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宋(校对)第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38

  “律法?”
  刘锜呵呵一笑。
  紧接着他催马向前,王跃拎着烤羊腿赶紧跟随。
  眼前这座大营还算凑合,门前拒马,挖出了壕沟,甚至还堆起了一圈胸墙,里面是无数帐篷,士兵虽然没人在训练,但看起来精神也都不错,至少不像那些挨饿的大明边军。
  这胜捷军可是童贯牙兵,类似于明朝家丁。
  当然,只是形容,实际上胜捷军也是禁军挑选,而且选拔极其严格,据说一个指挥下属也就一两个人,最多能挑出四五个,话说这个比例堪比现代培养特种部队了。全都是身材魁梧,武艺出众的,算是童贯手中的一张王牌,战斗力按说应该不差,毕竟王禀在太原死守近一年,手下核心就是几千胜捷军,野战的确打不过金军,但守城是可靠的。
  当然,现在什么军在野战中也打不过金军。
  这时候可是真正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这些从深山老林冰雪中钻出的蛮族武士,恍如从远古蛮荒中走出的霸王龙在非洲大草原上横行般,将东亚怪物房里的一个个小怪们踩在脚下。
  辽军都被赶鸭子了。
  而胜捷军充其量也就是能与西夏军野战的水平。
  但西夏军打不过辽军,辽军打不过金军,最后这样很容易就得出结论,胜捷军野战面对金军一样渣渣……
  王跃很不好。
  他又开始在心中鞭挞那个罪魁祸首。
  刘锜亮明身份后,他们直接进入大营,然后在一名军官带领下,很快在里面找到统制王禀,后者是一个老将,脾气挺好,看着不像以勇猛出众,估计属于那种玩头脑的,他其实并不知道这件事,不过刘锜送来的也不可能假。
  不过王跃也有个麻烦。
  他的身份。
  “不懂,俺一个山里出来的,哪里知道什么籍贯,俺就是从山里出来走到一条河边,一条路过的……”
  王跃很不要脸地继续装傻。
  “京东西路!”
  刘锜很干脆地打断他。
  很显然这家伙睁眼说瞎话的嘴脸都让他无法忍受了。
  “京东西路,袭庆府,奉符县,山民不知乡里。”
  他紧接着说道。
  京东西路袭庆府奉符县就是泰安。
  王跃自己之前说了,他是从东边山里出来的,那就肯定是山东,或者说京东那两个路了,他又说出来后走到一条河边,坐上一艘路过的船过来的,那就只能是五丈河,这是从东边直通开封的唯一运河,而离五丈河最近的山区也就是泰山一带,出山正好坐上了走五丈河进京的船。
  “这倒也是。”
  王禀笑着说道。
  他又不傻,能在童贯手下混成亲信,那都得是人精级别的。
  既然王跃是童贯点名送来的,那就根本不需要在乎这个问题,大宋朝本来就喜欢干这种招募流民当兵解决隐患的事,那些流民不可能都有凭由之类证明身份的东西,无非就是自己随便报而已。甚至更有可能直接就是官员们编,毕竟不能指望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乡民,都知道自己所属具体路府县乡里,懒得细查的官员登记还不是随便写。
  这种小事真不值一提。
  “王兄弟既是太师赏识之人,想来太师处如何使用已有安排,如今就暂且先屈就一都头如何。”
  王禀说道。
  王跃自然无话可说。
  就这样他终于拥有了在这个时代的合法身份,前京东西路袭庆府奉符县深山里出来的一个山民,现在大宋陕西河北河东宣抚使司所属胜捷军的一个都头。
  理论上指挥百人。
  实际上……
  一个没有。
  顶个都头发工资而已。
  至于刘錡那匹马就送他了,大宋的确缺少战马,但那只是官方马场的,西北这些将门家中,都并不缺少马匹,实际上白沟之战宋军也出动不少骑兵,杨可世号称轻骑数千出击。
  总之王跃骑着的那匹马就这样成了他自己的。
  凭本事抢的,为什么要还?
  然后去领装备。
  铁锏来两根,锥枪一根,弓箭一套,胸前俩罩子的鱼鳞甲一套,头上戴着缨子的凤翅盔一顶,要顿颈,这个得要,护腰也束上,抱肚也束上,革带一勒,上面勒帛同样勒紧,袖套,吊腿全都有,再披上披风,就是鞋子肯定还是他的军靴……
  这可是名牌。
  强人啊!
  “却是一条好汉!”
  王禀颇为欣赏地看着王跃。
  “就是这个东西,有点轻,要是有根铁的就好了,最好沉一些,五十斤左右我还是能使得动。”
  王跃掂量着他那根锥枪说道。
  “铁锥枪不难弄到,只是你这一身铠甲,再加两根铁锏,斧,弓箭,如何还能使得一杆铁锥枪?战场之上又非校场演练,两三百斤压在马背,如何还能驰骋战场?就算你身上这些铠甲,算起来也重了些,真到战场之上马匹冲杀不了几回合。”
  刘錡无语地说道。
  “你见我骑着马打过吗?”
  王跃说道。
  刘錡一想倒也是,这个家伙的确能打,这一天工夫打了好几场,可是好像除了在马背上射他,还真没有和人在马上格斗,相反一交手总是以最快速度下马步战。这也很正常,他会骑马还能找出点解释,但马上格斗可不是武艺好就能做到的,这还得考验骑术,和步战完全不是一回事,也就是说他只会骑马也会在马上射箭,但不会在马上格斗。
  “既然如此,老朽就给王兄弟寻一杆铁锥枪。”
  王禀捋着胡子笑道。
  “怎么是兄弟呢,您老这么大年纪,咱们又都姓王,也算是一家人,我叫您一声叔父您不介意吧?”
  王跃一脸真诚地说道。
  认王禀当个叔也不丢人,好歹差一点做了大宋的救世主。
  要不是外面的宋军真的太烂,他死守太原的两百五十多天,是真能改写靖康之变结局的,但他死守了这么久,外面的宋军都没能给金军造成一次有威胁的进攻,这个就真的只能说他尽忠了。
  张孝纯被俘后终归还是投降了,而且不但给伪齐做过官,还给金国做过官。
  但他可是真正战斗到死的。
  “这个……”
  王禀多少有些意外的犹豫着。
  “叔父,请受侄儿一拜!”
  王跃很干脆地行礼说道。
第9章
开封有个包青天
  “既是如此,老朽也就倚老卖老称一声贤侄!”
  王禀爽快地说道。
  说完他上前一步扶起了王跃。
  这其实也很正常,按照这时候的风格,王跃就是求着认他当干爹也没什么奇怪,不过就是叔侄相称而已,更何况王跃既然得童贯青睐,他认这样个侄子也没坏处,可怜的王禀并没发现旁边刘锜诡异的笑容……
  “禀承宣,开封府孙法曹求见。”
  一名军官进来禀报。
  王禀的官衔是武泰军承宣使,宣抚司统制是职务。
  “开封府?”
  王禀疑惑了一下。
  王跃面不改色地欣赏着自己的铠甲。
  “快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