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之王(校对)第102部分在线阅读
“费尔南德斯先生,你真的要跟我对赌?”见到陈耕的第一面,第一次与陈耕见面的李·艾科卡就饶有兴致的向陈耕问道。
陈耕笑眯眯的反问:“怎么,克莱斯勒不敢?”
虽然与克莱斯勒的谈判是罗斯玛丽负责的,但李·艾科卡和自己谈起这件事,陈耕其实也一点都不感到意外。
“为什么不敢?不过既然是打赌,就总要对双方都有好处才行,但现在的条件,似乎只是对你们有好处……”微微一顿,李·艾科卡说道:“不如这样,如果‘family’的年销量达不到15万辆,你们每辆车只要50美元的‘设计费’?”
交锋,从现在就开始了。
陈耕失笑的望着李·艾科卡:“艾科卡先生,您还真是打的好算盘……这样吧,如果销量低于10万辆,我一美分的设计费都不收,如何?”
“一美分不收?”李·艾科卡呵呵的笑起来:“费尔南德斯先生,您的胃口不小啊。”
既然陈耕说了年销量低于10万辆,他一分钱的设计费都不要了,克莱斯勒汽车好歹也是美国四大汽车巨头之一,他好意思把对赌的价码开的太低吗?
就算他李·艾科卡好意思,克莱斯勒也丢不起这个人。
陈耕没有说话,只是笑眯眯的看着李·艾科卡,温和的目光带着隐藏的极好的挑衅:我出牌了,你接吗?
不愧是因为“功高震主”而被亨利·福特撵出福特汽车大门的世界顶尖的职业经理人,李·艾科卡的魄力当真是够豪迈,他略略一顿,说道:“既然这样,克莱斯勒也不会小气,这样,年销量达到10到15万辆,一辆车100美元;15到20万辆,120美元,20到25万,130美元;25到30万辆,140美元,超过30万辆,150美元,如何?”
“成交!”陈耕痛快的答应下来。
李·艾科卡给出的价格也算是极有诚意了,虽然不管是陈耕还是李·艾科卡都不认为“family”这款车的年销量能超过30万辆——话说回来,如果这款车的年销量真的能够达到30万的年销量,克莱斯勒汽车会兴高采烈的向费尔南德斯公司支付每辆车150美元的设计费。
“另外,罗斯玛丽小姐提出的委托克莱斯勒对你们的两款发动机进行精细化调校、对生产工艺和流程进行设计的活儿,我们可以接,不过价格方面,1300万美元。”一点也没有因为双方刚刚达成了一项合作就对陈耕“网开一面”,李·艾科卡毫不客气的上来就是狠狠的一刀。
对于李·艾科卡开出来的价码,陈耕一点都没感觉到奇怪,美国人嘛,就是这样,生意就是生意,一桩生意归一桩生意,大家可以在“family”这个项目上亲密无间的合作,但反过来,也一样可以在帮费尔南德斯公司调校发动机这个项目上狠狠的宰陈耕一刀——谁让你有求于我呢?
陈耕也没生气,笑眯眯的摇头:“太高了,我认为300万美元比较合适?”
“300万美元,你当是打发叫花子么?”李·艾科卡仿佛受到了莫大的侮辱,吹胡子瞪眼睛的一脸不满:“费尔南德斯先生,你要明白,没有任何一家企业会接受这样的价格,如果不是因为我们密切的合作关系,克莱斯勒也不会接这份活儿……”
“是吗?如果克莱斯勒没有时间,那我去找英国人和奥地利人帮忙好了。”打断李·艾科卡的话,陈耕老实不客气的说道:“我相信英国人和奥地利人应该可以接受这个价格。”
英国人和奥地利人?
李·艾科卡的表情瞬间一僵,心里头骂了一句:该死的AVL和考斯沃斯!
奥地利AVL李斯特公司是一家集发动机科研、开发、设计、咨询、以及发动机测试设备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集团,是世界四大内燃机研发企业之一,他们在内燃机设计、调校、测试方面的水平比克莱斯勒还要强出一大截,毕竟人家就是靠着这个玩意儿吃饭的;
和奥地利AVL李斯特公司相比,英国考斯沃斯公司不但毫不逊色,而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对于考斯沃斯的实力不用做过多的介绍,只要知道他们是大英帝国在内燃机领域的翘楚、是世界F1赛事的常年引擎提供商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就行了。
就像是陈耕虽然没说、但其实大家都明白的意思一样,克莱斯勒汽车不愿意帮费尔南德斯公司对他们的那两款发动机做精细化调校、设计和制定生产工艺以及流程?没关系,克莱斯勒不愿意做,愿意做的公司不敢说有十家八家,三家五家总归是能找的出来,而且说实话,不管是AVL公司还是考斯沃斯公司,他们在发动机精细化调校方面的水平都比克莱斯勒强的多,克莱斯勒则更加擅长于不过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要求下的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
但哪怕是在发动机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方面,克莱斯勒也不敢说自己能够完全压制AVL和考斯沃斯,还是那句话,人家就是靠这个吃饭呢。
话说到这个份上,李·艾科卡心里就明白,自己之前的小算盘落空了,不过他也是个能屈能伸的主儿,一见事不可为,立刻放弃了之前狠宰陈耕一刀的想法,哈哈大笑道:“开个玩笑,费尔南德斯,我只是开个玩笑……我们是好朋友嘛,怎么可能不帮你?但是300万美元确实不可能,我觉得700万是一个不错的数字。”
好嘛,从1300万美元直接降到了700万美元,几乎是降了一半!
但就算是这样,陈耕依旧是不满意,笑眯眯的摇头:“艾科卡先生,你要搞清楚一点,我们不是请你们从头开始设计一款发动机,也不是买你们的某款产品,我们只是请你们帮我们对发动机进行精细化的优化、设计生产工艺和流程而已,这个工作很多公司都可以做,而且任何一家公司的开价都不会超过400万美元,300万美元这已经是一个很合理的数字了,如果克莱斯勒接受不了……”
虽然陈耕没说,但李·艾科卡还是明白陈耕的意思:那我就去找奥地利人或者英国人去了。
该死的奥地利人和英国人!
这一刻,李·艾科卡发誓自己恨死了奥地利人和英国人,你们闲着没事搞什么考斯沃斯、搞什么AVL?你们英国人好好的搞自己的劳斯莱斯不好吗?你们奥地利人好好地搞你们的音乐不好吗?
闲着没事玩什么发动机?!
但是没办法,陈耕的威胁实在是太有力,而且……300万美元啊,对于连连亏损的克莱斯勒汽车来说,这也确实是一笔巨款,李·艾科卡一咬牙:“如果你们肯把这两个发动机交给克莱斯勒代工,300万美元就300万美元!”
由克莱斯勒帮忙对这两款发动机进行精细化调校和优化,然后再由克莱斯勒帮自己代工生产这两款发动机?
老实说,陈耕还真没想过这种合作模式。
对于自己来说,这么做最大的好处无疑就是免去了前期买地皮、建设厂房、添置生产设备的成本,一个高标准的发动机生产工厂可不像是路边的修车铺,只要不是刮大风、下大雨,哪怕空气中的浮沉多一点、气温的差异大一点都没有关系,像是克莱斯勒这样的大主机厂,其发动机生产工厂,不但大量采用高精度的数控加工和生产设备,在最后的组装工序,其车间更是恒温、恒湿,对空气的洁净度和工人的着装都有严格的要求。
这还只是对厂房以及相关生产设备等硬件的基本要求,想要生产出一台合格的、性能优异的发动机,对工人素质的要求就更高,如果费尔南德斯公司想要自己生产发动机,不提前期的投入和成本,想要让自家的发动机的质量和稳定度、可靠度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没有一两年时间的不断调整都很难做到,从这个角度来说,交给克莱斯勒进行代工,确实是最省心、同时也是一个最能保证产品质量的做法。
但陈耕不愿意这么做。
别人的永远是别人的,别人有不如自己有,平常还没什么,但在某些关键时刻,别人说卡你脖子就卡你脖子,你一点办法都没有,但是……这么直接拒绝吗?
思索了片刻,陈耕抬头望向李·艾科卡:“可以,但我有几个条件。”
李·艾科卡顿时点头:“你说。”
他虽然不知道陈耕为什么要弄出这么两款发动机,又要对发动机进行精细化的条件,但作为一个在汽车行业享誉多年的顶尖职业经理人,李·艾科卡确信陈耕似乎有着不小的野心,如果能够打消陈耕自检发动机生产工厂的想法,克莱斯勒甚至做一些让步也是可以考虑的。
陈耕:“第一,这两款发动机都要进入‘family’车型的装机序列;第二,代工期限是三年,三年后我们再商讨是否继续由克莱斯勒帮我们代工。”
第152章
花的值不值
李·艾科卡的眉头皱了起来。
陈耕提出将他们研发的1.8和2.0这两款发动机纳入“family”车型的装机行列,这个并没有出乎李·艾科卡的意料,否则此前罗斯玛丽向自己提出这个要求做什么,这已经充分说明了费尔南德斯有意将这两款发动机量产、推向市场。
此前在克莱斯勒之前的内部讨论会上,克莱斯勒方面早就想到了这个可能,并且做出了针对性的方案:如果能用这个方式说服费尔南德斯公司放弃自产这两款发动机,将这两款发动机列入“family”的动力系统解决方案中也可以考虑,虽然美国没有排量税,但1.8和2.0的发动机确实是比2.2、3.6排量的发动机的成本要更低一些,使用这两款发动机有助于降低“family”系列车型的入门门槛和售价,这个倒是也符合克莱斯勒汽车的利益。
但是,只代工三年?
这当然不是李·艾科卡想要的。
作为“野马之父”,李·艾科卡清楚费尔南德斯设计的这两款发动机有多么优秀:哪怕是那台1.8升排量的,无论是功率、扭矩、运转的平顺度还是燃油经济性都超过克莱斯勒准备装在“family”上的那台2.2升排量的488发动机一截。克莱斯勒想要将费尔南德斯公司这两台发动机紧紧的捆绑在克莱斯勒身上,如果将来有合适的机会,纳入克莱斯勒的麾下乃至强取豪夺也未必不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
但是现在……
“三年时间太短了,”李·艾科卡想了想,说道:“如果要代工这两个发动机,克莱斯勒需要重新添置一些设备、定制专用的工装夹具和量具,这可是很大一笔钱……五年吧,如何?”
“五年?”
“没错,五年,”李·艾科卡说道:“我觉得五年是一个不错的期限。”
陈耕笑了,语气格外坚定:“不,就三年!”
————————————
“这就是美国?”望着繁华的街道、林立的高楼,陈小山恍惚的厉害:“原来美国这么发达?”
眼前的繁华,超出了他的想象。
陈小山还能说出话,和他一起来的两位同时,干脆已经被震撼的说不出话来了,和繁华的美国相比,现在的华夏简陋的简直让人伤心。
哪怕是有着数次出国经验的嘉陵厂孙寿彭一行,也是对眼前的繁华瞠目结舌,在他们眼里,前些日子去的南斯拉夫就已经够繁华的了,果然不愧是社会主义工业强国,但眼前的美国,只是一条普通的接到,就比贝尔格莱德气派了不知道多少倍……难怪米国能够和苏联对峙几十年还占据了上风。
陈小山、孙寿彭等人的反应并没有出乎陈耕的意料,但是下一刻,孙寿彭的反应有些出乎陈耕的意料,他扭头看向陈耕,表情有些悲壮,就像是在寻找某种信心:“陈先生,早晚有一点,咱们华夏也能达到这种程度,对吧?”
陈耕有些诧然。
他没想到面对如此大的冲击,孙寿彭居然还有迎头赶上的新年,说是怀着破釜沉舟的信心也好,说是什么也好,但在这种冲击下,孙寿彭居然还有斗志,并没有举手投降,这已经让陈耕心中充满了敬意:“当然,早晚有一天咱们能赶上,而且我相信这一点不会太遥远,咱们都能看的到……”
“老板,您真的认为华夏能赶上米国?”孙小山诧异的道。
和陈小山一起来的另外两位拆解厂的副厂长虽然没有说话,脸上却是一副“你在逗我?!咱们和美国人的差距这么大,怎么可能追的上他们?”、或者是“估计会有那么一天吧,不过恐怕我是看不到了”的表情——他们将陈耕的这番话当做了陈耕的安慰之举。
“其实我们这一代人都应该感到荣幸,”陈耕的声音并不大,但语气却是无比肯定、无比坚定:“因为现在的华夏,正处在一个最重要的历史拐点上,而我们,正是这个时代的开创者和见证者。”
陈小山、孙寿彭以及嘉陵厂的总工程师程兴明则是暗自攥紧了拳头:连咱们华夏的海外游子都对国家这么有信心,我们凭什么不努力?
车子一路飞驰,很快就来到了陈耕的公司,习惯了国内动辄占地几千亩的大工厂,大家对于费尔南德斯的这片工厂倒是并没怎么奇怪,倒是里面热闹的景象有些好奇,待到陈耕告诉他们这些人有超三分之二都是来买车的人的时候,一行人全都震惊了。
陈小山磕磕巴巴的问道:“老板,咱们公司一年能卖出去多少辆车啊?”
陈耕想了想,说道:“一年的话……咱们公司这才刚刚成立一年呢,这个参考意义不大,但上个月,咱们公司、包括咱们的合作商,一共卖出去了2500多辆车,整个1979年,我估计卖出去三万辆问题不大。”
陈小山一声惊呼:“三万?!”
一年卖三万辆车,这得赚多少钱?!
虽然卖的是二手车,价格比新车低的多,按照老板的说法,有时候一辆车只卖一两千美元,去掉给人员的提成、公司的运营成本,一辆售价两千美元的车子的实际利润可能还不到100美元,但就算是这样,一年下来也得有上千万美元的净利润了吧。
一年上千万美元,真是吓死个人!
陈耕倒是无所谓:“卖的车再多,也不过是个二手车贩子,相比于销售,我其实更看重技术和研发……孙厂长、程总工,这边走,这就是我们准备向嘉陵厂转让技术的那个发动机的原型:本田CBX1000摩托车。”
这就是本田CBX1000?
看着眼前这辆红色的大摩托车,孙寿彭的第一感觉就是:大!
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