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名侦探(校对)第7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1/884

  不过没多会儿功夫,那道士又面色苍白的退了出来。
  虽说平时做法事时,没少见过尸首,可这开膛破腹捋肠子的场景,却还是生平首见。
  那少天师见他狼狈的模样,翻着白眼嘟囔了句‘没用的东西’,心下却是庆幸无比。
  与此同时。
  眼见那道士跌跌撞撞的逃了出去,黄斌咧嘴一笑,哑着嗓子道:“大人,您让冯主事收集工匠们的名单,可是怀疑其中藏有内鬼?”
  孙绍宗回头撇了他一眼,顺势把手摊开:“方才画了什么,拿来我看。”
  黄斌忙把记录口供的小册子递了过去,却只见上面画了几个獐头鼠目的男子,在那正殿门前扛着梯子,对那无头尸首指手画脚。
  不过整幅画所用笔墨最多的,却不是活人、更不是尸首,而是被他们扛在肩头的梯子。
  果然是个聪明的!
  孙绍宗之所以会怀疑有内鬼,也是因为这几驾梯子。
  凶手早不早、晚不晚的,偏偏选在工匠们要用梯子的前一天作案,若说只是个巧合,恐怕难以解释清楚。
  “那你觉得。”
  孙绍宗把那手册抛还给他,进一步考校道:“在这七八十人里,咱们该从何处着手查起?”
  “当然是那些打下手的力巴!”
  黄斌毫不犹豫的回答道:“小人方才已经打听过,力巴和工匠之间并不怎么熟悉,而力巴们通常来说,对那些精细活儿几时能完成,接下来又要做什么,都是不甚了了。”
  “若那内奸藏在里面,必然要提前打探清楚,故而这些力巴们的嫌疑,是最容易排查出来的!”
  这黄斌即便在后世的刑警队伍里,也算得中上之姿了。
  而在几乎没有接受过多少专业训练的衙役里,更称上是拔尖人物!
  可惜他出身太低,又大字不识的几个,这辈子除非是立下军功,否则最多也就在八九品徘徊了。
  心下惋惜着,孙绍宗把方才写的东西交到黄斌手里:“那就按照你的意思,先带人分头查问那些力巴——这上面的几个问题,给我挨个问一遍。”
第842章‘天’师府【下】
  将黄斌派出去调查那些工匠之后,孙绍宗就径自到了验尸台前。
  这验尸台是就地取材,用后院堆放的木料搭起来的,上面又铺了一层不知从哪儿淘换来的旧皮子。
  除此之外,那解剖台四周足足支起了六盆炭火,一靠近就跟到了蒸笼里似的。
  这是因为尸体在正殿门外挂了大半夜,早就冻的石头仿佛,想要让某些线索浮现出来,自然必须先解冻才行。
  却说孙绍宗来到验尸台前,伸手戳了戳尸体的小腿,见皮肉已经恢复了柔软,立刻从脚踝开始,一寸寸的往上揉捏着。
  检查的结果是:死者的小腿骨轻微变型,膝盖关节处的肌肉,触感也同别处有明显的区别,疑似是反复郁结的结果。
  大腿根部没有磨损的迹象,可见这些异常,并不是因为长期骑乘所致。
  结合被凶手带走的头颅、衣服,死者是一名长年盘坐的道士的可能性,又大大的增加了。
  而如果将他的身份假定为道士的话,通常来说,会有以下两种推断。
  一种是天师府的冤家对头,为了挑衅抹黑天师府,故而杀死了天师府的道人,或者与天师府有渊源的道人,并挂在了正殿门外。
  但这种情况下,凶手貌似没必要再带走死者的头颅和衣服,反而巴不得让死者的身份暴露。
  另一种是内部倾轧,凶手杀死受害人之后,炮制出这一切都是天师府对头所为的假象。
  可这就更难解释,他带走死者头颅和尸体的行为了。
  莫非……
  死者的头颅和衣服上,留下了什么证据?
  又或者是死者的身份,同凶手有某种关联?
  正推敲着案情,其中一个仵作凑了上来,小心翼翼的道:“大人,死者胃里的东西已经检查清楚了,都是清淡的素食,并没有什么荤腥之物。”
  这愈发像是一名出家人了。
  当然,未曾出家的居士,也有长期打坐吃斋的——可一般在家修行的居士,很少有十几岁就开始潜心向道的。
  “除此之外呢,还发现了什么没?”
  “还有就是……”
  那仵作和同伴一起,将尸首侧翻起四十五度,指着左肩胛骨和颈后的两处淤痕道:“尸体解冻之后,背后就显出两块痕迹,似乎是生前曾被人大力按压过的样子。”
  孙绍宗凑上前仔细打量了半晌,不置可否的皱起了眉头,随即又把死者的左臂抬起来,来回摆动着观察了一番。
  两个仵作在旁边看的莫名其妙,却碍于身份准备,并不敢乱问什么。
  等放下死者左臂之后,孙绍宗又问道:“可曾发现有中毒的迹象?”
  他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死者身上虽然有大力按压的痕迹,却不见有挣扎留下来的痕迹。
  尤其是死者的左臂。
  一般情况下,被人死死压住肩胛骨时,关节处总会留下挣扎的痕迹,但方才仔细观察之后,却并没有发现类似的迹象。
  却说听了孙绍宗的问话,两个仵作对视了一眼,又齐齐摇头——这倒并不是否定的意思,而是他们也拿捏不准,死者生前到底有没有中毒。
  没办法,眼下还没有各种科学仪器辅助,很多毒素只要没达到破坏脏器的分量,就难以检测出来。
  而除了那两处痕迹,仵作们便再没有什么发现了。
  倒是孙绍宗自己,又在死者的锁骨上,发现了个浅浅的印记。
  那印记本就有些模糊,又离着胸腔上的铁钉不远,故而被血污盖住了大半,若不是孙绍宗眼尖,怕是就错过去了。
  将血污清理干净之后,也只能隐隐瞧出,是个长方形的轮廓,而且边缘是凸出来——若非如此,怕是连这浅浅的轮廓都压不出来。
  孙绍宗沉吟半晌,交代两个仵作再细致的检查一遍,然后径自才出了工棚。
  这一出来,就发现外面又多了个年青道人——不过看站位就知道,这新来年青道人,显然并非什么重要人物。
  孙绍宗也不理会那少天师,径自向其中一个中年道士问道:“你们天师府在京城的弟子,如今可有人行踪不明?”
  “哼!”
  不等那中年道士回话,冷着脸的少天师便嗤笑了一声,继而向身后的年轻道人一扬下巴:“王师弟,你同他说清楚!”
  “是。”
  那年轻道人恭声应了,越众而出向孙绍宗拱手道:“小道王处义见过孙大人,自从听说天师府出了命案,家师宏元真人便下令,命在京的弟子前去汇合,然后又知会了在京的正一同道。”
  “经过这半日的排查,以及确认我天师府的弟子皆安然无恙,其余在京的正一道人也并无缺失。”
  孙绍宗对此倒并不觉得奇怪,若这么容易就能排查出死者的身份,那凶手带走他的头颅和衣服,又有什么用处?
  正犹豫着,要不要把死者胸口印有长方痕迹的事儿,拿来试探这几个道人,那王处义便又开口道:“家师让小道给大人带句话,他如今奉旨主持贾真人的法事,实在脱不开身,大人晚上若是有暇,还请拨冗前往宁国府一叙。”
  没想这种时候,皇帝竟然还派宏元真人,去主持贾敬的超度法事。
  说起这位宏元真人,据传在当代天师府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术法通神、人情练达,去年春天作为天师府的开路先锋,进京不久就得了皇帝的信重。
  这座新修的天师府,当初就是他提议修建的,为的就是替当代张天师铺路扬名。
  而孙绍宗之所以听说过他的名字,则是因为近来发生的南北道门之争,据说就是宏源真人的弟子首先挑起来的。
  眼下天师府出了这么大的纰漏,皇帝却钦点他去主持宁国府的法事,足见这位的圣眷之隆,远非一般人可比。
  说实话,要是这宏元真人邀请孙绍宗登门造访,他肯定是一口拒绝。
  但去宁国府……
  勉强也算是主场作战,就当是去接尤二姐的时候,顺便与他聊一聊案情吧。
  正好也看看,这位传说中能驱使鬼神的主儿,究竟是何许人也。
  当下孙绍宗微一点头,道:“本官走访清虚观之后,便会前往宁国府。”
  听到‘清虚观’三字,对面的四名道人皆是一愣,继而那少天师就亢奋起来,拨开王处真,直愣愣的盯着孙绍宗问:“这事儿,是清虚观做下的对不对?!”
  “不。”
  孙绍宗淡然道:“我只是去问问,清虚观的道士可有行踪不明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1/8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