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无眠(校对)第9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2/985

  万艾可当年研制的目的是为了治疗心脏病,没想到却成为辉瑞的拳头药品,每年带来数以十亿计的利润。”
  “可是我总觉得科学家的研究要看命的话,太不靠谱。”患者也不着急听维生素,而是和吴冕闲聊。
  “科技树和游戏不一样,有些科学家研究了一辈子,最后发现从他入行的那一天就走错了路。这辈子唯一的成果是告诉后人,此路不通。所以说呢,运气很重要!”
  “……”
  “说出来都是眼泪,很悲惨的,真的。”吴冕认真说道,“再有就是科学史上有好多歪打正着的成果,咱们回头说维生素哈。”
  “最早,维生素指的是生命所需的胺类;现在,我们认为维生素指的是三大营养素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之外、体内微量但对正常生理功能非常重要的物质。
  人体自己的合成量往往不能满足需要,可是一旦缺乏就会引发特发的疾病。”
  “1915年,人们发现,卡西米尔·冯克所命名的‘维生素’实质上包含了脂溶性和水溶性的两种物质。
  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命名为维生素A和维生素B。当时人们决定,以后如果发现了新的维生素,就按着字母表A到Z这么排下去。”
  “就像是始皇帝、秦二世一样?”患者问道。
  吴冕微微一怔,随即捋了一把兔子耳朵,笑道,“还真别说,您这个形容特别贴切。”
  “是吧。”患者笑道。
  “原本按照计划,应该像是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一样,维生素排列的整整齐齐,等待大家去发现。
  最开始也很顺利,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都按着这个规律乖乖出现了,然而到F时出了问题。”
  “科学家很快找出了其中2种,并把它们叫做‘维生素F’和‘维生素G’。不过,由于这2种物质都是从维生素B里分离出来的,所以很多人也叫它们‘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
  “不过呢,维生素F很快又被捡起来,最后又被放弃。”
  “是因为科学家们不愿意相信维生素和元素周期表不一样么?”
  “是,没人愿意干一辈子研究工作,什么都留不下来。”吴冕道,“元素周期表多好啊,门捷列夫同志早就计算出来,别人只要发现就能在科学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啧啧,您这么说,我觉得科学家也挺萌的。”
  “特别惨的一群人,没钱做科研,得去拍资本家的马屁。沈腾主演的奔驰人生,您看了吧。”
  “看过。”
  “为了赛车,他们俩要给大款唱歌、跳钢管。科学家……也差不多,各种作假,就为了弄点钱搞科研。”
  “我去……”
  “不过很多科学家一看有钱了,就忘了自己最开始的梦想是什么,现在叫不忘初心,就是这个意思。”吴冕笑道,“所以呢,只要是人都差不多。”
  “呃,您这么一说,我怎么感觉科学家的光环都没了呢。”
  “本来也没什么光环,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么。换做科学家也是一样,除了那种带着主角光环的天才以外。”
  “您是么?”
  “我不算,听起来我的履历还算是吓人,但那只是和普通人比。真要是和天才比,远远不够看呢。”吴冕眯着眼睛说道。
  患者怔了一下,这位萌哒哒的住院总的履历最近在方舱医院里已经传开,越传越是离谱,可每每都是真的。
  就这,都不算是天才?!
  “马斯克您知道么?”
  “知道啊,在弄什么人机接口,我一直关注。”
  “屁用没有,就是个噱头,包括火箭回收都是噱头。不过年轻人喜欢,星辰大海,那可是星辰大海!所以马斯克再怎么人渣都无所谓,他走在一条正确的路上,把光环重新捡起来。”
  吴冕把患者侃晕了,从维生素说道马斯克那个人渣。
  不过吴冕的思维很清楚,把话题撤回来,和患者聊了十多分钟后说道,“由于维生素的命名历史是如此的混乱,看不过眼的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终于接管这件事情,1978年确定了现在的维生素命名原则。”
  “原则很长,就不多说了,主要是好记。比如说规定‘烟酸’是吡啶-3-羧酸化合物、及其具有烟酰胺样生物活性的衍生物的总称等等。”
  “哥哥!好消息!”楚知希一溜小跑过来,兴奋的摸了一把吴冕头上的兔子耳朵。
  “怎么了?高兴成这样。”
  “章院长说,要是没有意外,明天硚口武体方舱医院会闭舱!”
  这。
  还真是一个好消息。
第1183章
胜利的曙光
  吴冕长出了一口气。
  “我记得硚口武体方舱医院还有110名患者。”吴冕马上说出准确数字。
  “因为其他医院有大量空余床位,所以明天可以出院的患者出院后,剩余患者转到其他方舱医院。”
  “不错。”吴冕颔首,轻声说道。
  “吴医生,咱们是不是也快了?!”患者听到这个“好消息”后兴奋的问道。
  “嗯,所以你们要加油好起来!”楚知希回答道。
  吴冕瘫在椅子上,一动都不想动。
  从出现空床的那天开始,休舱指日可待。
  然而一旦等来闭舱的消息,吴冕忽然觉得很累,脑海一片空白,仿佛一直高速运转、从未停止、一直跑了三十年的机器一下子宕了机。
  从阴历二十九那天知道天河情况的时候开始,吴冕便进入了高频状态。
  以他的学识、天赋、能力,不管开多少线程都无法计算出一个必然可以成功的手段。
  是的,天河的难题,是专业知识没办法单独解决的。
  一直心心念细菌战、病毒战的美帝研究类似手段的时间比共和国的建国时间还要长。
  战犯、731大楼……他们毫无顾忌。
  这么多年来,投入不知多少物力、人力、财力,硬生生砸出来一个完美的、创世纪级别的病毒来试图断了中国的国运。
  吴冕并不认为美帝外强中干,内地里他们有多强大吴冕心知肚明。
  所以他对这次疫情的判断是只能尽量控制,压平曲线,等待转机。
  转机,有可能是天气,随着气温渐渐升高而忽然消失,就像是17年前的S病毒一样。
  转机,有可能是某位天才灵光乍现,在不可能中生出可能,研究出特效药物,神农一般救万民于水火。
  转机,甚至有可能是投降,全面阉割,等待马里兰德特里克堡早已经准备好的“解药”。
  这是屈辱的,也是最后不得已的办法。
  但吴冕从未想到过自己会经历一场抗美援朝式的、史诗级的战争。
  不服。
  硬碰硬。
  万众一心。
  全国精锐云集。
  亿万百姓甘愿牺牲。
  竟然在月余的时间里初步控制住了爆发地天河市的疫情。
  每一步吴冕都知道,可如今回想起来,每一步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哪怕吴冕是亲身经历者。
  战争没有结束。
  这还只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但形势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逆转。
  真是一个奇迹!
  吴冕敏锐的意识到,如果说抗美援朝是立国之战,打出了新中国的脊梁的话,那么这次抗疫战争则是崛起之战。
  这次抗疫的全过程没有保密,全世界都“眼睁睁”的看着!相信他们一定很震撼。
  如果对新中国没有敌意,震撼能让他们尊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2/9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