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月(校对)第1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6/327

“对联并不是一成不变,《声律启蒙》只是一个引子,它只是告诉声律的基本规律,而不是让你一定要死板地按照它上面所写去应对。”
“晚照对晴空,这没错,但是晚照就只能对晴空吗,我让它对朝阳,对月明行不行?”
“还有风对雪,风雪二字看似对立,是不是就意味着这风雪二字就一定不能放在一起了?很显然不是,水火、冷热都能放在一起,风雪自然也可以,不管是对对联还是写作诗词,都不能死搬硬套,活学活用才是作一切文章的根本。想要作出让别人眼前一亮的诗词,打破陈规,大胆创新才能出奇制胜!”
晋阳公主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感觉大哥说得好有道理。
魏元患一个激灵,整个身体都在轻轻地颤抖,脑袋里面一直在回响着李丰满的最后一句话:“活学活用才是作一切文章的根本!打破陈规,大胆创新才能出奇制胜!”
活学活用,大胆创新!
是了,就是这样!
他之前就是被书中的知识给框定了思维,觉得书中所言都是对的,不能轻变,就好像是李丰满刚刚说的,晚照对晴空,难道除了晴空之外就再没有别的词语来与晚照对应了?
有的!
不止有,而且还有很多!
但是之前他被晚照对晴空给限定了思维,一想到晚照,立马就想要用晴空去应对,所以刚刚看到李丰满所出的那个“晴空无风雪”的上联时,他的脑子里面才会不自觉地浮现出晚照有雪风之类可笑的下联。
对对联跟作诗词一样,一定要打破陈规,活学活用,要懂得创新,要敢于创新,否则也只不过是死读书而已!
这一刻,魏元忠感觉自己悟了!
第221章
《声律启蒙》
晴空无风雪。
这只是李丰满随口说出来的一个上联,意思很直白,晴天不下雪,就跟吃饱了不饿一样,是一句很无聊的废话。
但是若是想要以此来对出一个相对工整对称的下联,还是颇有些难度的,就凭着幼儿园里的这帮小鬼,显然会很困难。
没看到就连晋阳公主与魏元忠也都被整懵了吗?一个个皱着眉头在苦思冥想。
李丰满很得意,有这样一副“绝对”挂在教室,时刻激励着这帮小鬼,似乎也很不错。
“大哥,你就跟我说说嘛,我保证不告诉别人!”晋阳公主还在小声地纠缠着李丰满,想要直接从李丰满的口中得到正确的答案。
“不可说,不可说!”李丰满直接摇头拒绝,“对对子跟猜谜语是一样的,重要的是你绞尽脑汁思考的那个过程,若是直接揭了谜底,就没意思了。”
“况且这对联的答案从来都没有定式,只有合适不合适,没有标准不标准,考验的就是你能不能活学活用已有的知识,脑子够不够灵活!”
天可怜见,这句上联只是他随口一说,哪里有什么标准答案?如果信口胡诌出来一个下联,驴唇不对马嘴,岂不有损他好不容易才树立起来的伟光正形象,以后还怎么愉快地装逼了?
“东家说得不错,这对联就跟作诗一样,没有定式,一副上联可以有很多下联与之呼应,只要对仗工整,意境相融,那他们就都是正确答案!”魏元忠似乎很有感悟,情不自禁地出声附言。
晋阳公主不满地白了他一眼,没好气道:“说得倒是轻松,有本事你对一个下联出来听听?”
“学生驽钝。”魏元忠一脸羞愧,轻声道:“思虑半天,竟只能想出一副下联,也不知对得工整不工整”
李丰满的眉头一挑,竟然已经对出来了,这个小祖宗可以啊,不愧是能够做上三宰相的牛人。
“说说看!”
李丰满也有些好奇魏元忠究竟能对出一副怎么样的下联来。要知道现在可是唐初,对联、春联什么的并不流行,很多人甚至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魏元忠虽然有才,可毕竟也是头一次接触对联这种艺术形式,从他第一次见到声律启蒙时那种震惊与懵逼的就可以看出,他应该并不擅此道。
所以,李丰满还蛮有些期待这位老祖宗会不会对出之前类似于“晚照有雪风”之类狗屁不通的下联来,这些可都是黑材料,值得铭记。
“那学生就献丑了!”魏元忠也不怯场,他正好想要让李丰满为他指点一下,冲李丰满与晋阳公主拱了拱手,扬声道:“学生的下联是夜幕映斜阳。”
“晴空无风雪,夜暮映斜阳。”
李丰满轻轻咀嚼着这副对子,好像还真有那么点儿意思,晴空对夜幕,风雪对斜阳,可以啊!
轻轻瞥了魏元忠一眼,李丰满不由轻声感叹,这古代读书人的脑子果然不是吹的,竟然这么快就想到了一个还算不错的下联。
可叹他李某人,虽然能把声律启蒙倒背如流,可也多是纸上谈兵,真要真枪实弹地去实践的时候,屁也憋不出一个来。
这倒不是李丰满不如古人,而是大家所处的环境不同,追求也有着很大的差异,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人,还有几个能安下心来去写诗作对,钻研古的?
晋阳公主也颇为意外地看了魏元忠一眼,没想到这个太学生竟然真有两把刷子,这个小对联对得还是蛮可以的嘛!
晋阳公主虽然自己对不出下联来,可是这并不影响她对魏元忠所对下联的理解与欣赏。晴空无风雪,夜幕映斜阳,很对称,很工整,韵律自然,意蕴不悖,很合拍的感觉。
“不错不错,不愧是国子监生,脑子就是灵活!这副下联一出,顿觉诗意盎然,功底不错嘛小魏!”李丰满点头夸赞,抬手轻拍了拍魏元忠的肩膀,对于魏元忠给出的下联给出了很中肯的评价。
“东家过奖了,都是东家的声律启蒙写得好,学生深受启发!”魏元忠难得地脸红了一次。
毛的功底不错,他之前在国子监写的诗词从来都没有出过及格线,一直都是半残的状态,这一次,绝对算得上是超水平发挥了。
不过,现在听到李丰满的这般赞扬,魏元忠心里竟然还有一点点小激动。
这与李丰满废太子的身份无关,魏元忠更看重的还是李丰满是三字经、弟子规、茶经以及刚刚写出一个开头的声律启蒙的作者身份。
尤其是声律启蒙,简直就是魏元忠诗词创作道路上的指路明灯,能够作出这样章的人,便是称上一句大宗师也不为过。而他现在,却被这样的坛宗师夸赞表扬,简直就是与有荣焉。
“东家,学生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魏元忠突然变得有些扭捏,欲言又止。
李丰满道:“可是想要声律启蒙剩下的篇幅?”
嗯嗯嗯嗯!
魏元忠连连点头,感觉这位废太子简直就是他肚子里的蛔虫,他心中所思所想,李丰满竟然全都一清二楚。
“行吧!”李丰满没有拒绝,淡声道:“得空的时候,我会把剩下的二十九篇也给书写出来,到时候找人刊印成册,方便孩子们学习。”
李丰满自己也有了一点儿想要把声律启蒙再认真研读一遍的打算,既然已经厮混到了初唐这个时代,诗词歌赋这种读书人大多都有掌握的基本能力,肯定要多少精通一些。
不止声律启蒙,还有唐诗宋词三百首也要好好的回味回味,这些可都是他日后装逼打脸的本钱,可千万莫要有所遗忘。
否则日后真的遇到需要提字吟诗诵词的特殊场合,他的脑袋里面却是空空如也,一个字也蹦不出来,岂不丢人现眼?
魏元忠闻言身形不由一震:“竟还有二十九篇?!那岂不是说这声律启蒙一,全竟有三十篇之多?!”
一篇以“一东”为题的开篇就让他深受启迪,重拾作诗提词的信心。若是剩下的二十九篇皆是如此,魏元忠感觉自己可能要飞啊!有一种能够白日飞升的深深期待感。
哥们儿这是要发达啊!
魏元忠双目放光,眼巴巴地看着李丰满,恨不得现在就能看到声律启蒙剩下的那二十九篇。
“行了,不要这样看着我,怪渗人的。”
被魏元忠这么死盯着,李丰满很有一种被人催更、逼更的感觉,遂语重心长道:“写章又不是喝酒吃菜,那是想写就能写得出来的吗?要酝酿,要有心境,要一点点地揣摩推敲,同时还要有那么一点点地灵光一闪。”
李丰满一阵忽悠,吹牛皮不打草稿。
事实上声律启蒙就在他的脑子里,只要他想,随时都能把它们全都抄写出来,要个屁的酝酿与推敲。
之所以没有一下答应魏元忠,也只是想要做做样子,把戏演得更逼真一些,这么有技术含量的章,若是一夜就全部完成,说出来谁能信?
写作就像生孩子,哪一个不是十月怀胎之后才有的一朝分娩?若是没有了前十个月的铺垫,一上来就整了一个小婴儿出来,傻子都能想到,这指定不是亲生的。
“对对对,不着急,千万不能着急,宁可慢一点儿,也不能粗制滥造!”魏元忠连声附和。
他自己也作过诗,那种便秘一样的感觉他深有体会,有时候拼了命地挤了半天,还以为终于要挤出一点儿干货,满怀期待,结果呢,挤出来的却特么是一个响屁,臭不可闻!
由此可见,想要做出一首好的作品出来,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平心静气,千万不能急躁。
声律启蒙可不是一般的诗词,说它是写诗作词的神功秘典也一点不为过,书写的时候,措词用句更是不能马虎大意,一定要慎之又慎!
“这才对嘛!”李丰满再次抬手轻拍了拍魏元忠的肩膀,道:“好的作品绝对值得等待,剩下的二十九篇我会尽快完成,五天哦不对,是三天之后,我就会把它们全都书写出来,慢是慢了点儿,但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魏元忠:“”
三天二十九篇,平均每天十篇的节奏,就这他竟然还觉得慢?!
啊啊啊啊啊啊!!!
这一刻,魏元忠突然很想死。
第222章
魏元忠的心路历程
魏元忠很受刺激。
以前他可都是同龄人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不管是读书还是做事,全都是一骑绝尘,独领风骚,深受周围小朋友的羡慕和嫉妒。
没办法,就是那辣么有才,就是学习出类拔萃,就是轻轻松松就能把许多同龄人甩出好几条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6/3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