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渔村的日子(校对)第1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0/505

  “纳尼……两艘500吨位的……”
  “一艘800吨位的?”
  “还有一艘1000吨位的渔船?!这到底是什么渔船啊!我的天这吨位也太大了吧……这得多少钱啊。”
  此时就连在旁边帮忙招聘的石田雄等人都是一脸懵逼。
  “社长大人,您,您说是三个月后又有一批大渔船交付?”
  “1000吨位的?这种超级吨位的渔船只有那种跨国大型渔业公司才能用得起吧?”
  “社长大人,能不能收我做你儿子……”
  “……”
  “好了,快点帮忙工作,下午的时候还要开一个会,到时候会给你们工作分配。那1000吨位的是捕鲸渔船。”南野秀一道。
  “捕鲸渔船,嘶……”
  中午就招聘完毕了。
  下午的时候南野秀一带着石田雄等人还要刚刚招聘了一个叫做濑户小太郎的家伙开会。这个濑户小太郎拥有20年捕鱼经验。由于他在当地名声都很响亮南野秀一打算直接把他招募成自己的新骨干之一。除了他还有一个叫伊藤佐佐木的家伙。
  来到一家饭店一边吃一般聊。
  南野秀一大概的跟他们讲了一下自己目前拥有的渔船情况还有那四艘新渔船的情况,并且打算分成第一第二渔船编队。
  “好了,现在我正式宣布,第一编队四艘渔船分别由石田雄,谷村上野,野口南木和木村老头你们四个人负责。第二编队则是由小木村(木村老头的儿子)和濑户小太郎和伊藤佐佐木你们三个负责。”南野秀一道。
  众人听了都是轰然叫好。
  石田雄等人还是喜欢待在大吨位的渔船的,那种小吨位的渔船真心难受。
  “第二编队你们就在北海道附近的海域和岛国海捕捞。每次出海捕捞可以为期半个月或者一个月。你们后天就出发,到时候我看你们的表现。”南野秀一对小木村和伊藤佐佐木三人道。
  “是,社长大人!”三人算是新官上任,既然社长大人都这么说了他们肯定要好好的表现。
  像这第二编队捕鱼队出去捕捞南野秀一就不跟着他们了。让他们依靠自己的能力捕捞。
  他以后就专门负责带领第一编队出去捕捞就可以了。
  “至于第一编队则是由我带领,什么时候出去捕捞等我通知。对了,水手们都分给你们了,你们自行安排到那艘渔船上面。”南野秀一对石田雄和小木村等人说道。
  “是,社长大人!”
  开完会吃完饭南野秀一就回家了。
  不过,南野秀一购买四艘大型渔船的消息一下子就在根室渔港传开了。
  主要是那一艘800吨位的渔船和那一艘恐怖1000吨位的渔船太震撼人心了。
  根室渔港本地那些渔民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有的惊叹有的羡慕有的嫉妒。
  福山太一和松本父子等人就属于嫉妒的那一类人。
  “没有想到他那么有钱,竟然能购买如此大吨位的渔船。他一艘1000吨位的渔船就值了我们整个船队啊。不,比我们整个捕鱼队都要值钱。”松本良嫉妒的道。
  “哎~”松本金太郎叹息一声,他知道现在南野秀一已经是自己仰望的对象了。一开始他看不起对方,现在人家已经到达了一定的高度。他连给人家提鞋都不配了。
  “哼!人家也是二十多岁你也是二十多岁,人家那么成功,你呢!你呢,你看看你这个废物!一个玩物丧志的废物。”忽然之间松本金太郎指着松本良的鼻子大骂起来。
  “我再废物还不是你儿子?我还是独身子,有种你不养我。”松本良他也是怒了。他以前一个星期被老豆骂一次就算了。最近变成了天天骂他。再说泥人也是有三分性。他已经彻底爆发了。
  “废物,还敢顶嘴!”松本金太郎对着儿子就是一巴掌。
  “老不死,我和你拼了!掐死你我就是这个船队的老大了。”松本良愤怒狰狞的朝他老豆扑了过去。两人扭打在一起。
  除了这些嫉妒的人也有人羡慕点赞的。
  “这个南野秀一现在的实力,以他捕鱼队的实力。只要他的那四艘巨型渔船到位就隐隐能和美帝远洋渔业公司名下的那一支捕鱼队抗衡了!”
第222章
渔汛
  当艾伯特听到南野秀一竟然购买了那四艘大渔船之后是嫉妒的不行的。可以这么说他是看着南野秀一一步一步的崛起的。特别是现在南野秀一和大英渔业公司深度合作。他就算想要搞垮南野秀一也是不可能的了。他之前拒绝收购对方捕捞回来的鱼现在看起来对人家完全没有一点儿的威胁。人家现在照样崛起!
  南野秀一把船队分成两队之后第三天第二船队在小木村,伊藤佐佐木等人的带领下已经出发捕鱼了。现在已经是九月尾了。
  处理完这边的事情之后他继续在金枪鱼罐头加工厂和渔场之间溜达。
  金枪鱼罐头加工厂在大量订单之下进展不错,像这样已经步入正轨了。
  至于北湾渔场这边南野秀一之前叫深海猎兽抓捕金枪鱼的鱼种进来,现在渔场内一共有接近两百条的各种类型的金枪鱼了。由于渔场内有大量的鱼类提供它们进食,海水温度也合适,渔场也够大!它们到目前为止生活的不错,并没有出现死亡的现象。
  看着北湾渔场一点点的变化他是很欣慰的,希望以后渔场会越来越强大!
  晚上南野秀一在吃饭的时候对宫本玉子道:“玉子,后天我就要再次出海捕鱼了。”
  “又要出海了?”宫本玉子听后有些不开森的问道。
  “对,这一次出海快则半个月慢着一个月,时间并不是很长。放心,我很快就回来陪你的。”南野秀一微笑着道。
  “等我放了寒假我就陪你出海捕鱼。”宫本玉子这一次没有撒娇了,她知道南野君都是为了自己的事业。
  “好,我等你放寒假。小姑娘你今年懂事了不少噢。”南野秀一夸奖道。
  “人家不是小姑娘了!”宫本玉子对着南野秀一翻了翻白眼。
  “……”
  三天之后南野秀一早早的载着井上亚美来到了根室渔港,所有准备都完毕了。这一次他带领的是第一编队捕鱼船队出发。一共四艘渔船,分别是500吨位综合型渔船(神盾一号),350吨位综合型渔船(神盾2号),300吨位综合型渔船(神盾3号)。500吨位拖网渔船(神盾4号)。
  至于第二编队捕鱼队现在早就在海上捕着鱼了。
  此时正是早上6点钟,但是根室渔港一片繁忙。汽笛声,吆喝声,一艘艘渔船进渔港,一艘艘渔船出渔港。港口上随处都可以看到一批批鱼从渔船上面卸载下来。不过一眼看去就能看到大部分都是秋刀鱼,鲑鱼等鱼类占了大部分。
  9月份对北海道渔场来说属于一个渔汛期,这个月秋刀鱼,鲑鱼会在北海道附近海域还有岛国海内形成大型渔场。
  ·渔场渔场,为什么叫渔场。那是因为某个海域鱼群密集,或者会在某个季节或者一整年都鱼群密集,这种地方就会叫做渔场!
  为什么这里叫北海道渔场,那就是因为北海道的海域鱼群密集,寒暖流交汇使得这里的海域鱼群众多所以这里就叫就做北海道渔场!
  现在九月份是秋刀鱼形成渔场的季节,同时也是鲑鱼洄游的季节所以根室渔港都是一片繁忙,无数的渔船出海捕捞无数的渔船满仓而归。
  现在的秋刀鱼和鲱鱼等便宜鱼类开始慢慢的价格提升起来了。出现这样的事情那就是因为岛国经济在目前属于恢复状态,再过几年那就是迅猛发展的年代。
  纵观历史,岛国经济五六十年代属于发展最迅猛跳级最快的那些年!
  上了渔船之后木村老头过来汇报道:“社长大人我们都准备完毕了,现在就可以出发了!”
  “很好。”渔船检修,油料物资方面他全部都交给木村老头打理,这样的事情他不需要亲力亲为。要是样样事情都需要筑基来那他可要累死的。
  “嘿嘿,社长大人我们准备去哪里捕捞啊?”石田雄问道。
  “去千岛群岛附近的海域吧。”南野秀一想了想后道。
  “社长大人,我们不去北海道东部的海域捕捞?”一个叫宫泽宁贤问道。他是船队上的活地图,一个四十多岁的猥琐大叔。不过他的能力南野秀一很赏识。
  “是啊社长大人,这个季节正是捕捞秋刀鱼的好季节,我听说目前秋刀鱼的价格比一年前翻了一番了。”
  “你懂什么?就算价格翻了一番它还是价格便宜!我们社长大人是什么人?岂会捕捞秋刀鱼!”
  “对,我们社长大人一般都捕捞金枪鱼,鳕鱼,鲑鱼等价值比较高的鱼类的。”
  一群骨干们七嘴八舌的说着。
  “还是先去千岛群岛那边吧。”南野秀一摇了摇头道。他也知道这个季节是秋刀鱼的渔汛期,但是他还真的不怎么想捕捞秋刀鱼,觉得没有意思!
  他知道北海道东部海域在9月下旬将迎来捕捞的高峰期,10月上旬则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进入10月中旬后鱼群数量锐减,10月下旬以后渔况将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渔场方面,9月下旬在落石至厚岸附近海域以及钏路至襟裳岬附近海域将形成主渔场,10月上旬在钏路至襟裳岬周边海域将形成主渔场,10月中旬以后在襟裳岬以南海域将形成主渔场。
  这些北海道的渔业知识他现在这里混迹了一年多还是知道的。他还听到一些其它的小道消息。
  今年秋刀鱼的来游规模迅速增大,并超过了去年。从去年的来游情况来看,今年应该属于高水平的年份。另外,在渔汛期的后半期,秋刀鱼的来游数量越来越增多。
  在渔场方面,在落石以南地区仍然形成了传统渔场。此外在渔汛期的前半期,北上暖流东侧的渔场正在逐渐减少,后半期将主要在钏路至襟裳岬附近海域形成渔场。在落石东南20海里至厚岸大黑岛以南30海里附近海域,继续以小型渔船为主进行作业,但渔场中鱼群的数量不是很多。在渔汛期的前半期,渔况大体良好,但后半期的渔况则低于或相当于往年的水平。
  总体来说渔汛这个东西对渔民来说基本都知道,形成渔场的地方他们也知道。所以形成渔场的海域一般都叫做传统渔场!
  传统渔场传统渔场意思就是具有传统性,传统性意思就是具有历史习惯。就好比如北海道祖祖辈辈的渔民都是知道这个海域在某个季节会形成渔场。所以他们祖祖辈辈都是在这一带捕鱼的,这个就叫做传统渔场!
  目前根室渔港甚至整个北海道的渔民都在这些传统渔场的海域捕捞着秋刀鱼呢。
  宫泽宁贤听后觉得有些可惜,如果去这种地方捕捞秋刀鱼完全就是捡鱼的节奏啊。这种海域在这个季节形成渔场。那里的秋刀鱼群绝对密集得不要不要的。随便一网下去都能捕捞到秋刀鱼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0/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