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无眠(校对)第8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9/985

  “诡辩!不戴口罩就不会吸附在嘴唇、鼻腔里?到底是在口罩上严重还是在鼻腔里严重呢?一点逻辑都没有。”吴冕道。
  “再就是有人说戴口罩会让人放松警惕,反而风险加大。”
  “懒得说他,有毛病,为了舔臭脚连最基本的逻辑都不要。”吴冕真没这个精神逐一反驳这些屁话。
  “再有就是戴口罩就会无意识地经常调整或者脱下,使得手接触到面部甚至口鼻;手部清洁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人经常会无意识地用手接触口鼻之类的。”楚知希也懒得多看,简单述说。
  “cdc放个屁都是香的,按说福特基金最近几年打款很少了,怎么还有这么多人说这些反智的话呢?难道是习惯成自然?”
  “有可能吧。”楚知希笑道,“毕竟是灯塔么。”
  “你要脸不要?你四人不四?听不懂人话?”吴冕轻轻说道,“这种灵魂三问真应该物理化,砸在这群人脸上。不过也好,他们拿钱发帖,以后是要被吊起来打的。”
  “哥哥,还有多久?”楚知希所剩不多的电量用光,手机扔在一边,瘫在床上问道。
  “不知道。”吴冕道,“先别睡,去洗漱!别睡,跟你说……”
  吴冕一句话没说完,楚知希身子微微一颤,在一瞬间就进入了睡眠状态。
  “唉。”吴冕叹了口气,收好手机,把楚知希的外衣脱掉,盖上被子。
  方舱医院有空床,真希望那一天早点来。
  吴冕怔怔的看着熟睡的楚知希,看着她满脸勒痕,心里怔怔的想到。
第1070章
另一个战场——健康码
  抗疫的局面严峻,尤其是全国各地开始进入临战状态的时候,一线反馈的信息让人心焦。
  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即便是再如何认真,不遗漏每一个人,记录所有人的行踪……没有一个统一的数据库,一切看起来是那么难。
  已经不是难的问题,而是根本没法做到。
  全国14亿人,想要掌控每一个人在疫情期间的行踪,这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具体到每一个省、每一个市、每一个县,难度基本类似,一线人员忙的一塌糊涂,可大多数情况也只能“凑合”。
  2月3日,临安实施全市封闭管理的最严措施后,作为浙江省疫情最先爆发的区县之一,余杭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不是只有他们能意识到,可他们能解决。
  阿里,国内互联网顶级巨头,总部在临安,义无反顾的承担下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余杭区联动阿里云、钉钉、支付宝等组成虚拟在线团队,紧急开发绿码,实行“全人群覆盖+全流程掌办+全领域联防”。
  这是一场猝不及防的战争
  这是一个需要“百分之百”准确的算法
  这是一项关系到精准控制疫情的崭新技术
  李昊龙率领项目组承担下这个任务,去攻克旧环境下难比登天的管控工作。
  在此之前,李昊龙看着电视里火神山直播,他有些后悔自己没有去山东学开挖掘机。
  如果自己会挖掘机,这时候肯定会在火山神工地上,开着挖掘机用自己的辛勤与汗水实现中国速度,把天河人民最需要的传染病院用最快的速度建起来。
  或者当年要是学医,现在加入驰援天河的队伍里,逆风飞扬,心中热血澎湃。
  但抗疫的机会还是来了。
  接到任务后,李昊龙所有的头发都竖起来。虽然是传说中的程序员,但不是每个程序员都会秃顶。
  可是
  李昊龙最初的团队只有4个人……
  寒酸的人数与重大的责任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而与人数相比,算法的复杂和准确度却呈指数级上升。
  正常来讲,如果一个算法拥有90%以上的准确率,便可算作是一个可以称赞的模型。
  但余杭健康码事关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错发一个,即会造成巨大影响,必须做到百分百准确。
  李昊龙从前敲代码是为了工作,自家老板说什么996福报之类的……给加班费自然是福报,给的越多干的越拼命,职工越像是恶狼。
  但这次不一样。
  从前敲代码,是为了钱;如今敲代码,是为了胜利,是为了用双手扼住病毒的咽喉。
  可是……
  光有一腔热血是不够的。
  健康码,太难了!
  虽然只是一个余杭健康码,但李昊龙清楚本质上只要底座完成,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健康码在此之上就可以水到渠成。
  第一步,往往是最难的。
  任务要求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就能与最前沿的互联网技术发生关联,无论是在北上广深杭,还是在遥远的边疆或山区。
  在过去的成千上万年里,人类和信息都处于分离状态。
  语言、文字、印刷术、电报、互联网的发明,能让人更好地找到信息。而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手机更成为人类的一个信息器官。
  网络上的不法分子购买个人隐私,用之施行诈骗。
  而健康码不仅要做到区里的要求,还要保护用户的隐私问题。
  但如何把这庞杂的信息高效精准地输出不啻于一场战争,云计算就是这场革命的技术支撑。
  夜以继日,李昊龙和项目组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已经成为这次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
  他们还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发挥多大的作用,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这一刻,他们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一行行代码就像是一个个口罩、一件件防护服、一台台呼吸机一样,为抗疫的战争提供支持。
  兵荒马乱的冬天,四处风声鹤唳,网上草木皆兵。
  李昊龙不再去关注那些真假难辨的信息,他联合阿里其他项目组,开始了自己的战争。
  这是属于他们的战场。
  80多个小时,困了就胡乱睡一觉,连上一顿饭都不记得到底吃没吃,一分一秒都不敢耽搁。
  终于在2月6日晚,余杭绿码正式做完。
  紧张的检测,排除所有漏洞,2月7日凌晨余杭绿码正式上线!
  李昊龙没有停下来,他带着越来越庞大的项目组开始跟踪余杭绿码,修正漏洞,保证“百分之百”的准确。
  24小时内,临安余杭区完整录入信息达26.9万人。
  首战。
  告捷!
  就在余杭绿码紧锣密鼓地冲刺上线时,杭州健康码项目组也在争分夺秒。
  2月6日,临安周书记在一次重要会上提出,为做好企业复工,要发挥杭州数字经济的优势,建立全市统一的数字化申报平台,实行个人电子健康码,实现信息及时共享。
  抗疫与经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随着时间的推移,复工复产已经迫在眉睫。
  全国按下暂停键,用战略物资能抗住半个月、一个月,更长时间呢?必须抓紧复工复产,还不能漏掉任何一个可能被感染的工人。
  形势复杂到了极点,会议提出要求:第二天就要拿出企业员工健康码。
  光是一个业务逻辑图就复杂到极点。
  2月8日,企业员工健康码快速上线。开发团队旋即变身临安健康码项目组,更多技术人员抽调进驻。
  有了基础,在更多程序员的努力下,一切都瓜熟蒂落。
  2月9日,第一版临安健康码完成。
  无数人通宵达旦的寻找错误,并进行修改。
  和略简陋的余杭健康码不同,临安健康码将个人身份标识与国家卫生健康部门汇总的确诊或疑似数据,航空和铁路部门提供的数据进行关联,生成二维码图案。
  而健康码系统按从下到上的顺序,一般分为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应用支撑层、业务应用层、用户及服务层五个层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9/9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