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名侦探(校对)第6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2/884

  这般想着,孙绍宗用抹布裹住壶柄,把那酒壶从炭盆上提溜起来,又用脚尖挑翻了遮在壶上的架子,然后将那帖子丢进了盆之中。
  火势骤然升腾,那帖子转瞬间就被烧掉了大半,剩下的一小部分,却隐隐显出个‘冤’字来。
  果然是真货!
  孙绍宗顺势往石凳上坐定,皱眉思量着眼前这桩案子,究竟意味着什么。
  前面说过,这‘黑帖’连环案,是之前京城轰动一时的系列大案,继任的顺天府治中葛长存,就是因此彻底名声扫地,最后沦落到破罐子破摔的境况。
  不过顺天府的黑帖,都是在案件结束之后,悄悄出现在葛长存的书案上。
  若非仇云飞执意追查,说不定都没人能发现,这帖子竟然和冤案、错案有关。
  而眼下这帖子,却是明目张胆的和尸体一起出现,显然又和顺天府的黑帖不尽相同。
  难道是……
  那黑帖主人在向自己发起挑战?
  孙绍宗会有这等猜想,也并非是凭空想象——当初他和仇云飞议论此案时,就隐隐觉得,这案子似乎和两年前,某个蒙面黑衣人唆使的几桩案子,有异曲同工之处。
  都是由幕后黑手操纵,死者也都是罪大恶极,却苦于没有证据将其法办。
  而执行者往往隐藏的极深,甚至本身和死者全无关系,只是出于义愤才痛下杀手。
  两年前,那蒙面黑衣人所设计的作案手法,基本都被孙绍宗识破了。
  而他从他当初一系列的举动,乃至于后面的‘黑帖’事件来看,这厮显然对自己的策划案子的水平很是自负。
  甚至于还有些孤芳不自赏的意思——明明没人看出破绽,他偏要送一封黑帖过去。
  以此推断,他主动找上门来‘翻盘’,倒也合情合理。
  这两个和尚身上八成也背着什么血债,否则就不会被他选中,当作‘祭品’送到大理寺来。
  “大人。”
  就在孙绍宗沉吟之际,左寺丞杨志铭也闻讯赶了过来,小心翼翼的探问道:“这岸边越聚人越多,您看是不是先把尸体收敛了。”
  孙绍宗闻言,抬头向岸边望去,果见三五成群的围了不少人,正指着那乌篷船议论纷纷。
  “收敛就不必了。”
  孙绍宗道:“左右这天寒地冻的,一时半刻尸体也腐烂不了——这样把,趁着如今人多,想法子把那船整个拖上岸,送到附近院落里封存。”
  说到这里,他又正色道:“记得一定要尽量维持原貌,不要破坏里面的现场。”
  把船弄到岸上?
  还要保持案发现场的原貌?
  杨志铭面色一苦,却也不敢分说什么,转身就待去岸边抓壮丁,只是刚走出两步远,就又被孙绍宗喊了回来。
  “安排人沿着岸边排查,看那船是从什么地方飘来的,船主又是什么人。”
  “另外,再派人去京中大小寺庙,询问可有走失的僧人。”
  “人手若是不够,就去顺天府暂调些差役。”
  等打发走杨志铭,孙绍宗眼瞧着那乌篷船,一时半刻也未必能拖上来——他要是肯出手,自然是轻而易举,但身为堂堂少卿,又不是在危急时刻,这等粗活哪能亲力亲为?
  因此便命人找来‘黑帖’一案的档案,在这凉亭中翻看起来。
  这一边看着,陆续就有人回来禀报:
  首先这艘船是附近渔民所有之物,不过昨天夜里就被盗走了。
  而根据沿岸目击者拼凑出的证词,这船最初应该是从,龙王庙对岸的芦苇荡中驶出来的,不过一开始船上并未挂起白帆,船头也有人操纵。
  也就是说,这船应该是开到大理寺左近时,凶手才从容的竖起白帆,然后弃船而逃的。
  凶手的水性肯定不错,而且是个不怕死的——这等雨雪天气,万一在水里抽起筋来,妥妥就是沉到水底喂王八的下场。
  莫非是渔民出身?
  正一边翻看一边推测着,又有人寻过来禀报,不过这次肯定不是好消息,因为两个小吏你推我搡的,谁都不肯抢先开口。
  最后还是抬头横了他们一眼,这才有人开口道:“大人,顺天府那边儿传讯,说是一时分不出人手来,让咱们另从别的衙门调兵遣将。”
  孙绍宗眉头一皱,暗道那葛长存莫非是疯了不成?
  随意把案子上报给大理寺,顶多是考评不佳,还不至于伤筋动骨。
  可这‘上级有关部门’,请求协助调查时,如此粗暴直接的拒绝,却显然有渎职之嫌。
  再加上他本来就风评不佳,自己要是趁机参他一本,他怕是要吃不了兜着走。
  不过……
  根据仇云飞的说辞,这厮能力虽然不足,却也不是憨傻的,这等明显的疏漏,按理说不该犯下。
  “顺天府有没有说,为什么抽不出人手?”
  “这个……”
  搭话的小吏顿时哑火了。
  倒是一旁的同僚急忙补充道:“听说是忠顺王府遭了贼,被两个道士拐了不少宝贝,因此勒令顺天府和城防营进行搜捕。”
  忠顺王府遭了贼?
  跑了两个道士?
  该不会是想用童男童女的心肝炼丹,又爱养毒物的道士吧?
  这是真的跑了,还是忠顺王觉察出风声不对,所以……
  等等!
  孙绍宗脑中忽然灵光一闪,那两个和尚都是刚剔的头,身上的衣服更是散发着霉味,显然是刚翻找出来的,连清洗晾晒都没来得及。
  再加上他们被剜去了心脏,这也和那些童男童女的死法相仿……
  难道说这两个不是和尚,而是忠顺王府里走脱的道士不成?!
第708章
门内门外
  对那两具尸首的真正身份,产生怀疑之后,孙绍宗本来想让人,把杨汉才带过来辨认的。
  可转念一想,那杨汉才昨天在自己面前,虽摆出一副为慷慨激昂的样子,却未必真能做到视死如归。
  尤其吴水根夫妻两个,又折磨了他一昼夜时间。
  万一他情绪彻底崩溃,再嚷嚷出什么来,岂不是平白给自己找了大麻烦?
  当然了,孙绍宗也可以命人单独布置一间密室,在杨汉才指认尸首之际,不允许任何人接近。
  只是……
  与其这么麻烦,还不如直接把尸首带去牢里——搬运尸首,总比押送活人要稳妥的多。
  打定主意之后,孙绍宗立刻下令,命人用门板抬了两具尸首,赶奔天牢而去。
  一路无话。
  到了天牢左近,就听大理寺的‘最高长官’,正在院子里引颈长嘶,那咚咚咚擂鼓似的脚步声,更是片刻不停。
  说起来……
  这位镇抚大人本身,也是大理寺陷入财政危机的重要推手——这大冬天的,为了能给它置备一个温暖舒适的生活环境,可是花了不老少银子。
  粗略一盘算,怕是半个月的开销,就能顶孙绍宗一年的俸禄!
  啧~
  这才真叫宰象待遇呢!
  默默的吐槽了几句人不如象,前面带路的小吏,就已经叩开了牢门。
  打里面迎出来的,照例又是那九品典吏王彪。
  相比昨天中午,他可是显得萎靡了不少,也不知是因为重担在肩的压力,还是被谁抽去了一身精气。
  “大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2/8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