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名侦探(校对)第5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4/884

  却听夏金桂忽然话锋一转,正色道:“只是这事儿终归离不了姐姐,届时我来想法子取信那孙大人,姐姐只需任他摆布也就是了。”
  卫滢那一脸感动,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
  正待甩脱了夏金桂的手掌,却不曾想被她反手捉住,又连声求告着:“姐姐,卫哥哥在牢里两年多了,也不知被折磨成什么样子,您就忍心让他受了这么多苦难,还要背负着莫须有的罪名去死么?!”
  这一番话,堵的卫滢哑口无言。
  在夏金桂希冀的目光中沉默良久,心中也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天人交战。
  卫若兰的生死存亡,丈夫的出卖与冷漠,好心办坏事的悔恨,夏金桂的极力敦促……
  尤其夏金桂还许诺了,要代替她承受最不堪的部分……
  这所有的砝码加起来,终究还是压过了卫滢对‘贞洁’二字的坚持。
  她银牙一咬,一字一顿的道:“但愿我日后不会追悔莫及。”
  这分明是已经松了口!
  夏金桂顿时大喜,正待宽慰她几句,顺势把这事儿敲定死了。
  谁知卫滢忽又坚决道:“只是他若敢欺辱过甚,我便宁愿与他同归于尽,也绝不肯屈从!”
  若真让她与孙绍宗同归于尽,自己刚压上的‘本钱’,岂不是白白赔进去了?
  夏金桂心下腹诽着,忽然又生出个主意来,于是忙点头道:“这是自然!不过咱们也要先提点他几句,否则他并无欺辱姐姐之意,却反倒被姐姐误会了,岂不是冤枉的紧?”
  她又往卫滢身边凑了凑,认真道:“要么咱们先演练一下,姐姐只当我便是那孙大人,且看到了什么地步,就会让姐姐忍无可忍。”
  说着,一双眼睛就又在卫氏身上游走。
  听得她说什么演练,卫滢一颗心便提了起来,因而此时倒比方才还不得劲儿。
  勉强控制着,才没有反击或者逃跑。
  等到夏金桂试探着,把手伸向她胸口时,她却是立刻挥手拍开,慌张道:“不成、这不成的!”
  “姐姐是想戏弄我,还是故意要惹怒那孙大人?!”夏金桂这时也有些恼了,愤愤道:“连一颗扣子都解不得,怕也不用再试了,直接给卫哥哥定块牌位,倒还实惠些!”
  卫氏也觉得自己的反应有些过激,讪讪的虽未曾认错服软,却是把护住胸口的双手,悄悄撤了下去。
  夏金桂见状也不为已甚,忙趁机解了她衣襟的扣子。
  只是等到将那华丽的裙子,顺着两肩往下剥落时,却又遇到了卫氏的抵抗。
  “别……还是不要了。”
  “姐姐怕什么?我毕竟不是那孙大人,咱们都是女儿身……”
  “那里不成……”
  “姐姐莫不是要卫哥哥去死?!”
  “你……你怎得……”
  “好姐姐,都是女儿家……”
  这层层递进的,初时见她抵抗,夏金桂还停下手来好言相劝,后来干脆便当作了耳旁风。
  将从孙绍宗的手段现学现卖,又刻意添了许多折辱的法子,只这一晚连哄带骗的蹉跎下来,素以烈性著称的北静王妃,却哪还有什么‘底线’可言?
第675章
恶客登门
  将数百斤的大石头缓缓挪开,孙绍宗悄没声的从暗道里钻出来,先把石头放回了原位,又扒着假山往外扫量了几眼。
  确认没有不速之客闯进来,这才径自打了水进屋洗漱。
  昨儿回来的太晚了,阮蓉等人早已睡下,于是他干脆去贾迎春那里发挥了一下余热,顺带也传达了延后造人的指示。
  话说……
  这习惯了‘发乎于情’,想要‘止乎于礼’还真有些不容易。
  至于避孕汤药什么的,偶尔用一两次还成,用久了总归对身体有害。
  唉~
  那义忠亲王浪迹青楼多年,怎么也没发明个杜蕾斯什么的?
  腹诽着不知是‘升天了’,还是升天了的义忠亲王,孙绍宗推门到了外面,原本有心去陪妻儿用膳。
  不过转念一想,虽说是刚刚洗漱过了,可身上难保还杂了些胭脂气。
  于是又调头到了前院客厅。
  刚往那太师椅上坐定,正准备招呼当值的仆人,在厅中摆下酒菜呢,赵仲基就又匆匆的寻了过来,手里边还攥着几张烫金的帖子。
  只见他将那几张帖子,双手托到孙绍宗面前,口中禀报道:“二爷,这是津门府刚送来的碳敬——您看是直接赏收了,还是见一见送礼的差人?”
  碳敬?
  孙绍宗愣了一下,这才恍然大悟,自己现如今也是正儿八经的‘朝中人’了,曾经有过瓜葛的地方官府,自免不了要在夏冬两季聊表心意。
  这冬天的‘碳敬’、夏天的‘冰敬’,都属于京官的灰色收入,朝廷法规上自然是没有的,但一般也不会被视为贿赂。
  当然了,既然是半公开的灰色收入,这礼物自然不可能太过丰厚。
  孙绍宗拿了那帖子略一扫量,打头的是直隶布政使司——虽说孙绍宗一直也没履行参议的职责,可毕竟也是在布政使司挂过名的,如今高升了,自然该有一份心意送上。
  余下的,则是津门府领衔的几个直隶府县。
  林林总总加一块,约莫有现银一八十两,另外的土产杂物,也大概能折个百十两银子。
  啧~
  怪不得都把这‘升官发财’搁一块说呢。
  要是能在各省都挂个名,每年光‘碳敬、冰敬’就能凑个几千两,更别说每年过寿的时候,还额外有一份孝敬了。
  不过这也是因为孙家如今行情看好,同样的官阶,那右少卿李文善都未必能凑够一百两。
  书归正传。
  却说孙绍宗把那写帖子放在茶几上,开口问道:“项毅和熊广,可曾单独派了人来?”
  “津门府的碳敬,也是托了布政使司的路子;熊大人那里,倒是单独派了家人护送。”
  “那就将其它的都赏收入库,再把熊广差来的人请进来说话。”
  这熊广是孙绍宗当年监考时,邀揽的弟子,也是其中唯一一个中了进士的。
  后来因他一直也补不上差事,孙绍宗又正好有心在津门府安插个钉子,于是走吏部王尚书的门路,给他在直隶布政使安排了个从七品的差事。
  这样一来,‘师徒’之名也算是坐实了,在官场上论亲近程度,怕还要超过一般的同宗远亲。
  只是这二年孙绍宗远在湖广,倒反是大哥孙绍祖,与这熊广联系的更多些。
  却说不多时,一个青衣小帽的仆人,就被赵仲基带了进来。
  “小人熊浪,见过大老爷!”
  “起来回话吧。”
  孙绍宗吹着茶叶梗,慢条斯理的问道:“家老爷派你进京时,可曾有过什么别的交代?”
  “这却不曾。”
  那人先是摇了摇头,继而忙又道:“我家老爷过几日就要护送朝鲜使团进京,届时自当来拜见大老爷,故而也就没让小的鹦鹉学舌。”
  朝鲜使团?
  孙绍宗不由蹙起了眉头,纳闷道:“朝鲜使团不都是春夏前来朝贡么?怎得这时候又跑了来?”
  那熊浪不过是个家仆,却哪里知道这许多?
  只听说那朝鲜使团忽然造访,直隶总督府按例已经呈报给朝廷,估摸着再有几日就该进京了。
  其余的却是一概不知。
  莫不是辽东局势又有什么变化?
  若真是如此,自家大哥倒是抢占了先机——只可惜朝廷现如今,怕是未必有余力去攻略辽东。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4/8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