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之王(校对)第1040部分在线阅读
他很识趣的没有问卡尔·罗夫的使命,而是点头说道:“当然没问题,只要你和华夏那边沟通好,我的飞机上并不介意多坐一个人。”
小乔治这才松了一口气。
第1786章
进化:上
“陈董……”
看到陈耕,王大志用力抿了一下嘴唇,眼圈有些发红。
陈耕回国了,这个事情他是知道的,甚至早在陈耕回国的第一时间,他就知道了陈耕回归之后的行程:先是去老丈人家看看,之后去已经退休的堂叔、堂婶家看看,再之后就是去祭祖扫墓……
在完成这一系列私人活动之后,陈董行程的第一站就是来商飞集团,这让王大志心中又是激动,又是荣耀:果然,在陈董的眼里,我们才是最重要的。
“老王,”看着头发染的乌青的王大志,陈耕感慨的拍拍他的肩膀:“好久不见啊。”
也不能说是好久不见,现在网络技术发达了,王大志还是经常通过网络视频来向陈耕汇报工作,但限于这个时代的网络技术和摄像头的水平,那成像的画质……
“是啊,陈董,可是好长时间没见了,”王大志连连点头:“您看上去更帅了。”
“是吗?哈哈……”陈耕顿时高兴了:“我也是这么觉得。”
陈耕来了,商飞集团当初的那些老班底自然也要来迎接老领导,黄文清、孟海波、张英、聂光等一众老下属紧随其后,纷纷围过来和陈耕打招呼。
看到自己的这些老下属,陈耕也很是开心,和大家畅想着当年战天斗地的岁月,整个人都仿佛重新回到了20来岁……
拿到老子老了?
这个时候,陈耕心头忽然一凛。
可还没等陈耕细想,王大志就凑了过来,笑嘻嘻的对陈耕说道:“董事长,我带您去看个好东西。”
陈耕立刻将心头刚刚的那点儿伤春悲秋丢到一边,就好奇的问道:“好东西?什么好东西?”
王大志竟然故意卖起了关子,笑嘻嘻的道:“您跟我来就知道了。”
听王大志这么说,陈耕看看身边的黄文清等人,再看看王大志,显然黄文清等人都是知道的,他想了想,顿时就笑了,起身道:“好,我倒是真的有些好奇了,你们到底在卖什么关子。”
现在的商飞集团总部,已经是一个占地总面积超过两万亩的庞大建筑集群,在这么大的的一个建筑集群里上班,没有交通工具是不行的,比如总办公总部去技术研发中心,直线距离超过两公里,总不能走着去吧?
让陈耕有些惊讶的是,一行人上车之后,车子行驶的方向竟然不是技术研发中心,而是直接出了总部,这是什么情况?
不过很快,陈耕就笑了:这是去位于郊区的航空发动机测试中心的路。
想到这里,陈耕低声向王大志问道:“你们搞出新东西了?”
“其实也不是新东西,”王大志笑道,笑容中带着几分得意:“不过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好吧,听王大志这么说,陈耕也就不再追问了,任由这家伙家伙继续跟自己卖关子,反正等到了地方之后自己就什么都看到了。
只是,尽管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可当看到眼前的这个东西的时候,陈耕还是被震惊的不行,他指着测试台架上的那台发动机向王大志问道:“多大功率的?”
测试台架上安置的东西,陈耕一眼就能看出来是什么:那是一台用于倾转旋翼机的、但发动机短舱不动、旋翼部分转动的发动机总成!
正式投入使用的倾转旋翼机只发展出了一代,也就是米国海军装备的、大名鼎鼎的MV-22“鱼鹰”倾转旋翼机,这是一种发动机短舱和螺旋桨一起转动、让飞机在固定翼螺旋桨飞机和旋翼机之间切换的一种“跨界”飞机,但很快美军就发现,V-22“鱼鹰”这种发动机短舱和旋翼一起整体转动的倾转旋翼机有几个致命的缺陷:
首先一个就是在垂直降落模式下,因为发动机的尾喷口是向下的,所以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非常容易让飞机陷入下洗的涡流环当中,容易造成飞机的高度快速下落,造成坠机;
其次就是美军有在直升机的侧面机舱口安装机枪,以向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支援的传统,这么做的效果很好,但到了V-22“鱼鹰”倾转旋翼机上就行不通了,因为V-22:“鱼鹰”倾转旋翼机那垂直向下的、巨大的发动机短舱正好挡住了舱门机枪手的射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军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在V-22“鱼鹰”倾转旋翼机的机腹位置安装自动的武器遥控站,但效果都不理想,远远没有由机枪手直接在机舱门口向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支援来的方便。
因为这两个原因,美军汲取了教训,在第二代的倾转旋翼机:V-280就采用了“发动机短舱不转、旋翼进行垂直/水平切换”的工作模式,以彻底解决倾转旋翼机容易陷入涡流环当中造成坠机的问题和发动机短舱遮挡射界的问题。
至于陈耕,既然他知道了美军倾转旋翼机的发展过程,自然不会走这条弯路,在决定发展倾转旋翼机的时候,就直接绕过了V-22“鱼鹰”倾转旋翼机的发动机短舱和旋翼整体转动的模式,选择了V-280倾转旋翼机的“发动机短舱不动,旋翼转动”的分体式转动模式,而付出的代价就是不得不先做出一个自重只有400多公斤、最多只能承载2人的技术验证机——不是商飞集团不想将飞机做的太大,而是在倾转旋翼机的整体气动设计、飞控系统以及旋转机构的设计、材料、工艺方面的水平都达不到要求,只能通过这种技术验证机慢慢的积累经验。
而现在,凭借着经验,陈耕也知道测试台架上的那台发动机的功率低不了。
“1500千瓦!”王大志的脸上满满的都是自豪:“董事长,我们现在正在测试的动力总成的最大功率是1500KW,是从我们的涡轴-1500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涡轮轴发动机和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很多地方都是想通的,用涡轮轴发动机改成涡桨,或者用涡桨改装成涡轮轴发动机的例子,在国际航空发动机研发史上屡见不鲜,这个太正常了。
第1787章
进化:下
“1500KW……”陈耕沉吟了一下,说道:“如果是民用飞机,那还好点,最大起飞重量能做到7吨多,如果是军用飞机,考虑到动力冗余,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最多只有5吨出头吧?”
没办法,倾转旋翼机就是这么吃动力,在继承了固定翼飞机和旋翼机的优点的同时,这种飞机也继承了这两种飞机的缺点,而最大的问题,就是出在旋翼上:倾转旋翼机的旋翼,在水平飞行的时候,必须像是螺旋桨飞机的螺旋桨一样,能够产生水平的拉力,“拉”动飞机往前飞;而出于直升机飞行模式的时候,又必须像直升机的主旋翼一样,能够产生拉力和升力。
大家只要找一下螺旋桨动力飞机的螺旋桨的照片和直升机的照片,就能知道螺旋线和旋翼的形状差异有多大,而倾转旋翼机要靠这么一副旋翼同时干两种活儿,那就意味着它在这两种模式下都是“半吊子”:在固定翼模式下,倾转旋翼机的螺旋桨的效率远不如传统的螺旋桨;而在直升机模式下,倾转旋翼机的螺旋桨的效率又远不如直升机。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V-22“鱼鹰”倾转旋翼机的最大起飞重量只有27.5吨,但单台发动机的功率却高达4590千瓦,而最大起飞重量与V-22“鱼鹰”倾转旋翼机相差无几的C-27运输机(最大起飞重量26.5吨)却只需要2台单台功率2535千瓦的发动机,最大的原因就在这里,V-22“鱼鹰”倾转旋翼机的效率实在是太低下了,而为了能够让这种效率低下的旋翼满足使用要求,唯一的办法就是换用更大功率的发动机。
“是,”王大志听的连连点头,一脸佩服的说道:“我们计算的结果也是这样的,如果做民用飞机,最大起飞重量可以做到7200公斤,与BA-609差不多。”
BA-609倾转旋翼机是波音公司与贝尔公司针对民用市场开发的一款双发9座倾转旋翼机,大致上保持着和V-22“鱼鹰”倾转旋翼机类似的结构,也是发动机短舱与旋翼整体转动的模式,当然,考虑到民用飞机操作起来绝对不会像军用飞机那么粗暴,BA-609倾转旋翼机的飞行安全和降落安全应该还是可以保证的。
只是,这款飞机在2003年才完成首飞,比原本预计的收费时间推迟了2年多,自然也就不可能在2007年完成适航取证工作,再考虑到在自己回来的2015年的时候这款飞机依旧没有完成适航取证工作,这款飞机的前途自然渺茫……
但站在2005年的今天,毫无疑问,BA-609的前途是光明的,全世界在看这款飞机的时候也是带着崇拜和羡慕的目光:我滴妈呀,美国人真是太厉害了,咱们还没搞清楚倾转旋翼机是怎么一回事呢,人家已经开始在民用市场推广倾转旋翼机了,厉害厉害,口水口水……
一听王大志这话,陈耕就有点明白这家伙的意思了:“你们也想做一款民用级的轻型倾转旋翼机?”
“我们想试试,”王大志一咬牙,终于将他的想法说了出来:“董事长,我们想要借着这个机会让全世界认识一下咱们,让他们知道咱们的实力。”
“你们准备将这个东西当成一个广告?”陈耕一怔,随即就笑了:“也是,现在全世界就只有米国人能够制造倾转旋翼机,而且还是发动机短舱整体转动的倾转旋翼机,如果商飞集团能够做出一架发动机短舱固定不动的倾转旋翼机,证明我们的技术实力比美国人还要先进,对于商飞集团来说确实是一个极大的广告。”
你说你们公司在航空技术方面很厉害,你倒是怎么厉害的,你说出来啊,你拿出来给我们看啊。
现在,商飞集团就将自己打开看家本领拿出来了:全新一代的、改正了V-22“鱼鹰”倾转旋翼机缺点的倾转旋翼机,就问你们,我们商飞集团的技术厉害不厉害?你们服气不服气?
识货的自然一眼就看出这东西的技术含量了:哎呀,华夏人不但造出了倾转旋翼机,而且解决了米国人都没解决的倾转旋翼机的固有顽疾?真是太厉害了!
那么自然,这么厉害的商飞集团的技术,还用怀疑吗?
所以,这就是一个绝佳的广告!
“你是商飞集团的总经理,公司经营方面的事情你说了算,”陈耕笑着道:“如果你觉得有必要,用这个东西在全世界面前打个广告当然没问题,不过如果能够顺便将这个飞机打造成一款成熟的产品,那就更好了,你说是不是?”
王大志哪能不明白陈耕的意思?陈耕的话一说完,他急忙解释道:“我向空军和海军的领导介绍过这个项目,领导们对这个项目都非常感兴趣,不过因为咱们的飞机做成之后个头太大,比不上传统的直升机小巧,所以陆军方面的领导对这个东西倒是非常感兴趣,如果能够通过他们的测试、达到他们的要求,他们会订购一批,总数量应该不会低于24架。
我个人估摸着,如果在使用的过程中,陆军老大哥发现这东西很好用,应该还会追加订单,毕竟这些年咱们国家从老毛子那边采购的米-17和米-171直升机也不少,随着国防建设的加快,部队对于直升机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
不过海军方面就有些犹豫,海军方面的领导们的意思,是如果咱们可以将这个飞机做成类似于MV-22‘鱼鹰’那种机翼可以旋转、螺旋桨可以折叠的、实现占用空间最小化的方式,他们可以订购一批,虽然不多,但也能有个20架左右,之后再视情况决定是否追加,但如果不能折叠,出于支持咱们工作的目的,大概会订个6到8架,再多就没有了。”
既然只有6到8架,那就纯粹是友情赞助了。
当然,就算是这样,海军方面也绝对不会让这几架倾转旋翼机闲着,就算是这货是个纯陆基型,不能上舰,可不能上舰还不能在陆地上使用吗?海军又不是没有陆地基地。
第1788章
我要看着他列装
“就是说陆军和海军的订单加起来能有个30架?”陈耕还真没想到能够拿到这么多的订单,有些惊讶:“不少了,真的不少了。”
“这还只是最基本的,”王大志忽然压低了声音,对陈耕说道:“陆军的领导对我说了,他知道这种倾转旋翼机的升限比较高,如果未来咱们能够研究出更大载重的倾转旋翼机,并且能够在高原上使用的,起码能给咱们100架的订单。”
高原?
对了,高原!
陈耕一拍脑袋:自己差点儿把这个给忘记了。
哪怕一直到10年后,我们在高原山的整体战略态势也不是特别理想,之所以这样,就在于高原的情况实在是太特殊了,平原地区的人到了高原之后就没有几个能够适应的,走两步都喘,就更别说背负着几十公斤的作战装备和给养作战了,而且高原地区想要修建公路和铁路更是困难无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对高原上的战士们的物资补给只能靠飞机,而对于一些定点物资的补给就只能靠直升机。
但问题是,能够在高原地区使用的直升机的数量同样少的可怜,而且即便是“黑鹰”这种重型直升机,在高原地区使用的时候,一般载重也不会超过一吨,没办法,“黑鹰”直升机的升限就摆在那里呢,说是有5790米的升限,但这个升限是在空载、少油的情况下测量出来的,如果再带上1吨的物资,升限就会剧烈降低,勉强能够在高原上使用……
总的来说,真的是一把鼻涕一把泪。
但如果是倾转旋翼机这种固定翼和旋翼复合模式的飞机,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V-22“鱼鹰”倾转旋翼机的升限是7620米,哪怕是BA-609这种民用的倾转旋翼机的升限也有7500米,加上本身就有短距起降功能,在高原上可以撒着欢的使用。
好!
倾转旋翼机这个东西是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