不出军营,张家就奈何不了他,很快胜捷军就要随童贯出征,只要去了河北就没什么了。
  但关键问题是去河北……
  这是去打仗啊!
  而且还是一场他很清楚会惨败的战争。
  虽然他的确现在也算能打,但……
  他眼前又浮现出那个独臂头陀来,话说这个时代明显画风有些不对,不说高武玄幻之类,至少也是个低武,这根本不是正版的北宋。
  这边一个明显落魄的头陀,就已经和他打了个平手,那谁知道辽国,甚至以后的金国,有没有同样甚至更厉害的?就算没有,他目前这两下子真到了战场上也扛不住千军万马,铁浮屠的具装骑兵洪流中,他还是会被践踏成肉泥,那么他又该如何自保呢?
  “管他去,到了河北再说!”
  他昏昏欲睡中自言自语着。
第10章
水浒旧事
  王跃一觉睡醒天色已黑,紧接着一个老兵给他送来吃的。
  待遇还可以。
  大馒头,带皮的烤猪肉,一碗糙米粥,咸的,里面还有菜。
  应该符合一个都头吃的,毕竟他现在也是正式登记的军官,无论他和张家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是童贯看上的这一点不会改变,王禀关起他也只是一种必要的程序,但在没有得到童贯明确处置前,还是得给他一定的优待。
  就是没有酒和茶,这两样都得到外面的酒店和茶馆。
  饭菜口味肯定不符合他的现代人口味,馒头太硬,发酵归发酵,但别指望有现代馒头的松软,猪肉毛都没刮干净,糙米粥里的沙子硌牙,吃惯了炒菜的终究很难适应。这时候的确已经有炒菜了,但肯定不能指望军队里面日常会炒菜,也就是在那些饭店酒宴和有钱人家,毕竟那油也不便宜。至于猪肉很正常,开封城里每天消耗最多的就是猪肉,之前王跃和刘锜逛的保康门瓦子旁边就有一条专门的杀猪巷,每天早晨得从城外赶入成千上万的猪。
  而且就是走南薰门进城……
  也难怪那条路上要设隔离带,说起来也不仅仅是显示皇帝威严。
  皇帝的御道上成天跑猪还是太夸张。
  再落下些排泄物也是必不可少,这年头又不是硬化路面,据说每次皇帝出来都得专门撒土,最后雨一下和泥土混合起来,那酸爽,那童太师之类真就不用在上面显示自己的特权了。
  吃饱喝足的王跃,扛着斧子打着饱嗝出了门。
  没人看管他。
  一开始在门外的确有两个士兵在看押,但他醒来时候就发现已经撤走,而且还给他留下了一个刚刚赶制出来的腰牌,上面是他的职位姓名编号,很显然王禀不准备继续关他,在这军营又不怕他闹事,外面到处都是士兵,也不用怕他会逃跑……
  他逃出去可就得面对开封府和张家了。
  他在军营里面,人家的确奈何不了他,童太师的面子必须给,可他要出去就是另一回事了。
  这家伙扛着他那所谓祖传的斧子就跟散步一样,在这座巨大的军营里面晃悠着。
  胜捷军的员额是五千。
  童贯应该没有吃空饷,王禀守太原时候,手下的确是三千,但当时的胜捷军统制张师正,却率领部分胜捷军逃跑,最后被李纲给斩了,紧接着部下兵变。不过也不一定是因为他们逃跑,更多是文官对童贯亲信们的报复性清洗,毕竟文官们对童太师的积怨已久,在童太师倒台后斩草除根也很正常。但此刻在这里的应该是胜捷军满编,四月初已经很温暖,这种夜色刚上的时候,多数都在营中聚集着,打架斗殴,吵架对骂,还有唱歌的,说书的,搞得军营恍如瓦子。
  大宋朝的文恬武嬉果然名不虚传。
  当然也少不了扎堆吹牛。
  王跃饶有兴趣地走到一堆吹牛的士兵旁边看着。
  “看看某这口宝刀,从那大食国来的,吹毛断发,还是某与那方腊手下一员大将大战三十合才夺得!”
  一个老兵拿着把短刀颇为得意地炫耀着。
  “可你上回说是在陇右买的。”
  一名士兵打脸。
  “胡说,某何时说过!”
  老兵怒斥之。
  然后继续挥舞着短刀吹他的战绩。
  这是一把弯刀。
  看样式的确是阿拉伯式,不过这在大宋并不稀罕,无论北宋还是南宋都与阿拉伯有密切的贸易关系,阿拉伯弯刀肯定流入,而且这时候辽国的刀也在逐渐被掰弯,只不过还没弯得很厉害。直到金国时候依然处于弯刀与直刀混杂期,是蒙古人彻底将刀掰弯,而且弯的很厉害,但明朝时候弧度略微减小。
  也就是最终形成明清战刀的那种雁翎,柳叶,牛尾样式。
  宋军制式还是手刀,类似于大刀那种,不过只是自卫武器,战场上因为各方盔甲都越来越结实,刀已经不是主要武器,哪怕步兵也是斧头,锤子,甚至干脆连枷之类更受欢迎。
  当然,主要还是长兵器和弩。
  尤其是神臂弓,几乎就是宋军战术的核心,战场之上其他都是为了保护弩手的。
  不过王跃并不关心刀。
  “那方腊到底能不能打?”
  他分开前面两个挡着的,探头进去问道。
  那些士兵疑惑地看着他。
  “兄弟王跃,新来的。”
  王跃拱手说道。
  “却是眼生,这位兄弟之前可是剃度过?”
  那老兵说道。
  王跃这才想起自己脑袋上发型也不对,难怪刘錡那么容易找到他。
  “剃了,又犯了事被赶出来,故此来京城谋生。”
  王跃说道。
  那些士兵释然,虽然之前王跃跟王禀露面过,但看到的人不多,这些人看来并不知道他的事,说到底这么大一座军营,不知道这件事很正常。
  几个士兵往一旁挤了挤,王跃随即塞进了人群中。
  “要说那方腊倒没甚本事,就是蛊惑人心的手段多一些,据说还会些妖术之类,好在咱们官家乃道君皇帝,自有神仙护佑,这些邪魔外道终究无用。至于说到真正战场上的本事,他手下那个方七佛才是能打的,真真是万夫不当之勇,咱们在秀州与其交战,可是折损不少。”
  那老兵说道。
  “那是何人斩杀此人?”
  王跃问道。
  “还斩杀?至今抓都未曾抓到,方腊去年就在这京城剐了,可那方七佛还不知躲在何处。”
  老兵说道。
  王跃这才想起,按照时间算,方腊也就八个月前才被凌迟,而且就是在这开封城内,实际上他被抓住很长时间,他的余党还在继续抵抗,一直到去年年底才算真正平定,但完全结束战争是在今年年初。这一战给浙江造成极大破坏,人口损失得几百万,尤其是杭州之战,实际上大宋朝就算没有靖康之变,就大画家后期这局势也撑不了多久。
  北宋没土崩瓦解也仅仅是因为还没苟到时候。
  这时候真要是比较,倒是更像明朝的万历时候,从繁荣来说达到顶峰,战争多数也都打赢了,但事实上却已经危机四伏,正在开始向下滑落,只不过滑落的前一刻,直接被异族的铁骑踏碎。所以还能给后世留下个可以吹嘘的,搞得我大送好像不亡于靖康,就真的可以盛世下去一样,大送就算不亡于靖康,就这样继续下去也是给蒙古人送菜。
  这都已经糜烂到打不过一帮残兵败将了。
  再糜烂五十年,恐怕连南宋那点战斗力都没有,南宋还好歹能守,北宋河北战场上可是一溃千里,粘罕大军从太原启程,黄河岸边一通战鼓击溃大宋十几万大军,总共才花了二十来天。一路之上可不是华北平原,在纵贯泽潞的路线上,可全都是一道道险关,无论入口的南北关还是出口的天井关,中间要塞级别的泽潞二城,哪一个守住都不会有靖康之变。
  还有黄河。
  可粘罕穿过这一千里重重险阻,并击败宋军主力,渡过被视为天堑的黄河总共花了二十三天。
  大宋朝真丢人。
  王跃继续日常辱宋中。
  “那宋江又如何?”
  王跃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