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之王(校对)第494部分在线阅读
陈耕恍然大悟。
两人聊了几句,不等陈耕问起,约翰逊就主动向陈耕介绍起了台架上的这两台“tay”MK650-8C发动机的情况:“这两台发动机已经完成了冷启动,冷启动的结果让人非常满意,各个部件之间的运转情况都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如果这次检查确定没有什么问题,那么明天就可以正式点火试车了。”
陈耕听的连连点头。
所谓冷启动,其实就是通过外接动力系统的方式让发动机被动运转,目的主要是为了检查发动机各个部件之间的润滑、适配程度、装配精度是否在要求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目的是检验这台发动机在装配的角度是否有问题。
冷启动也是一台发动机装配完工之后的第一个测试环节,只有冷启动环节没有问题,发动机在不点火、不喷油的情况下各个部件之间的磨合和润滑情况良好,油路、滑油系统一切都正常,接下来才会进行点火启动测试。
不过相比于这台已经完成了冷启动测试的“tay”MK650-8C,陈耕更关注另外一件事:“约翰逊,MK650还要多久才能完成的数字化控制系统的改装?”
和前几年国家引进的“斯贝”MK202一样,“tay”MK650-8C的控制系统也是机械液压的。
所谓机械液压控制系统,举个不怎么准确、但其实差不多的例子:这玩意儿其实就跟我们摩托车上常见的化油器差不多,只不过摩托车是通过拉线油门对化油器进行控制,而飞机比较特殊,从驾驶舱到发动机的距离太远了,用液压系统操控更省力一些。
对于汽车、摩托车来说,同样的一台发动机,搭载化油器之后油耗就会高一些、动力性能也会差一些,因为化油器没办法进行精确控油,更没办法根据发动机的负载、坡度传感器给出的当前道路的坡度信息自主进行喷油,所以电喷逐渐成了发展趋势。
在航空发动机上也是同样的道理,搭载机械液压控制系统的航空发动机在动力响应、油耗方面都无法与数字控制系统相提并论。
当初陈耕在引进“tay”MK650-8C的时候,就以“附件升级”的名义一起引进了罗尔斯·罗伊斯的全权数字控制系统,对“tay”MK650-8C的控制系统进行升级。
“如果一切顺利,四个月足够了,”约翰逊信心满满的说道:“不过就是调试、匹配而已,这没什么难的。”
周围的华方的工程师们顿时满脸的苦笑:对您来说是没什么难的,您是会者不难啊,可对我们来说……嗨!说难听点儿,很多人在这之前甚至都没听说过全权数字控制系统是什么玩意儿。
只要四个月?
陈耕笑着点头。
“约翰逊先生,”正说话的功夫,一个身穿白大褂的老外带着文件夹走了过来:“所有的项目和子系统都已经检查完毕,没有问题。”
说话的同时,他把文件夹递给了约翰逊。
说完,他才向陈耕点点头:“费尔南德斯先生,你好。”
“维恩先生,你好。”陈耕向对方点点头。
“嗯,确实没问题了,”顺着文件夹上面的检查项目逐一看过去,确定所有的系统都正常之后,约翰逊松了一口气,开心的对陈耕说道:“费尔南德斯先生,恭喜您,明天您就能看到MK650第一次点火试验了。”
陈耕笑了:“看来我运气不错。”
第736章
点火
“陈先生……”
“董事长……”
陈耕刚走出发动机实验室,孟海波、黄文清以及王大志等人就快步靠前,显然是有什么话要对陈耕说。
“嗯……什么事?”
“是这样,”孟海波急切的道:“明天的发动机点火试验,能不能推迟一些日子?”
“嗯?”陈耕奇怪了:“为什么?”
“咱们的‘tay’MK650-8C可是国内目前能够生产的最先进的民用级的涡轮风扇发动机,”孟海波急切的说道:“这么大的事情,咱们不得邀请一些领导过来么?”
张英跟着点头,附和道:“我觉得明天其实可以进行验证性的点火试验,如果明天的验证性点火试验没问题,咱们再请领导们来参观,确保点火环节万无一失。”
什么叫实验性点火?
说白了就是糊弄,明天先让发动机点火试试,确定发动机没问题了,再邀请领导,然后等领导到场之后再进行“正式的第一次点火”,其实一直以来大家都是这么干的,否则万一点火没成功,领导心里生气,大家伙儿脸上更是没光彩,届时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黄文清、王大志以及其他的一些领导同志们立刻也是频频点头,显然他们也赞成张英的“明天先实验性点火,再根据领导的时间正式点火”的建议,一个个都是一脸热切的望着陈耕。
陈耕哑然失笑。
遇到稍微像样一点的活动,活动主办方就一定会想方设法的邀请几个领导来参加开幕式、典礼,请来的领导越重量级,活动主办方就越有面子,而如果没能请来领导,不但活动主办方面上无光,参加活动的人的心里也会打鼓:怎么一个像样的领导都没来啊,是不是这个项目根本没受到领导们的重视?这个活动到底还行不行啊?
黄文清、孟海波、王大志等人就是从老国企过来的,身上自然有着浓重的时代特征的印记,更别说人家现在还是有行政级别的呢,像是这种浓浓的报喜性质的邀请,在他们看来能邀请到的领导越多越好。
另外,他们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向陈耕提起这件事,其实也是有让陈耕亲自邀请的意思:以陈耕先生和领导们的关系,如果他亲自向领导们发出邀请,领导们肯定都会给面子的吧?
他理解黄文清、王大志等人的心思,不过面对这个请求,陈耕却是摇了摇头摇头:“没有这个必要。”
“……”
谁都没想到陈耕居然会这么说,众人全都傻眼了,一时间竟然无言以对:没有这个必要?卧槽这算是什么话?
还是张英率先反应过来,他急忙向陈耕解释道:“董事长,您不能这么想啊,虽然咱们这个项目是上面的大首长重点关注的,可现在南边……嗯,也进行的很顺利,如果咱们不经常在领导面前露个脸、让领导知道咱们的进度,说不定会对对咱们不太好。”
所谓南边,其实就是魔都。
相对于地处大西南的巴蜀蓉城来说,魔都的确可以算得上是南边了。
也不怪张英、孟海波等人这么着急,在华夏商用飞机制造工业集团刚刚成立之初,这个项目还是华夏当时最大的中外、尤其是中美合作项目,有着巨大的象征性意义,得到了核心领导们从上至下的关注。
但随着麦道公司、魔都航空工业公司以及中航材三家公司的谈判顺利进行,首长们对这个项目投入的关注度也越来越多,眼前着如果谈判进展顺利,说不定明年就能正式与麦道公司、魔都航空工业公司以及中航材签署合作生产MD-82及其补偿贸易的合作协议。孟海波、黄文清等原哈飞厂、成发厂的领导们已经是越来越有些坐不住了:这么搞下去,别咱们华夏商用飞机制造工业集团变成了魔都那边的备份了吧?
也不怪他们会这么想,实在是集合了麦克唐纳和道格拉斯的麦道公司可是这个时代实实在在的世界第一航空制造巨头,虽然这两年似乎被波音稍稍压过了一头,可前几年人家可是世界民航领域的NO.1的,荷兰福克兰-联合航空技术公司在麦道跟前连个弟弟都算不上,在这种情况下,哪怕用脚后跟去想,也能想到领导们的关注度在哪里。
“呵……”
虽然很理解孟海波等人的担心,但陈耕还是笑了,语气依旧坚定:“没必要。”
别人不知道现在看似风光无限的魔都麦道项目是个什么结局,自己还不知道么?从1985年签署合作协议至1994年的十年时间里,魔都麦道项目总共才生产了35架麦道MD—82,其中还有五架被返销回了美国,至于后来的麦道MD—90项目就更惨,从引进组装线到最后生产线关闭,总共才组装了两家麦道MD—90。
至于这个项目没能成功的一些深层次的原因,陈耕不想说,也不能说,但就这么点产能还想跟福克F100抢市场?
闹呢兄弟?
只是陈耕的信心十足,在孟海波等人眼中看来就是蜜汁自信了:这可是麦道!这可是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面对这样的庞然大物,你竟然认为没有必要?!
用“疯了!”俩字都不足以形容陈耕此刻给他们的感觉。
孟海波急忙劝道:“陈先生,咱们都知道您和首长们的关系不一般,对这种事情不在乎,也知道首长们都忙,可这个事吧您不能这么想,哪怕是演戏给下面的同志们看呢,咱们也得把这出戏演好,您想啊,如果届时一个够分量的领导都没来,下面的同志们会怎么看待咱们这个项目?他们对公司的未来还有信心吗?”
咦?
陈耕挠挠头:似乎……也是这个道理啊。
他倒是忘记了,自己不在乎这个,可架不住这就是时代的国情啊,即便是自己不在乎公司的管理层怎么看这个问题,可自己不能不在乎下面的士气。
“就是!”见陈耕有松口的意思,大家伙儿松了一口气之余,更是急忙再接再励:“董事长,如果您不愿意做这些琐事,这也好办,您放心交给我们,我们保证把事情办的妥妥当当的。”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陈耕还能说什么?他唯有点点头,从善如流:“好吧,这样,回头你们拟个名单给我。”
孟海波、黄文清、王大志、张英等人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真不容易啊,总算是说动这位小祖宗了。
………………………………
进行“首次实验性点火”的“tay”MK650-8C被安置在了专用的发动机测试台上,虽然昨天已经对发动机进行过了全面的检查,但这会儿,工程师们还是忙忙碌碌的对发动机进行着点火前的最后检查,所做的这些所有的过程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确保首次点火的过程万无一失,一次性点火成功。
陈耕以为自己应该不会太紧张的,但这回儿,他发现手心里满满的全都是汗水。
所有的检查结果陆续汇总到了本次实验性点火临时总指挥约翰逊的这儿……
“台架固定机构检查完毕,确定固定正常。”
“燃油检查完毕,确认燃油正常。”
“外接启动系统检查完毕,确认外接启动系统正常。”
“滑油系统检查完毕,确认滑油系统正常。”
“燃油输送系统检查完毕,确认燃油输送系统正常。”
“仪表系统检查完毕,确认仪表系统正常。”
“发动机工作状态实时监测系统检查完毕,确认发动机工作状态实时监测系统正常。”
“所有安全系统检查完毕,确认安全系统正常。”
“所有子系统检查完毕,确认所有子系统正常。”
“主机检查完毕,确认主机正常……”
……………………
当所有的检查项目都逐一检查完毕,约翰逊扭头看向陈耕:“费尔南德斯先生?”
陈耕明白约翰逊的意思,但他轻轻摇了摇头,婉拒道:“约翰逊先生,今天你才是总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