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无眠(校对)第7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8/985

  “看什么呢,李琼。”吴冕坐好,温和问道。
  “……”李琼连忙收起手机,有些不好意思。
  “她在看各种卡BUG的视频,说是去了天河要是没吃的,说不得就试试。”旁边一个护士笑呵呵的说道。
  “哦?现实世界其实是电脑程序,里面有很多BUG么?”
  “是啊,吴老师你也知道?”那个小护士问道。
  “不知道,但听你这么一说,大概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吴冕觉得气氛有些压抑,货机开始轰鸣,应该是准备起飞。
  他笑笑,“李琼,接着看,到底是卡什么BUG。”
  “卡……金针菇的BUG。”李琼挠头。
  “see
u
tomorrow啊。”吴冕哈哈一笑,说道。
  “吴老师,你真的知道?会不会试过?”另外一个小护士问到。
  “我肯定不会么。”吴冕笑道,“从前实验室里有一个印度人,看他研究了很久。”
  “我去……这也能研究?”
  “当然,只有同时抗物理消化和抗化学消化的物质,才能see
u
tomorrow。对金针菇来说,化学上,它拥有菌菇多糖,是膳食纤维的一种,人体无法对其进行化学消化。”
  “物理上,金针菇拥有纤细的身材,滑溜溜的身体这种触感来源于菌菇多糖。以及紧致有韧性、且不易断裂的纤维状的组织结构。”
  “所以呢,如果吃饭的时候咀嚼不到位,很可能就出现see
u
tomorrow的情况。但要变成BUG……有没有UP主真的尝试过?”吴冕问道。
  “没有,都是说说。”李琼嘿嘿一笑回答道。
  “其实玉米粒也可以卡BUG。”吴冕道,“我刚进医院的时候,每天去急诊科,帮着住院总干活。有一天一个大爷说他要死了,我看着人还挺结实,有点奇怪。”
  “难道他卡BUG了?”
  “是啊,金针菇卡了一半,他擦的时候始终擦不干净,所以以为是身体里长了古怪的虫子,或者是肿瘤已经大到自己能摸出来的程度。”吴冕微笑,说着从前的八卦,尽量化解紧张的气氛。
  “哈哈哈~~”
  几个小护士笑的前仰后合。
  都在医院工作过3-5年,各自有各自的境遇,也有不同的联想。类似的事情没少遇见过,此时回忆起来,着实有趣。
  “吴老师,印度人研究金针菇干什么?”郑凯旋不苟言笑,一直在琢磨最开始的那个印度人。
  “为了长生不死。”吴冕道,“金针菇含有的菌菇多糖是一种有很意思的物质。”
  “……”郑凯旋无语,怔怔看着吴冕,“他们那么有闲么?”
  “欧美工业化的时间很久,最开始掠夺的资源多,有先发优势。”吴冕道,“有钱人怕什么?肯定是怕死么。所以搞生物研究的人也不少,有很多都是长生不死这个方向的。”
  “这……违背生物学规律啊。”郑凯旋道。
  “可以卡BUG么。”吴冕笑了,“比如说我见过一个比利时的研究小组,方向是水熊虫。”
  “那是什么?听起来好萌的样子。”一个小护士问到。
  “打不死的小强,有这种形容是因为蟑螂顽强的生命力。”吴冕道,“可是水熊虫和其他生命比较起来,简直就是BUG。”
  “我们人类每一段时间就要更新一下细胞,不能更新了以后,就慢慢衰老。可是水熊虫不一样,它从出生开始,就是成年体。”
  “它的分布范围几乎遍及全球,喜马拉雅山脉发现过,4000米以下的深海发现过,温泉里发现过,南极也发现过。无论冷热高低都能活。”
  “在面对恶劣环境时,水熊虫会停止一切新陈代谢,进入‘隐生状态’。处于该状态下的水熊虫,从生物层面来说已完全死亡。但这其实是一种假死。”
  “在隐生状态下,水熊虫可以在151℃的高温、-272.8℃的低温、真空、高度辐射及高压的环境下继续生存。当隐生的水熊虫再次接触到水时,它们便如凤凰涅槃般舒展身体,重又‘复活’。这个状态被称为‘水合’。”
  “……”除了楚知希以外,所有人都被吓了一跳。竟然还有这种生物!几乎绝对零度都没事?这种生物真的可以说是BUG。
  传说中绝对零度和光速差不多,是不是到了绝对零度后水熊虫就穿越了呢?
  有人大开脑洞,思绪飞到了天的那边。
  “吴老师,有标本么?”李琼问道。
  “我养了一个活体水熊虫,不过在麻省的实验室里。”吴冕道,“有一年……我和我老师去给钱老检查身体,和钱老聊了会。钱老说起人体科学,他感觉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这里。所以呢,我比较注意这方面的信息。”
  “用你们的话说,就是我们现在的科技树都是错的,要点亮生物科学的科技树才行。”吴冕道,“所以,不只是感兴趣那么简单。”
  “哇哦!”
  惊讶之声不绝于耳。
  “老人家去世了。”吴冕平淡说道,“不过呢,要是咱们能活着回来,我一定给你们看一些新鲜的东西。水熊虫只是其一,还有更有趣的。”
  活着回来……
  众人沉默。
  郑凯旋微笑,看着吴冕,伸出拳头。
  吴冕伸拳和他碰了一下,“加油!”
第963章
最好的办法根本行不通
  众人撞拳,加油打气声中,身体微微晃动。
  “吴老师,您这还真是……”郑凯旋坐在吴冕身边,小声说道。
  飞机轰鸣声大作,已经开始滑翔,他后半句话淹没在噪音里。
  吴冕看了一眼郑凯旋,知道他的意思。
  随着飞机迅速爬升,噪音略小。
  “大家开心一点,免疫力能强一点。”吴冕道,“这次的任务艰巨,我不想我们中有谁要留在天河。”
  “吴老师,我总觉得这次措施不够严厉。”郑凯旋说道,“防治传染病,办法就那么几个。忽然遇到,总不能等着疫苗出来不是。可封城是封城了,但今天听天河市正式消息说有900万人留在天河,500万人离开。”
  说着,郑凯旋叹了口气,“这500万人,在全国散开,可是大问题。”
  “呵呵,没办法。”吴冕干巴巴的笑了笑,“不走怎么办?留下来的是英雄,走的也不能说人家什么。”
  “嗯?”郑凯旋有些疑惑,吴老师这种专家级的人怎么会说这种话。
  “伍连德老先生,创刊《中华医学杂志》的那位,在满清最后一年,还成功防治了鼠疫。”
  “我知道。”郑凯旋严肃说道,“满清都能做到的事情……可我怎么觉得现在都不如那时候呢。”
  “你知道伍连德做什么了么?”
  “集中收治,隔离传染源,阻断传染途径。”
  “怎么阻断的?”
  郑凯旋相当疑惑,这还用问么?肯定是把病人收到一起,先隔离。有可能染病的人也都限制出行,观察后再说。
  “这么说吧,我研究过当时的文件。”吴冕道,“有一个影印照,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来源看原件影印的可能比较大。”
  郑凯旋静静聆听。
  “简单说,擅自出隔离区者,击毙。”
  “……”郑凯旋无语。
  “郑教授,您想想当时是几月份?”
  “11月开始,正式治疗是1月底,也是现在。”
  “伍连德老先生找了120节火车皮,当做隔离病房。”吴冕表情严肃,“借调1160名士兵,实枪荷弹……您现在知道了吧。”
  “呃……”郑凯旋从来没深入想过这件事情。
  有关于伍连德、有关于鼠疫、有关于满清末年都能控制烈性传染病,郑凯旋越是了解这些事情,就越是对于这次天河市的事情心有不满。
  各种节奏都要比“常识”慢了一拍,很难想象这是全国的顶级专家汇聚,群策群力拿出来的方案。
  但是!
  听吴冕提了一个开头,郑凯旋便愣住了,他脑海里都是几个关键词。
  1月,东北,零下三十度,火车皮,士兵。
  “这是最好的办法。”吴冕道,“我听范老爷子说在抗美援朝的时候,美帝也用过鼠疫,但却没有大范围传播。可您想一想,和现在能一样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8/9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