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名侦探(校对)第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884

  大周朝更进一步,考虑到‘中秋团圆’和‘九九重阳’,特意将‘秋决’的日期改到了每年的九月初十。
  而立秋到重阳节这段时间,各地州府都会先提前列出秋决名单,呈报给刑部审批,以便在九月初十大开杀戒。
  往年顺天府的秋决名单,都是由治中负责呈报,但那刘崇善最近因被孙绍宗篡班夺权,气的一病不起,已然有大半个月未曾到府衙‘应卯’了。
  因此这事就落到了孙绍宗头上。
  外面那些人,正是今年被判了斩监侯的犯人家属,而他们在孙府门前哭喊,无非是想让孙绍宗,把他们的亲人从这‘死亡名单’上撤下来。
  虽说按照朝廷律令,未上‘秋决’名单的死刑犯,若不能在三个月内证明清白,到了年底仍是要处斩的。
  但三个月时间,对那些有钱有势的而言,也足够做出些什么来了。
  至于那些穷苦的,虽然无钱打典——可这年头不还有个说法,叫‘大赦天下’吗?
  保不齐拖过这三个月,就不用死了呢!
  因此孙府门外才聚集了这许多人。
  而这也正是孙绍宗最近,总去荣国府避暑的另外一个原因。
  却说孙绍宗把手帕丢给赵仲基,就准备回自家院子,走出几步,却又见赵仲基亦步亦趋的跟在身后,便问道:“怎么,还有别的事儿?”
  “回二爷,响午的时候,凤嘴巷的冯爷送来了一封喜帖,邀请您和大爷下月初八去他府上喝喜酒。”
  冯薪要结婚了?
  孙绍宗脚步一顿,疑惑道:“他不是已经成过亲了么?难道是他爹要续弦?”
  “二爷真会开玩笑。”
  赵仲基哭笑不得道:“那冯家二老爷现今已然瘫了大半年,拿什么续弦?是冯家大房膝下无子,眼见着就要绝户,便求了冯爷兼祧,这次便是大房出面给他娶媳妇。”
  还有这等好事儿?!
  孙绍宗忙追问道:“那这次娶的媳妇,是不是也算正儿八经的少奶奶?”
  “那当然!”
  啧~
  那还真是便宜丫了!
  要知道这年头娶妾,只能往那平民贱籍里找,唯有娶正妻才能伺机在官场上寻一门臂助——看来从今往后,老冯也算是两翼齐飞的主儿了。
  “知不知道是与他结亲的那家?”
  “听说是太常寺孔吏目的女儿,也算是小有名气的才女。”赵仲基笑着打趣道:“瞧冯家长房的意思,八成是要趁机改一改家风。”
  吏目虽不过是个从九品,但毕竟是太常寺的官,与如今在巡防营担任六品都尉的冯薪,勉强也算的上是门当户对了。
  于是孙绍宗便又吩咐道:“那你去帮我拟个单子,看看咱们府里有没有什么适合的礼物,要是没有,我再想办法从外面淘换去。”
  赵仲基这才领命去了。
  孙绍宗独自回到院里,眼见几个丫鬟婆子都在外面扯闲篇,便不满的呵斥道:“怎得都在外面,姨娘哪里谁伺候着?”
  为首的丫鬟秋莲忙躬身分辨道:“是姨娘说想要静一静,所以……”
  听说阮蓉想静一静,孙绍宗也无心听她下面说些什么,径自迈步进了里间,却见阮蓉正在书案前咬着笔杆发呆,面前则放着一封墨汁淋漓的书信。
  孙绍宗悄默声的凑到近前,低头愁了几眼,顿时心下了然,伸手环住了阮蓉的香肩,柔声道:“怎得,想家了?”
  阮蓉摇了摇头,嘴里却道:“再过一个月就是我娘的忌日了,我却……”
  怪不得。
  “那我明儿就安排人,去茜香国走上一遭。”孙绍宗说着,见阮蓉又摇头,忙道:“不单单是为了你自己,牛老夫人那边儿也有家书要捎去。”
  随即,又柔声道:“等我官职再高些,便请假陪你衣锦还乡一趟,如何?”
第83章
孙绍宗府衙邀人心、王子腾东海造巨舰
  第二日一早。
  孙绍宗隔着门缝往外瞅了瞅,发现那遮阳伞下又多了一员‘悍将’——颤巍巍坐在板凳上,雪白的长胡子直接就能当扫帚使,哆哆嗦嗦的拄着根竹杖,一看平常身子骨就不怎么结实。
  这特娘的真是造孽啊!
  孙绍宗默默的叹息几声,回头嘱咐赵仲基道:“千万盯仔细了,瞧着哪个不对,立刻让大夫们出去诊治!”
  赵仲基点头哈腰的应了,就听他又补充道:“万一咱们请的大夫处置不了,就赶紧往家里送,硬抬也得给他们抬回去,绝对不能让人死在咱家门口!”
  喊冤时死在官员门前,和喊冤后在家中病死,那绝对不是一个性质——因此古往今来,都不缺把死尸当活人救治,事后再宣布其死讯的事情。
  不过这也不能怪孙绍宗冷血。
  像‘智能儿碎尸案’那样的冤假错案毕竟是少数,门外那群人的亲属几乎个个都是罪有应得,总不能因为几个老头老太太哭天抹泪,就置王法公道于不顾吧?
  真要那样的话,就该受害者的家属跑来堵门了!
  交代妥当之后,又确定马车已经提前出门,正在老地方候着,孙绍宗便又翻墙而出,做贼似的溜之大吉。
  一路无话,到了府衙门外,虽然也少不了有人拦路喊冤,但有衙役们负责前面开道,倒不用担心被老头老太太们缠上。
  等进了府衙之后,孙绍宗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先去应卯处签了到,然后踱着官步到了刑名司。
  一进刑名司的大门,他便瞧见南墙下摆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喊过两个值守的胥吏一问,却原来是朝廷发下来的‘三伏补贴’到了。
  “老爷。”
  其中一个胥吏随口抱怨道:“旁的也还罢了,今年这茶叶委实要不得,听说知事老爷昨儿签收的时候,足足骂了半日娘!”
  这事儿孙绍宗倒是早有耳闻,今年不止是顺天府,连六部五寺发下来的茶,也净是些陈年旧货。
  据说是因为南方产的新茶都被就地发卖,充作了建造战船的军资,而北方好茶叶本来就不多,少数品质还算可以的,也都被高层给包揽了,到了基层自然剩不下什么好玩意儿。
  “朝廷也有朝廷的难处嘛,咱们做臣民的,也该体谅一些才是。”
  孙绍宗先说了几句官场套话,随后话锋一转,道:“不过这几个月弟兄们也确实辛苦了,这样吧,我哪里还存了些公帑,待会儿让程师爷支上二百两,去买些新鲜茶叶发给大伙儿。”
  这所谓的公帑,其实是孙绍宗每次拿出一半破案赏银,建立起来的小金库。
  真要细究起来,其实还是他拿自己的钱出来邀买人心,只不过这钱来的光明正大,旁人想学又学不来罢了。
  而这也是他能迅速抢班夺权重要原因之一——都说千里做官只为财,更何况是没什么升迁希望的胥吏们?
  两个值守的胥吏闻言,自然是千恩万谢。
  孙绍宗摆摆手,示意他们忙自己的,然后下意识的瞟了一眼院子正北的五间堂屋,这才施施然去了东厢自己的小院。
  “东翁。”
  程日兴原本正在外间伏案整理卷宗,见孙绍宗背着手进来,忙起身道:“上个月的邸报送来了,就在东翁案上——我方才翻了翻,似乎没有涉及咱们顺天府的事儿。”
  邸报作为唯一的官办报纸,这效率实在有些不敢恭维,顺天府还好些,毕竟是在京城之中,一般也就延迟几天罢了,下面州府里晚上几个月才瞧上这邸报的,也是大有人在。
  “喔。”
  孙绍宗嘴里答应着,心思却全然不在这上面,指了指程日兴书案上的公文,问道:“大兴县和宛平县的秋决名单,昨儿呈报上来没?”
  “还没。”
  程日兴忙又道:“我托周检校去问了问,大兴县的快整理好了,宛平县怕是还要一段时日。”
  靠~
  这些拖沓的旧官僚!
  早在三日前,孙绍宗就已经整理好了府衙的秋决名单,但按照惯例,必须要收齐下面县里的,才能一并呈报给刑部——看这架势,他怕是还要做上好几日的翻墙君子。
  不过这也要怪他名气太大,要换成刘治中主持,那些想堵门的,怕是都未必能找到刘治中的住处。
  将买茶叶的事儿交代给程日兴,他便有些不爽的进了里间,自行沏了杯信阳毛尖,在那公案后坐定。
  顺手扯过桌上的邸报翻了翻,发现上面用相当一部分篇幅,介绍了九省都检点王子腾大肆督造战船、扩充水军,准备依靠强大的军力,毕其功于一役的计划。
  海寇这玩意儿瞻之在左、忽焉在右的,妥妥的海上游击队,想要依靠大军围剿的方式搞定,是不是有点想当然了?
  作为一个半吊子军迷,孙绍宗对海战算不得熟悉,但还是觉得这计划有些‘大而无当’,尤其作为素来不受重视的水师,却要一连几年挤占大量的东南赋税,万一计划失败,这朝中的反噬力道怕是小不了。
  正咸吃萝卜淡操心,琢磨着东南沿海的局势,却见程日兴从外面进来,略有些忐忑的道:“东翁,荣国府的周管家在外面求见。”
  顿了顿,他又压低声音道:“瞧那模样,倒像是为秋决名单来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8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