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月(校对)第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327

这两者,简直就是一天一地,犹在云泥之间。
这一刻,柳亭突然有些心动。
如果这个李丰不是在吹牛批的话,就冲着他的这个远大目标,这样的人他也跟定了!
“李公子的想法很惊人,只是牛皮谁都会吹,重要的是这样的目标该怎么去实现?”
柳亭忍不住开口:“没有庞大的资金支持,没有压倒一切的独特优势,别说是放眼整个大唐,就是这小小的涪川县,你都会很难立足。”
他们柳氏庄园已经在这里稳扎稳打十数年的时光,李丰满想要分一杯羹,在柳氏这里抢食吃,希望不大。
柳三绝对不会坐视有这么一个竟争对手崛起。对于柳三还有他们柳氏的手段与实力,柳亭可是心知肚明,想要打败他们,一点儿也不容易。
而李丰所建的菜场如果连柳氏都不能超越的话,那以后的一切亦都是空想,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
李丰满微微一笑,他知道,这个柳亭动心了。
“我既然敢说,就一定能够做到。”
“说句不太客气或是你会认为是大言不惭的话,整个大唐乃至整个天下,如果连我李承德都做到这些,那就再也没有第二人能够做得到了!”
李丰满说得很狂傲,不过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说的却是实情。
如果在手里掌握了辣椒、蕃茄、土豆这三样在这个时代堪称蔬菜中的绝世神器的人都不能做到把菜场遍布全国,那别的人就更难做到了。
“所以,”李丰满再次把目光转向柳亭:“这样一个机会摆在你的面前,你是愿意继续这留在这里当一个导购的小厮,还是愿意随我一起去见证这个时代的奇迹?”
柳亭的心在砰砰直跳。
他不是那种拖泥带水的人,常年跟来往的客商来往交道,让他更明白机不可失的道理。
“如果你刚才所讲不是虚言,我倒是愿意跟着你一起搏一搏!”柳亭当即就有了决定,目光炯炯地看着李丰满。
李丰满哈哈一笑,抬手拍了下柳亭的肩膀,欢声道:“恭喜你,你刚刚做了一个你这辈子最聪明的决定!”
至此,人才到手,挖角成功。
李丰满再一次以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只要锄头挥得好,哪怕别人的亲儿子也能挖得到。
“知味轩”菜园子计划,正式启动!
第62章
大锅菜(1)
“一会儿你找个借口,亲自把这些菜送到西城的‘知味轩’,中午我请你吃饭,顺便再商讨一下咱们合作的具体细节。”
事情敲定,李丰满带着根福潇洒离开,临走前给柳亭留了一句吩咐。
柳亭点头应声,然后恭敬把李丰满送走。
回去的路上,李丰满看到别家过来采购,都是马车随行,再不济也有一辆驴车、牛车,只有他们主仆二人是以脚代步,不由纳闷儿向根福问道:“根福,怎么咱们家连个跑腿儿的马车都没有吗?”
根福一撇嘴,直接怼了一句:“以前确实有过一辆,双马四乘,玉冠加顶,不过一个月前让少爷你给拿去换酒喝了。”
李丰满:“……”
“我爹说反正涪川县城也不大,如果不赶远路的话,多走几步路没什么坏处,正好也省了一笔马料与车夫的例钱。所以,少爷当初卖马卖车,我爹可是一百个情愿,甚至还亲自出马为少爷寻找买家呢。”
根福的解释,让李丰满对老富贵儿的精打细算与抠缩劲儿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这个时代的马车,就跟后世的奔驰宝马之类的汽车类似,是一家府坻外出行走的脸面。
老富贵儿那么重规矩、要脸面的一个人,竟然能够欣然同意把马车给典卖出去,可见早在一个月前,李府的财政状况就已经到了一种很吃紧的地步。
能够把好好的日子给过成这个样子,李丰这厮,还真不是一般地废。
家里面若是没有老富贵儿与根福这两个忠仆给撑着,这李府可能早就已经破产了。
轻寒虽然懂事,可到底是个孩子,再坚强也遮挡不住风雨。说到底,贪上一个这么不靠谱的爹,几个孩子能够活到现在都还没有被饿死,已经是得天之幸。
对于老富贵儿与根福这两个人的评价,在李丰满的心中不自觉地又提升了几分。
尽管他们父子二人身上都有这样或是那样的毛病,但是他们对李丰对李府的忠心已经得到了事实的验证,是李丰满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几个孩子之外,最能够信任的两个人。
步行而来,步行而去。
主仆二人就样一路闲聊着,又转回了城中。
行进的过程中,李丰满发现根福虽然走得辛苦,但是他的身体却似乎在一点点地恢复常态,或者说是他对自己身体的掌控能力正在逐步加大。
半身不遂的状态有所缓解,现在根福走路的样子,只能说是有些僵硬,已然没有早上刚出门时那么辛苦怪异了。
根福也发现了这样的变化,兴奋欣喜,走起路来更带劲了。
回到店里,李丰满负责整理厨房,根福则被他给打发回府去叫老富贵儿与五个孩子去了。
明天饭店开张,按照老李家的规矩,今天要开锅,开火,祭灶,不是迷信,只是老李家传承了许久的一种既定习俗。
以前,对于这种规矩,李丰满很不屑,以为是老封建老思想,是一种早就该甩掉的包袱。
但是现在,身在异乡为异客,远离了家乡与亲人之后,以前他眼中的那些老规矩老思想,反而倒成了他心中唯一的一种念想。
把事先准备好的整鸡与生肉在灶台上摆好,点上两根烛火,李丰满诚心躬立,沉静默思。
祭灶就跟那些拜神礼佛差不多,不在形式,贵在心诚。
静默三分钟,李丰满抬头立身,看着灶台上的烛火,不由便想到了每当年关时李爷李爸总是会带着他一同在厨房拜祭灶神的情景。
“李爷李爸,你们放心,不管在哪,我都能活得很好!”
“我会继续传承咱们李家的厨艺,我会把‘知味轩’在这个时代发扬光大,完成你们以前常常念叨的那个梦想,把‘知味轩’的分店开遍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咱们李家的香火不会断,虽然换了一具身体,但我还是我,我的孩子,就是你们的孙子孙女,他们会继承咱们老李家的厨艺,会在我之后,继续把‘知味轩’传承下去。”
李丰满眼中不自觉地就含满了泪水。
来到大唐这么久,这是他第一次这么肆无忌惮地发泄,他想家了,想李爷李爸,想李奶李妈,想他们家的饭菜,想他们家的“知味轩”了。
李丰满为什么要执意开办“知味轩”,除了是为了糊口之外,寄托思念之情也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只要“知味轩”在,他就感觉他距离自己的家人并不太遥远。
祭灶之后,下面就是开锅起火。
第一道菜很有讲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而是一道最普通最接地气的大锅菜。
这不是所有厨师开锅时的即定习俗,而是他们老李家特有的一种习惯传统。
不管是新开的店,还是新买的锅,开锅时的第一道菜,肯定是大锅菜。
据说当年李家第一代的开山老祖就是以大锅菜起家,这么做是为了不忘本,也是为了告诫后世子孙,身为一个厨师,既要能做得海味珍馐,也要能做得乡间小炒。
菜不分贵贱,全靠厨师本身的手艺来彰显它们的价值。
大锅菜的下料简单,白菜,猪肉,粉条,豆腐,海带,炸丸子,诸多最普通最常的食材放在大锅中肆意炖煮。
熬炖中各种菜相互沾光借味,杂而不乱,多却不琐碎,汤汗浓郁,香味自然酝酿,吃起来爽口暖身,让人胃口大开。
李家的爷们儿从掂勺开始,所学的第一道菜,一定都是大锅菜,大锅菜不能出师,根本就不会让你去炒第二道菜。
李丰满做为李家的第十九代传人,自然也深得李爷李爸的真传,一手大锅菜的手艺,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李丰满二十岁之后,凡是需要做大锅菜的时候,都是李丰满在掌勺。
“可惜,这个时代还没有粉条,做出的大锅菜必然会折损了几分滋味。”
李丰满摇头轻叹,这就是身处在这个时代的局限,很多调料很多食材都还不曾被发掘和引进,很多美味的菜肴,都会因为食材与调料的缺失而大打折扣。
热锅凉油,葱姜爆香,肉片,排骨下骨翻炒着色,然后依次是白菜,豆腐,木耳……
大火烹煮十几分钟之后,整个厨房已然开始飘香,虽然缺了很多配菜,但是大厨终究是大厨,这些普通的食材经李丰满这么一加工,都开始相互交融,散发出远胜于它们本身数倍的香味。
第63章
大锅菜(2)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食材,不管是白菜、青菜,还是豆腐、肉排,质量都能称得上是特级水准。
以往李丰满在为他们家饭店挑选食材的时候还需要反复地精挑细选,多方面做着对比,这才能确定用哪一家哪一种食材。
但是现在,他在菜市上随便买回来的一些青菜与肉食,都要比他以往精心挑选出来的还要好上几分。
毫无疑问,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是幸运的,因为他所吃到的食物都是最纯天然的,质量一级棒。
他们唯一欠缺的,就是少了一个像是李丰满这样的顶级大厨,来告诉他们该如何把这些纯天然的食材给完美地烹制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3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