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名侦探(校对)第6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1/884

  再加上断水五日,只能饮尿止渴,逃出生天后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也是顺利成章的事情。
  孙绍宗又大致扫量了一遍,确认没什么疏漏,就重新整理起所有案卷,务必使得旁人难以分辨,他究竟翻阅了些什么。
  这匪首‘魏避凶’既然逃之夭夭,朝廷必然会发下他的通缉令,乃至于形貌、经历、武艺、文采等等,也多少会有记录留存。
  而这就用不着继续在北镇抚司查找了,大理寺身为天下刑名之首,本就保存着所有国字号通缉令的存根。
  而且回到大理寺之后,也正好可以将通缉令上描述的细节,同曹趋吉的尸首相互对照。
  闲话少提。
  却说孙绍宗匆匆辞辞别了赵嘉义,一路风风火火的回到大理寺。
  刚抓了两个小吏的壮丁,让他们去翻找魏避凶的通缉令,转回脸,一张苍白的面孔就映入了眼底。
  “苏知县?你缘何在此?”
  孙绍宗目光一凝,这苏行方果真大胆的紧,竟还主动找上门来了!
  “孙大人。”
  苏行方不卑不亢的施了一礼,淡然道:“虽是涉案,可家舅乃是因公殉职——下官扶尸至此,自是为了保障他的尸首,不被差人肆意损毁折辱。”
  这理由倒也算冠冕堂皇。
  孙绍宗此时心下已有八成把握,自不会再与他计较什么,只飒然一笑,就当先向着停尸房赶去。
  两人一前一后的进到了验尸间,在宅邸里徒劳无功的陈敬德,也早早侯在了里面。
  见两人自外面进来,他迟疑的瞟了苏行方一眼,这才迎上来禀报道:“大人,这曹捕头身上除了新伤之外,还有旧疮十余处,其中六处疑似是弓弩所留。”
  一般的刀伤也还罢了,这年头乡人殴斗时,动刀子的可不在少数——孙绍宗最近也正准备借此为由,打响在大理寺的第一枪。
  但箭矢导致的伤口却并不常见。
  更何况还高达六处之多!
  正常而言,也只有在战场上死战过的将领,身上才可能留下这许多箭伤——没有好铠甲护身的走卒,多半挨不了几下,就该一命呜呼了。
  而这应该就是苏行方之前,急着把尸首带回家的原因。
  孙绍宗不置可否,只将目光转向了苏行方。
  果不其然,这苏知县依旧是云淡风轻的嘴脸:“家舅年轻时,曾率领乡人抵抗山匪,每战必身先士卒,故而身上才有这许多旧伤。”
  这还真是对答如流,半点没有心虚的样子——只可惜孙绍宗心中早有成算,并不会被他的言语误导。
  依旧是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然后便在陈敬德的陪同下,走向了曹趋吉的尸首。
  之前披着公服时,就觉得这曹趋吉身形魁梧,如今赤条条躺在案板上,只见周身肌肉虬起,虽不及孙绍宗这样铁打的身板,却也称得起是一条‘好汉’。
  这样一个允文允武,在万马千军中往来冲杀过的主儿,最后却是死在了自家外甥手里,倒真让人不自觉的生出些唏嘘来。
  “少卿大人,您要的东西取来了!”
  正细瞧那尸身上的伤口,两个小吏就气喘吁吁的闯了进来,其中一个手里捧着副卷轴,约莫就是那魏避凶的通缉令存根了。
  存根不同于张贴的告示,乃是描绘在画布上,又经过了一定程度的装裱,故而都是以卷轴的形式留存。
  孙绍宗却并未急着翻看,只回头扫了一眼,就淡然吩咐道:“先放在一旁吧。”
  那两个小吏答应了,把那通缉令放在一旁的矮几上,见孙绍宗再没有别的吩咐,就躬身退了出去。
  陈敬德正有些好奇,那卷轴里到底是什么,冷不防苏行方箭步上前,拨开那卷轴的绳杆,低头扫量了一眼,随即转身拱手道:“孙大人,下官有几句肺腑之言,希望能单独向大人倾诉!”
  终于还是扛不住了!
  估计他也没想到,孙绍宗短短时间里,竟能找出这等‘铁证’来。
  这下不单是陈敬德,就连两个仵作也觉察出了蹊跷,于是全都迟疑的望向孙绍宗——其中一个还不自觉的拿起把小刀来,也不知是想护驾,还是想自卫。
  “都先退下吧。”
  孙绍宗直勾勾的盯着苏行方,随手往后一摆,示意众人先暂且回避。
  这两步远的距离,就算苏行方怀里揣着什么暴雨梨花针、我爱一条柴的,都休想有机会发动。
  不过苏行方显然也没有再负隅顽抗的意思。
  等到陈敬德领着两个仵作退出门外,他一咬牙,立刻翻身跪倒以头抢地,直磕的头破血流——若非姿势不对,孙绍宗几乎以为他是要撞墙自杀了。
  就听他伏在地上,颤声道:“行方自知罪无可赦,不敢求大人宽恕——可我的妻小却是无辜的!”
  “恳请大人高抬贵手,不要……”
  “呵呵。”
  孙绍宗嗤笑一声,哂道:“事到如今,你还想保住妻儿老小?你的妻儿且先不论,你那母亲,只怕也不是什么良善之辈吧?”
  苏行方骇然抬头,与孙绍宗对视了一眼,忙又跪伏于地,有心分说几句,孙绍宗却又开口道:“说说吧,你是如何混入朝中,又曾为白莲教立下多少汗马功劳,现如今又受了怎样的胁迫,才做出这等飞蛾扑火的挑衅之举!”
第730章
杀舅
  “二十年前,外公带着舅舅远赴陕甘……”
  “舅舅逃了回来,外公却……”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两年前,为了圣女……”
  不出所料,这是一个老套的复仇故事:死了爹的寡妇、和吓破了胆的弟弟,抱着杀父之仇不共戴天的心情,把希望寄托在了早慧的苏行方身上。
  卧薪尝胆倒还不至于,但头悬梁锥刺股的督导,可是一点没打折。
  而苏行方果然没有辜负他们的期【nve】望【dai】,在五年前考上了进士,并且顺利补缺留京任职。
  后来由于表现出色,又升任了大兴县丞。
  不过苏行方对于这次升官,却半点欢喜都没有。
  原本担任闲职时,那总揽京城谍报事宜的李姑婆,就把他当成了潜力股培养,要钱给钱、要关系给关系的。
  如今手握实权,还不得加倍偿还?
  果不其然,约莫过了年余光景,李姑婆突然找上门来,表示圣女已经提前转世,总坛那边儿准备派大人物过来查访、接应。
  苏母和曹趋吉姐弟两个听了这话,都激动的喜极而泣,一口一个‘无生老母、真空家乡’的,仿佛只要能找到圣女,就能让大周朝无疾而终似的。
  而苏行方表面上亦是狂喜,心底却止不住的狂喊:祸事了!
  结果就如同他所料的一般,踌躇满志的白莲叛匪,还没正式展开行动,就被朝廷察觉到了。
  如果不是有神秘人暗中示警,估计当时就给北镇抚司一窝端了。
  当然,后来他们也没能蹦跶多久,就又栽在了孙绍宗手上,连知道苏行方真正身份的李姑婆,也落入了龙禁卫手中。
  当时苏行方忐忑的一塌糊涂,整日里提醒吊胆的,一闭上眼,就是满脑子墨蛟吞云袍。
  不过他提着脑袋等了许久,一切却是风平浪静。
  后来他先是高升了宛平县令,又得了个六斤四两的大胖小子,这才渐渐塌下心来,晓得那李姑婆八成是扛住了,并没有把自己交代出来。
  因当初一直是单线联系,苏行方以为自己这下算是解脱了,又赶上媳妇生了个大胖小子,就觉得都是儿子带来的福气,于是整日里宝贝的不成。
  谁知好景不长,这才过了一年多的安稳日子,竟又被黑帖主人找上门来,拿苏行方的卧底身份,威胁他杀死道衍师徒,然后撑船送到大理寺去。
  苏行方受逼无奈,只得铤而走险,按照那黑衣人的交代,事先做好了万全准备,又在昨天一早驱车赶往清虚观左近待命……
  “等等!”
  孙绍宗听到这里,忍不住蹙眉道:“他怎么会知道道衍师徒在清虚观,还装扮成了假和尚?”
  苏行方摇了摇头,无奈道:“苏某为人所迫,哪里有资格向他发问?事实上我也只在夜里见过他一面,后来负责打探、传递消息的,不过是几个小乞儿罢了。”
  看来黑帖主人,终究还是利用了乞儿们同仇敌忾的心理。
  孙绍宗点点头,也没打听那些乞儿的形貌,示意苏行方继续往下说。
  “那天我得了消息,埋伏在他们师徒必经之地,由我舅舅出面将他们诱骗到了一座小巷之中。”
  说到这里,苏行方自嘲的一笑:“起先我还纳闷,那黑帖主人怎么就敢笃定这笨法子能成——毕竟那两个假和尚,是刚从忠顺王手底下偷生,肯定不会轻信于人。”
  “可等到一见面才发现,那丧尽天良的道衍真人,竟也是当年的白莲余党!而且同家舅还曾有过数面之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1/8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